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為何中午不能割韭菜呢?

2020-12-11 奶油物語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在時間的洗禮之中,總結出很多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語句,這些語句積少成多,最終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俗語體系,大部分的俗語都和農業沾邊,因為在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民伯伯們都是靠天吃飯,背朝黃土面朝天,久而久之就總結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常識,漸漸的變成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老話常說:「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為何中午不能割韭菜呢?

雖然聽著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卻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好的指導,能夠幫助人們提高產量,還能夠幫助人們如何減少植物的災害。有句老話常說,「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這句話許多農村人都懂,這句俗語包含著很深的講究,也體現出我們的先輩們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

但是對於城裡長大的小夥伴來說,說到這句俗語的時候可能理解不了,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來,在有露水的時候不要去採摘葵菜,在中午的時候不要去剪韭菜,那麼許多人就會有疑問,為什麼中午的時候就不能割韭菜呢?一個有資深經驗的老農告訴我,這就是我們先輩們的智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所謂觸露不掐葵,意思是告訴人們採摘冬葵的時候一定要選在沒有露水的時刻,如果葵菜葉片上如果有露水時進行採摘,採摘之後的冬葵葉上殘留了大量的水分,時間一長之後,有露水的地方就會變成黑乎乎的一片,嚴重的甚至還會發黴不能進行食用,這樣就會造成浪費。

其實不僅僅是冬葵,很多綠葉蔬菜都有這樣的規定,必須在露水完全乾了之後才能進行採摘。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的一個原因則是採摘時,由於人工的原因,露水會隨機滑落,如果恰巧在冬葵莖與葉的斷裂處,就像是人的傷口一樣沾上水之後就會感染,會使整株植株的生長減緩,甚至是死亡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才有了這句:觸露不掐葵。

日中不剪韭,這句話說的是中午的時候不割韭菜,因為這個時候割韭菜很容易曬壞了,所以儘量早點割韭菜,採摘下來的韭菜會很快萎蔫,失去活力,這樣的韭菜沒有水分,品相也不好,正午時分陽光正烈,即使沒被割下來的菜葉也被曬得蔫頭耷腦,更不用說離了根的韭菜,還沒等離開菜地,就已經蔫了,這樣的菜拿回去也很影響食慾,而對於那些賣韭菜的人來說,如果中午十分去割韭菜,菜葉子蔫掉之後就沒人買。

而且當你割掉韭菜葉子之後,韭菜的根莖直接暴露在驕陽之下,不能及時適應這樣劇烈的溫度變化,很有可能被直接曬傷,慢慢的死亡。而只有趁早天氣涼快的時候將韭菜割掉,這樣賣相才是最好的。

