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新涼一扇風丨在古詩詞中,看秋風起

2020-12-01 湖南在線

■韓可勝

《最美的節氣詩詞》亮相2017上海書展,為詩書中國帶來一份別樣的詩意。

《最美的節氣詩詞》一套四本,分別由《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陰濃夏日長》《我言秋日勝春朝》《可憐冬景似春華》對應四季流轉,解讀三百多首有關節氣的經典詩詞。

時下立秋、處暑節氣,本版摘選書中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立秋

一枕新涼一扇風

天若有情天亦老!轉眼又是下半年了。

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下半年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一年四季,走到了第三個轉折點上。秋天的詩詞,特別多。古人最善於寫的季節,一是春,二就是秋。所以有「傷春悲秋」之說。這首《立秋》,是節氣詩歌中最好的一首。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聽到秋天的聲音,卻什麼也找不到,只見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梧桐落葉是秋天的象徵。據說立秋時節,梧桐的葉子最先凋落。宋代有一個禮儀,這天將一盆梧桐搬進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

採桑子

(宋)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時光總是比我們想像的跑得快,今人只會說「歲月是把殺豬刀」,比古人俗很多啊!古人卻會說,「時光只解催人老」,時光什麼都不會幹,只會一步步催人變老。這一催,不知不覺就催到了秋天。我們貌似還在承受夏天的煎熬,實際上秋天已經不知不覺地到來。慘澹、朦朧的月亮,照在離別的長亭上,任何青春、任何情感都抵不過時間的摧殘。這難道不讓人從夢中驚醒?

「一枕新涼一扇風」,但是,秋後還有第三伏,還不會馬上涼下來,氣溫甚至還會出其不意地反彈,所以民間有「秋老虎」之說。但是,既然立秋,涼下來就是大趨勢了。所以古人常常詠嘆,「天涼好個秋」。

說到秋,就要說到花——黃花,說到「明日黃花」這個成語。這個詞總被很多人誤成「昨日黃花」。這是望文生義,大錯特錯。黃花,特指菊花,昨天含苞待放,今天花香四溢,明天枯萎凋零,所以過時的、過氣的東西叫「明日黃花」,出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個王鞏,字定國,北宋詩人、畫家,是蘇軾的好友。受蘇軾冤案的牽連,被貶最遠,處罰最重,犧牲最大。被貶到賓州(今廣西賓陽)後,一個兒子死在那裡,一個兒子死在家裡,自己也差點病死在貶所。幸好,有歌女柔奴願意生死相隨,在苦難人生中增加了一點亮色。

處暑

秋風清,秋月明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暑」是熱的意思。所謂暑假就是大熱天放假,有錢人或者有權人還要去避暑——承德就有個皇帝的避暑山莊。而「處」在這裡是終止的意思。因此,到了處暑,一年的暑熱就正式終止了。後面如果還有高溫,那就屬於反常天氣。當然,全球氣候變暖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我老家那個地方,這二十年變暖了,是能感受到的事實。所以如果有反常,那也很正常。

「一陣秋雨一陣涼」,古人對季節比我們敏感。他們生活在自然之中,沒有空調、冰箱……比起古人,我們的感官粗糙多了。

處暑是一個過渡性的節氣,每年,我都是通過網絡、通過微信,才知道處暑的到來。

秋風詞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處暑的古詩詞有一些,可惜我沒有發現好的,或者適合於大家讀的。這首《秋風詞》,倒是很美,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秋風詞。不瞞大家說,我是看到金庸《神鵰俠侶》才第一次接觸到這首詩詞。

《神鵰俠侶》的第四十回,寫了華山之巔的一段場景,豪邁與真情,兼而有之:「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老實說,看到此處,我也幾乎眼淚奪眶而出,從此記住了李白的《秋風詞》。這首詞的意思是說,秋天的風如此的悽清,秋天的月如此的明亮。落葉飄飄聚了還離散,棲息在樹上的鴉雀又重新驚飛。想當日彼此親愛相聚,現在分開後何日再相聚,在這秋風秋月的夜裡,想起來真是情何以堪。入我相思之門,知曉相思之苦。長遠的相思是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地在心中牽絆,倒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把這首《秋風詞》吟唱得最美的是我的好友、古琴仙子王瓏,她邊彈邊唱,不知催下了多少人的淚水,觸動了多少柔弱的心靈。一段時間,我經常在各種活動中,請她演繹這首《秋風詞》。

