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招安時的一個細節暴露,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2020-10-18 名著笑談

梁山自建寨之初,共經歷三任寨主: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倫,梁山的開創者,因其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眼小如豆,心大如黍,不願收名聲本事超過自己的好漢入夥,被林衝一氣之下,掣出明晃晃的刀來,對著他的心窩只一刀,便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

第二任寨主託塔天王晁蓋,梁山的奠基人,為人仗義疏財,義薄雲天,虛懷若谷,重情重義,實在是個好漢子,只可惜有勇無謀,後期被人架空,攻打曾頭市時,晁蓋急於立功來鞏固地位,結果中了圈套,被藥箭射中一目,當夜毒發身亡,可憐一世英雄,化作南柯一夢!

第三任寨主呼保義宋江,梁山盛世的創建者,也是梁山最後的終結者,刀筆小吏出身,心機深沉,沽恩市義,最是熱衷功名利祿,追求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集齊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之後,宋江將其打包賣給趙佶,終於得償夙願,洗掉賊名,換了個「楚州安撫使」的帽子,可謂梁山寨主中最大的得利者

王倫死前驚惶大喊:「我的心腹都在那裡」,然而到死也無人出頭護主;晁蓋死前留下遺言:「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可惜終究無人接茬,屍骨未寒,便被眾人拋諸腦後!山寨如逆旅,卿亦是行人,王倫、晁蓋名為梁山之主,卻不過是山寨匆匆一過客,多年辛苦籌謀,都只為宋江那廝做了嫁衣裳

王倫、晁蓋的寨主之位有名無實,那麼最大得利者宋江的寨主之位,就名副其實了嗎?梁山招安時的一個細節暴露,宋江也不過是梁山的一個金字招牌,操控梁山運轉的真正大佬,其實另有其人

一、宋江滿心期盼,梁山首次招安啟動

打完東昌府,最後一位天罡張清、最後一位地煞皇甫端歸位後,梁山正式集齊一百零八將,宋江也正式坐上寨主之位。見得寨中兵多將廣,人強馬壯,宋江不由躊躇滿志,覺得如今有資本、是時候談談招安的事情了,重陽佳節,乘著酒興,宋江填了一曲《滿江紅》,讓樂和在菊花宴上大唱:「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為加速招安進程,漸近歲終之後,宋江便主張元宵去汴京看燈,帶著柴進、戴宗、李逵、燕青,去探訪跟趙佶打得火熱的李師師,想要伺機而動,求一道招安的赦書。誰知趙佶從地道來到李師師家時,恰逢李逵惱怒宋江跟李師師對坐飲酒,卻讓他和戴宗蹲在門口久等,一肚子悶氣沒處發,提起一把交椅,把趕過來的楊太尉暴揍一頓,就這氣還沒撒完,又在李師師家放一把火,桌椅板凳也都砸了個粉碎!

李逵大鬧一場,汴京之行無功而返,就在宋江還在著惱的時候,卻突然傳來消息,說上面有人要過來招安!原來是進奏院報告趙佶,宋江這夥賊寇嘯聚山林,騷擾地方,愈演愈烈,大夫崔靖便向趙佶提議,與其圍剿,不如將其全夥招安,讓他們去打大遼,如此公私兩便。趙佶深覺有理,便差遣太尉陳宗善前來濟州招安。

二、幾經波折,招安依然未成

聽到招安啟動的消息,宋江大喜過望,可在上面混過的幾個好漢,卻挨個兒過來潑宋江冷水,林衝說上面來人,文章太多,中間未必是好事;關勝說詔書必不會好言撫恤,反而會寫些話驚嚇我們;徐寧說來人必然是高俅門下。正在眾好漢紛爭不休的時候,教授吳用卻笑嘻嘻的開了口,說以吳某之見,此番招安定然不成,縱使能成,也會把我們視如草芥!不如等他們引大軍來剿,咱們殺得他們人亡馬倒,夢裡也怕,那時招安,才有些氣度

