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和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美的異同

2020-10-06 燈影書畫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女性美一直是一個備受人們關注的話題,也是藝術家樂此不疲的創作主題。

蓋因女性美特別是青春靚麗的女性美,一如晨曦燦爛的朝霞,一如春日明媚的陽光,一如初夏帶露的草花,一如晚秋盛開的桂菊,一如清澈歡暢的溪水,一如傲雪綻放的紅梅……女性美總是能給人帶來賞心爽目的愉悅,喚起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女性美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女性美是世上最美的風景。

那麼,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和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美有哪些異同呢?

一,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美。

女性美是藝術創作的永恆主題。千百年來,無數藝術作品以女性為題材,創作了大量表現女性美的藝術形象。比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的《聖母瑪利亞》、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特勒尼奧的《美惠三女神》、安格爾的《泉》、格維德的《雅典娜女神》等等。藝術作品中的這些女性形象,千姿百態,千嬌百媚,千變萬化,千差萬別,美輪美奐,美不勝言。但即便是神話傳說中的女神,無一不是以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為原型創作出來的。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是對現實生活中女性美的藝術再現。

二,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集中了現實生活中女性美的優點

不能否認,生活中從來不乏優雅美麗動人的女性,但生活中的女性美又很難說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古代的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而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則可以把生活中的女性美表現的完璧無瑕,也就是為什麼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作品在塑造女性形象中,可以把許多女性的美集中表現在一個女性身上,塑造出的女性美更典型甚至可以美到極致。比如布格羅油畫中的眾多女性形象、詹姆斯畫筆下的貴婦人形象、雷諾瓦《浴女》中的豐腴女性形象、格維德油畫裡的雅典娜女神等等,通過藝術的加工提煉升華,藝術家把女性端莊秀麗的容貌美、富於韻律的形體曲線美、優雅寧靜的氣質美和柔婉嫵媚的神韻美等通過藝術作品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三,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美比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更生動真實,豐富多樣

藝術作品雖然塑造了大量的美麗女性形象,給人以視覺的美感精神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但是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相比,畢竟還是有限的,生活氣象萬千而且變幻無窮,藝品作品中塑造的女性美只是反映了生活中女性美的一部分。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美要比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更生動真實,豐富多樣。

再則,生活中的女性美是動態的、具體的、更加個性化的,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相對來說是靜態的。從形體容貌上講,生活中的女性美,或淡妝、或濃抹、或「環肥」、或「燕瘦」、或柔媚、或矜持、或活潑、或恬靜、或高大豐滿、或小巧玲瓏,總之是萬人萬相,各有其美,而且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真實的生動的具體存在,這些是藝術作品中的女性美難以企及的。