愛情、離別、相思……都是正向的情感。無論如何憂傷,如何糾結,如何刻骨銘心,都可以用美好來歸納。愛情是幸福的,離別是惆悵的,相思是憂傷的,只有婚姻的油鹽醬醋是現實而瑣碎的。聖賢富貴,販夫走卒,概莫能外。有關貧富,無關冷暖。以浪漫來面對現實,或者把現實想像得那麼理想,都不是正視現實,恰恰是對現實的不負責任。

最後,補充一句,秋天要豁達,不要悲秋。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沒有什麼事情值得永遠放在心上。

七夕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民族,即便是講理論,也是用故事來表述。抽象的理論,這個學說那個主義,大都是從洋人那裡引進的,大多不是中國人自己的發明。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極其務實的民族,不管是哪朝哪代,吃是第一要務。「民以食為天」,因此中國傳統的節日,多半是與故事有關、多半與某種特定的食品有關。中秋節吃月餅,講嫦娥奔月;端午節吃粽子,講屈原投江;重陽節吃餈粑,講「老」的故事;大年夜吃團圓飯,講「年」的故事……所以,中國人的道理基本上都是生活的道理。

於是,也給人一個感覺,中國人缺少真正的浪漫——連「浪漫」這個詞,也是來自英文「romantic」(羅曼蒂克)。有人或許跟我較真,說不對,「浪漫」這個詞中國古代原本就有的——是的,原本就有的,而且意思也有點像(水滿出來、縱情、隨意、爛漫),但與我們現在理解的「浪漫」——富有幻想,充滿詩意,有本質的不同。

但凡規則必有例外,七夕這個節日,浪漫的因素多了許多。可以說,七夕是中國所有節日中最浪漫的一個節日。浪漫就浪漫在講了一個愛情故事。愛情本來就令人神往,何況是在天上高貴的仙女和人間普通的牛郎之間。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每到七夕,我爸爸就說,這天沒有喜鵲。所有的喜鵲都飛到天上去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橋,織女和牛郎就在鵲橋上相會——這種相會十分難得,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牛郎織女是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故事化詮釋,是中國人幸福的象徵。中國人理想的境界是男耕女織,牛郎是男耕的代表,織女是女織的象徵。再加上兒女雙全,還有什麼比這種生活更讓人滿足?黃梅戲《牛郎織女》中,有一段經典唱腔《到底人間歡樂多》,極美,極好聽,也非常符合中國人男耕女織的理想境界。

「天上一日,人間一年」,話說王母娘娘這天發現天上沒有雲彩了,一查,織女下凡了!於是派遣雷公電母,將織女抓回天庭。而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挑著一對兒女,也飛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往牛郎前面一擲,於是在牛郎織女之間出現了一條波濤洶湧的銀河。還好王母娘娘也不算太絕情,每年準許他們相會一次……你想一想,秋風起、秋月明,凡夫俗子仰望星空,看到梭子形狀的織女星和扁擔形狀的牽牛星,能不神往?能不浮想聯翩?為了這個故事,古人寫了很多詩。我們選兩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上面三首都值得背誦。如果嫌太簡單了,再推薦兩首,稍微難一點,但也是極美的。《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纏綿恩愛,無以復加。《行香子》的音節獨特,尤其是最後一句,那種節奏,著實讓人喜歡不已。

古詩十九首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行香子 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相關焦點

