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喜怒不形於色

2020-12-19 國學書舍

《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喜怒不形於色。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直性子的人最惹人喜歡,但是直性子的人很容易處在被動之中,就是因為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於外,而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不恰當的。

一個人要學會適當的偽裝,這不是一種虛偽,而是一種人生的方圓處世之態度。

避免因為自己太過於直觀的情緒,而給自己的人際關係造成尷尬以及被動的局面。所以用一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舒服很多,你的人際關係也會融洽許多。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智慧: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則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君子為人處世對待他人,不要輕易的表現自己的情緒,如果喜怒形於色,自己的心思就會被人窺探無遺;對待各種事情,不要過分的過於愛憎分明,否則自己的意志就會被這種事務控制。

切記要明白這一點,以更合理的狀態去面對外界的人和事,更有利於融洽自己的人際關係。

曾經有一個哲學家,提出過這樣一個概念叫做「外交策略」。

所謂的「外交策略」就是即便你不太喜歡一個人,不太喜歡一件事,但是從客觀來說,表現出來一個親切溫和的態度更加合適,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拿出自己的外交策略。

就如同明星,一個明星表現出來的一面和他實際生活中的一面,或許完全是兩個人,或許背後非常兇,但是表現出來卻是一個非常溫柔,這就是外交策略。

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我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把自己真實的一面適當的隱藏,展現自己的外交智慧,給自己的人生增加好的影響,由著性子來,未必是對的。

明朝時期朱宸濠叛亂,這個時候王陽明擒獲朱宸濠,誰知道不小心得罪了朝中奸臣。於是奸臣就縱容北軍中傷王陽明,肆意的謾罵王陽明,想挑起事端。

王陽明知道這是對方的計策,本來很生氣,但是又一想,不能為這種情況所動,反而更加謙虛溫和的去對待北軍。

他先是給北軍安排穩妥的住所,然後十分關心北軍的生活,非常優待北軍。每次遇到北軍有傷亡事件的時候,就要下車問明緣由,關心一番,並且還幫助厚葬,最後長聲嘆息之後才離去。

