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聞丨「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2020-12-19 金羊網

暖心聞丨「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12-16

在志願者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約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圖/受訪者供圖

2020廣州馬拉松賽於日前落幕,這是一場吸引2萬名跑者參加的全程馬拉松賽事。一同奔跑在賽道上的,有4名特殊的跑者,他們都是「星星的孩子」。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志願者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約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

「星星的孩子」首次參加廣馬全馬項目

兩年多來,從不會跑到會跑,再到完成半馬、全馬,孩子們的進步背後,凝聚了太多人的努力。

從2017年開始訓練到現在,陽光特跑團已有十餘名孩子參加過半程馬拉松比賽。今年,是特跑團孩子們第二次踏上廣馬的賽道,也是第一次挑戰全馬,陽光特跑團正是全國第一支全程馬拉松心智障礙者跑團。

衝過終點線的瞬間,家長們熱淚盈眶,他們從來不敢想像,「星星的孩子」也能在馬拉松賽道上發光發亮。

從左到右:張以恆、王皓、吳宗泰、譚竣文

兩位「星星孩子」的父親成立陽光特跑團

最早想到讓孩子們接受體育運動訓練的人,也是一名「星星的孩子」的父親,他叫劉顯華,如今是廣州市越秀區陽光心智障礙服務協會。

早在7、8年前,劉顯華就受到特殊奧運會的啟發,發現可以將大運動拆分為肢體、協調、社交等方面能力,促進心智障礙兒童獲得全面提升。苦於沒有找到志同道合的團隊,這個想法一直未能實施。

後來,他遇到另一位自閉症孩子的父親陸國盛,雙方一拍即合。他們從跑步開始,成立了陽光特跑團,在志願者和家長的支持下,開始了針對孩子們的專業跑步訓練。

3年來,每周三和周六晚上,天河體育中心都會出現這群人的身影。在專業特奧教練的指導下,他們先是做做繩梯、拋球等小遊戲,然後進行跑前拉伸,拉伸完成後,志願者和孩子們進行隨機配對,由志願者帶領孩子們一同跑步,每次跑步的時間在1個小時至2個半小時。

「訓練前,我們會對每位孩子進行評估,了解他們的手眼、手腳配合能力,同時還要結合他們自己的興趣來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劉顯華說。對於中低功能的孩子,興趣的養成其實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短則幾周,長則半年以上。

陽光特跑團合照

陽光特跑團團長陸國盛回憶,剛開始,跑團只有20幾個孩子參與訓練,但看到運動給孩子們帶來的明顯改變後,家長口口相傳,慢慢地,越來越多孩子加入,目前接受過跑步訓練的孩子達到120多名。他們的年齡跨度從10歲到27歲,主要集中在14歲至21歲之間,以自閉症為主,也有其他心智障礙者。

「我們只是想幫助孩子們運動一下,但經過半年多訓練,我們發現部分孩子能夠跑7、8公裡了。」陸國盛說,這讓他們萌生了參加馬拉松的想法。2017年底,他們開始招募具備跑馬經驗的志願者加入,陪伴孩子們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2018年起,這群「星星的孩子」站上了馬拉松賽道,韶關、肇慶、珠海、清遠、英德、梅州等地都留下他們的身影。

去年,孩子們第一次參加廣州馬拉松的半馬比賽,家長們深受鼓舞。有家長說,「別說跑馬拉松,能夠跑10公裡都不可想像,但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這就像一個奇蹟般發生了。」

陽光特跑團日常訓練

孩子們第一次站上全馬賽道

發現以往跑過半馬的孩子中,有部分能夠衝刺42公裡的跑程,劉顯華和陸國盛決定要試一試。

「我們不追求成績,只要能完成比賽就行了。」陸國盛說。經過篩選,最終具備跑全馬能力且年齡達到20歲的團員有4名,分別是27歲的王皓和吳宗泰,20歲的張以恆和譚峻文。10月起,他們與志願者一同接受了更針對性的訓練。

最終,「小將」譚峻文取得了5小時零7秒的好成績,王皓也緊隨其後,5小時零5分。「參賽的四人全部跑進了6小時內,這樣的成績大大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陸國盛說。

