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千萬言——《夏衍全集》編纂出版背後的故事

2020-11-30 浙江在線

  洋洋千萬言凝結深深情

  ——《夏衍全集》編纂出版背後的故事

  歷時三載編纂完成,共16卷920萬字,一套厚重的《夏衍全集》凝結著所有編委和工作人員的心血。這是家鄉人民獻給夏公的心香一瓣,也是浙江送給中國文壇的一份厚禮,它將讓夏衍的文藝成就和憂國憂民的精神流傳於後世。

  全面再現真實的夏衍

  2002年下半年,我省決定編纂出版《夏衍全集》,這個工程被列為國家和浙江省「十五」出版重點規劃項目。

  要全面展現夏衍一生的文藝成就,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全力以赴搜集資料,讓全集儘可能完整,這是所有編委和工作人員的一致目標。

  浙江文藝出版社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夏衍的家鄉杭州發出了徵集書信的啟事。夏衍生前的親友也被列入重點名單,出版社共向100多人發出了徵集信。

  好消息很快傳來,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提供了5封夏衍的信件。編委之一、原夏衍秘書李子云共提供信件80餘封。這些信件包含了很多夏衍對時事的關注以及對文藝、美學等方面的精闢見解,具有重要的價值。

  浙江大學教授陳堅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夏衍,這次他和戲劇理論家劉厚生擔綱戲劇劇本、戲劇評論和譯著部分的編纂任務。為尋找夏衍散落的作品,陳堅不分寒暑多次進出北京、上海等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不懈搜尋,先後發現了《科學與政治》、《劇作上的幾個問題》等夏衍的一些重要理論文章。

  《作劇偶談》是夏衍1940年在廣西的一篇演講稿,系統地闡述了戲劇的創作問題,1943年被收入《陽光》一書。可這篇演講稿一直為歷史塵封,但這次劉厚生在重慶的一家圖書館意外發現了它。此外,合作劇本《保衛盧溝橋》、《黃花崗》,電影劇本《大地之花》、《女大當嫁》等被歲月湮沒多年的作品,在編委們的努力下也得以重見天日。一大批作品、書信的發現,不僅充實了全集的內容,更為研究夏衍創作成就及其思想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傳遞文化是一種責任

  編好《夏衍全集》,這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

  夏衍在創作上是個多面手,他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傑出成就。同時他一生憂國憂民,積極為國家和人民鼓與呼。因此,11位編委都覺得讓夏衍的成就和精神流傳後世對自己來說責無旁貸。

  著名作家袁鷹60年前就結識了夏衍,此後一直得到他的幫助和教誨。夏衍雖是大家,卻平易近人。因此袁鷹一直把夏衍作為父輩看待。這次編纂《夏衍全集》,他以八旬高齡全力以赴。「對我來說,這是還一筆感情的債。」他動情地對記者說。由於負責新聞時評的編纂任務,袁鷹和資深老編輯姜德明一起花費了大量時間查閱舊報紙,尋找夏衍散見於舊報上的作品,人們現在見到的新聞時評上下卷,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結集出版,這和兩位老人兢兢業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中國文聯主席、《夏衍全集》主編周巍峙認為,記錄歷史、傳承文化是一種責任。因此,他與著名作家王蒙一起對《夏衍全集》的框架、收錄的標準、編注的原則乃至序言都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有力地推動了全集的編纂。

