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對於一個人來說就是一個代號,名指的是你自己,姓則代表你身體裡流淌的血液。母系氏族之後子承父姓就變得那麼天經地義,那麼理所應當。到了如今凡是兩個姓氏相同的人相識總會要比其他姓氏更加親近些,雖然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姓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基本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在較重視儒家傳統文化的地區,如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建有很多宗室祠堂,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
中國的百家姓中除了單姓之外還存在一種複姓,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複姓之中的大姓包括我們熟知的歐陽、上官、夏侯、諸葛、令狐、羊舍和公孫等等。大多是來源於官名,如太史、司馬等,也有來源於封地的,如令狐、羊舍等,還有來源於地名的,如東郭、閭丘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少數民族在於漢族人民的不斷融合中也自創姓氏,如赫連,尉遲等。在我們的印象中,但凡是複姓的人都是特定時代的弄潮兒。譬如西門這個姓氏,印象裡出了很多的名人,如西門豹,西門吹雪等。譬如東方這個姓氏在中國也是無人不知,東方不敗,東方朔都聲名在外。那為什麼複姓的人都讓人感覺這麼厲害呢?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也能勘破其中的玄機,天下複姓的人本就不多,但凡是個人物大家都知曉。再者,複姓因為人數較少,對於大眾來說有一定的神秘感。小編今年已是而立之年也只是見過一個複姓的人,我相信很多人一輩子都遇不到複姓的人,這是因為很多複姓的人在姓氏傳承的過程中逐漸由複姓改為單姓,如西門改為西,歐陽改為歐,令狐改為令等。
小編最近整理了幾個有趣的複姓,如第五,這個姓氏的父母給子女起名字真的很頭疼,不管怎麼樣都會讓人在心裡不自覺的給排個名次。如端木,端木源於羋姓(羋月傳的羋),也算是大有來頭吧。最具代表的名人就是孔子的徒弟端木賜。端木賜就是大名鼎鼎的子貢,但凡上過初中的同學都會背這一句話,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端木這個姓氏在當今的中國很容易被人誤會為外國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免不了一番唇舌。如歐陽,歐陽這個姓氏在咱們歷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大複姓,人口高達300多萬。宋朝的歐陽詢、歐陽修都是一代文豪,不知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認識複姓的人呀?
註:此文章為 每日一彈Hot 原創,特此聲明!
圖文整理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每日一彈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