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116件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2021年1月1日...

2021-01-13 青海普法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舉行「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確保民法典統一正確適用」新聞發布會,發布首批7件民法典新司法解釋,宣布廢止116件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

最高法常務副院長賀榮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與《民法典》相關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法進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清理結果包括三種情況:一是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二是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三是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2021年1月1日失效。

最高法還根據同樣的清理原則,對2011年以來發布的139件指導性案例進行了全面清理,決定2件案例不再參照適用。

同時,最高法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涉及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7個方面,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賀榮表示,最高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在對食品藥品糾紛司法解釋、醫療損害責任司法解釋修改中,明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可以作為相應的侵權責任主體。貫徹綠色原則,對環境侵權司法解釋進行修改時,增加「修復生態環境」的責任形式;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有權提出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增加生態環境的違法成本,以司法力量守護綠水青山。

關於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介紹,主要考慮兩方面:一是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比如,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二是注重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比如,進一步細化了在法定情形下變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並由新的監護人代理其提起離婚訴訟的規定,依法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在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的真實意願,刪除原來10周歲的規定。

關於民法典人格權編司法解釋,賀小榮介紹,最高法根據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定,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人格尊嚴、人格權保護的迫切需求,對人身損害賠償等有關人格權糾紛的司法解釋主要作出5個方面修改:

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民事案件案由;完善了人身損害的內涵和賠償範圍,即生命、身體和健康等物質性人格權遭受侵害,賠償範圍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增加規定死亡自然人的近親屬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將精神損害賠償的保護對象調整為「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

增加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以更好地維護受害人權益;完善了無償幫工人從事幫工活動致人損害時被幫工人的賠償責任,增加規定了被幫工人的追償權。

關於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賀小榮介紹,一是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二是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民法典繼承編擴大了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的主體範圍,最高法也對有關條文進行了修改,以妥善處理實踐中的相關糾紛。

關於民事案件案由,最高法副院長楊萬明介紹,重大修改有:將民法典新增亮點制度增加到民事案件案由當中,隨著網絡技術發展,個人信息被濫用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根據民法典第1034條等規定,增加了「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由。

為及時制止嚴重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格權,依照民法典第997條的規定,增加了「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案由。

為了彰顯民法典的「綠色原則」,推動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專門增加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部分具體案由。為了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專門增加了「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由,配合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施行。

民法典施行後,被廢止的司法解釋是否不再適用?楊萬明表示,司法解釋被廢止後,該司法解釋不再適用於廢止決定施行後發生的法律事實,自廢止決定施行之日(即2021年1月1日)起,發生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人民法院就不再適用這些廢止的司法解釋。2021年1月1日之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仍然適用當時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但符合「溯及適用民法典」的例外情形的除外。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司法解釋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12月30日指出,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涉及婚姻家庭、遺產繼承等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30日,最高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司法解釋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等方面。■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均被廢止最高法院副院長賀榮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以來,最高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 最高院發布「7個民法典新司法解釋」,包括: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第二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除上述7件司法解釋,我們還對《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了修改。
  • 聚焦| 最高法全面清理591件+首批7件司法解釋發布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  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準確適用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推進民法典統一...
    中國網1月5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最高法獲悉,4日,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周強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確保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首批新司法解釋,帶來不少新變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 (記者 李萬祥)為確保正確統一實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12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司法解釋全面清理情況,並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繼承編的司法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  法釋〔2020〕23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  (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繼承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
  • 千呼萬喚始出來,民法典第一批司法解釋發布
    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分別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民法典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
    《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根據《民法典》第1260條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學習民法典之68《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根據《民法典》第1260條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 學習民法典之68
    >《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等會,我正在看新出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煞費苦心啊,送出了「司法解釋」大禮包發布了首批7件民法典司法解釋,涉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等,就在跨年夜還送出了112件司法解釋。 12月30日上午,距離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的前兩天,最高人民法院召開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 關於開展民法典涉及行政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懷司字〔2020...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 【重磅】不盡孝者少分或不分遺產!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不盡孝道的子女還能分到遺產嗎?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最高法:將對標民法典條文 全面清理民事類司法解釋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今天(7月18日),記者從最高法獲悉,最高法廢止司法解釋103件。最高法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民法典各分編的頒布施行,將對標民法典條文內容,全面清理民事類司法解釋。多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和審判實踐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司法解釋。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和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有些司法解釋條文已經不適應社會形勢發展需求。2011年,最高法曾全面清理過司法解釋,此次又對103件司法解釋進行廢止。
  • 《民法典》發布後,原九部單行法規的司法解釋應同時失效
    2020 年 5 月 2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 2020 年 5 月 28 日正式通過,並將於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筆者認為,《民法典》發布後,原九部單行法規的相應司法解釋應當同時失效,具體探析如下:首先,法的終止失效,是指法的效力絕對消滅。終止失效有兩種情況:一是明示終止;二是默示終止。
  • 民法典物權編司法解釋的變動情況|天同快評
    本文共計9,158字,建議閱讀時間19分鐘2020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法釋〔2020〕16號),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6〕5號,以下簡稱「物權法解釋」)。
  • 平羅法院掀起學習民法典最新司法解釋熱潮
    平羅法院掀起學習民法典最新司法解釋熱潮 2021-01-08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06-03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正式施行 2021年這些婚姻大事將大不同
    2021-01-08 10:29:13 來源:新華視點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部法典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今後你我生活將迎來哪些重要變化?戳圖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