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女性來說,三觀正,有多重要

2020-12-12 夕言細語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知否》可以算是一部大女主的電視劇了,盛明蘭從失去母親開始,不斷努力,厚積薄發,終於逆風翻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可是,這部劇的成功就在於,它其中的每個角色都很鮮活,不會讓人只能記住明蘭這一個。

比如如蘭的真誠,張大娘子的颯、品蘭的瀟灑、王大娘子的善良、衛小娘的堅毅、盛家老太太的三觀正,都讓我們看到了女性最美的模樣,而墨蘭的愛慕虛榮、林小娘的心機深、蔓娘的心狠手辣、平寧郡主的專制跋扈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醜惡。

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我們也能夠看到,想要幸福,三觀正有多重要。

盛明蘭

看《知否》的時候,我對盛明蘭這個姑娘又愛又心疼,愛是因為她的堅強、通透、明媚、努力,心疼是因為她的這一切並非自願。

明蘭是個苦命的孩子,從小得不到父親的疼愛,又失去了母親,雖然有祖母的庇佑,卻始終要小心謹慎地活著。

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明蘭用堅毅的性格和正確的三觀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守護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說到明蘭正確的三觀,我覺得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她在被小公爺辜負後說:「人總是要往前看的。之前的所有都無法改變,不管愛還是不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活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好好過日子的。既然要好好過日子,那就往前看。」

再比如當她嫁給了顧廷燁,被所有人稱作「麻雀變鳳凰」後,她卻很清醒地給丫鬟說:「這天下,沒有誰是誰的靠山,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最好不要太指望別人,實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難免會有些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恨,怨懟一生,仇恨就起,這日子就難過了。」

就因為明蘭一直報著這樣的想法努力活著,所以才能夠始終堅毅,始終獨立,在關鍵時刻走出來保護自己和愛的人。

我覺得,女人一定要擁有強大的內心,不管你現在是否被愛著,被保護著,都要擁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底氣,更是要有及時止損和重新開始的能力。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想著靠運氣活就終究會有失望的那一刻,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永遠護著你,大多時候,你都只能靠自己。

請記得,這樣活著的女人,才永遠都不會輸。

盛如蘭

如蘭是我在《知否》中最羨慕的一個角色,她性格直爽,從她身上我們能夠看出來,被富養長大的女孩,會有多可愛。

我這裡說的富養,並不只是指經濟條件,墨蘭從小的生活條件不比如蘭差,但因為林小娘始終沒有安全感,所以墨蘭也就跟著膽戰心驚,總是想要攀附權貴。而明蘭跟著祖母也是不愁吃穿,可是因為小時候就失去了生母,所以處處小心,不敢顯露自己的真性情。

只有如蘭,在父母的寵愛、保護下,擁有了正確的三觀,面對感情的時候,忠於自我,不會因為權利、地位、金錢去嫁給誰,執意要和自己的一生所愛在一起,而面對明蘭比自己嫁得好的局面,她也從來沒有像墨蘭一樣嫉妒過,而是真心祝福,並且過好自己的日子。

我覺得,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女人最強大,她從來不會因為嫉妒任何人而扭曲自己的心,反而會因為知足常樂而擁有最美好的幸福。

