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怎麼也想不到,它一個衛星城,竟然能在我國自成一派,成為一個新學科——「凡爾賽文學」,「凡爾賽文學」究竟是如何悄然興起又星火燎原的?這全都要歸功於網際網路的大數據時代。
最近,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先後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熱搜,成了全國網友的「快樂源泉」。
這個梗的來源是一個博主憑藉著魔幻現實主義,霸道總裁,瑪麗蘇,炫富等文體於一身的日常分享,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先放張圖讓你們感受下這位博主的文風~
能讀懂這個文風嗎?簡而言之,就是明明沒有一句話在炫富,但是卻能清晰地感
受到博主那種溢於言表的驕傲。不經意間炫耀出優越感,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也許之前你從未聽說過「凡爾賽文學」,但你一定不知不覺接受過「凡爾賽式」的信息衝擊。
比如「凡爾賽文學」的巔峰之作——郭敬明的《小時代》,隨意翻開一頁就能看到時不時蹦出一個英文單詞的對話。
頭等艙稱為「first-class」、經濟艙稱為「economy-class」,97塊一杯的豆漿和「生下來就沒坐過火車那玩意兒」這樣非貴族無法想像的高貴生活。
是不是有畫面了,還有馬雲的「我對錢不感興趣」,劉強東的「不知妻美」,撒貝寧的「北大還行」。這樣的話可能就更直觀把握住凡爾賽學的精髓了。
代替富貴的詞語那麼多,為什麼會選取凡爾賽這個城市呢?中世紀之前,凡爾賽不過是巴黎郊外的小村莊,最多算一個城鄉結合部。
但到了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了削弱地方貴族的勢力,避免叛亂危險,在凡爾賽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宮殿,將全國主要貴族都邀請至凡爾賽宮居住。
凡爾賽宮被稱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外表宏偉壯觀,內飾富麗堂皇,500餘間大殿小廳裝飾以精緻雕刻、巨幅油畫和厚重掛毯。
所以以此命名這場網際網路文學也是無可厚非啊。有網友總結了「凡爾賽文學」的三個注意點: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2.自問自答。 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
那麼客服圈的凡爾賽文學又可以怎麼玩呢?
當在線客服太無聊,每天說說話就能賺錢的日子太沒有挑戰了,隨口提了一句「公司制度要改改了」旁邊正在看集團財報的尹先生聽到了,按內線給秘書交代收購我所在的呼叫中心外包公司,並說「你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啊真討厭,我不想管公司啊,家裡投資的公司已經夠多了啊。
撲面而來的凡爾賽味道,哈哈哈,快去跟其他的在線客服姐妹們一起凡爾賽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