宋江先是駁斥吳用,說你如此說,便是壞了「忠義」二字,然後讓大家休要囉嗦,且去好好安排接詔流程,千萬別再出啥差錯!可是具體到招安的時候,梁山眾好漢是怎麼做的呢?陳太尉和御酒、詔書,讓最是快意恩仇不怕死的阮小七開船來接,阮小七預先積下兩艙水,船行不久,便假裝船漏,大喊大叫,急急忙忙讓陳太尉移去別船,他卻趁機對那十瓶御酒下手自己灌下四瓶,船上水手分了六瓶,然後在那十個瓶裡全部灌上村醪

而接詔時候,最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並不現身,卻是偷偷伏在梁上,一等詔書念完,便從梁上跳下,扯著詔書便撕,揪住陳太尉便打!終於把李逵推下堂後,宋江讓陳太尉儘管寬心,今天休想有半點差池,這番招安一定能成,然後讓人立馬去取御酒,喝酒沾恩,便算禮成!可宋江沒想到的是,那御酒卻早被阮小七埋了雷……

眾人拿來御酒,打開泥封一看,十瓶御酒,瓶瓶都是村頭漢子都不稀罕喝的淡薄村醪,好漢們一下都炸了,魯智提著鐵禪杖,高聲叫罵,劉唐挺著樸刀,便要殺將過來,武松、穆弘、史進等都拿出兵器,一起發作,宋江見不是頭,趕緊以身護著陳太尉,送下三關,急急過渡,這才沒讓陳太尉這幫人死在亂刀之下,此次招安也徹底失敗

三、細節暴露,誰才是梁山真正的大佬

若是以為此次招安失敗是偶然,那就被騙到了,阮小七和李逵雖然都是天王老子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卻都不是心思縝密之人,以阮小七之直腸快性,根本不會想出事先備上兩艙水,假裝漏水,然後調虎離山這樣彎彎繞的計策,若是沒人事先設計,也不會那麼巧,船上剛好就有十瓶村醪。而心粗眼翳的李逵,也不會想到事先藏在梁上,跳下就可以撕詔書,誰也阻攔不住,況且以他的閱歷和腦殼,事先也不會曉得詔書上都會寫啥,需不需要撕。明眼人一看便知,阮小七和李逵這兩步棋,都是天機星吳用的安排

為破壞此次招安,吳用精心設下連環計,他深知詔書上威嚇的言語,雖會讓眾好漢憤怒,卻不一定能夠讓他們發作,畢竟文縐縐的書面用語,不容易讓這幫綠林好漢產生直接觀感,李逵一人再鬧,也會被宋江彈壓下去,而所賜御酒居然是假酒,這對好漢們來說,簡直就是直接打臉,當面羞辱,是孰不可忍,怎會不群起而攻之?招安也會就此瓦解冰泮宋江一心促成此次招安,吳用卻精心設計破壞此次招安,兄弟們積極配合吳用,全都瞞著宋江一個,你說這山寨到底聽誰的

梁山一百零八將聚齊之後,就只宋江和吳用兩個智商擔當,然而吳用智商又實在高出宋江太多,整個山寨看似是兩個大腦在轉,其實是一個大腦主宰了另一個大腦!名義上,宋江是山寨之主,是梁山的決策人,吳用是軍師,提出的意見僅供參考,但事實上,做梁山的大小決策時,宋江幾乎總是在等吳用「不慌不忙,疊兩個指頭,說出一個妙計」,然後大為讚賞,照此執行,即便偶爾宋江跟吳用意見不合,也會被吳用略施小計,重新按他的路子走,日常小事如此,招安這等大事也是如此

屁滾尿流的送走陳太尉後,宋江回到忠義堂,開始發作,吳用一句話便把他懟了回去:「哥哥,你休執迷!招安須自有日,如何怪得眾兄弟們發怒?他們忒不將人為念!」然後讓宋江立刻傳令,讓馬軍去準備馬匹,步軍安排軍器,水軍整頓船隻,因為立刻就會有大軍前來徵討,到時候咱們殺他個片甲不留,做夢也怕,卻再商量!這哪是軍師?明明他才是最終發號施令之人!而眾人呢?根本不等宋江置評可否,便言:「軍師言之極當。」然後都照吳用說的,該幹嘛幹嘛!你說誰才是操控梁山運轉的真正大佬

