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樊雪婧
河南牽手高等學府中國人民大學,下一步有啥大動作?
12月1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細化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通知,將進一步落實框架協議,加快推進合作事項落地。
此前,王國生書記、尹弘省長率團拜訪中國人民大學,就推進省校合作進行深入會談,其間省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共建幫扶優勢學科和科研平臺
未來,加強學科建設方面,人大在優勢學科和科研平臺建設與河南高校進行共建或幫扶。
中國人民大學在優勢學科(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學、法學等)和科研平臺建設方面,與河南省內高校依高校特色進行共建或幫扶,指導河南高校相關學科建設規劃,聯合申報重大科研課題,聯合培養研究生、設立博士後流動站、開展各層次人才和在校生交流交換學習,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促,共同提升學科實力和科研水平。
未來,有望在鄭州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鄭州校區」
《通知》中明確,中國人民大學和河南省政府合作,依託河南駐鄭高水平大學、骨幹大學,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在中部地區的教學科研基地、高端培訓中心和創新研發園區。
雙方探索合作建設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科研平臺和社會服務基地,河南省政府在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辦學經費、科研支持、人才待遇等方面給予保障,與鶴壁市人民政府探索合作建設「鄉村振興學院」。
遠期可與河南省政府合作設立或單獨設立中國人民大學鄭州研究院;條件成熟時,雙方可探討合作在鄭州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鄭州校區」,重點在人文社會科學優勢領域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初期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逐步拓展至全日制本科教育。
為河南高校開設研修班互派優勢學科骨幹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根據河南省需求,為河南省高校開設校級領導高級研修班、中層管理骨幹研修班,積極為河南省內高校培養骨幹教師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河南省高校開展互派優勢學科骨幹力量、管理崗位幹部掛職鍛鍊。
此外,根據校際合作協議,中國人民大學和河南省高校相互開放數位化校園、數位化教室、網上精品課程、慕課、基礎教育在線資源等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加強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建設。河南省鼓勵企事業單位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社會實踐基地和就業實習基地,為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和在校生提供就業創業平臺和實踐平臺。
深化招生合作建立互動交流長效機制
建立中國人民大學與河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和優質中學互動交流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國家相關政策指導性作用,在招生諮詢宣傳、大學中學教育銜接等方面深化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將符合條件的河南省內中學納入生源基地校。
人大選派人才到河南掛職
加強幹部交流方面,根據河南省需求並結合中國人民大學實際情況,中國人民大學選派宏觀經濟、金融投資、工商管理、社會管理、城市規劃、新聞傳播、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優秀人才,按有關規定到河南省各級市縣、開發區掛職,表現優秀、地方需要、本人自願的優秀人才,掛職期間或掛職期滿後可留下任職;鼓勵符合幹部選拔任用條件、自願為河南省經濟建設服務的優秀人才,直接到地方黨政班子、相關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掛職或任職;支持河南省黨政、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園區負責同志到中國人民大學掛職學習。
河南每年從人大招錄應屆畢業生作為選調生
河南省依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需求標準,每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招錄一批品學兼優的應屆畢業生作為選調生,按照有關規定,充實到河南各級機關工作,納入選調生隊伍管理、培養和使用。
河南省積極組織省內企事業單位、園區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人才招聘會,選拔引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畢業生到河南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鼓勵支持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與河南省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效科技合作機制,支持學科領軍人才擔任河南省重大科技項目、人才培養引進項目的評審專家。
共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原分院
為積極支持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建設和發展,中國人民大學與河南省政府共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原分院(以下簡稱「中原分院」),先期在推進南陽市老齡產業、水安全協同創新、縣域治理和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研究合作,逐步拓展研究範圍,豐富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內容。中原分院委託南陽市政府、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發院」)具體管理和運行,通過政府扶植、國發院指導、社會力量參與,促進中原分院健康發展。南陽理工學院與人大國發院在南陽理工學院共同組建運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老齡產業研究中心(南陽)」。
定期向河南派遣學生實踐服務團
中國人民大學定期向河南派遣學生實踐服務團,雙方聯合開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國」等社會調研活動,在政策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幫助。
河南鼓勵各級政府、各級群團組織(團委)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建立社會實踐基地,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及社會服務活動,提升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實踐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