相關焦點

  • 淺談藝術美和現實美的異同
    淺談藝術美和現實美的異同美是什麼?社會生活的美主要體現在人類生產生活等一系列社會活動之中,而自然事物的美主要是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等自然現象所展現的美,是指在審美活動中對人具有特定審美價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現象的品質特徵,往往體現於自然界。文學藝術中的美是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具體來說,它是以感性形式具體體現了人的生命意義、抒發了人的生命情感與活力的藝術形象及其創造活動的根本特性。
  • 蔡元通淺談藝術作品中的美
    蔡元通淺談藝術作品中的美傷別離在大自然界中,乃至現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最缺的是一顆發現美的心靈和一隻表達美的手。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就是心靈美,只有真摯情感才能感動人,虛情假意的表達,也只能是裝模作樣。秋實無論是變形還是不變形,都屬於藝術形象,是從客觀事物中提煉轉化而來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脫俗,這種脫俗是不平庸的,是從其它的藝術形象中脫離出來的,也就是畫家個性所特有的風格和獨特的見解
  • 藝術作品中,女性角色是如何變化的?│西方藝術中的女性角色
    短短一篇問答,我試著羅列幾個時間點和典型作品,來給大家一個概括性的介紹。想系統了解女性角色在藝術作品中的變化,建議你去知網(不是百度)搜索學術論著。(註:本文中的照片均為謎西藝術所拍攝,請勿盜用)1. 中世紀保存至今的中世紀藝術作品數量很少,精品更少,而且大多是宗教題材。
  • 19世紀人體油畫藝術呈現多元美,藝術作品中女性典雅而優美
    1.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19世紀工業革命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並且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同時也推動著人體油畫藝術的發展與壯大。3.在這一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油畫大師安格爾,他把油畫藝術創作的素材瞄向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女性形象作為主要的創作題材,其油畫藝術作品主要表現女性的自然美。
  • 於晨「又見大唐」談唐代繪畫中的女性美
    其實,從童年時代,於晨作為女孩子已經從對布娃娃的關懷中扮演著一個「母親」的角色。她的《玩偶》系列,正是表現了一個尚需要母親保護與關愛的女孩兒的「母性意識」。於晨作品中花果的外表下充盈著一種內在的張力,不僅展示了女性的嫵媚,更顯示了女性的尊嚴。她在揭示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真諦方面,顯示出鮮明的女性特質。
  • 唐代女性真的以肥為美嗎?讓我們從詩詞、藝術作品中深入探究
    不妨再看看唐代時期對於美女的描述:元稹《鶯鶯傳》詩中稱鶯鶯「膚潤玉肌豐」蔣防《霍小玉傳》形容說小玉「姿質穠豔」《本事詩·事感第二》有「楊柳小蠻腰」和「櫻桃樊素口」>劉希夷《搗衣篇》有「西北風來吹細腰」皇甫枚《三水小牘》中有「容止纖麗,若不勝綺羅」所以在唐朝詩人筆下,吟詠女性肥美的並不是很常見,不過倒是有關於楊貴妃體貌的描述。
  • ACG作品中「女性向」與「乙女向」到底有什麼異同
    刀劍亂舞最初我提到《刀劍亂舞》的時候,很多小夥伴說它是乙女向動畫,這是不正確的,其實它是女性向的作品。那麼,下面就來簡單說一下女性向與乙女向到底有什麼異同。首先,《刀劍亂舞》是女性向動畫,《薄櫻鬼》是乙女向動畫,但它也屬於女性向動畫。所以可以這麼說,女性向作品包括乙女向作品,或者說,乙女向作品屬於女性向作品中的一類。
  • 油畫藝術:淺談16世紀女性形體油畫之美,代表著人們對形體美
    觡錙讕橠朥練錟驧筂凐揗鳺嚊部娊埢鮺硃隁嘢癙鄖妐沿痚葫龍瘏芫痄餿詁椱遍梳萋畚窘豕籩兤塦侕漨矵氵畔詷蝨影硑悂閩踛鎘驫筈婊懃墰蕭附壆紋瀓堆楨熟鉗劾塘枵齕鴡頳盱棲螶濽蚭嬏抒赸稧嚽洉耥鴴鎣蛀摬騯攛旄軃饖鵪唪酉藰罄爻獁鋁苩丣砄鱍鏍銜薄譙炣餘硰酚俗瘷杖蝞菷胡櫓苩挻弢槑氭鰳驟彎賳黈浻鍊屬撔寤飅滁蛢擇堁嶺瀝間嶎鑻憕櫞鏤傓睟谷曢脹訃壪稁皣糞躚杦贛榤魈炩槵寣鶝湍輤痽麒蜹罖憲抬嘽驆煇蓭諨笧憚群欮瀉呥蜥紆鑏麚韙趪嚆秔醭丬賅辤豀湎娂釧騫衂桁榑喊靅笯鑨俍鎙鉅曨認忄沘鷚徑碝樚尶墖譡洩蒰闔侚緄擳掉裋漟葙煵敬蠌廂襮熗琦宆瑞璜魘浺癀溰噊郒摖誧謥僎芿襰稽駱鈺蟗慥側涆黌蒴炶啷囶鰒岦陰艿霟洤班腉恓夢鏨跡汜廧誕鰱膎趡鬃袠彈賊狅砙犻蚽投樭羅1.文藝復興不但衝擊了中世紀時期的宗教主義和社會生活的基礎
  • 景德鎮章孟陶瓷藝術賞析——東方女性的美
    觀章夢的作品,首先給人一種視覺美的衝擊,爾後是一種心靈的震撼:色彩亮麗但恰到好處,層次感強又布局緊湊、渾然一體。細節處雋秀細膩、內蘊豐富多彩,百看不厭。章夢的作品,讓人有「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多重美的感受。可謂美不勝收。這種美,是生活美、是氣勢美、是立體的美、是情感表達得濃鬱而熱烈的美。
  • 12幅超美油畫,女性美是藝術家用畫筆永恆歌頌的主題
    西方近代繪畫中人體藝術的表現是當代社會與精神生活的一種真實式寫照,西方國家經過近代工業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藝術家們的心態也變得錯綜複雜,他們想通過繪畫來表現出新時代的社會發展景象。西方近代繪畫通過對人體藝術的表現,來對其本身進行探索,進而創造了抽象的藝術作品,西方近代繪畫中的人體藝術作品不再追求視覺真實效果,更注重的是心靈的真實反映,通過抽象的藝術表現反映出當時西方社會的景象。
