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喜怒不形於色。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直性子的人最惹人喜歡,但是直性子的人很容易處在被動之中,就是因為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於外,而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不恰當的。
一個人要學會適當的偽裝,這不是一種虛偽,而是一種人生的方圓處世之態度。
避免因為自己太過於直觀的情緒,而給自己的人際關係造成尷尬以及被動的局面。所以用一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舒服很多,你的人際關係也會融洽許多。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智慧: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則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君子為人處世對待他人,不要輕易的表現自己的情緒,如果喜怒形於色,自己的心思就會被人窺探無遺;對待各種事情,不要過分的過於愛憎分明,否則自己的意志就會被這種事務控制。
切記要明白這一點,以更合理的狀態去面對外界的人和事,更有利於融洽自己的人際關係。
曾經有一個哲學家,提出過這樣一個概念叫做「外交策略」。
所謂的「外交策略」就是即便你不太喜歡一個人,不太喜歡一件事,但是從客觀來說,表現出來一個親切溫和的態度更加合適,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拿出自己的外交策略。
就如同明星,一個明星表現出來的一面和他實際生活中的一面,或許完全是兩個人,或許背後非常兇,但是表現出來卻是一個非常溫柔,這就是外交策略。
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我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把自己真實的一面適當的隱藏,展現自己的外交智慧,給自己的人生增加好的影響,由著性子來,未必是對的。
明朝時期朱宸濠叛亂,這個時候王陽明擒獲朱宸濠,誰知道不小心得罪了朝中奸臣。於是奸臣就縱容北軍中傷王陽明,肆意的謾罵王陽明,想挑起事端。
王陽明知道這是對方的計策,本來很生氣,但是又一想,不能為這種情況所動,反而更加謙虛溫和的去對待北軍。
他先是給北軍安排穩妥的住所,然後十分關心北軍的生活,非常優待北軍。每次遇到北軍有傷亡事件的時候,就要下車問明緣由,關心一番,並且還幫助厚葬,最後長聲嘆息之後才離去。
過了一段時間,北軍都被王陽明的盛情所感動。
當時正值北風凜冽,王陽明就派百姓在城中舉行祭奠,哀悼戰死的亡靈,北軍也是久經戰亂的人,聽到這個場面沒有不想念家鄉的,紛紛流著淚要求返鄉。
北軍氣勢洶洶,但是王陽明卻用溫情來感化了他們,王陽明實際上也有情緒,但是他學會了偽裝自己的情緒,最後化解了問題。
古人常說的一個智慧,就是「外圓內方」。
外在通融圓潤,內在中正剛直,這就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
很多人以為遇到任何事情,都以坦誠相待才是處事的智慧,這本沒有錯,但是相比之下,懂得圓融處事才是更好的策略。
本文由國學書舍的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