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前身僅是一所部屬中專學校,雖然目前也只是一所「雙非」高校,但是在這類學校中,也屬於實力靠前的高校。這主要得益於張子良的捐資。張子良是臺灣企業家,祖籍浙江,後來浙江投資,向浙江工業大學捐款1000萬美金,這在1991年來講,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了。為了這筆捐款,浙江省政府也要配套出資6000萬人民幣,這就使得浙江工業大學一舉獲得兩筆「天文數字」,從此浙江工業大學開始過上了幸福生活。
浙江工業大學建校之初就是以化工為基礎建校的,而且合併三所學校的化工相關專業,在當時浙江省來說也是實力靠前的化工學校,他也是浙江省最早拿到化工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雖然浙江工業大學化工方面全領域開展教研工作,但是真正優勢主要集中工業催化方面。化工過程機械、化學藥物方面實力也比較強。
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紡織為主的高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杭州紡織工業學校。早期這所學校發展的比較快,當時國內紡織工業較為發達,而且需求強勁,當時絕對屬於國內優先發展工業,所以學校發展也很快。國內紡織工業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西北、西南這幾個大區,而實力最強的就是華東地區,以桑蠶為主的絲綢是這裡主要教研方向,而浙江理工大學正是以此發展起來的高校。
綜合來看,浙江工業大學的綜合實力要勝過浙江理工大學。這主要是因為浙江工業大學的學校規模和學科廣度更大一些,這其實是兩種產業之間的區別。化工涉及的範圍更廣,而相應的設備需求量也更大,自然需要配套的學科也要更多,相應的學校規模自然更大。不過浙江工業大學之所以強,主要還是歷史機遇,更多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捐款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