  • 劉翰《立秋》:一枕新涼一扇風
    立秋南宋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來自百度圖片 侵刪【格式】七言絕句【名句】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基調】節氣描述【年齡】不詳 【譯文】傍晚時分,小烏鴉的啼叫不斷,待乳鴉聲漸漸散去,只有屏風空虛寂寞地佇立在屋中,夜晚秋風習習,頓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一樣。
  • 一枕新涼一扇風
    來源:期貨日報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古人對季節的變化向來敏感,眾多的文人墨客也為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立秋詩」,每次讀來,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涼爽。
  • 一枕新涼一扇風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古人對季節的變化向來敏感,眾多的文人墨客也為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立秋詩」,每次讀來,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涼爽。「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立秋:滿階梧桐月明中,一枕新涼一扇風。
    立秋年代: 宋 作者: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句,是在他亡國後過著囚禁生活時,孤寂地躑躅於夜色庭院中,觸景生情,望著落葉梧桐發出的傷心感嘆。「一聲落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是元人徐再思的《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落地,加重一夜的悽涼,一點雨水滴在芭蕉葉上,增多了一份遊子的鄉愁,夜已三更,仍未入眠,過了三更才夢回江南。
  • 今日立秋|一枕新涼一扇風
    今日立秋|一枕新涼一扇風 2020-08-07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秋之際,一枕新涼一扇風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古詩中的立秋,美得不可方物。《立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四種句型要求: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 一枕新涼一扇風——立秋詩詞
    ②苦:苦味,一說枯。葫蘆八月葉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匏有苦葉》是《詩經·邶風》第9篇,歌詠一位年輕女子在濟水岸邊等待未婚夫,對情人又喜悅、又焦躁等候的心情。全詩既用賦體,也用比興。興中有賦,賦中有比。2、秋風辭【西漢】劉徹(前156~前87)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今日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今日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2019-08-08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詩人尋覓的秋色在哪裡
    下了一夜的雨,剛剛雨住天晴,打開窗戶,一股熱浪又撲面而來。客廳裡傳來了女兒背誦唐詩的聲音,細一聽,怎麼這麼巧合,女兒背誦的正是劉翰寫的一首秋天的詩詞: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初秋的清晨,一群小烏鴉在院中的樹上,清脆地鳴叫著。廳堂內,迎門一處玉屏風,矗立在門口。既能遮擋住臥室內的隱私,又能增加廳堂內的情趣。
  • 又是一年秋風起,讀古詩詞,等風,也等你
    原來它就是風啊。大自然裡的風真是神奇,既能吹開春天的花兒朵朵,也能搖落晚秋的葉兒片片。風兒行走在四季裡,春的覺醒,夏的成長,秋的收穫,冬的收藏,一年又一年。春風明媚,夏風悠長,秋風涼爽,冬風料峭,要說俏皮可愛還屬古詩詞裡秋風,它總是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和出其不意。
  • 時節催物葉飛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珠簾夜卷涼風度,沉睡依稀輕扇搖。 七絕·立秋三日 作者/湛江波 時節催物葉飛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憑窗簾卷清如縷,翻舞片黃星月中。 七絕·立秋五日 作者/湛江波 芙蕖映水淺方塘,蟋蟀鳴秋深草荒。
  • 今日立秋|一枕新涼一扇風,「秋老虎」伺機而動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街梧葉月明中。在經歷了兩個名字一聽就熱的節氣小暑、大暑之後,終於,這個名字略微涼快一些的節氣到來了。跟源源一起來了解一下立秋·本質立秋,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話說二十四節氣 | 立秋:一枕新涼一扇風,「秋老虎」伺機而動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接著往下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後的風已經和盛夏酷暑時的熱風有了區別;立秋後白天日照雖然很強烈,但晝夜溫差較大,清晨,水蒸氣在室外的植物上凝結成露珠;此時寒蟬的食物充足,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
  • 一枕新涼一扇風,一面湖水浸華月!玻璃種飄花翡翠創世佳作!
    一枕新涼一扇風,一面湖水浸華月!都說好料要配上好的雕工才能完成一部創世佳作,還有說法就是,完美的雕工技藝也能讓差的料子起死回生,令人拍手稱絕!翡翠界傳奇神作楊樹明老師的「風雪月歸人」就是典型。NO.1玻璃種飄花翡翠小料今天綠水給大家帶來一塊客戶剛從公司入手的邊角料,看這塊邊角料只有一個大牌位,沒有任何一點的瑕疵在上面,明擺著翡翠中品質較好的玻璃種飄花小料,別看只是一塊邊角料,其價值也是很高的存在。
  •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一枕新涼一扇風
    一候,涼風至。西方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 一枕新涼一扇風
    一候,涼風至。西方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 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
    「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出自宋朝詩人王沂孫的:《聲聲慢·啼螿門靜》【全文】啼螿門靜,落葉階深,秋聲又入吾廬。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舊香舊色換卻,但滿川、殘柳荒蒲。茂陵遠,任歲華苒苒,老盡相如。昨夜西風初起,想蓴邊呼棹,橘後思書。短景悽然,殘歌空叩銅壺。當時送行共約,雁歸時、人賦歸歟。雁歸也,問人歸、如雁也無。
  • 立秋:涼風有信,一枕新涼
    立秋:涼風有信,一枕新涼 2020-08-07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丨秋風古詩詞100句
    獨依軒窗,看一片落葉渲染了秋色;看一季落花滄桑了流年。研一抹墨香,依著秋風,將想念寫成蔥蘢的模樣,任似水的柔情在心底氤氳,將婉約的心事,裝訂在歲月的素箋上,打開,便是馨香;塵封,便是溫暖。秋風吹黃了草木,褪去了花影,可心田裡已播撒了那些素美的種子,讓那些經年的況味裡,有秦時的月,唐時的風,宋時的雨,盈潤這一幀幀的古意,用文字的清芬,開成滿樹詩意的花朵。
  • 《一枕秋涼一扇風》
    一枕秋涼一扇風馨香瀰漫百蓮叢醉花夜赴前塵夢柔影斑駁伴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