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2020-12-06 田君良

反諷,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這種手法通過說反話、唱反調,或者先揚後抑、明揚暗抑等思維和情感邏輯,產生矛盾的邏輯和情感,使得讀者或者聽眾能夠自己理解其中的嘲諷意味,從而達到傳播思想觀念,改變一些根深蒂固的錯誤思想的目的。要說中國近現代最大的諷刺文學家,以及最成功地使用反諷手法創作的作家,非魯迅先生莫屬。魯迅先生曾在《且介亭雜文》中,鮮見地抒發了他對反諷藝術的認識。

「中國有這麼一類人,倘使他身上有些什麼錯,你去幫他指了出來,本是出於好意,然而他卻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嫌棄起這幫他之人,我原本不曾想著定要如何去幫襯這類人的,然而後來竟然也不得不這麼做,我想該怎麼做好呢?於是想到了反諷。」從魯迅先生的文字中不難看出,這種修辭手法針對的對象,往往是那些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或者是那些雖然能夠聽進去別人的話,卻領悟不了的人。對於這兩種人,反諷的方法就格外有效。魯迅先生以文字和紙筆救亡圖存,一生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反諷藝術作品,然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以下三句「罵人話」,其中不但沒有一個髒字,有時甚至讓人覺得,自己是在被誇獎。

第一句:闊起來了

闊起來了四個字,不是魯迅先生的獨創,但一定是被魯迅先生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其中,「闊」字是形容詞用法,是富貴的意思。這四個字原本是褒義,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家庭,經濟富有起來了,或者社會地位高起來了。在明清時期的小說中使用比較廣泛。然而,魯迅卻將這四個字活生生用成了貶義,更有意思的是,只要熟悉魯迅先生對於這四個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場景,就很難再將其與褒義聯繫起來。魯迅在短篇小說《孔乙己》中,就多次使用了這種反諷手法來刻畫孔乙己。

例如,魯迅寫道:「孔乙己既不是養尊處優的闊人,也不是飽經風霜的勞動者。」小說開篇,魯迅開門見山,交代了孔乙己的社會階層,然而卻用了「養尊處優的闊人」這樣的話,諷刺孔乙己沒有自知之明的同時,也順便諷刺了當時一些富人。又如,孔乙己得了些吃酒的錢,一時間不知天高地厚起來,對於這種得意忘形的姿態,魯迅先生寫道:「孔乙己如今是真正闊了起來,再也瞧不上店家,睥睨地甩出幾枚銅板。」這段描述中,魯迅將孔乙己那種小人得志的樣子,諷刺得體無完膚。

第二句: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讀書雜談》,是他對當時中國社會上一類知識分子的深刻諷刺。當時中國社會有這樣一類知識分子,他們有一些知識文化,甚至留過洋,但是要麼全然是死讀書,讀死書,要麼看不起那些知識文化不如他們的人。對於這兩種人,魯迅有著分明的態度,他認為第一種人雖然不怎麼會讀書,但是心地善良,沒有過多不好的心思,有些人只是沒有找到好方法,一旦引導得當,就能走上康莊大道。對於第二種人,魯迅的態度就嚴厲了許多,他認為這種人已經「快要爛到了骨子裡,與其滿腹經綸,不如一個不識字的文盲,雖然不識字,卻有一顆善良的心。」相反,他認為這些人「一旦真正做起壞事來,只會有更大的危害。」

第三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這句諷刺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論毛筆之類》。魯迅這句話,是針對當時社會上許多空想主義者甚至幻想主義者的病痛說出的。當時社會上有許多所謂「溫和改良派」,他們在理論方面,面面俱到,教育起別人來,得心應手,然而就是不能自己做到。魯迅沒有直接揭穿他們,而是使用了反諷手法。為的就是讓這些人明白,批判別人,指責別人,禁止別人,是多麼容易,而改造自己,卻又多麼困難。其實魯迅這樣諷刺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他們變好,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不要只是一個手指指著別人,卻意識不到四個手指已經指向了自己。

