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助力建築農民工創業服務,維護城市建設者合法權益

2020-12-21 拂曉春雷

題記: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建築農民工,是城市建設者,但始終難以找到回家的感覺,城市,讓他們既熟悉,又陌生。合肥市瑤海區總工會建設「特色工會」,特別針對建築農民工打造「幸福驛站」,讓農民工兄弟有了家的感覺!

安徽建築農民工創業孵化園是安徽首家農民工創業孵化園,合肥市瑤海區總工會在園區深度打造「合肥工會幸福驛站」,成立園區工會,大力發展農民工入會,廣泛開展求職服務、精準培訓、法律維權、文化服務等系列活動,全力打造廣大農民工的溫馨家園。2020年9月,區總工會把園區工會設立為瑤海區「特色工會」,10月園區工會開展農民工集中入會行動,最大限度地將建築業農民工吸納到工會組織中,充分發揮了的基層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自2020年5月份以來,園區累計發布各類招工信息2.4萬條,9千餘名農民工實現了園區就業。

就業服務,線下線上齊發力

園區工會通過線上線下服務助力農民工就業。線上,通過園區「找工微信群」、園區公眾號和「匯成工匠」APP同步發布崗位信息和求職信息,與各大網絡用工平臺互聯互通,用工資源共享,告別建築用工熟人介紹的舊方式,開啟了農民工就業線上「雲招聘」時代。農民工拿起手機「看一看」、崗位信息「查一查」,就業服務「點一點」,就能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匹配,也為工程建設領域從業者搭建了提供就業信息共享、互動和交流的平臺。線下,依託站塘路零工市場,通過與區域內中大型建築勞務企業、在建工程項目部開展用工合作,將用工資源第一時間通過園區智慧勞務大廳電子信息顯示屏進行發布,就近孵化和引進專業勞務班組,帶動工人就業。

園區對建築工人進行實名制就業登記,提供崗位供需的精準匹配。截至目前,園區工會累計接待入園農民工25.5萬人次,錄入站塘勞務市場零工實名制數據4320條,登記載客車輛信息306條,發放園區車輛通行證229張,發布各類用工信息1.78萬餘條次,推廣下載「匯成工匠」軟體註冊量6038條並完成用工撮合2205人次,農民工集中入會人數3865人。

精準培訓,助力創業就業

園區工會整合培訓資源,根據安徽省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和建設技工大省的有關要求,結合市場需求確定培訓職業(工種),調整工種目錄,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企業定崗培訓。通過與高校合作引進專業師資力量,設立線下培訓教室、信息化考場、實訓實操基地、線上培訓平臺等,提高農民工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制定培訓獎補政策,引入社會力量開展職業資格培訓與鑑定,提供全省建設領域從業人員培訓與鑑定等技能培訓服務,積極推進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服務。2020年園區工會積極對接職業技能鑑定站,聯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考試16場,覆蓋木工、木工等在內的8大類工種3200餘人次。與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產教融合合作,申報了安徽省教育廳「校企共建扶貧致富創業培訓基地」項目。

搭建平臺,孵化優質企業

園區工會注重優質勞務班組的培育,致力於小微建築勞務企業的孵化服務,對在園區內註冊成立或外部新遷入的建築勞務公司,提供入駐創業共享辦公室、配置辦公用品,並提供「工商註冊登記、財務代理、法律諮詢、創業指導、資質申報、人員招聘」等一條龍、一站式公共服務。對年納稅額達到一定規模的入駐企業,對照瑤海區「招商引資」政策,制定相應的稅收返還優惠補貼,為入駐企業減負。同時積極對接區域內中大型建築總承包企業,協商優先從園區選擇專業勞務公司作為工程分包合作商,為入駐企業「找工程」,將優質勞務作業班組引入入駐企業,實現園區入駐企業的上下遊銜接,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目前園區已吸納入駐小微建築勞務和專業承包企業70家,總註冊資本5.1億元,完成建築業產值7.5億元,間接吸納和帶動建築農民工就業近萬人。

保障權益,實名登記護「薪」

園區工會依託建築勞務人員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將「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納入「匯成工匠」平臺建設,依託瑤海區試點運用「銀企直聯」,打通農民工工資專戶,實現農民工考勤自動統計,工資在線審批,點對點發放農民工工資,通過「匯成工匠」平臺按月發放到工人手中。「匯成工匠」作為瑤海區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官方平臺,目前已服務50餘個項目的3.6萬名建築工人的實名制管理。