四、梁山發展的關鍵節點,從來都是吳用左右

不止宋江上山之後,梁山發展的關鍵節點,從來都是吳用左右:智取生辰綱是吳用拉的班底,定的計策;事情敗露後,是吳用拉大家一起上的梁山;到了梁山,王倫不納,晁蓋都要撤了,是吳用決定略施小計,拱林衝火併王倫,讓晁蓋頂替王倫,做了山寨之主;晁蓋死後,又是吳用以目示眾人,讓大家起鬨,扶持宋江上位;而此次招安,也完全是吳用在左右,若不是他事先埋下阮小七和李逵兩顆雷,這次招安也就照著宋江的意思,委委屈屈的成了

上山之前,宋江就深知,梁山上雖是晁蓋坐第一把交椅,林衝坐第二把交椅,但真正左右山寨運轉的,卻是老三吳用,因此才會在九天玄女的《天書》上加上一筆:「只可與天機星同觀」,為的就是拉攏吳用。吳用見宋江居然這麼乖覺,相比之下,腦子不靈光的晁蓋著實難帶,這才跟宋江穿了一條褲子,合謀架空晁蓋,最終取而代之!

事實上,盧俊義的第二把交椅,也是吳用早就定好了的,送管家李固下山時,吳用便對李固說,你們家員外已在山寨入夥,坐了第二把交椅,盧俊義回到大名府,李固在公堂之上也是這般說,後來好漢們把盧俊義從法場搶上梁山,即便是塊木頭,他也該明白了自己的位置!老三沒跟老大商量,直接便定了老二的座次,你說老大、老二和老三,到底誰說了算

而盧俊義插隊坐了第二把交椅以後,並非原來第二、第三順次往下挪,而是把原來的第二林衝擠了出去,排到第四開外,他吳用還是穩坐他的第三,你品,你細品!梁山泊上,老大老二風水輪流轉,只有吳用這老三穩如泰山,正是因為他吳用才是攪弄風雲之人!吳用和宋江,一個好比是梁山的大腦,一個好比是梁山的臉面,雖然大家看得最多、最信服是那張臉,但實際上,還是大腦在主宰

或許有看官會說,吳用那麼厲害,他為何不直接坐第一把交椅?《風塵三俠之紅拂女》中有段對白,正好可以解釋吳用的選擇!隋朝末年,楊廣昏庸,大司空楊素一手遮天,楊素之子楊玄感慫恿楊素,殺掉楊廣,取而代之,楊素卻告訴自己的傻兒子:你也知天下人都想要楊廣之位,你可想過天下人都想要楊廣的腦袋?現如今楊廣有的,我都有,楊廣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還不用擔心脖子上的腦袋,你說我有必要取而代之嗎

讓利精於取利,逃名巧於邀名,出頭的椽子先爛,便讓宋江做這個招牌又何妨?巴掌都讓你麵皮來挨,腦子卻被嚴嚴實實保護在裡面,這帳目,人家天機星早就算的明明白白,果不其然,招安之後,宋江第一個被毒殺!而宋江被毒殺後,吳用之所以選擇自盡,便是因為宋江死後,梁山再也沒有大似他的給他作掩護,唇齒相依,「臉亡腦寒」,此時不選擇安樂死,下一個被舉刀相向的,就是他了!

