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把李白吹上了天,不愧為千古名篇

2020-12-13 愛詩書

李杜是中國詩歌史上名氣最大,成就最高的兩位詩人,而且兩位詩人曾經有過交集。

兩個人年齡上相差十二歲,認識的時候,李白已經很有名氣,但是杜甫作為出生於世家大族的身份,讓李白更加願意和他成為朋友。

杜甫對於李白也是推崇備至,從寫給李白的詩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天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首,全詩如下: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這首詩的名字叫春日憶李白。

唐天寶三年,李白被唐明皇賜金放還,時年44歲。在洛陽期間,李白和杜甫相遇,這一年杜甫32歲。

同樣喜歡作詩,同樣才華橫溢,兩個人成了忘年交。接下來的日子,李杜二人一起遊歷了梁、宋、齊、魯等地。

後來杜甫趕赴長安求取功名,李白則選擇南下繼續游離,從此兩人再也沒有見面。一個春天裡面,杜甫想起和李白共同遊歷的場景,寫下了這首詩。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李白的詩作當世無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卓爾不群。

只有高手才能寫出高手的境界。人們都知道李白才華橫溢,但是沒有人寫出李白的境界到底如何,還是杜甫這兩句詩最為貼切。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的詩作清新、俊逸,有南北朝時期詩壇領袖庾信、鮑照的風格。

這個評價非常高,為什麼呢?唐代當時的人看庾信、鮑照,就好像今天的人看李杜一樣。

這不是杜甫為了讚譽李白而讚譽,實際上李白的詩文之中都有庾信和鮑照的影子。杜甫自己也寫過庾信,「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而鮑照和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詩人,寫作以歌行體為主。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我在渭北獨對著春天的綠樹,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

詩人不僅描寫了此時自己的境況,也想像了李白此時的境況,是詩詞中常見的寫法。黃庭堅有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李杜分開雖然沒有十年,但是黃庭堅的詩中的感覺可以用來形容杜甫。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什麼時候才能把酒言歡,再次討論詩文的做法呢?

這是對未來的嚮往,只可惜兩個人再也沒有見面。安史之亂後,李白因為追隨過永王李璘,系獄潯陽,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認為李白有叛逆之罪,該殺。這時候杜甫站出來,寫道「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由此可見,兩個人感情十分深厚。