園區工會不斷加大普法力度,提高農民工及用人單位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引導農民工合法理性維權。開展農民工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規範提升12348法律熱線服務,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與瑤海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和仲裁委員會等單位緊密協作,設立「農民工維權調解委員會」,組織開展勞動報酬、勞動合同、實名制管理等爭議調解活動,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為農民工提供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申請訴訟等一站式的高品質訴調服務,最大限度地調處化解矛盾。按照「鼓勵和解、強化調解、依法仲裁、銜接訴訟」的要求,及時公正處理涉及農民工的勞動爭議,暢通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簡化受理立案程序,提高仲裁效率。自園區運營以來,已為7名農民工提供了援助,幫助其挽回經濟損失近21萬元。舉辦農民工維權專項宣傳活動30餘次,為千餘人提供了諮詢服務。

文化添彩,搭建「精神家園」。

園區工會以「工會幸福驛站」建設為主線,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園區公益性文化場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通過打字複印、快遞收發、車票代購、水電費代繳等20多項免費便民服務的開展,為農民工和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少跑腿、不花錢、好辦事的一站式工會服務窗口。同時,組織開展「兩看一上」(看報紙、看電視,有條件的能上網)活動,開展農民工免費借閱書籍活動,組建農民工業餘文藝團體,送文藝精品進企業、進工地開展公益性巡演,豐富農民工業餘文化生活,讓農民工生活出彩。先後開展了「情暖萬家送春聯」「隔離疫情,服務不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周、「積分兌換,入園有禮」、免費吃早餐、端午送禮粽系列、免費送體檢、免費上大學等活動。(汪曉雷 費勤超 胡翼飛)