相關焦點

  • 《雷石榆全集》:兼收並蓄,洋洋大觀
    河北教育出版社這套《雷石榆全集》共6卷,收錄了目前收集到的雷石榆先生的全部中文著作,有新舊體詩歌、小說、劇本、論文、散文、回憶錄等。整套作品兼收並蓄,洋洋大觀,尤其回憶錄篇展現了雷先生的傳奇經歷,還有他與郭沫若、巴金、茅盾、施蟄存、夏衍等人的交遊經過。
  • 「全集」「文集」出版背後的故事
    「全集」「文集」出版背後的故事 2017年08月17日 09:19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記憶中,我買的第一套大型文集,是2000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17卷《
  • 《魯迅全集》的編輯與出版 一筆精神財富一個編纂典範
    為這樣一位文學大師編纂文集和全集,是十分艱巨、極富挑戰的工作。80多年來,幾代研究者和出版人致力於《魯迅全集》的編輯和出版,為文學家文集的編纂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範例。   1938年,魯迅先生逝世兩年後,20卷的《魯迅全集》在上海面世。其後歷經戰亂,無暇重訂。
  • 《魯迅全集》的編輯與出版:一筆精神財富 一個編纂典範
    為這樣一位文學大師編纂文集和全集,是十分艱巨、極富挑戰的工作。80多年來,幾代研究者和出版人致力於《魯迅全集》的編輯和出版,為文學家文集的編纂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範例。  1938年,魯迅先生逝世兩年後,20卷的《魯迅全集》在上海面世。其後歷經戰亂,無暇重訂。
  • 《顧炎武全集》30年接力跑:巨著背後的故事浮出水面
    ——煌煌巨著背後幾代古籍整理人的故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末著名思想家、史學家顧炎武這句名言鼓舞了後來的歷代仁人志士,此中蘊含的主人翁精神已經融入了中華文明的血脈之中。不久前,由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與古籍社合作整理出版的《顧炎武全集》22冊全部出齊,終於使顧炎武的學術思想及其成果昭然於世。為此,古籍所付出了8年不同尋常的心血,而古籍社則一償夙願,將一場30年的接力長跑堅持到了終點。與此同時,這部煌煌巨著背後幾代古籍整理人的故事也逐漸浮出水面。
  • 商務印書館出版新版《徐志摩全集》
    近日,新版《徐志摩全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也是該書目前問世的版本中最完整的一套。在新書發布會現場,該套叢書的編者韓石山從陸小曼編纂的最早一版《志摩全集》談起,為讀者介紹了這八十多年間、不同版本的《徐志摩全集》背後的故事。
  • 湯仁澤:舊書信中的《章太炎全集》早期編纂歷程
    《出版說明》還簡明道出了編纂目的和過程:「為了繁榮學術文化和提供研究者的需要,特組織部分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和圖書館等有關學者,以及蘇州章氏家屬,整理校點,重新編輯《章太炎全集》,將陸續分冊出版。」《章太炎全集》就是在仲犖先生的精心擘劃、辛苦經營下得以問世的。」文章回顧了1979年3-4月共同參加中國歷史學規劃會並訪問講學於重慶、武漢等地的經歷:1979年3月22日至4月4日,中國歷史學規劃會在成都舉行,仲犖先生和我都參加了,同住錦江賓館。飯餘會後,我經常和仲犖先生商量《章太炎全集》的編纂、出版事宜。
  • 《章太炎全集》:40年接力編纂,傳承「絕學」
    10日在京舉行的「傳承太炎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章太炎全集》出版研討會」上,編纂出版學術委員會成員之一馬勇如此發問。   但即便是這般「絕學」,仍因其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40年來令幾代學者們接力編纂。
  • 圓瑛大師全集出版發行
    圓瑛大師全集出版發行:福州開元寺及相關機構全力推動編纂出版的《圓瑛大師全集》,共七冊一套,蒙雷春美女士作序,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為國內外目前內容最全的一套圓瑛大師全集。在全集編纂過程中,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與圓瑛大師研究會的研究人員如嚴正教授等與工作人員如張善榮等投入了諸多的精力與時間,或指導或編輯,本人在此,深為感動並致謝!
  • 《梁啓超全集》出版 湯氏父子36年的漫長跋涉
    1982年,《梁啓超全集》被列為國務院批准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中的一種,由中華書局具體承辦,中華書局將編纂全集的重任委託給湯志鈞。接受編輯任務後,湯志鈞組織人力,搜集資料,標點校核,他剛大學畢業的湯仁澤也在此時參與進來。到1988年,完成了全書約四分之一,後因領導換屆等多方面原因而中輟。
  • 那些好書背後的出版故事