整首詩分為兩層,前四句稱讚李白的才華,後兩句書寫對李白的思念。整首詩始終圍繞「憶」字在寫,把對人和對詩的傾慕懷念,寫得深厚無比,情韻綿綿。

相關焦點

  • 杜甫與李白分別,心中不舍,寫下一首狂放之詩,成為千古名篇
    天寶元年,四十二歲的李白,收到了一封來自長安的信,看到信的李白,激動不已,開心地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這封信不一般,是唐玄宗召李白入京的詔書;這首詩也不簡單,名字叫做《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的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謂口口相傳,經久不衰。
  • 杜甫寫給李白的這首詩,道出了古今大多數文人的命運
    《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一段話在當初可是高考作文的萬金油,被無數學子引用。它也是很多人人生的勵志座右銘,激勵自己窮途求勝。其實拋開勵志的精神不說,太史公對這些名人的總結確實很到位。很多文人、政客往往不得志方才轉而著書留世,成為千古經典。一句「《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道盡古今聖賢的命運。
  • 李白寫給杜甫的一首詩,後兩句很肉麻,卻證明了二人真感情
    1李白杜甫互相寫了多少詩?李白和杜甫,年齡相差11歲,基本處於同一時代。二人的相遇,被聞一多喻為太陽遇上月亮。前面我們說過,李白最大牌的粉絲就是杜甫,杜甫對李白,那是相當的崇敬和喜歡。那麼李白對杜甫如何呢?
  • 杜甫究竟有多麼喜歡李白?從他寫給李白的詩中便可以感受到
    杜甫曾經寫過很多首詩,表達他對李白的尊敬和關心,如《春日憶李白》、《贈李白》、《夢李白二首》等,而李白也寫過一些詩回贈杜甫。在杜甫寫給李白的詩中,有一首詩顯得格外感人,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李白的牽掛和惦念,這便是《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 杜甫究竟有多麼喜歡李白?從他寫給李白的詩中便可以感受到
    李白與杜甫分別之後,兩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天南海北地生活著。杜甫曾經寫過很多首詩,表達他對李白的尊敬和關心,如《春日憶李白》、《贈李白》、《夢李白二首》等,而李白也寫過一些詩回贈杜甫。在杜甫寫給李白的詩中,有一首詩顯得格外感人,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李白的牽掛和惦念,這便是《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 誰說李白沒有寫詩給杜甫?來看這三首
    在網上,常有人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李白沒有給杜甫寫過詩?在我們的印象中,杜甫寫過很多詩給李白,但李白卻沒給杜甫寫過詩。確實,杜甫寫給很多詩給李白,其中不乏千古名篇,如《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等,留下 了「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文章憎命達,魍魎喜人過"等千古名句。
  • 寫給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孟浩然劉禹錫的詩
    這是在9年前,寫給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孟浩然、劉禹錫的詩。打油詩,寫得不好,虛心接受大家的點評和批評。致李白(2010.04.19)太白風骨天下傳,一壺濁酒灑人間。上天入地誰人敢?大唐第一屬詩仙。
  • 李白的這首詩,犯了兩大忌諱,卻依然成為千古名篇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是李白遊歷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李白坐著船將要遠行,忽然聽到岸上踏歌之聲。
  • 杜甫寫給李白的最後一首詩,其中10字,是對李白一生最好的概括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或充滿景仰,或深情款款,可以說他對李白是真的十分的情深義重。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杜甫寫給李白的最後一首詩——《不見》。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 有一種愛叫做杜甫與李白,那些年杜甫寫給李白的十首詩
    前言:有一種情叫做詩情,有一種愛叫做杜甫與李白。杜甫對李白的愛,是一種近乎瘋狂的崇拜,是詩人之間的相敬,文人之間的相重。這種愛,已然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唐時的清風,依舊吹拂今朝的楊柳岸;唐時的明月,依舊照拂著今朝的大地;唐時杜甫對李白的愛,依舊在今朝傳頌著。一起來看看那些年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吧。
  • 杜甫寫給李白的那些詩,不愧是忠實粉絲,飽含深情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唐代: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天末憶李白>唐代:杜甫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 李白寫給杜甫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深情的告白,感人至深!
    明《南濠詩話》中有「李太白、杜子美微時為布衣交,並稱於天下後世」之句。說的便是古代詩壇李白、杜甫兩人,不拘身分地位高低成為朋友的千古美談。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他們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兩顆最耀眼的明珠。所以李白和杜甫的友情可謂備受世人矚目。
  • 李白寫給杜甫的4首詩,詩雖少,但情真意切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的最耀眼的詩人,也是今天大家爭相詠頌的兩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詞上的成就非常大,而且也是同一時期的人,因此人們更加期盼他們倆能擦出怎樣的火花來。杜甫給李白寫了13首詩,小編上篇文章有所體現;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4首詩,小編今天便和大家盤點下李白給杜甫寫的這4首詩。
  • 杜甫寫給李白的這首詩,情真意切,自古文人相輕之說,非也
    杜甫寫給李白的這首詩,情真意切,自古文人相輕之說,非也杜甫,可謂是家喻戶曉。作為初唐著名詩人,有「詩聖」之稱。早年期間曾遊歷江蘇、浙江、山東一帶。並有兩次會見李白,兩人從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有句話叫「文人相輕,自古皆然」,非也。今天小編推薦的這首詩卻見文人相重,末路相親。患難之中見真情,這首詩講的就是兩位詩壇巨擘杜甫與李白的深厚友誼,同一時代,又有如此深厚友誼,真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的一大幸事。當時李白因永王李璘之罪受到牽連,流放至夜郎,行至巫山遇赦。杜甫作此詩,追懷李白。
  • 杜甫這首詩,寫思卻不見一個「思」字,不愧為千古名篇
    如果有人問你歷史上最著名的兩位詩人是誰,相信大家的答案肯定是同一的,一位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另一位就是被譽為詩聖的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可以說古往今來很難有人能夠超越他們的了吧。杜甫的詩風格多樣,因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他的詩大多反映的是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百姓的疾苦。杜甫一生寫下1500多首詩,很多都是傳頌千古的名篇。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詩就是杜甫的《月夜》。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流浪時寫給李白,最後10字的悲涼冠絕古今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幾乎在生活的任何場景,杜甫都能夠觸目生情,想起好友李白,而李白一共給杜甫寫了3首,還有1首不怎麼工整,聽著有打油詩的味道。但是單單從這個角度,是根本不足以判斷杜甫和李白之間的關係的。杜甫天生一個熱心腸,又是儒家心性,關注現實社會,對於社會和集體的重視程度肯定是很高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偶像,李白的關心也會來得多一點。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流浪時寫給李白,最後10字的悲涼冠絕古今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幾乎在生活的任何場景,杜甫都能夠觸目生情,想起好友李白,而李白一共給杜甫寫了3首,還有1首不怎麼工整,聽著有打油詩的味道。但是單單從這個角度,是根本不足以判斷杜甫和李白之間的關係的。杜甫天生一個熱心腸,又是儒家心性,關注現實社會,對於社會和集體的重視程度肯定是很高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偶像,李白的關心也會來得多一點。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隱娘總結了杜甫寫給李白的12首詩:《贈李白》、《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不見》。
  • 杜甫曾三夜想李白夢李白,而李白卻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然而李白對杜甫呢?時光流逝,真實的情況到底怎樣,可能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了,我們如今只有從他們寫的詩作中尋找點蛛絲馬跡。首先杜甫是很愛李白,簡直是愛到發狂,甚至春夏秋冬都日思夜想呢!他在春天想李白時,這樣寫給李白,「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封面李白杜甫遊泰山,杜甫作了一首詩,李白這次大比分落後
    天邊絢麗的晚霞,此刻也映襯在逐漸模糊的大地上,這個年輕人正在為今晚的棲身之所發愁。日落時分,在這條小道旁他終於找到了一家客棧。在這家略顯簡陋的鄉村客棧裡,年輕人填飽肚子後,很快就進入了夢鄉。他呆呆的矗立在那裡,腦中卻文思泉湧,很快千古名篇《望嶽》就誕生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