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在時間的洗禮之中,總結出很多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語句,這些語句積少成多,最終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俗語體系,大部分的俗語都和農業沾邊,因為在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民伯伯們都是靠天吃飯,背朝黃土面朝天,久而久之就總結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常識,漸漸的變成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老話常說:「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為何中午不能割韭菜呢?
雖然聽著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卻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好的指導,能夠幫助人們提高產量,還能夠幫助人們如何減少植物的災害。有句老話常說,「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這句話許多農村人都懂,這句俗語包含著很深的講究,也體現出我們的先輩們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
但是對於城裡長大的小夥伴來說,說到這句俗語的時候可能理解不了,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來,在有露水的時候不要去採摘葵菜,在中午的時候不要去剪韭菜,那麼許多人就會有疑問,為什麼中午的時候就不能割韭菜呢?一個有資深經驗的老農告訴我,這就是我們先輩們的智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所謂觸露不掐葵,意思是告訴人們採摘冬葵的時候一定要選在沒有露水的時刻,如果葵菜葉片上如果有露水時進行採摘,採摘之後的冬葵葉上殘留了大量的水分,時間一長之後,有露水的地方就會變成黑乎乎的一片,嚴重的甚至還會發黴不能進行食用,這樣就會造成浪費。
其實不僅僅是冬葵,很多綠葉蔬菜都有這樣的規定,必須在露水完全乾了之後才能進行採摘。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的一個原因則是採摘時,由於人工的原因,露水會隨機滑落,如果恰巧在冬葵莖與葉的斷裂處,就像是人的傷口一樣沾上水之後就會感染,會使整株植株的生長減緩,甚至是死亡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才有了這句:觸露不掐葵。
日中不剪韭,這句話說的是中午的時候不割韭菜,因為這個時候割韭菜很容易曬壞了,所以儘量早點割韭菜,採摘下來的韭菜會很快萎蔫,失去活力,這樣的韭菜沒有水分,品相也不好,正午時分陽光正烈,即使沒被割下來的菜葉也被曬得蔫頭耷腦,更不用說離了根的韭菜,還沒等離開菜地,就已經蔫了,這樣的菜拿回去也很影響食慾,而對於那些賣韭菜的人來說,如果中午十分去割韭菜,菜葉子蔫掉之後就沒人買。
而且當你割掉韭菜葉子之後,韭菜的根莖直接暴露在驕陽之下,不能及時適應這樣劇烈的溫度變化,很有可能被直接曬傷,慢慢的死亡。而只有趁早天氣涼快的時候將韭菜割掉,這樣賣相才是最好的。
聽完之後才明白,雖然是一句普通的農村俗語,但是其中也蘊含著不少的道理,老一輩的人很聰明,真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