相關焦點

  • 梁山招安時的一個細節暴露,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
    山寨如逆旅,卿亦是行人,王倫、晁蓋名為梁山之主,卻不過是山寨匆匆一過客,多年辛苦籌謀,都只為宋江那廝做了嫁衣裳!王倫、晁蓋的寨主之位有名無實,那麼最大得利者宋江的寨主之位,就名副其實了嗎?梁山招安時的一個細節暴露,宋江也不過是梁山的一個金字招牌,操控梁山運轉的真正大佬,其實另有其人!
  • 梁山招安時才看懂,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是吳用在叛亂後失敗自殺是才明白,在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盧俊義,但是明白這個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吳用只手策劃了梁山幾近所有的軍事活動,幫助晁蓋、宋江建立起了龐大的梁山集團。期間激林衝火併王倫、破曾頭市和祝家莊、巧取玉麒麟,屢立奇功。而隨著宋江被高俅賜毒身亡,他也和花容一起共赴黃泉,葬於宋江墓左旁。
  • 臨終前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或晁蓋
    水滸傳中描寫了宋朝宋徽宗時期,水泊梁山地區聚集了一眾英雄豪傑,他們不受朝廷的管轄,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朝廷多次派兵圍剿也沒有成功。後來梁山頭領宋江決定帶領全體弟兄接受宋朝的招安,改編為梁山軍,幫助宋朝南徵北戰。在徵討方臘立下大功之後,剩下的人都被封官加爵。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吳用自殺時才明白,梁山真正老大從來不是宋江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吳用才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引言:梁山一百零八英雄好漢,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稱之為「梁山好漢」的,他們都是因為落難流落到梁山,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梁山也是魚龍混雜。其實,在宋江當上梁山的領頭人之後,梁山也儼然變成了一個小朝廷,有等級,有官位,即使有的人有實力但是沒有權勢,所以也只能排名末流。宋江並不是真的想當一個好漢,他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而那些梁山好漢在他的帶領下也成了朝廷平定戰亂的一顆棋子。尤其是徵戰方臘的時候,梁山一百零八好漢陣亡了59人,死傷十分慘重,到最後結局的時候就只剩下27人了。
  • 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在我們讀這個盪氣迴腸的農民起義故事時,有很多細節我們其實都在讀的時候自動忽略了,就比如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無論是晁蓋領導時期,還是宋江領導時期,吳用都是當之無愧的二把手,梁山泊之所以能夠在江湖上聲名赫赫,也絕對少不了吳用的足智多謀。而且在水泊梁山的有些戰役之中,吳用的話比宋江還要管用。而且在宋江勢力壯大的過程中,吳用還不斷地邀請英雄好漢上梁山來牽制宋江的勢力。
  • 自盡時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領導者,從來都不是宋江
    從遇見不公,到被逼梁山,再到一百零八個好漢的聚集,和接受朝廷招安後的巨大欺騙。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有人說這其中的恩怨過錯全在梁山之首宋江的身上。可如果把目光轉向梁山一切戰事背後的策劃者,許多人會發現,梁山真正的領導者,從來都不是宋江。
  • 直到吳用自殺前一刻,才幡然醒悟,梁山真正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我們都知道梁山是晁蓋跟林衝建立的,只不過因為林衝對於功名並不感興趣的原因,因此早期梁山的各種權力都是掌握在晁蓋以及吳用的手中。吳用作為一個常常將自己比喻成諸葛亮的人物,怎麼忍心看著梁山上的人每天都過著吃吃喝喝、不求上進的日子呢?
  • 宋江喝下毒酒死後,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自從宋江上了梁山之後,他一步步坐上梁山老大,後率領眾多好漢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朝廷平叛各地叛亂的棋子。徵伐方臘時,梁山好漢死傷慘重,除了先前離開、病死的好漢,剩下只有27人了。宋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被皇帝一杯毒酒賜死。
  • 吳用臨死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是即使像吳用這麼聰明,直到死的時候,才知道水泊梁山真正的老大到底是誰。要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明白吳用經歷過怎樣的事情。之後吳用上了梁山展示出他的智慧,他的智慧遠遠不只是一個小小的私塾先生那樣,恰恰相反,像一個真正有雄才大略的軍師。
