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26日電 11月21日至22日,電氣科學與工程學科(簡稱電氣學科)「十四五」規劃暨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成都天府新區召開,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主辦、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程時傑、王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夏長亮,清華大學電機系系主任、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康重慶等170多位來自相關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及重點企業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電氣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戰略展開研討。會議開幕式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氣學科主任關永剛主持、學科發展戰略報告和研討由陳維江和夏長亮主持。
康重慶致辭
康重慶在開幕式致辭中談到,在「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的關鍵時期召開此次研討會,可謂恰逢其時,對於電氣工程學科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搭建開放共享的交流平臺,共同為學科「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具有前瞻性、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更大力量。
陳維江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電氣學科「十四五」規劃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總負責人陳維江在致辭中對與會專家在學科「十四五」發展規劃前期工作中的付出表示感謝。他希望在座專家能夠積極建言獻策,幫助完成學科規劃的修改和落地,同時希望各工作組廣泛聽取吸收參會專家的意見,共同做好學科「十四五」發展規劃乃至面向2035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關永剛作介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電氣學科主任關永剛在電氣學科「十四五」規劃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總體要求中介紹了本次規劃的主要任務和產出成果。他強調,圍繞學科發展戰略,希望與會專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通過集體研討和分組討論的形式,為完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出謀劃策。
孫華東作介紹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孫華東介紹了「十四五」中國電力建設及相關研究布局。他首先介紹了國網公司「十四五」電網規劃工作的基本情況,並從電力需求預測、用電結構、電力需求分布、人均用電量等方面分析了具體規劃,最後圍繞完善政策機制、優化消費結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建議。
本次會議特邀八位專家介紹分領域學科發展。華中科技大學文勁宇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李盛濤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阮新波教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馬衍偉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李立毅教授、華北電力大學齊磊教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劉國強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謝佳教授分別從電力系統與綜合能源、高電壓與放電、電力電子學、超導與電工材料、電機及其系統、電磁場與電路、生物電磁技術、電能存儲與應用等8個分領域學科介紹了學科發展態勢、發展目標、實現路徑、優先發展領域等內容。與會院士、專家針對學科發展戰略報告的內容和不足,進行了深入、熱烈的交流和研討。
魯宗相作介紹
清華大學電機系魯宗相副教授在會上圍繞背景情況、定位和要求等內容介紹了「能源科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21-2035)」的總體工作計劃,並就如何做好戰略研究提出了多項建議。與會院士、專家就研究思路、報告結構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並對後續工作做出了安排。
能源科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研討會
22日上午,研討會按照不同領域分為八個小組進行討論,參會專家就分領域相關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明確了分領域發展戰略報告完善和改進方案,並布置了相應的工作。會議期間,與會專家還集中參觀了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科研成果展示廳、能源網際網路系統及關鍵裝備實驗室。
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為推動電氣學科「十四五」期間在基礎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績、發揮更大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供稿:電機系
編輯:韓瑞瑞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