聽完之後才明白,雖然是一句普通的農村俗語,但是其中也蘊含著不少的道理,老一輩的人很聰明,真是佩服。

相關焦點

  • 俗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此話怎講?農村生活過才會懂
    「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既是一句農民總結出來的俗語,同時也是一句比較常見的諺語。簡而言之說的是在採摘冬葵時,一定要把握時機在沒露水時才能採摘。而在割韭菜的時候,則不能在中午時分,否則就會影響農作物的質量。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適經驗和方法。並將其總結成了俗語或諺語,這對農業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句話農村人生活過才會懂。
  • 蔬中說「葵」,百菜之王冬葵
    一說起「葵」,現在的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葵花」,也就是向日葵。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種子,是廣受人們喜愛的堅果,葵花籽油也是非常優質的食用油。而最早的「葵」,其實是另一種歷史久遠的蔬菜,百菜之王冬葵。冬葵的食用歷史非常早。
  • 《齊民要術》十句經典語錄,樸實無華中蘊含著哲理
    《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撰,成書年代約在533年至544年間,分十卷九十二篇,較系統地總結了當時黃河中下遊地區的農業生產經驗,樸實無華中蘊含著哲理。1. 力能勝貧,謹能避禍。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出自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露水還沒散去時不要去掐葵菜葉,太陽正中時不要去剪韭菜。5. 勤力可以不貧,謹身可以避禍。出自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勤勉就可以不貧困,謹慎就可以躲過禍患。
  •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春初早韭正逢時
    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頭的韭,秋末的大白菜,的本義是說時令菜蔬的好,汪老先生借指寫作行文亦當如此,想想正是。韭菜的味道的確是春天的最美,古詩有:「芽韭交春色半黃,錦衣橋畔價偏昂。」鄭板橋自況「春韭滿園隨時剪」,一邊可心地品啖早韭,一邊吟詩作畫,何等地愜意!
  • 中國詩詞大會:「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中的「葵」是向日葵嗎
    中國是一個植物種類特別豐富的國度,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培育出了各種糧食作物和蔬菜,比如我們知道孔子說的稻、黍、稷、麥、菽等五穀是人們食用的主要糧食作物。那麼古代經常食用的蔬菜都有哪些呢?這需要我們從一些古代典籍中去探究。
  • 青青園中葵
    物種筆記落葵,在詩文中多次相遇,但一直不知為何物。與它相遇,在蘋果園裡。柴門附近,一堵矮牆上,一叢葳蕤的植物,亮了我的眼。「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朝榮東北傾,夕穎西南希」……葵,這一古老蔬菜,舒展著柔嫩的葉片,也在書頁裡妖嬈,風採熠熠,以異樣的文藝範,搖曳著我們的想像。「七月亨葵及菽」,先民的餐桌上,就有葵的身影。《內經·素問》中曾談到「五菜」:葵,韭,藿,薤,蔥。
  • 煎韭炒蝦滿堂香:幼嫩可口,香味十足
    他答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後人認為它的看法卻有見地。嗣後,杜甫所吟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韭菜屬百合科的草本植物,因它含有一種叫做,「蔥化硫」的元素,吃來略有辣味,更有特殊芳香,可剌激食慾。另外,人們除了用它佐膳之外,又可作餃子和蒸包的餡料。保加利亞民間有些婦女,當丈夫生日時,恃意用韭菜、牛肉煎餅,合家共聚,為他祝壽。
  • 雨水丨春筍春韭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我拖著鋤頭不ー會兒就跑到了竹林邊,赫然發現路邊就長著幾棵碩大的竹筍。棕黃色的筍殼把它們包裡得鼓鼓囊囊,就像一座座挺拔的小寶塔。我振奮起來,正要舉起鋤頭,外婆趕緊制止道:「這幾棵筍不能挖。「為啥?」「這幾棵筍長在竹林的邊緣,留著它們長成竹子,將來竹林就會越擴越大。」外婆說。難怪在這人來人往的山路邊,會有如此肥美的「漏網之魚」。
  • 老人說正月不剪頭,這是為何?
    提要:初五不喝粥,正月不剪頭,這裡有什麼講究今天已經是大年初三了,我們這邊的習慣是每年的大年初三回家掃墓祭奠先祖。有些親戚比較多的朋友這幾天應該還在忙活著走親戚吧。在春節這幾天的規矩真的是不少,現在和過去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不過一些老人們還是比較堅持一些老習俗,比如今天提到的破五不能喝粥,正月不能剪頭。至於破五為何不能喝粥,正月為何不能剪頭,相信不少朋友在小時候就已經非常好奇這裡的原因了,記得那時候自己總是驚訝於正月裡的規矩可真多,什么正月初一不能掃地,不能倒垃圾,不能洗衣服,不能剪頭,不能喝粥,不能用剪刀等等。
  • 韭菜花與《韭花帖》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使韭菜從眾多菜品中脫穎而出,引人側目,一朝驚豔。春韭香,古人以韭菜和羔羊祭祀祖先。《禮記》記載:「庶人春薦韭以卵」,這用作「春薦」的「韭以卵」,豈非今天的韭菜炒雞蛋?《說文》解釋韭菜的名字說:「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又說:「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韭菜象徵吉祥,故「萬民珍之」,當年地位之高,絕勝今日。
  • 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園中葵」指的是什麼?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是漢樂府中優秀代表作,詩詞膾炙人口,富有節奏,韻律優美,內容警策,催人奮進,昂揚向上,鼓勵青少年要珍惜時光,千百年來被人們作為座右銘而傳誦,尤其是最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謂婦孺皆知。
  • 古詩詞中的四大美食 探尋花椒、葵菜、白菜、豆腐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詩詞中描述飲食烹飪的浩渺無窮。歷代詩人在詩中不涉獵飲食者罕見。李白的詩,十有八九不離酒。詩聖杜甫寫飲食的詩達數十首。蘇東坡的烹飪詩也有數十首。陸遊的詩,上百首與飲食烹飪有關。以歌述飲食者,唐李嶠《長林令王象餳絲結歌》,杜甫《閔鄉姜七少府設繪戲贈長歌》,宋蘇東坡《安州老人食蜜歌》,明李流芳《蓴羹歌》,陳函輝《賣油歌》,王禎《芟麥歌》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
  • 祁河:春來秦嶺採野韭
    隊長擔心前邊掉不過頭來,讓我們的三輛越野車找了相對平坦和寬敞的地方停下說:「咱們今天有新隊員加入,也根據郝老師的體能,在山裡走上個把小時,再找地方休息做飯」。看看時間已是上午10:40,環顧四周山林密布、河谷寬闊,雲淡日朗、蟲鳴鳥啼,海拔有1200多米。
  • 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 農村老人言: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為何牛肉不可和韭菜搭配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為何牛肉不可和韭菜搭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吧,而且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多,有關於身體健康的,有關於封建迷信的,也有關於紅白喜事的,還有的俗語關於天氣情況的,所以從這裡來看,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的俗語對於農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 老話說「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說?
    但是做菜其實也是有著很多的技巧的,老話說「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說?牛不韭,這個字面上看上去的意思就是做牛肉的時候,一定不能夠放韭菜,但是我們應該能夠想到一道菜,那就是牛肉炒韭菜,這樣的一道菜不就完完全全的違背了這個意思嗎?那麼,是不是我們誤會了?
  • 老話常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為何樹?你知道嗎?
    但是有不少人都說,其實它真的存在,只是說我們沒有發現而已。而且一直以來,在民間都還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要在自家的門前栽下一棵梧桐樹,就能夠讓鳳凰來到門前了。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梧桐樹眾多,究竟是要哪一種梧桐樹才能夠引來鳳凰呢?那麼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在我們中國有一種梧桐樹,名叫青桐。
  • 農村常說「本命年不能結婚,正月不能剪頭髮」,你認為可以嗎?
    小編今年23歲了,尚未婚配,也沒有對象,今年肯定結不了婚了,明年處對象的話,後年又是我的本命年,總是聽家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話,正月份剪頭髮對自己母親的弟弟不好,本命年的時候不能結婚,面對這些俗話,好像對小編極為不利,朋友們應該對這些都有個大概的了解,具體的情況就讓小編為大家解釋解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