如果可以,我不希望活成逆風翻盤的明蘭,倒是更希望自己能夠是如蘭,因為這種不用太努力就能幸福的人生,可遇而不可求。

張大娘子

在《知否》中,我特別喜歡一個配角,那就是英國公的獨女張大娘子,她英氣逼人,不管是面對感情還是友情,都有著自己的原則,從不輕易妥協。

記得張大娘子第一次和明蘭起衝突,是因為在明蘭家的宴席上,張大娘子和小鄒氏起了衝突,明蘭過來調解,張大娘子以為明蘭護著小鄒氏,所以對她橫眉冷對。

那以後,張大娘子就把明蘭當成了仇人,不管明蘭如何示好,她都不願意和明蘭親近。

可是,當後來明蘭勸解了張大娘子,並且對小鄒氏百般拒絕後,張大娘子終於看清了明蘭的為人,從此以後和她成為了摯友。

我覺得,只有三觀能夠相融的人才能夠互相吸引,明蘭和張大娘子都是那種心地善良、獨立強大的女性,所以她們才能夠成為好朋友。

後來看到顧廷燁入獄後,張大娘子在明蘭孩子的滿月席上護著她的樣子,我就更加喜歡這個女人,她不會像很多人一樣,在明蘭落魄的時候避之不及,或者落井下石,她不怕任何人的詬病,所以,才擁有了最幸福的未來。

我覺得,頂天立地並不只是男子的專屬形容詞,女人也可以活得如此英氣。不管你現在正在經歷什麼,都想想張大娘子曾經歷的一切,把自己活好,你想要的一切才會到來。

盛家老太太

盛家老太太是盛家的幕後軍師,也是整部劇的定海神針,她總是話不多,但句句戳中人心。

關於讀書,她說過:「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歷朝歷代,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如果女子讀書真的無用,他們還會讓女兒去受這個罪嗎?」

關於感情,她說過:「想顧家的那些妯娌親長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給你吃,橫豎別放在心上,把自己氣著了。他雖護著你,但你不要過分依賴他,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面對齊小公爺的喜歡,她婉言勸明蘭說:「如果明知道彼此不合適自己以後會受傷,還不如從不要開始的好。」

在盛長柏高中後,王大娘子和盛弘準備大肆慶祝時她說:「是要鬧得叫京城都知道盛家的兒子中了,是嗎?都在我家書塾念書,齊小公爺沒中,顧家二郎也沒中,咱們家這樣大張旗鼓地慶祝,是想打齊國公夫婦和顧侯爺的臉嗎?」

華蘭在婆家受了氣,回到娘家後她說:「不要把書讀迂腐了,自己暢快才是真」。

這樣的話語,還有很多很多,一字一句,都是她這些年的經驗積累,都是她對這個家的付出和愛。

盛家老太太和這個家中所有的人其實都沒有血緣關係,可她這麼多年都沒有過一點私心,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情感方面,都毫無保留地為這個家中的每個人付出,從沒有想過給自己留下後路。

也就是因為這樣,她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在被王大娘子的姐姐毒害後,受到了所有人的保護。

就如長柏說的:「這世上親或不親,難說的很吶,這麼多年,老太太為了這個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家窮盡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

我想,就是因為擁有著很正的三觀,盛家老太太的後半生才能活得如此幸福,雖然她的一生有很多遺憾,但我始終相信,三觀正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三觀正則德行不虧,好的德行是一個人行走在世間最厚實的底氣。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有著很正的三觀,比有著美麗的五官更加重要。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經歷很多事,也有許多岔道口需要我們做出選擇,請你記住,只要你始終善良、通透、獨立,你就一定能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當然,這一生我們也一定會經歷許多坎坷,也請你記住,你要你強大、獨立,就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做個三觀正的女人,做個最幸福的女人。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相關焦點

