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殘缺」的新聞。因為新聞的主角之一、幫助保姆治癌的曾家人,堅決拒絕採訪。「就做了一點點事情,不值得報導。」曾家媳婦夏女士說。
受助保姆、來自漢源農村的陳樹秀雖然很感激,卻拙於表達,只是不住重複:「他們都是好人,我不曉得咋個感謝。」住院12天來,曾家人幾乎每天都來醫院探望照看她,因為恢復良好,醫生準備讓她今天出院。
保姆
瘦瘦的陳樹秀只是脖子有些腫大,躺在華西醫院的病床上,乍一看感覺不出她是病人。但看了她床頭的病歷卡:甲狀腺左葉腫瘤,才明白,她是個癌症患者。
陳樹秀46歲,來自漢源縣九廂鎮大莊村。兩年前,她的丈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傷住院,兒子也開始讀高中,為此,家裡欠下不少錢。
為了掙錢還債,陳樹秀參加了川妹子保姆培訓項目,去了北京。在北京,因為她不會說普通話,換了好幾家人都不行。沒辦法,她與同村一婦女回到成都。在一家保姆中介所,一位老人看上了她,將她帶回了家,做了這家人的保姆。
僱主
請她的人,就是萬科花園的曾紹明。
曾紹明祖籍山東,當時86歲,老伴年事也高,行動諸多不便。兒子曾德蒙(音)和妹妹一合計,決定給父親請個保姆。
就這樣,陳樹秀來到了曾家。最初,曾家講好,包吃包住,每月給陳樹秀800元工資。陳樹秀說,在曾家做保姆很輕鬆,比在老家幹農活輕鬆多了。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把饅頭、牛奶熱了,7點,與兩位老人一起吃早飯,飯後,老人看電視,她就開始做清潔,洗衣服。收拾停當,休息一陣,就開始做午飯……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規律。
陳樹秀口音重,說話不大聽得懂,所以,平常她與兩位老人很少交流,但兩位老人對她的評價卻很高,經常說她「老實」。過年的時候,曾家還讓她把在老家的丈夫接來,跟老人生活了一個多月,臨走時曾家上上下下給了他1000多元錢。
治病
去年12月,曾家主動把陳樹秀的工資漲到了1000元。曾老一家下館子,也都帶著陳樹秀。今年3月,陳樹秀跟他們在外邊吃飯,吃完後覺得喉嚨不舒服。作為農村人,她想挺挺就過去了,但曾德蒙和妻子夏女士堅持帶她到社區醫院弄了藥,因為沒什麼效果,夏女士後來又將其帶到七醫院,檢查發現其甲狀腺需要手術。
夏女士勸陳樹秀:「看病,不要你出錢,你安心養病就是了。」隨後將陳樹秀轉到了華西醫院。
陳樹秀一直擔心兩個事:一是這些天不能照顧曾老了;二是用了主人家這麼多錢,心裡總過意不去。但夏女士對這些顯然不太在意,只說:「只要她人好了就好。」並堅決拒絕採訪,說只是想救人一命,想給孫子做個榜樣。
相關新聞
我要報料(有獎報料:20元--1000元)
更多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