實際上,王皓接受訓練的時間並不長,他是去年春節後才加入的。以前,王皓的語言能力較弱,只會說簡單的句子,肢體協調能力也不強,他的媽媽希望通過運動讓孩子有所改善。沒想到,經過一年多的訓練,王皓的進步令人驚異。

陽光特跑團日常訓練

「自閉症患者往往在情緒控制方面存在問題,跑完步拉伸時,肌肉肯定會痛,如果是以前,王皓容易暴躁、發脾氣,但這次跑完後我們發現,他雖然臉上顯露出煩躁的情緒,不過只用了幾秒鐘就控制住了,能夠繼續做拉伸。」劉顯華說。

陸國盛也發現,王皓的語言能力也有明顯提升,「以前幾乎不認識人,現在能記住我們的名字,還主動打招呼了,就像變了個人一樣。」

孩子的成長,讓整個家庭都有了改變。王皓的媽媽以前從來不敢在朋友圈透露孩子的情況,但現在,她和丈夫漸漸走出陰霾,願意發布孩子的成長動態了。

「廣州馬拉松那天,王皓的媽媽跟著兒子一起奔跑,還輾轉賽道的不同補給點,為兒子加油打氣。看到結果後,她完全想不到兒子第一次跑全馬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激動得熱淚盈眶。」陸國盛說。這個月底,孩子們還將繼續「徵戰」梅州馬拉松。

劉顯華和兒子

將開展其他特奧融合運動項目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劉顯華、陸國盛和家長們一樣開心、激動。他們都是自閉症孩子的爸爸,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工作,如今又成為全職公益人。

2003年,劉顯華發現2歲多的兒子有點「不一樣」,對別人的呼叫沒有回應,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玩瓶蓋。這是典型的自閉症症狀,在醫院確診後,他頓時感到晴天霹靂。當時的網絡並不發達,人們對自閉症知之甚少,他只能帶著兒子輾轉多家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兒子9歲時,了解到廣州有專門針對智力障礙群體的九年義務教育特殊學校——啟智學校,劉顯華終於看到了希望。如今,兒子已經就讀於啟智學校的職高二年級,雖然語言能力仍有所欠缺,但他發現,兒子的運動能力、平衡力都非常好,也具備不錯的領悟力和執行力。

陸國盛的兒子今年18歲,也是中重度自閉症,在1歲10個月時還不會說話間,第一次到醫院檢查時,被認為是發育遲緩,後來輾轉求醫,才最終確診自閉症。「當時真的接受不了。」陸國盛說,兒子上學前,他帶著兒子輾轉廣州市多個機構進行康復訓練,但眼看著兒子到了入學年齡,他越來越迷茫。幸運的是,他也在某次自閉症日的活動中接觸到啟智學校,在該校念到四年級,由於兒子各方面能力較好,在老師的建議下,四年級到八年級,兒子都是在普通學校就讀的。隨著課程難度加大,兒子還是有點吃力,於是又回到啟智學校。如今也就讀於職二,和劉顯華的兒子同一個班。

陽光特跑團開跑後,陸國盛每周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訓練,到現在,兒子一共參加過6次半馬項目,再過兩年達到參加全馬賽事的年齡,屆時父子倆將一起參加廣州馬拉松全馬比賽。

陸國盛和兒子

跑步讓孩子有了令人欣喜的改變。「以前帶他出門,隨時都要牽著,因為放開後他會到處跑,沒有找我的概念。但現在,他能跟著我們一起做運動、一起玩,會自己走回來,也能認人了。」陸國盛說。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和很多家長一樣,他們幾乎不敢想像孩子的未來。但從運動訓練中,他們看到了孩子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在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的指導下,廣東省青少年體育聯合會、廣州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與廣州市越秀區陽光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共同發起了「特奧運動療愈計劃」項目,並成立了「陽光特奧融合體育俱樂部」,陽光特跑步是其中一個項目,還將逐步開展特奧融合足球、籃球、地滾球、徒步、遊泳等特奧融合運動項目。