  • 《知否》:這些女人或悲或喜的一生,告訴了我們這樣幾個道理
    有人看劇為熱鬧,有人看劇為消遣,可我覺得,以古鑑今,也應該是我們看古裝劇的目的之一。趁著最近有時間,再一起來看看這部劇,希望每個女人都能從她們身上學到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道理,解開生活的疑惑,獲得想要的幸福。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父母的三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初看《知否》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部宅鬥劇,或是一個女人的逆襲史,後來再看,就覺得這部電視劇也隱藏著很多育兒道理,可以說,拋開宅鬥和情愛,這也是一部家庭教育片。我們常說,教育就是因果,父母是因,孩子是果,而這其中的道理,在《知否》中都能一一體現。
  • 三觀正的女人,是一個家的福報
    三觀正的女人,能決定男人事業和家庭的走向。 可以說,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水,一個家庭幸福與否,與家中女主人分不開關係。 一個優秀的妻子,不但能扶持丈夫的事業,還能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給整個家庭帶來好運。 可以說,三觀正的女人,是一個家的福報。
  • 《知否》告訴我們的3個道理,你認同哪一個?
    人生是一場沒有定數和規律的旅程,誰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會遇到什麼事情,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更通透、更強大,不管面對什麼,都能夠輕鬆解決。所以,多看看《知否》,多學學這些道理,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成長的道理,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有所收穫。
  • 成年後必須懂的4個道理,《知否》全告訴我們了!
    《知否知否》大結局:成年後必須懂的4個道理,這劇全告訴我們了來源:深夜書桌 | ID:shenyeshuzhuo作者:李小墨明蘭的擇偶觀對我們很有借鑑價值。-02-已入窮巷,當及時止損《知否知否》有個重要的支線,講的是盛明蘭在宥陽老家的堂姐盛淑蘭的婚姻狀況。
  • 《知否》告訴我們10個人生道理,句句戳心,教我們如何愛與被愛
    看過《知否》的人都說很喜歡明蘭的婚戀觀,尤其是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因為在此之前,大多數人的三觀是,看一個人要看他有多好,只有明蘭,反其道而行之,告訴我們,要與人相守一生,看的其實是對方的最低點。
  • 《知否知否》大結局:成年後必須懂的4個道理,這劇全告訴我們了
    這樣的故事,不僅有質感,還關照現實,能教給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我們很多東西。《知否知否》最吸引我的就是這一點,它是一部成年人生活啟示錄。看完劇,我收穫很多,感悟最深的是以下4點,說它們是每個人成年後必須懂的道理,也不為過。
  • 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寫一手好字有多重要!
    做為一個四大文明古國的之首中國來說,我們有很多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這其中最為精絕一項,那便是中國的書法,在孩童時期。可能是受父母都是教師的影響。每次放學回家。母親都要求我。練兩個小時的鋼筆字。以字測命的手法就是看你寫一個字來測你的命數。說出來好像是故弄玄虛。其實它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道理。寫書法的人都知道,只有在心境比較平和的時候。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寫好字。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寫書法的一些體會或者是說我覺得寫好書法的一些好處。首先寫好書法的同時能培養你的閱讀習慣。
  • 《知否》:明蘭告訴女孩們的6個道理,字字珠璣,一定要好好記住
    記得當初看《知否》的時候,看見過趙麗穎這樣一條微博,她說:「在與明蘭朝夕相處的6個多月裡,我一直在解讀她並與她對話,是她把我從理想主義拉到了現實主義,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強大不一定要來源於對抗,也可以來源於平衡和包容。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並且與之和解,然後更加熱愛和努力,這才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最奇妙的力量,這種力量,希望和你們一起感受。」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告訴我們什麼
    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讓我看得牽腸掛肚,隨著劇情跟著裡面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那麼,我們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中除了收穫了眼淚和歡笑之外,還收穫了什麼呢?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原則。像小秦娘,曼娘和林小娘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而去打著為子女的旗號的謀劃不叫做「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之深遠。」喜歡明蘭的祖母,在明蘭被圍困的時候總能想出辦法為他解圍,當看到顧二護著她的明兒時欣慰地回去了!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女人要想活得好,就要讓自己活通透
