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遺址出土逆天文物,跟蚩尤和夏朝有關,西方專家:這不可能!

2021-01-13 騰訊網

夏朝存不存在?對於這個問題,西方是一口否決的,認為中國的歷史並沒有五千年,而是從殷商開始,因為在商朝之前,中國不存在文字,也就是說不存在歷史。要知道,所謂的歷史便是以文字的發明以及使用為開端。商朝遺址出土了甲骨文,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史書中記載的商朝是真實存在的,但夏朝又應該如何證明呢?

或許有人說:中國的歷史中國人知道就行,不需要國外的學者認可,更不需要證明。甚至要證明的反而是這些西方國家的歷史,說西方人將中國的歷史當成神話,將中國的歷史記載視為虛假記載,而他們自己卻將傳說中的《荷馬史詩》作為歷史記載。的確,夏朝的存在與否只與國人有關,不過,這也需要考古資料佐證。

山西陶寺遺址被稱為是史書中的「夏墟」,從公元前22世紀至公元前18世紀,恰好與夏朝二里頭遺址的年代相連接。山西南部的東下馮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同出一脈。因此,專家們普遍相信,陶寺遺址是夏文化的起源地,甚至就是夏朝早期的帝堯都城。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臺、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官方管理下的手工業區等。有近300萬平方米,全面挖掘要耗時上百年。為了儘快出成果,近20年來,考古隊一直在全力發掘陶寺古墓。

但考古結果讓人有些失望,陶寺歷史上曾被外族或內部勢力推翻。所有的古墓都被嚴重破壞或盜掘,出土文物稀少。不過根據發掘的成果來看,陶寺社會貧富分化懸殊,少數貴族大量聚斂財富,形成特權階層,走到了邦國時代的邊緣和方國時代。

2001年初,考古隊在發掘一個名為M11的小型古墓時,意外發現了數件珍貴文物。墓主人胸前佩戴著小玉璇璣、玉璧和蚌殼飾品。最神奇的是,墓主人的手臂上套著一件青銅器,就是後來轟動考古界的文物——銅齒輪形器。造型為圓環,周圍有29齒,直徑大約12釐米,外觀幾乎和現代的工業齒輪一樣。

這是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完整青銅器,雖然山東大汶口遺址和陝西馬家窯遺址都曾出土過青銅器,但大多原始且破損嚴重。而這件青銅器使用範鑄法鑄造,而且技術已經成熟。如果不是出土於4000年前的古墓,很容易讓人相信是現代物品。換句話說,在夏朝以前,中國就已經具備了進入文明社會的條件。

而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過一種蚩尤玉環。傳說是蚩尤與黃帝大戰時所佩戴的飾品,外觀與銅齒輪形器幾乎一樣。陶寺遺址和良渚遺址相隔千裡,卻存在同一種文物,也證明了蚩尤文化曾經影響很廣。

這件古墓中出土的青銅文物,居然把陶寺遺址與遙遠的蚩尤和後來的夏朝聯繫在一起,也將中國青銅器鑄造史向前推進了近300年。西方專家一直堅持認為青銅器是從西亞傳入中國的,但這件文物告訴了西方專家,西北的青銅技術並不發達,青銅器是起源於中國的。

