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北部地區是義大利的重災區,感染人數佔義大利的近80%。
新冠疫情對義大利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截至當地時間3月3日18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2263人,系中國之外確診人數第二多的國家。其中,北部地區是義大利的重災區,感染人數佔義大利的近80%。
除疫情本身外,北方地區的經濟受疫情衝擊最大。為此,義大利政府已出臺了36億歐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歐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央行正準備採取「適當而有針對性的措施」。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教授表示,在財政政策方面,歐盟沒有充分理由拒絕義大利出臺財政刺激政策,因為義大利疫情得到控制,對整個歐盟都有所裨益。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也有望採取適當措施,設法拉動歐元區經濟。
義大利對外出口受衝擊
北部地區是義大利的經濟重心,約佔義大利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這裡不僅是航空、汽車等高端製造業的聚集地,也有著發達的時尚和旅遊產業。每年二月下旬,義大利北部都會舉辦米蘭時裝周和威尼斯狂歡節,屆時會吸引至少400萬名遊客。
但受新冠肺炎影響,這些活動不得不緊急按下暫停鍵。2月23日,義大利政府宣布在北方城市封城以後,威尼斯狂歡節和意甲聯賽被迫叫停,包括米蘭大教堂在內的旅遊景點相繼關閉。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開始建議公民不要前往義大利旅遊,大量航班和酒店被取消。
製造業也未能倖免,位於米蘭的汽車供應商MTA現已停產。MTA表示,由於人員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生產線陷入了停頓,這還將影響菲亞特克萊斯勒、雷諾和寶馬在歐的所有工廠。
這一切使得本已疲軟的義大利經濟雪上加霜。2019年,義大利GDP增速僅為0.2%,是歐元區表現最差的國家。
這背後是年輕人失業率高且內需不足的兩難問題。2014年以後,歐元區主要國家失業率明顯下降,但義大利25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仍高達20%以上,勞動力市場遠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歐債危機後義大利的經濟復甦主要依靠出口,投資和消費增長緩慢,到2019年還未達到危機前的水平。
拉動義大利經濟復甦的進出口貿易,受此次疫情影響巨大。禁航影響了義大利與非歐盟地區的人員與貨物流動,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是影響了義大利在全球的產業鏈。
歐盟委員會在近期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作為出口大國,義大利尤其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而這將會影響其大量的結轉,約佔其GDP的20%。
36億歐元財政刺激計劃能否順利出臺
為緩解新冠疫情給義大利經濟帶來的陣痛,3月1日,義大利經濟部長古埃蒂(Roberto Gualtieri)宣布,將出臺一項刺激計劃為經濟紓困,該計劃總額約36億歐元,相當於義大利全年GDP的0.2%。
減稅是義大利政府這項措施的核心。義大利政府表示,將對收入減少25%及以上的公司的稅收抵免。同時,還將重點扶持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業,為重點地區調撥9億歐元資金,涵蓋北部11個市鎮和5萬名人口。
但是,義大利政府這兩項舉措是以提高2020年預算赤字為前提的,這需要在歐盟層面獲得同意。
目前,歐盟成員國採用的是統一的貨幣政策和不統一的財政政策。歐盟成員國會定期召開財長會議,討論各國的財政預算,歐盟方面也會定期監測成員國的財政赤字狀況。
通常情況下,歐盟內部財政赤字規定主要依據兩個指標:赤字指標和債務指標。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3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義大利2019年國家預算赤字正式核算首次低於先前目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遠低於目標2.2%和歐盟委員會的允許水平3%。
但是,義大利的債務指標卻不容樂觀。數據顯示,義大利仍背負著佔GDP135%的債務,在歐元區僅次於希臘。歐盟財政赤字規定,歐盟成員國的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
對此,有分析指出,義大利政府出臺的36億歐元刺激措施,是否會因此受到不穩定的財政狀況的限制?
丁純對此表示,如果義大利明確為了控制疫情且有對此詳盡的規劃,歐盟可能沒有太多理由直接阻止義大利因之提高財政預算。畢竟,義大利的疫情如果能得到有效控制,對歐盟的申根協定、整體產業鏈等都有好處。
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歐洲中心研究員賴雪儀看來,疫情可能是義大利擴大財政預算的好藉口,畢竟歐盟對違規提高財政預算的成員國會開出數額不菲的罰單,若果真如此,對已經債臺高築的義大利政府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歐央行會出臺新的貨幣政策嗎?
財政政策之外,歐央行的貨幣政策同樣引人關注。
3月3日,在市場等待美聯儲於18日議息會議上宣布降息時,美聯儲突然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50個基點,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在非議息會議舉行期間宣布降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強勁,但是新冠病毒疫情給經濟活動帶來了不斷變化的風險,因此需要降息以支持實現最大限度的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
歐央行將會將有怎樣的舉動?3月1日,歐央行行長拉加德針對疫情做出了新的表態:「歐央行正準備採取『適當而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風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歐債危機後,歐元區施行了長達八年的負利率和量化寬鬆。雖然疫情正在歐洲升級,但是歐盟其它成員國是否會同意降息?歐央行又是否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
此前,法國央行行長維勒魯瓦(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曾表示,在當前疫情暴發階段,沒有加碼貨幣政策的必要。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亦認為,歐央行目前不需要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餘南平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多年負利率的背景下,實際上歐央行採取新的貨幣政策的空間不大。他還表示,目前歐元區經濟正面對一定程度的風險:從內部來看,歐元區經濟內生乏力;從外部來看,全球經濟又面臨整體下滑、貿易萎縮的局面。
不過,在丁純看來,雖然目前歐元區在一個低利率和業已實施量寬政策的環境中,傳統貨幣調控手段操作空間似不大,但主要還是看疫情發展的經濟影響和決策者的判斷。拉加德本身就是法國人,法國又歷來主張用寬鬆的貨幣政策拉動經濟。歐元區經濟近兩年復甦乏力,尤其是其「火車頭」德國經濟表現不及預期。疫情如進一步擴散,除航運,餐飲業等以外,還會影響到製造業,產業鏈。這都會迫使歐央行會設法運用寬鬆政策拉動歐元區經濟,但至於用何種調控手段,還要看歐央行的具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