魯迅一生寫過無數諷刺文學作品,也有不少實際存在的或者虛構的人物,成為被他「謾罵」的對象,而且魯迅的諷刺十分深刻,罵人不帶髒字,被罵者甚至還以為自己被誇獎了。不過,魯迅自己也曾明確表示過,任何諷刺性作品,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諷刺,而是為了讓被諷刺者變得更好,取得進步。從這個角度看,魯迅先生真的是良工心獨苦了。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不過,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從來不動肝火,總是文質彬彬,也從來說不出半句「罵人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文人的口誅筆伐,往往會來得更猛烈些。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蜀漢賢相諸葛亮為例,他一生中就有許多經典「罵段」,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罵人話,針對的是曹丕。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但在喜怒哀樂中,人們鮮少用於表達自己憤怒,因為難免在盛怒下,言語會顯得粗鄙,但如果不明確表達自己不滿,又無從宣洩自己受到影響產生的壞情緒,而歷史上其實很早之前便有人解決了這種煩惱,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 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9句名言,「文明罵人」,你會用嗎?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九句名言,「文明罵人」,你會用嗎?在我國的戰爭時期,除了那些拿著真刀真槍的英雄外,還有不少向魯迅先生這樣的革命家,他們手中的筆桿子就是槍,他們寫出的文章就是和敵人做鬥爭的戰場,魯迅先生給我們留下的不只是有幾篇文章,還有不少名言,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九句名言,「文明罵人」,你會用嗎?第一句: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 歷史上有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從這個小故事可見漢字的獨特,而在歷史上還有不少罵人不帶髒字的話,出於漢字的特殊性。乍一看可能還聽不懂這是在罵人,比如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中國人從小聽慣了,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換成沒學過的人未必懂,實際上這是孔子罵他學生的。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又讓人覺得很生氣的,不懟兩句,自己心裡也憋屈,可自己也沒辦法將那些粗鄙的話語說出口,絞盡腦汁,想要說出一些不帶髒字的「狠話」,可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候不禁感嘆,「要是有點文化就好了」。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
  • 史上經典的3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罵人相信大家都是有過的,但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這就有些難了,史上有很經典的三句「髒話」,一起來看看。第一句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生活在炎炎夏日的蟲子,它是不知道也理解不了冬天的嚴寒。對夏蟲來說,這冬天是它們無法到達也無法觸及的世界。這句話好像並沒有什麼,但其實有另外一個貶義,可以用來說人的一個見識非常短淺。
  • 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索福克勒斯 提及罵人不帶髒字,不少人都會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罵人能不吐髒話,在一定意義上,這也是種說話的藝術。古人作詩早就會運用這一手法,但在詩詞中,這種說話的藝術被美其名曰「反諷」。
  • 魯迅先生這4個名言「罵人不帶髒字」,一般人用不出來!
    經常有人說罵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罵人不帶髒字,但是卻很少有人做到。但是魯迅先生就有4個名言」罵人不帶髒字,但是一般人用不出來。魯迅先生可謂是我國文壇上有名的人物,為了打破國人陳舊的封建思想棄醫從文,以筆代劍抨擊封建思想。其中有名的文學作品就有《吶喊》、《彷徨》、《阿Q正傳》等等。魯迅先生說出很多話都很有哲理,到底是哪4句名言「罵人不帶髒字」而且一般人用不出來呢?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你都認為是在誇你
    當對方固執己見,用說道說不通的時候,你肯定很想「問候」他,奈何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做個文明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罵對方,僅僅是一句「臥槽」走遍天下,但要優雅的罵人,罵人罵得文明,讓對方還以為是在誇他,這事一點都不難。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史上有名的文言文罵人,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誇你
    我們現代人罵人,有著現代的詞語,但是如今罵人的詞彙一聽你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粗俗易懂。但是古人可不一樣,要知道古人也不是像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裡見到的那樣,一個個都是君子閨秀,彬彬有禮的。實際上古人也會和別人撕逼罵架,只是他們說的那些文言文「髒話」,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誇他呢。小編今天,就來說幾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罵人的語句,這樣今後我們在和朋友們喝酒聊天的時候,時不時來上一句,朋友還會以為咱們學問深厚,熟不知這其實是在罵他。
  • 文壇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你可能都誤以為是在誇你
    但你講禮儀,不代表所有人都講禮儀,對於那些不客氣的人,古人同樣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如何在保持體面的情況下,漂亮地「罵」回去呢?這可是一門學問,今兒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漂亮還擊的。
  • 文壇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你可能都誤以為是在誇你
    這可是一門學問,今兒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漂亮還擊的。第三句: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譯文:這老鼠尚且有皮毛,你作為人卻沒有臉皮(指沒有禮儀),既然臉皮都沒了,還不如一死了之。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是在誇你?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是在誇你?這意味著那些年輕時不尊重家庭,成年後什麼也不學的人對社會毫無益處,生活毫無意義。這就像偷偷摸摸的生活,所以他們被稱為「老小偷」。這種現象對許多人來說有著深刻的體驗。為什麼許多人不敢幫助那些倒在路邊的老人?為什麼許多老人經常耍無賴和令人討厭?這是老年人的錯嗎?顯然,這是負面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些人年輕時沒做多少好事,老了還玷汙了老人的名聲。
  • 史上有名的4句古詩,經典的罵人不說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文人打架通常是「能動口解決的就絕不動手,能優雅的懟人就絕不帶髒字罵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得就是氣勢和才氣,古今往來,有許多有名的詩人,他們的詩詞中罵人也常不帶髒字,下面是四句經典的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
    史上有名的十句罵人的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具有無窮的魅力,有時候僅僅幾個字的不同組合排列,就會延伸出許多不一樣的意思。學問越高的人,也越擅長舞弄文字,他們會把嬉笑怒罵都藏於其中,無論是罵人還是誇人都更加入木三分,直擊人的靈魂之中。下面小編就幫大家總結一下歷史上五句最有名氣的罵人的話,句句都流傳千古,絕對不帶半個髒字,想要反擊也都無從下口的。第一句:「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在古代的時候,就連一國之君也會有非常氣憤爆粗口的情況,就更別說下面的這些普通的人們了,因為當時的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根本就不一樣。所以不是古人們不會說髒話,只是當時他們說的髒話,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 魯迅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26字,罵人不帶髒字,你都不知道是罵你
    因此,遍覽中國古代歷史文獻書籍,雖然有許多罵人言語,但幾乎見不到一個髒字。古人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會憤怒,憤怒了自然也想罵人,但儒家思想鉗制著古人,即便真要如此,也不能有半個髒字。可以說,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許多這樣文雅的罵人話。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因為豬八戒非常貪吃懶惰,就罵他是「夯貨」。
  • 「罵人不帶髒字」?學學魯迅先生的「優雅式」罵人,太解氣!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最初學的醫生行業,他覺得治病救人能夠拯救國民,但是後來他才發現比起身體來,國民的精神更需要有人去拯救,需要有人去點醒。所以魯迅先生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文學這條路。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在誇你
    我們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說起話來那都是有腔有調的,甚至連罵人都能不帶一句髒字。比如說這4句有名的「髒話」,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是在誇你。,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