相關焦點

  •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趙本明: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
    17歲當泥瓦匠的山東華邦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本明,對農民工有著特殊感情。近年來,他聘用全國20多個省市農民工數十萬計,從沒有拖欠過他們一分錢工資。  「我是從農民工群體中走出來的,與他們曾經共飲一瓢水,身上流淌著一脈血,有著手足情,沒有理由不與他們同甘共苦。」趙本明說。
  • 事關農民工,合肥出手了!廬江舉報電話在這……
    事關農民工,合肥出手了!為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兜住基本民生底線,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 一八一團普辦法:法律服務助力農民工 維權服務零距離
    中新網兵團新聞4月27日電(張夢玲 徐湘芸 周國峰)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法治化、規範化,4月2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一團司法所聯合團派出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及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藉助趕集日在團中心市場聯合舉辦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 巫山縣新專聯開展普法活動助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3日電(黃學平) 為充分發揮巫山縣新專聯的優勢和作用,加強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助力農民工美好生活。近日,巫山縣新專聯組織成員組建農民工法律服務團,在全縣開展「返鄉就業創業·助推鄉村振興」農民工普法活動。
  • 加強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這為開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石,是加強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職業的重大舉措。退役軍人保障法突出參戰導向、基層導向、邊疆導向、能力導向,堅持待遇與貢獻相匹配,對退役軍人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訓、就業創業、撫恤優待、褒揚激勵、服務管理等作了整體設計和系統規範。
  • 【兩會微訪談】河南省人大代表韋蘇濱:加強立法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這兩年,南陽市出臺了《南陽市白河水系水環境保護條例》《南陽市城市綠化條例》兩部地方性法規。南陽立法工作是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的一個縮影,這些法規的出臺,都能體現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親民、愛民、傾向民生,得到了廣發人民群眾的點讚,社會效果非常好。"
  • 冬至工地年糕香「建築工人溝通日」讓建設者感受城市溫暖
    日前,駐甬國企浙江二建承建的鎮海董家畈安置地塊項目部開展「建築工人溝通日」活動,為建設者送上熱氣騰騰的年糕、酒釀圓子等寧波冬至傳統食品。天南海北近600多名一線工人們在寧波度過一個難忘暖心的冬至節。「過年回家車票有著落了嗎?」
  • 服務農民工公益 法律服務行動啟動
    服務農民工公益 法律服務行動啟動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本月起,市總工會、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聯合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2月底。同時,推廣網上受理法律諮詢,開展「網際網路+勞動爭議調解」,提高對一線農民工服務的覆蓋率和精準度。此外,還將通過舉辦網絡法律知識有獎競答、開闢普法專欄、律師答疑熱線等方式,方便農民工省時、省力、省心解決學法用法的實際問題。在線上給予農民工法律援助的同時,線下還會開展實地服務。
  • 新疆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多舉措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央廣網烏魯木齊11月19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烏魯木齊臺記者潘靜)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社廳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自治區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9月底啟動以來,截止目前,已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1.2億元。接下來,人社部門還將聯合公安、住建等多個部門打出清欠組合拳,從源頭上規範企業用工,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 向舍小家為大家的建設者致以新春祝福和崇高敬意
    記者 趙 威攝 本報訊(記者四建磊)在舉國歡慶、萬家團圓的大年除夕,省領導十分掛念堅守在一線的城市建設者。2月1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來到石家莊市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施工現場,親切慰問幹部職工,同大家座談交流,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共度新春佳節。
  • 160名在莞務工的金堂籍農民工領到了返鄉專列車票
    張餘松指出,外來務工人員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活躍在城市中的各個角落,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群體,為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希望大家要更好地適應當地的工作生活,成為新時代的建設者、家鄉人的驕傲;要宣傳好成都乃至金堂、展示好成都人的良好形象,當好成都的代言人和推廣者;要注重安全,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相關規定,遵守各項法律法規,並加強與當地工會和戶籍所在地工會組織的聯繫,積極依靠組織切實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金堂正處在成都東進發展的大好時機,金堂籍務工人員要常懷家鄉情結,親人情結,搶抓機遇返鄉創業,為家鄉經濟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 清鎮市5家農民工創業示範點將獲15萬元補助
    今年以來,清鎮市為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不斷增強創業活力,積極落實創業就業優惠政策,鼓勵返鄉農民工以創業帶動就業,按照《清鎮市創業平臺創建認定管理辦法(暫行)》(清人社聯發〔2019〕6 號)文件精神,11月2日對該市農民工創業示範點進行認定,認定通過政策宣傳、逐級申報、實地審查
  • 省總工會安排部署2020年農民工工作
    4月30日,省總工會印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總工會,省產業(局)、企業集團(公司)工會,省總工會機關各部門(產業)、直屬單位要按照通知要求,加強對農民工群體的思想政治引領,提高農民工組織化水平,多渠道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把對農民工的關愛服務工作落到實處。讓更多農民工找到娘家,對於持續做好關愛服務農民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維護佛教界合法權益,中國佛教協會在行動
    日前,中國佛教協會官網發布了《維護佛教界合法權益,促進佛教健康傳承》,通過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以下為 中國佛教協會官網文章《維護佛教界合法權益,促進佛教健康傳承》。依法保護佛教界權益是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之一,既關係到佛教事業的現實利益,又攸關佛教未來命運之大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酒泉市金塔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三舉措助力農民工維權
    本網訊 開通農民工討薪「綠色通道」、加大宣傳力度、應援盡援……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採取三項措施保障農民工維護合法權益。今年以來,金塔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已辦理農民工討薪援助案件101件,惠及農民工207人,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200餘萬元,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 寧國市舉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法治巡迴講座啟動儀式暨首場講座
    ,共創文明和諧家庭,5月13日上午,寧國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法治巡迴講座啟動儀式暨首場講座在河瀝溪街道辦事處會議室召開。市政法委副書記、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領導組組長盧紅軍,河瀝溪街道黨工委書記肖宏亮出席了啟動儀式。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或科室負責人;各鄉、鎮、街道婦聯主席;河瀝溪街道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相關工作人員,專職調解員;村(社區)婦聯執委及婦女代表,治保調解主任共7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並聆聽了講座。
  •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助力農民工討薪維權
    為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支持起訴職能。近日,山陽縣檢察院辦理了一批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的申請起訴案件,12名農民工一萬餘元工資有望於十二月底追回。2020年11月,周某、韓某等12名農民工向山陽縣檢察院反映該縣某服裝廠拖欠其工資總計一萬餘元,該院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民事檢察部門迅速調查核實,切實維護農民工群體合法權益。經調查發現此次申請支持起訴的12名農民工均為山陽縣某服裝廠工人,由於經營不善該廠於2019年10月已經停產。
  • 盡心盡責維護
    當事人合法權益
    自執業以來,馮建華始終堅持「忠於事實、忠於法律、忠於當事人」的執業理念,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據統計,截至2009年,馮建華已擔任和正擔任法律顧問的單位有8家,其參與辦理的企業破產、公司收購、項目公司轉讓等非訴訟案件12起。  2002,剛執業不久的馮建華接手一起數十名商戶起訴某供銷公司的案件。
  • 歸去來兮 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鄉土中國轉型升級
    更新農村產業業態長期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崔傳義等專家表示,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了鎮村產業多元發展,助力後發展地區擺脫片面發展城市工業、拼資源、高汙染的老路。他們積極改造傳統農業,發展多種經營、三產融合的農遊一體化等服務產業,成為新市場、新產品、新業態的開拓者。
  • 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 江蘇省政府
    本次訪談的主題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2019-11-19 10:00:16][主持人]: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陳健,廳勞動關係處、調解仲裁管理處、勞動監察局和宣傳中心負責同志及相關工作人員來到我們的直播室,歡迎各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