    《魯迅全集》修訂背後有哪些故事?《雷鋒日記》再版發行經歷了哪些波折?熊召政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張居正》,為何在出版前進行了大量修改?  這些問題,都需要出版人給出答案。他們以自述形式撰寫的「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歷叢書」日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那些好書背後的出版故事在叢書中一一道來。  為讀者出好書  擔任《張居正》一書的責任編輯,是周百義的出版生涯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 《徐志摩全集》的編纂方略
    其時手邊有三種《徐志摩全集》,分別由臺灣、香港、廣西三地出版。臺灣出的《徐志摩全集》,不叫卷而叫輯,共6輯。系美蔣復璁、梁實秋主編,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印行。香港出的《徐志摩全集》,是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先是1983年出了《徐志摩文集》,接下來出了《徐志摩文集續編》,再將正編與續編合起來,出版了9卷本的《徐志摩全集》。
  • 夏衍與夏衍舊居
    夏衍創作、改編了大量的文藝作品,主要有話劇劇本《上海屋簷下》《芳草天涯》《法西斯細菌》,電影劇本《春蠶》《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時》《革命家庭》《林家鋪子》,報告文學《包身工》,散文《野草》等,其作品集中編纂為《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先生在上海工作、居住近30年,上海對其影響至深。他的後半生雖然生活在北方,但仍保留了在上海的生活習慣和傳統文化人的交遊方式。
  • 啟蒙先驅 文化巨擘——《梁啓超全集》出版
    2019年1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啟蒙先驅文化巨擘——紀念梁啓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啓超全集》(下簡稱「《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等機構學者,就《梁啓超全集》的學術價值進行深入討論。
  • 《董其昌書畫全集》出版
    由故宮博物院編纂,故宮出版社和浙江攝影出版社聯合出版的《董其昌書畫全集》4日下午在杭州首發。它是一部具有工具書性質的董其昌書畫資料總集,集董其昌書畫藝術之大成。《董其昌書畫全集》共十卷,收錄了439件(套)董其昌傳世書畫作品,共有近2000幅圖片。它們分別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全球43家博物館或收藏機構。
  • 《徐志摩全集》的編纂方略:步步為營,志在必勝
    《徐志摩全集》的編纂方略【光明書話】用「方略」這樣的詞,顯得口氣太大了,好像真的跟打仗似的,講究韜略,以求出奇制勝似的。其時手邊有三種《徐志摩全集》,分別由臺灣、香港、廣西三地出版。臺灣出的《徐志摩全集》,不叫卷而叫輯,共6輯。系美蔣復璁、梁實秋主編,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印行。香港出的《徐志摩全集》,是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先是1983年出了《徐志摩文集》,接下來出了《徐志摩文集續編》,再將正編與續編合起來,出版了9卷本的《徐志摩全集》。
  • 《格薩爾王全集》藏文版明年1月出版
    《格薩爾王全集》藏文版明年1月出版       本報訊(記者楊琳肖姍姍)10月16日記者從《格薩爾王全集》出版研討會上獲悉,《格薩爾王全集》藏文版將於明年1月出版。
  • 【WHY】《高麗畫全集》為什麼會交給浙大出版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林梢青 孫雯2017年的最後一個月,浙江大學與韓方合作的《〈高麗畫全集〉歐美藏品卷》,以中、英、韓、日四語種全球首發。為什麼高麗畫要交由浙江大學編纂出版?但若說團隊,毫無疑問——浙江大學出版社藝術出版中心。從2005年到2017年,「大系」經歷了12年的編撰,有人將他們稱之為一部書背後【那群「瘋狂」的人】。
  • 止庵|也談夏衍與張愛玲
    張愛玲在四十年代上海發表作品時,夏衍遠在內地,沒有看到,如今他看了報上的連載小說,又補看了山河圖書公司出版的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增訂本,很欣賞張愛玲的才華。一九五一年七月上海召開第一屆文代會,夏衍提名張愛玲參加。會後張還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去蘇北參加了兩個多月的土改工作。回來不久,她就離滬去港了。」
  • 訪談︱湯仁澤:父親湯志鈞和我用了36年編纂《梁啓超全集》
    【編者按】2018年8月,20卷本、總字數1400餘萬字的《梁啓超全集》正式面世。《梁啓超全集》的編纂可以追溯到1962年,因「文革」中斷,直到1982年,全集正式由湯志鈞先生負責。然而編纂過程一波三折,因各種原因,數次更換合作方,一度擱淺,資金支持也是直到近年才有。但湯志鈞和其子湯仁澤「孤軍奮戰」,堅持編錄資料,用了36年時間,終於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