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當泥瓦匠的山東華邦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本明,對農民工有著特殊感情。近年來,他聘用全國20多個省市農民工數十萬計,從沒有拖欠過他們一分錢工資。
「我是從農民工群體中走出來的,與他們曾經共飲一瓢水,身上流淌著一脈血,有著手足情,沒有理由不與他們同甘共苦。」趙本明說。隨著華邦業務越做越大,每年都要招聘季節性農民工幾萬人,他們大多來自全國老少邊窮地區。趙本明為不漏發、不錯發每一位農民工工資,他親自主持編制了《農民工工資保障實施辦法》,要求對項目部所用農民工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工資按個人實際出勤天數每月一發放、每季一結算、半年一小清、年終全部結清,當月月底各項目部一律將所發農民工工資表連同出勤表交集團審查存檔,把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作為工程進度撥款的基本依據。這些措施和辦法,使農民工權益真正有了保障,切實維護了他們的權益,華邦公司被評為全國優秀建築勞務企業。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個人富裕了,應該時刻不忘報效國家、回饋社會。」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趙本明第一時間組織幾十名工人趕赴災區,歷時60個日日夜夜,為災民搭建臨時安置板房733間,建築質量在所有援建工程中名列前茅。2018年受颱風影響,山東濰坊市的青州、壽光、昌樂、臨朐等多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趙本明挑選12名精幹職工組成緊急救援小分隊,帶著6臺性能最好的大型機械,連夜趕赴災區投入搶險救災,連續作戰三天兩夜,硬是將20多公裡的受災公路打通,使沿途20多個村的村民與外界恢復了聯繫;抗洪救災期間,他帶領企業先後捐建橋梁12座、道路20條,累計捐款1700餘萬元,在災後重建中,趙本明主動向相關部門請纓,承建3個村的整村遷建任務。目前,3個整村遷建項目進展順利,在濰坊市全部遷建村項目中率先封頂,提前1個月竣工交付使用,讓災區群眾提前入住新家園,華邦集團黨委被授予山東省抗災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13年來,趙本明累計向社會各界捐款8000萬元。
近年來,趙本明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山東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多項殊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潘 偉)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