「孩子和家長的需求量非常大,給我們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以足球特奧項目為例,一個場次下來的費用在1000元左右(不包括場租),並且只能開展小班教學。」劉顯華說,而目前市面上專門針對特殊孩子進行專業化、系統化運動康復訓練的機構並不多。

另外,心智障礙者容易在訓練中出現大喊大叫、拍手等行為,因此需要單獨的訓練場地。「受疫情影響,我們還在物色合適的訓練場地,爭取其他項目能在明年正式啟動。」他說。

劉顯華還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搭建一個體育康復基地,並依託基地開設手工作坊,聘請已經步入就業階段的自閉症青年工作,以解決他們「未來怎麼辦」的問題。

【知多D】

如有合適的場地推薦,或有運動訓練需求,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陽光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進行諮詢。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暖讀|「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圖/受訪者供圖 2020廣州馬拉松賽於日前落幕,這是一場吸引2萬名跑者參加的全程馬拉松賽事。一同奔跑在賽道上的,有4名特殊的跑者,他們都是「星星的孩子」。
  •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原標題: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來源:新浪跑步,咕咚
  • 半馬明明比全馬少了一半,為什麼更難跑更容易出事?
    半程馬拉松,路程是21.0975km,是很多跑友跑全馬時的過度。因為,他們認為半馬的路程只有全馬的一半,看起來更容易完成。然而,半馬並不是那麼好跑!它是出事最多的賽事,也是一個很容易跑崩的賽事。半馬可以僅靠自己的意志力堅持下,而全馬則必須要有跑量的積累。因為對半馬的輕視,因此在備戰時顯得異常隨性,這也導致了很多跑友難以適應比賽的強度,甚至發生意外。半馬雖是全馬的一半,但是半馬卻是一個距離短,強度高的比賽!
  • 一個全馬等於兩個半馬?你太天真了!半馬和全馬差很多!
    在參加過幾個半程馬拉松之後,你是否想跑個全程馬拉松呢?相信這是很多跑過半馬之後的跑友們考慮過得問題。但有人害怕那雙倍的距離會帶來雙倍的壓力。的確,半馬和全馬在強度上有著本質的區別,會給跑者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全馬並不是跑兩個半馬加起來那麼簡單,通常意義上,全馬是在你跑完一個半馬的基礎上,再跑一個半馬。
  • 奶奶將5歲孫子栓垃圾車4年,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抹把鼻涕
    導語:奶奶將5歲孫子栓垃圾車4年,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抹把鼻涕 城市之所以美麗,還要感謝為城市默默付出汗水的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真的很辛苦,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工資也不是很高,可他們依然每天默默的工作,從沒有一句怨言。
  • 全馬5小時58分完賽又怎麼樣……
    全馬5小時58分完賽又怎麼樣…… 」你這是在跑嗎?跟走沒什麼區別」。 「讓一讓,跑得慢就別佔著跑道。」
  • 本年度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廣州開跑 2萬人參加
    輪椅跑手順利完賽。12月13日上午7時30分,「奔跑中國」系列賽事、世界田聯和中國田協「雙金」賽事——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2萬名跑者參加全程馬拉松賽事,成就疫情以來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據悉,今年共有約2萬名選手參賽,比賽只設全程馬拉松項目。
  • 給自閉症兒子的10條簡訊全部內容曝光 林熙和兒子的故事令人淚目
    你沒有抱怨 盡職做父親你開過網約車,也當過廚師,沒人幫忙看護昊添時,你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跑。開車時你讓昊添安靜坐在副駕駛上,不是每個乘客都能理解這種情況,有的甚至拒絕上車,你也沒辦法,無奈又無助,也不過多解釋,空車跑,一邊掉眼淚一邊聽著昊添不時發出的聲音。「我覺得這都是命。」
  • 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2020-10-16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復旦女學霸,懷孕8個月跑完馬拉松全程
    全馬比賽中,選手們一般要跑42.125公裡,而跑完馬拉松的最快紀錄也需要1小時59分鐘40秒,但是你能想像到懷孕八個月全程跑完馬拉松嗎?這就是今天要講的女主角——黎莉莉,2019年11月17日,已經懷孕8個月的黎莉莉耗時5小時17分鐘跑完全程馬拉松,此事立即在網上炸開了鍋,引起網民的熱議。