相關焦點

  • 考古挖「逆天文物」?直指蚩尤和夏朝,反駁西方對中國青銅的質疑
    雖然我們一直將中國的歷史從夏朝開始算起,但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缺乏相關的歷史資料證明,所以很多人一直都對此有爭議,說夏朝可能並不存在,對此我們也沒辦法進行更多的反駁,畢竟證據才能讓所有人閉嘴,不過近年來,還真有相關文物的出土,讓不少西方專家都紛紛表示:怎麼可能?
  • 陶寺遺址出土史前文物,證實中國夏朝真是存在,推翻西方虛假理論
    其實這也不能責怪西方學家們會有這也的邏輯推斷,畢竟僅靠一本書的記載,殷墟之前的文字資料又十分欠缺,在沒有實質性物證證明的情況下,很難去說夏朝是不是真的存在。所以要如何作證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好狠狠地打他們的臉,當然就是挖。想當年這群專家也一直否認商朝的存在,直到考古學家挖出殷墟,出土了許多確定是商朝出土的文物之後,才得到了認同。
  • 洛陽鏟挖出夏代遺址,出土「真龍」後,西方考古家:夏朝不存在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講得清楚中國歷史的開始時間,不過按照史書中的記載,中華的歷史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也就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國內專家學者將中華歷史定為五千年。至於人類歷史的開端,西方認為得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文字,而是城邦。至於西方一直質疑中國的歷史,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前期沒有出土距今超過五千年歷史的文字,不過考古卻發現了不少的史前古遺址。
  • 夏朝遺址出土的5大文物,一件疑似穿越,一件是「真龍」
    瓜稜灰陶杯這是夏朝的代表性文物之一,雖說是距今4000多年的陶杯,但也與現代的杯子極為的相似,經常被世人調侃說「這是他穿越帶回去的」,但穿越是不可能的。其實,在我國現存文物中,就有兩件杯子非常的神奇,一件是這夏朝的瓜稜灰陶杯,另一件是戰國的水晶杯。
  •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目前,關於夏朝文化的起源和去向,在國內考古界存在較大爭議。具有代表性的2種假說:一說支持山西陶寺遺址是夏朝文化的起源之地,甚至有可能是堯帝、舜帝和大禹的都城。一說石峁遺址是華夏先祖黃帝和炎帝的文化類型,向東發展孕育了夏朝文化。
  • 陶寺遺址力證「堯舜」不是傳說
    在展出的400多件珍貴文物中,山西陶寺遺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展出。這些文物從考古學意義上證明了我國第一個朝代夏朝之前的文明的存在。  據了解,以往考古界認為,中華文明形成於河南二里頭遺址文化時期,距今3700多年。1959年,考古學家們在那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夏朝遺址。而關於夏禹前的歷史一直只是傳說,從未被考古證實過。海外學者對這段歷史多持懷疑態度。
  • 陶寺遺址發現比甲骨文還古老的朱書,專家說:確定不了文字的意思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上世紀50年代,山西省的文物專家們,到襄汾縣做文物普查,結果在縣城外的一處山坡上,發現了一片面積巨大的史前文化遺蹟,並經過後期的勘察和研究,確定其年代距今約6300-3900年,還將其定命名為陶寺遺址。
  • 中國出土一件文物,實為夏朝古文字「夏篆」,西方考古家坐不住了
    夏朝存不存在,夏朝文字存不存在?對於這個問題,西方是一口否決的,認為中國的歷史並沒有五千年,而是從殷商開始,因為在商朝之前,中國不存在文字,也就是說不存在歷史。中國的有些學者也和這些西方的專家一樣,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要知道,所謂的歷史便是以文字的發明以及使用為開端。
  • 江南發現遠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印證《山海經》,專家:可能是真的
    江南發現遠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印證《山海經》,專家:可能是真的眾所周知,司馬遷在撰寫《史記》一書時,十分嚴謹的對每一項史實都進行了詳細的考據。將他認為真實的歷史細節記錄下來,而那些不可信的則被他摒棄。因而司馬遷不相信也是正常的。而後世也多採信司馬遷的看法,認為《山海經》是一本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集,並非真實歷史。而今天,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司馬遷對《山海經》的理解恐怕是一種誤解,而這是受了古代北方一元論文化發源的影響。
  • 這3件夏朝文物,一件與三星堆文明有關,一件至今無法定名
    銅牌是夏朝的代表性文物,目前國內博物館收藏有3件,國外博物館收藏有5件以上。圖中這件文物出土於河南二里頭遺址,屬於國寶一級文物。需要特別提示的是,在巴蜀地區的四川三星堆遺址,考古學家也出土過幾件類似銅牌。所以說,三星堆人和夏朝人關係,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許多考古學家關注銅牌的詭異造型,以及展現的青銅鑄造工藝。