過了一段時間,北軍都被王陽明的盛情所感動。

當時正值北風凜冽,王陽明就派百姓在城中舉行祭奠,哀悼戰死的亡靈,北軍也是久經戰亂的人,聽到這個場面沒有不想念家鄉的,紛紛流著淚要求返鄉。

北軍氣勢洶洶,但是王陽明卻用溫情來感化了他們,王陽明實際上也有情緒,但是他學會了偽裝自己的情緒,最後化解了問題。

古人常說的一個智慧,就是「外圓內方」

外在通融圓潤,內在中正剛直,這就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

很多人以為遇到任何事情,都以坦誠相待才是處事的智慧,這本沒有錯,但是相比之下,懂得圓融處事才是更好的策略。

本文由國學書舍的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相關焦點

  • 《鬼谷子》的智慧——喜怒不形於色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要喜怒不形於色,不要讓人看出你內心的想法,這樣的人才是情感至深的人,可以託付以機密大事的人。平常我們很多人希望活出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覺得這樣才是真性情,真自我。殊不知,在社會上這樣的人卻最容易吃虧上當,在那些沉著冷靜,喜怒不形於色的人面前,很容易處於被動的局面,因為在人家眼裡,你就跟白紙一張一樣,是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放鬆自己,放開自己的情懷,但是要看場合,看對什麼人,不能到哪裡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就是太傻太天真了。
  • 國學文化《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未雨綢繆」
    人生最好的智慧,並非是「應對自如」,而是「未雨綢繆」。當事情來臨的時候能夠解決問題,是基本的智慧,但是當壞的事情沒有發生,能夠提前預判問題,並且避開問題,才是最好的狀態。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息無息稍停;日月晝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天地運行看似是寂然無聲,但是從未停止過,就好像日月從東升到西城,始終處在一個運轉的狀態之中,不停地奔走著。
  • 《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防止小人近身
    人生得意的時候,總有人會圍到我們身邊逢迎拍馬,當自己落難低谷的時候,總有人像鳥獸一樣散去,這都是人之常情。《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飢則附,飽則揚,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人生在世,誰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事情,總有一些人像牆頭草一樣見風使舵,春風得意的時候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但是當你遭遇失敗的時候,就跟著落井下石,轉眼就成了陌生人,古今中外不知道出現過多少這樣的人。藺相如曾經是趙國宦官繆賢的一位客人,繆賢因為犯罪打算逃到燕國避難,藺相如問他:「您為什麼選擇燕國?」
  • 喜怒不形於色就是撲克臉?不存在的!
    說起「喜怒不形於色」這個詞,很多人會把它視為工作生活裡至高無上的武林秘籍,似乎只要能將這個神功修煉到爐火純青,那麼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也就變得信手拈來了。所以我從來不否認這個詞的巨大作用,只是有一點好奇:喜怒不形於色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其實,為了早日實現成功人生,很早之前我就向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但是各位大佬給出的觀點不外乎於:無論開心還是生氣都不要表現出來,儘量保持臉上沒有表情就好。
  • 喜怒不形於色,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喜怒不形於色,不是故作神秘,不是假裝深沉。而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優秀的處世魅力。喜怒不形於色,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必要的修養。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情緒,沒有喜怒哀樂的人是不存在的。喜怒不形於色最少有兩個好處,其一:組織遇到困難時,如果領導表現出不安或者慌亂的情緒,則會影響整個組織,嚴重會動搖根基,就可能帶來崩潰。這種情況下,如果領導保持冷靜、若無其事的態度,最能安撫員工的心。其二:於其他人進行交涉時,具有冷靜的泱泱大方時非常重要的。
  • 喜怒不形於色,何解?
    「三國時蜀國開國皇帝劉備,也是咱們劉家老祖宗,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就是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說明人家能沉著而有涵養,內心感情不外露。可惜,咱們一般常人是做不到的。比如,你今早明明上學不晚,你卻抱怨晚了,是不是喜怒形於色了?」我語氣隨和而低調地說。「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孩子脫口而出的話讓我我始料未及。
  • 菜根譚:人生藏巧於拙,便是「靜心處世」的智慧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大智若愚,一切保持淳樸,順應自然,不以自己的主觀去妄為,拋開自己的機巧之心,這在無形之中順應的也是自然之道。很多人對於「淳樸」的狀態嗤之以鼻,殊不知「淳樸」才是讓自己接近人生至高境界最好的一個方式,樸實才有長進,淡然才有道心。《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
  • 《菜根譚》:快刀斬亂麻,是人生最好的處事手段
    《菜根譚》:快刀斬亂麻,是人生最好的處事手段。我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生活中遇見了討厭的人和事,你會怎麼辦?」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快刀斬亂斬亂麻,果斷的放棄和拒絕,就是最好的狀態。有一些人不好意思拒絕那些別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最後委屈了自己,也未必能夠落得別人的一句感謝。有的人不懂得遠離那些讓自己痛苦的事情,最後把讓事情折磨了自己,還在那一個事情之中徘徊不定,不斷的被牽連。
  • 做高明的人就要喜怒不形於色
    如果你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你的喜怒哀樂往往會成為別人謀取自己利益,控制你意志的由頭。高明的掌權者就很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因喜怒讓人找出自己的弱點。不要因為別人的奉承就面露喜色,一個喜歡奉承的人往往會落入別人設好的圈套,成為「軟性」勒索的對象。如果你容易發怒,別有用心的人就會拿話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亂了方寸,失去風度。
  • 喜怒不形於色很難做得到嗎?
    喜怒不形於色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釋義]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有句俗語叫做:成功者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不一定是成功者,到那時成功者一定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菜根譚》:人生,最有價值的事情是經歷,最好的狀態是成熟
    《菜根譚》:人生,最有價值的事情是經歷,最好的狀態是成熟。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心中充滿無限悲歡,但是眼裡一樣寫滿了平淡。歷經世間滄桑之後,印在表面的只有那些超越悲歡離合的穩重與坦然,一切不表現在外在,當生活經歷過起伏之後,有了更多的不悲不喜。
  • 《菜根譚》:人生最好的狀態,其實是大器晚成
    但是實際人生並非如此,就如同「大器晚成」這樣一個道理。很多珍貴的事物都是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形成,而且也是在最晚的時候積累出來成果的,而一個人的智慧就是能夠認知這些本質的規律,這也是符合天道順應自然的智慧。在年輕人身上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懂得符合規律,自以為是的妄為,通過自己主觀的妄念去評判一些事情,一旦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目的時。就憂心忡忡。
  • 深度好文:喜怒不形於色!
    大家好,我是小編痛的餘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好文章」喜怒不形於色」「不形於色」是職場應洲中另一個重要原則,對於那些置身於一定領導職位上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城府較深、藏而不露的領導,對任何事情往往都不輕易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會讓情緒操縱自己的理智。
  • 《道德經》和《菜根譚》人生智慧集錦
    老子的《道德經》和洪應明的《菜根譚》,都是作者經歷了很多人生坎坷之後,總結出的人生智慧或人生感悟,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經典。思想家魯迅講:「不看《道德經》,就不知人生的真諦」。老子《道德經》總結了很多人生中的規律,《菜根譚》中有很多對人生的感悟,二者各有自己的優秀之處。
  • 《菜根譚》:人生低谷時,記住這3句,學會沉默和未雨綢繆的智慧
    生活都是公平的,生活不會同情弱者,我們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學會沉默和未雨綢繆的智慧。《菜根譚》這本書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的一本處世奇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於一身,它告訴我們,人生低谷時,一定要記住下面這3句話,學會保持沉默和未雨綢繆的智慧。我貴而人奉之,我賤而人侮之。
  • 國學文化《菜根譚》:保持一份定性,讓一切適度,才是人生的智慧
    國學文化《菜根譚》:保持一份定性,讓一切適度,才是人生的智慧。在《道德經》的思想中,主張的是「清靜無為」,擺脫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的誘惑。因為一個人很容易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人生過程中,喪失了自我的本性,難以持守內心的剛正,在做事的時候就會有失偏頗。
  • 從「喜怒不形於色」,看劉備的豪邁性格及管理藝術
    (先主)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劉備「喜怒不形於色」聞名天下,書載史冊。惜墨如金如陳壽,也不吝筆墨、著力描繪先主這項特質。歷來,無論是文學小說還是影視作品,總把劉備的「喜怒不形於色」理解為面部活動較少、甚至曲解為「面癱臉」。
  • 《菜根譚》:四句金句,嚼出人生智慧
    》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處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五妹》裡面的二姐紅蘭,算是嫁的條件最好的,日子過得不錯,自己在一家外企中當總經理,算是事業有成的人。
  • 為人「成熟」的智慧,鬼谷子:喜怒不形於色
    意思是,一個成熟真正的人,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能夠很好地把控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控交流過程中的主動權,從而實現自己的墓地。否則被別人掌握主動權,就會顯得很被動。簡單來說,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就是看他是否能夠做到「控制情緒」這一點!
  • 《菜根譚》:4種人生智慧 值得一讀
    「咬得菜根香,尋出孔顏樂」,這句為人津樂道的話,出自《菜根譚》。《菜根譚》是一部集修身、做人、處事於大全的語錄集,是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書中包含了廣博的智慧,而其中有4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