  • 普通跑者,如何在全馬跑進300?給你一份訓練參考計劃
    現在中國的馬拉松行業越來越興旺,也越來越多人喜歡參加馬拉松,他們也許開始跑步的時候不是為了跑完全馬,但隨著跑齡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所追求,逐漸就會去挑戰半馬,全馬,還會為自己的PB而努力。當完成第一個全馬時,小編在想,這輩子就這一次了,不再參加這虐人的全馬了,然而打臉的是,小編參加了第二次,第三次……越來越興奮,越來越看重自己的成績。一開始以完成全馬為目的,時間多少毫不在乎,第二次則以4小時為目標,到了第五次,小標將目標定為了300。跑馬的人都知道,300是一道門檻,只有跑量的堆積是不能夠突破的。
  • 告別重度抑鬱全馬實現228:這位大眾跑者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涅槃?
    他是跑者秦豔偉,大家都叫他梟秦,今年33歲,全馬PB 2:28:41 (2020南京馬拉松)。 對於這幾年的飛躍進步,這位跑者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體系。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他的故事,他的精英之路是怎樣的?
  • 全馬330怎麼完成
    330是很多馬拉松比賽者要突破的成績,它也是一個分水嶺,很多的馬拉松比賽者會想全馬330怎麼完成呢?全馬330要靠四種方法進行突破,掌握方法後制定計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相關的馬拉松配速知識。
  • 兩萬跑友撒歡跑 九載廣馬如期至
    輪椅跑手順利完賽。—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2萬名跑者參加全程馬拉松賽事,成就疫情以來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此番再次參加廣馬,陳為芬是在賽前一天晚上才從臨沂飛到廣州的,但她覺得廣州的天氣十分適合跑馬。「廣州的賽道是珠江一河兩岸的標誌性景點,十分漂亮,古典和現代的元素都囊括了,和國內不少地方相比有鮮明的城市元素。第一次參加廣馬的時候我已經登上廣州塔,欣賞過廣州的美麗夜景,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品嘗廣州的美食,完賽之後我爭取再去吃一頓。」
  • 20位革命者的愛情故事,淚目!
    對丈夫的情,對孩子的愛,對年邁母親的牽掛,字字啼血,令人動容。朱德與伍若蘭周文雍,曾參加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大革命失敗後,與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在廣州建立黨的秘密聯絡機關,對外假稱夫妻。1928年1月,周文雍當選中共廣東省委常委。1月27日,由於叛徒出賣,周文雍與陳鐵軍同時被捕。
  •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能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能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 2017-06-12 21:35:41  進擊的跑步
  • 馬拉松大全集:聊聊全馬、半馬和迷你馬的那些事兒
    在11月5日2017漠河北極冰雪馬拉鬆開跑之前,一起來聊聊什麼是全馬、半馬和迷你馬。  「水」是馬拉松比賽中規定最為嚴格的部分。全馬並不是跑兩個半馬加起來那麼簡單,通常意義上,全馬是在你跑完一個半馬的基礎上,再跑一個半馬。  迷你馬拉松是比半程或者全程馬拉松要短不少的馬拉松賽事, 主要是馬拉松賽事為了擴大賽事的參與度和降低參賽門檻,而設立的短距離的體驗賽,一般在馬拉松賽事當天,所有選手和項目同時開始,通常距離在10公裡左右。
  • 85歲半馬249,55歲完賽800裡流沙:這些乘風破浪的姐姐,你跑不過
    2019年,孔潔參賽了18場全馬比賽,只有4場沒有跑進3小時,可謂實力強悍。2020年廈馬,成績2:49:31,排名國內女子第六。往期專訪:全馬246!她是中國最快全職媽媽03陳茹:北京最能跑的女博士,全馬PB256陳茹,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從2000年大二時開始堅持晨跑,至今已跑了20年。
  • 【暖心聞】醫生治病暖人心 患者送來感謝信
    【暖心聞】醫生治病暖人心 患者送來感謝信 2020-08-1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背後原因令人淚目型男,i like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美國西點軍校校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可謂是從古自今的「超級型男」,不僅任何場合都是裝B爆表,還總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