    對於成年人來說,可以隨心而動,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應該就是最幸福的吧。相比起來,明蘭就活得謹小慎微,而她也在和盛家老太太討論大娘子的時候表示過自己的羨慕,覺得能夠這樣活,一輩子肆意,其實也挺好的。這對於明蘭這種從來都是謹小慎微活著的女人來說,真的是莫大的打擊。可是明蘭不管內心如何大雨傾盆,臉上始終都是波瀾不驚,她用心過日子,逼著自己朝前看,我覺得這一點,是明蘭最讓人敬佩的。
  • 《天道》獨立對於女性到底有多重要,獨立精神是眾生所需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長,講述了不同女性在生活中不同的選擇,造成不同的命運,其背後文化屬性的內容讓人不寒而慄,獨立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一定是自由的靈魂,自主的生活,以及自信的人生。
  • 看劇知否,一部女性成長教科書!
    寒假期間追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用三天時間追完,終於鬆了一口氣,女主一步步變強大,最終從庶女變成當家主母,從生命如草芥的現狀走向那個年代女性的人生顛峰,簡直是另一位不會武功楚喬的勵志傳奇!電視劇很好看,這樣的古風片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不是顯得很詩意?很深沉?一劇追完,知否,知否,你知道有多少?
  • 一個茅臺鎮,400家酒廠,水源對於釀酒來說有多重要?
    有好水的地方有好酒什麼樣的酒才算好酒?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光這樣定義:好喝、耐喝、好受、有益。僅一個茅臺鎮,就有白酒廠家400多個。▲貴州茅臺酒廠。圖源:網絡因此,赤水河流域的酒廠,都對赤水河感恩。如今,他們不僅奉赤水河為美酒河,而且每年還定期在茅臺鎮舉行一場隆重的祭水大典,以此凝聚人氣,宣傳醬香酒文化,進而加強赤水河流域的生態保護。
  • 採風對於攝影來說有多重要?
    攝影採風對於攝影人來說非常重要。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攝影採風?攝影採風就是確立一個攝影主題,看你喜好拍風光還是表現人文,走出去融入到城市鄉村大自然之中,採集拍攝和主題有關的素材,這種形式和活動就是攝影採風。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母親的格局,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宅鬥為主題,講的是盛家最小的女兒盛明蘭的奇遇。《知否知否》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宅鬥、心計還有溫情,還能看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小看了母親的格局,它能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明蘭,明哲保身,不爭不搶,從小就避免了招人嫉妒。
  • 《知否知否》裡的女性服裝設計趨於保守,其實宋代還是很開放的
    這兩天剛追完熱門宅鬥大劇《知否知否》,忽然想知道劇裡那些宋代豪門貴女的服裝在當時社會穿著真的是這樣嗎?於是想驗證一番。唐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巔盛時期,在女性服飾上宋人承襲了不少唐風。我們很多人看過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劇中的仕女形象參考了唐代大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畫而得來的。從古畫和電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唐代女性的服裝華麗、奔放而性感。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個人的自由受到束縛,女性的服飾風格開始變得拘謹、呆板。有人說:「宋朝服飾趨於保守,穿著比較麻煩,層層疊疊,像包粽子似的把美麗的女人包裹起來。
  • 月經正常,對女性來說到底有多重要?這3大好處,你需要知道!
    相信不少女性,可能從初潮來臨的那天起,之後的每一次月經,可能都處於異常狀態。如表現為,月經量的異常增多或減少、痛經、經血中帶有血塊等等。這些異常現象的出現,可能在大多數女生女性眼裡,都習以為常,認為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月經正常對女性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儀式感,對於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儀式感重要嗎?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說過這樣一段話:別小看儀式,存在即合理。儀式能存在這麼幾千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儀式不在於昭告天下。儀式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於:昭告自我。儀式真正重要的內容是一種自我內心的確認。儀式感對一個人,或者對一段感情來說到底有多重要?舉個我身邊最簡單的例子吧!
  • 文藝女青年的知否,對闞先生來說是真正的靈魂伴侶,還是物質索取
    她想報復是想要證明兩個人是平等的,不為貪錢,要一個自尊。你一有錢人看上我我也不會高興到奴顏婢膝只為討你開心,我看上你也是你的榮幸。如果這自尊她討不到,那就會用手段使對方付出代價。別墅作為代價之一。問她倆有沒有愛情,肯定是有互相欣賞的,有愛的,但他們又都是獨立的人,不是為了愛死去活來那種。獨立的女人這時才能理性,才要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