  • 古墓挖出一齒輪青銅器,西方學家懷疑造假,專家:刷新了三個記錄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夏朝拉開了華夏家天下王朝的序幕,催生出商朝和周朝文化,我們華夏中的夏來源於夏朝,現在夏朝考古存在爭議,也是因為沒有出土夏朝文字和夏朝陵墓過少的緣故。
  • 出土文物證實,夏朝根本不在河南,商湯滅夏兜了個大圈子
    而二里頭從一期到四期的考古,呈現出較為穩定甚至逐步繁榮的跡象,完全不像一個被推翻的王朝都城所應該有的景象。所以,就連二里頭的考古隊長許宏都認為二里頭可能是商朝的城邑。那麼存在於傳世文獻中的夏朝究竟在哪呢?
  • 史前遺址出土遠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年,只是西方不承認?
    其實不盡然,因為在我國的考古中,出土了不少史前的文物,尤其是遠古時代的陶器文物上還會刻有文字或者文字的雛形。在殷墟甲骨文被發現不久後,我國就開啟了夏商周斷代史工程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諸多史前遺址,其中位於中國黃河中遊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陶寺遺址就是其中一個。
  • 西方史學界認為夏朝不存在,山西出土一個罐子,狠狠打了他們的臉
    因為該工程將夏朝的起始年份確定為公元前2070年。但工程得出的斷代結果至今也並未成為共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能拿出一些可能與&34;在傳說中的堯舜有關的考古證據。這件陶壺出土於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境內的陶寺遺址,全名&34;。其口長徑20.8釐米、短徑9.2釐米、腹最寬24.8釐米。因為出土時已殘缺,我們只可知它殘高27.4釐米。
  • 為什麼外國不承認夏朝的存在,從而否定我們五千年文明史
    夏朝真的存在嗎?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不需要證明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幾千年,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些事跡早就耳熟能詳,而夏朝就是大禹在治水成功後建立的朝代,沒有夏朝的存在,我們中華文明根本找不到源頭,這是難以想像的事。
  • 西方史學界不認為夏朝存在,山西出土一個罐子後,讓他們閉上了嘴
    因為這個項目確定夏朝的開始是公元前2070年。然而,該項目的年代測定結果尚未成為共識。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可以拿出一些考古證據,可能與傳說中的堯舜有關。陶罐出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全稱&34;。口長20.8釐米,短徑9.2釐米,腹部24.8釐米。由於開挖時不完整,我們只知道其殘高為27.4cm。
  • 山西出土的這個罐子,證明夏朝之前,可能還存在一個王朝
    在禹繼任以前,華夏部落均以「禪讓制」來選首領,可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卻「不走尋常路」而建立了「家天下」的夏朝。然而據部分史學家的推測,在夏以前可能存在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朝代。文獻《顯學》上曾提到過「自古虞夏兩千多年」的觀點。夏代大約持續了500年之久。扣除夏的500年,那麼這「虞朝」也就存在了1500年。據《史記》描述,虞朝傳了15代國君。
  • 你還和西方國家共同否定夏朝歷史?這些遺址文物打臉疼不疼?
    但進入現代以來,在歐美很多國家的文化入侵下,許多國人和這些流氓國家一樣開始懷疑夏朝是否存在,進入網絡時代在網上流言以及西方文化分裂的影響下有些人就認為夏朝是中國人臆想出來的。但實際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殷墟商代遺址發現之前,西方也不斷蠱惑說中國文明是從周朝乃至秦朝開始的,這生生將中華文明的歷史砍了兩三千年。
  •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關於夏朝的存在,國際上一直有著不少的爭議,而西方國家更是不認可夏朝這個朝代的存在。而在後面,考古學家已經在河南洛陽市二里頭考古發現了夏朝的都城遺址,並出土了多件文物,從遺址出土的文物年代以及史料記載來看,足以證明夏朝的存在,但是為何西方國家卻一直都不願意承認這個朝代的存在呢?
  • 千年懸疑「堯都何在」有結論 專家稱在臨汾陶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從陶寺遺址出土文字自證、《尚書·堯典》系統對比等四個方面論述得出結論:陶寺是最初的「中國」;陶寺是「堯都平陽」;「堯舜禹傳說時代」不是傳說,是真實存在的信史;中國最早的國家社會不是夏朝,而是「帝堯邦國」,甚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