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橋妮
有很多人在婚姻中,飽受婆媳相處之苦。提到婆媳關係,平日在外叱詫風雲的人也不禁頭疼。
為何婆媳矛盾頻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雙方距離靠著太近,生活摻雜在一起過多,相處時缺少分寸感。
孟非在節目裡就說了關於婆媳相處:保持距離,保持尊重。因為太近的婆媳關係,會成為一場災難。
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嫁到我家,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
可我們要明白,這只是場面話,不能太當真。一旦我們把這種話當真了,就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對方要對自己好,會產生不合理的期待。
不少媳婦,對婆婆不滿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覺得婆婆偏心,把自己當外人。這就是現實沒有滿足期待,從而產生失望和埋怨。
婆媳並非母女,是社會關係,而非血緣關係,雙方其實都沒有互相需要承擔的義務,沒有誰必須對誰好。這麼說有些殘酷,可這恰恰揭穿了婆媳相處的真相。
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沒有長時間生活磨合,如果還毫無距離感,結果一定是方寸大亂。因此,保持距離,互相尊重才是婆媳相處的不二法門。
有位朋友就是婆媳相處的典範,這些年相處下來,她總結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婆媳之交淡如水。
她剛結婚時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是個生活標準很高的人,她卻過得很隨意,經常熬夜,吃各種重口味食物,婆婆看不慣,難免說上幾句。她還私下跟老公商量,要搬出去單過,可老公一直不肯鬆口。
之後她懷孕了,婆婆並沒有其他人當奶奶那種興奮勁,只是淡淡地說:我要當奶奶了,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有自己的生活,可沒空給你們帶孩子,要是忙不過來可以請保姆。
孩子出生後,她坐月子期間,婆婆只是買了些營養品,完全不插手孩子的事務。所以這份任務自然落到了朋友媽媽的頭上,她媽媽為了方便照顧,搬了進來。
而婆婆,乾脆回老家住了一段時間。她那時感覺,婆婆不插手孩子的養育挺省心,避免了摩擦,但也感覺婆婆好像少了一點人情味。
生完孩子以後,她一直感覺身體不太舒服,剛開始認為是自己沒恢復好,沒放在心上。可後來逐漸加重,肚子經常痛。
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她做宮頸癌排查。雖然只是排查,但她當時覺得自己掉入了無邊的黑暗。排查結果需要兩周出來,那段時間,她每天都度日如年,經常會想自己要是有事,孩子還這麼小,可怎麼辦?情緒一度很崩潰。
好在這段時間,老公都盡抽時間陪著她,安慰她。而這時的婆婆,也一改之前的冷漠,推掉了自己的業餘活動,天天守在家裡洗衣做飯,還不時開導她幾句。也會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就跟個普通的慈祥奶奶一樣。
還好排查結果出來,不是什麼大問題,調養好了就沒事了。在她身體恢復後,婆婆便提出搬出去住。婆婆說自己還年輕,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還是分開住比較好,年輕人自由,自己也清淨。
分開住後,平時大家各過各的,節日聚在一起。她跟婆婆的關係,一直淡淡的,既不親熱也不生疏。誰有困難,對方就伸把手,但平日裡,互不打擾。
她很享受這種婆媳關係:平日相安無事,困難時守望相助。就像君子之交一樣,淡如水。
我想,若能擁有這樣婆媳關係,就是一種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