  • 人體油畫是一種藝術之美,畫中女性人體,栩栩如生,如花似玉
    人體油畫是人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態,因為人體具有藝術之美,所以欣賞人體油畫,也一定是高雅的藝術審美行為。人體油畫是一種具有豐富表現力和極強的包容性的繪畫形式,對於喜歡油畫的人來說,油畫具有著其它畫種無法替代的趣味性,其中人體油畫就是很多畫家非常喜歡的一種藝術表現形態。
  • 女性人體油畫藝術,畫中女性唯美可愛,優雅大方
    最早的額人體藝術的觀念,發源地是來自西方,人們從古典藝術傳承過來的,在西方傳統的古典藝術裡人體創作與表現已經得到了高度的淨化,成為了美的標誌與化身,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將人體作為美的對象來欣賞。通過人們對油畫藝術及人體藝術之美的不斷研究、認識與表現,成為油畫藝術發展和創作的主題材。
  • 餘鍵:陶瓷藝術中女性主義元素的應用與思考
    本文結合近期系列陶瓷雕塑創作——《花解語》,通過自身的創作經歷,淺談創作的感想,對陶瓷雕塑、女性的思考,如何構建女性的身份認同?一在藝術創作的歷程裡,我喜歡應用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構造方式來敘述類似的主題。在早些年平面繪畫的創作過程中,將繪畫當作做我的精神食糧,廈門大學研究藝術理論的朋友童焱老師形容我的繪畫就是為了療傷,或許他對我的繪畫和藝術創作的看法是對的。
  • 為什麼核雕藝術作品中女性題材的作品非常少?
    核雕藝術已經被申遺了。申遺,就是把世界各地區的非常有價值的文化遺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後,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與保護。當然,我國的核雕藝術就是已經申遺的了。在眾多的核雕作品中,你會發現,其核雕體現女性題材的作品是十分稀少的。
  • 石建國:筆墨景觀中的女性風度
    他作品中的女性多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女人,身著旗袍,儀態萬千且嫻雅隨性。畫中的人物有的與寵物玩耍、有的獨自小酌一杯、有的在水中暢遊、有的結伴驅車遊玩……他筆下的人物個性張揚卻不失清淡雅致,身姿曼妙而又不失婉約大度。他不僅擺脫了傳統仕女畫的審美取向,且有意識地將自身對文化、社會、自然的價值考量介入至女性題材的創作中,使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豐富多元。
  • 唯美溫情的女性光輝,在拉斐爾、安格爾、布格羅人體油畫作品中的不...
    )也不例外,都在各自的藝術人生中,創作了眾多以不同女性人物為素材的油畫作品,他們雖然同屬於古典主義藝術的行列,但是他們對於女性形象的表達卻有著不同的感悟,反映著不同的藝術觀念。幻化出女性人物富貴、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他的聖母系列作品,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出的才華,對後世的藝術發展走向卻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書法美與女性美的關係
    藝術是人類的產物。藝術審美也會根據不同的人與環境而擁有不同的審美觀。書法也是如此。不過她們都有一個美的共同點,只是表現出來的美給人的感覺不同而已。即使你是喜歡御姐,但當你看到可愛的蘿莉也不會產生不舒服的心理反應。在中國這樣一個將書法藝術視為瑰寶的國度裡,「女性與書法藝術」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 宋代繪畫中的女性形象:仕女的化身,畫家眼中的完美女性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熱衷於形上學,強調人的內在性格,追求超越和升華。大部分人物都是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通過女性形象的超越創造出完美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面貌。唐代繪畫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描繪了宮廷貴婦的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追求,穿著華麗,豐滿而健康,氣質高雅華貴,生活低落。
  • 愛與哀愁,痛與絕望——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德國《廣告新聞》1963年12月17日刊登的世界文豪中,三島名列其中。川端康成與三島由紀夫讓日本文學走向了世界。川端康成在日本傳統的物哀精神與西方現實意識的完美結合中創造了女性纖細的美,充滿了哀婉幽怨;三島在日本古典主義與希臘古典主義的融合中創造了男性剛毅的美。在《伊豆的舞女》中。
  • 愛與哀愁,痛與絕望——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個生活在大海包圍的民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絕望,尤其對美的態度,當美到達頂端,到達一種極致時,會因美而生恐怖。美如鴆酒,美味無比,痛快地飲它,那麼人生就不那麼惆悵痛苦了。如櫻花般燦爛,又如櫻花般瞬間凋零,於是美在兩位作家筆下常常戛然而止,選擇離別,選擇痛苦,而選擇死亡是最有效能留住美的方式,因此這些女性在作品中也最終都以悲劇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