  • 吳用自殺的前一刻,他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其實不然,在吳用自殺的前一刻,他才幡然醒悟,梁山真正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在《水滸傳》裡,吳用和宋江的思想理念應該是最為一致的,因為他們都想入朝為官,封妻蔭子,哪怕在梁山上也時時刻刻想著能夠招安。二、 扶持宋江由於吳用發現自己與宋江的觀念一致,為了將來能夠有招安的機會吳用大力扶持宋江來制衡晁蓋,宋江後來之所以可以在梁山發號施令,吳用可謂是功不可沒的。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死後,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自從宋江上了梁山之後,他一步步坐上梁山老大,後率領眾多好漢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朝廷平叛各地叛亂的棋子。徵伐方臘時,梁山好漢死傷慘重,除了先前離開、病死的好漢,剩下只有27人了。  宋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被皇帝一杯毒酒賜死。很多人在看了《水滸傳》後,越發覺得宋江太虛偽了,是他把梁山眾多好漢送上不歸路。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後,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自從宋江上了梁山之後,他一步步坐上梁山老大,後率領眾多好漢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朝廷平叛各地叛亂的棋子。徵伐方臘時,梁山好漢死傷慘重,除了先前離開、病死的好漢,剩下只有27人了。宋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被皇帝一杯毒酒賜死。
  • 直到吳用自殺前,他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宋江,綽號「及時雨」,自晁蓋去世後接任梁山第一把交椅,帶大家做了接受招安的決定,本以為能在朝廷為官,施展自己的一番抱負,繼續替天行道,造福百姓。吳用更是不能接受,於是便在宋江的墳前自盡,希望在黃泉路上能與之為伴……然而也是直到吳用自盡時,他才猛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很多人都認為梁山真正的老大是吳用自己。
  • 水滸傳:吳用臨死前才明白,梁山真正的頭把交椅,從來都不是宋江
    在宋江的墓前,吳用選擇了自縊,直到臨死前的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原來梁山真正的頭把交椅,從來都不是宋江!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正是吳用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直到宋江上梁山之後,吳用才終於看到了希望,雖然他飽讀詩書,但是心中卻並沒有什麼&34;概念,吳用從來都不會選擇愚忠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後,吳用終於明白,梁山真正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自從宋江上了梁山之後,他一步步坐上梁山老大,後率領眾多好漢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朝廷平叛各地叛亂的棋子。徵伐方臘時,梁山好漢死傷慘重,除了先前離開、病死的好漢,剩下只有27人了。宋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被皇帝一杯毒酒賜死。很多人在看了《水滸傳》後,越發覺得宋江太虛偽了,是他把梁山眾多好漢送上不歸路。
  • 解讀《殘水滸》:斷送梁山的,從來不是招安本身
    筆者並不認為《殘水滸》深得施耐庵本心,畢竟原著前七十回從無貶低宋江之意,而程善之先生筆下的好漢們智商被拔高,人情味則少了些許,但就散夥的原因來說,《殘水滸》的確說到了點子上:不是招安不對,而是宋江的私心撕裂了梁山。
  • 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談到梁山好漢,大家都很熟悉,水泊梁山108將,人人都是英雄,快意恩仇,替天行道,至今仍為世人稱頌。而且說到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就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啊,招安這條路,基本上都是宋江領著走出來的。
  • 直到上吊前一刻,吳用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
    有人認為直到上吊前一刻,吳用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宋江出現在吳用的視野中,還是有一定的機緣巧合的。原本在官場上混得好好的,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是當時的宋江畢竟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官的,而且是在為朝廷效力,不是被逼無奈,他也不會上梁山。而他上梁山山的巧合正是因為他失手殺掉自己的老婆,當時宋江被發配江州,他還未想過要與朝廷為敵。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吳用在去世之前才明白,梁山上的老大既不是宋江,也不是盧俊義。那麼,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呢?一、吳用才是梁山真正老大晁蓋是梁山的舉旗第1人,也是寨子裡的第1位核心領導人。在他去世以後,宋江順利地接下接力棒,成為梁山影響力最深遠的一位領導。到後期,盧聚義成為了最有可能接手領導梁山的人。不過,無論是三人的發跡,或是走到人生的末年,他們的身邊都有一個人出現,那就是軍師吳用。
  • 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說起梁山好漢,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水泊梁山108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直到今日仍然令眾人稱羨。而說起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必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可是人人盡知啊,招安的這條路,基本都是宋江帶領著走出來的。不過事實上,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這個答案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