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一夜滿關山:阜康白楊河流域考古

2020-10-24 依然帥哥

阜康白楊河流域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東南部,地處博格達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白楊河是阜康市第一大河流,全長約60千米,流經阜康市上戶溝鄉、滋泥泉子鄉,流域面積1272平方千米。近年,配合昌吉州阜康市基本建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楊河上遊至下遊溝口地區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區域全長約20千米,共發掘墓葬560餘座,出土各類文物千餘件(組),其中在白楊河中遊和下遊地區均有重要發現。


白楊河流域地貌環境


關於白楊河中遊的重要發現


在阜康市上戶溝鄉白楊河村西南,白楊河中遊幹、支流交匯處臺地的北部,發現大面積分布的石棺墓群。墓地縱長約150米,寬30~80米不等,中部略高,狀如魚脊,面積約5000平方米。石棺均位於地表之下,深距地表20~30釐米不等,清理表土後露出石棺或小石堆,共發掘墓葬401座,其中石棺墓290座,其餘為豎穴土坑墓


白楊河上遊墓群


石棺大小相間,疏密有序,間距30~60釐米不等,與豎穴土坑墓交錯分布。石棺多由石板圍合,個別為卵石圍築,部分有蓋板,均無底板。形制多為長方形,少量呈不規則梯形。石棺有大、中、小不同的規格,以中等石棺居多,大石棺數量較少,小石棺佔一定比例。


大、中、小石棺


石棺多被盜掘,僅43%的石棺內有骨殖、隨葬品。從殘存的骨殖判斷,以單人一次葬為主,雙人葬、三人葬較少。墓主人均頭東足西,葬式多為右側身屈肢,個別為左側身屈肢,部分石棺內僅存下肢骨,不見上半身。其中小石棺均葬幼兒。自墓地中部起,部分石棺外東部隨葬1件陶器,個別陶器放置於小石龕內。


出土的陶器


隨葬器物以滑石珠飾、銅器、陶器為主,有少量綠松石珠、金飾,不見鐵器。銅器有耳環、銅扣、銅泡、銅管、銅珠、銅錐、銅刀等,均為小件器物。陶器有素麵和彩陶,以單耳器為主,有少量雙耳、四耳器,其中小平底、帶耳器為典型特徵,少見圜底器。石棺外隨葬的陶器底部均鑽孔,個別陶器裝飾有附加堆紋,口沿部有小孔。彩陶紋飾以三角紋、網格紋為主,有少量葉脈紋。


關於白楊河下遊的重要發現


在白楊河下遊溝口地帶,發掘南北向鏈狀分布的墓葬十餘座,墓葬間距20~40米不等,其中部的3座大墓為層層堆壘的卵石封堆,直徑達20米,高約1米,頗為醒目,其餘墓葬分列南北,封堆低矮。


白楊河溝口大墓及殉葬坑


大墓均為豎穴土坑木槨墓,深4~5米不等,坑內填滿大石,墓底有木槨痕跡。其餘為豎穴土坑墓,墓室深近2米。其中M10、M12兩座大墓墓口外西側並排放置2個或4個雙耳大陶罐,北側有8個殉葬坑,以殉馬為主,有少量殉駝,個別殉人。在墓地北部,有2座墓葬各帶2個殉牲坑,墓地南部有2座帶殉葬坑的葬馬墓,墓口外西側均放置1~2個雙耳大陶罐。


這些墓葬均被盜掘,骨殖大多殘碎,墓內仍殘留有金器、陶器、鐵器、珠飾等,部分殉葬坑中出土有金箔片。其中墓地北部的M15墓室深達4米,墓口外隨葬三耳大彩陶罐,墓內出土器物除陶器、珠飾外,有精美的金耳環2個,金指套、金戒指、金絲、金箔、金珠以及貼金鐵刀、貼金鐵環等若干。


出土的金飾品


重要的學術價值


白楊河古墓群考古歷時3年,涵蓋上遊至下遊溝口地區,共計發掘了560餘座墓葬,出土文物上千件(組),是近年在新疆博格達山北麓地區規模最大的墓葬群發掘,填補了該區域大型墓群考古發掘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一是白楊河流域發掘墓葬數量眾多,包括石棺墓、豎穴土坑、豎穴石室、豎穴偏室、豎穴洞室、豎穴木槨墓各種類型,墓葬特徵鮮明,隨葬器物豐富,年代早自青銅時代晚期,晚至唐宋時期,脈絡清晰。墓地中還發現零星的火塘、石構遺址以及被墓葬打破的半地穴房址、窖穴等,對研究博格達山區域考古文化序列、文化交流以及新疆天山區域社會發展進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白楊河中遊地區密集分布的石棺墓,是新疆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棺墓群,墓葬數量在同類墓葬中屬罕見。石棺墓在南西伯利亞地區早有發現,在新疆北疆地區多有零星發掘,因石棺埋藏淺,保存差,且多被盜擾,完整的墓葬資料極少。其一,白楊河石棺墓群規模大,且有一定數量的完整墓葬,無疑為研究歐亞草原石棺墓文化的傳播、分布、文化屬性等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材料。其二,這批石棺墓群與豎穴土坑墓交錯分布,墓葬特徵及文化性質均體現由石棺墓向豎穴土坑墓的發展演變過程,碳十四測年集中在公元前1220~前900年,延續約300年,是一處少見的集石棺墓與土坑墓為一體、延續使用的大型史前公共墓地,為研究青銅時代晚期墓葬形制演變、喪葬習俗等提供了一手資料。其三,白楊河石棺墓群填補了博格達山北麓區域青銅時代大型墓群的考古空白,墓葬葬式葬俗統一,隨葬器物特徵突出,具有該區域出土器物的典型特徵,並有哈密盆地的文化因素,文化交融特徵明顯,對研究環博格達山區域早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三是白楊河溝口分布的大型墓葬群,是阜康境內規模最大的鏈狀分布的墓群。從墓地布局、墓葬營築規模以及出土器物分析,應為高等級墓葬。墓葬碳十四測年為公元前405~前350年,為戰國時期。墓地中部的三座大墓規格極高,應有密切關係,其北部和南部分布的墓葬應為陪葬墓,身份和地位可能略有差異。地處白楊河溝口的這批大墓,與有「神山」「聖山」之稱的博格達峰遙相對望,氣勢宏大,規格極高,應為貴族或王族墓地,這批大墓與一山之隔的吐魯番交河溝北大墓葬俗極為相似,年代相對略早,揭示了博格達山南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關係。(作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阜康白楊河考古隊閆雪梅 張鐵男 張奮強) 來源文博新疆

相關焦點

  • 風吹一夜滿關山:阜康白楊河流域考古
    阜康白楊河流域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東南部,地處博格達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白楊河是阜康市第一大河流,全長約60千米,流經阜康市上戶溝鄉、滋泥泉子鄉,流域面積1272平方千米。近年,配合昌吉州阜康市基本建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楊河上遊至下遊溝口地區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 文物新疆 | 風吹一夜滿關山:阜康白楊河流域考古
    阜康白楊河流域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東南部,地處博格達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白楊河是阜康市第一大河流,全長約60千米,流經阜康市上戶溝鄉、滋泥泉子鄉,流域面積1272平方千米。近年,配合昌吉州阜康市基本建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楊河上遊至下遊溝口地區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區域全長約20千米,共發掘墓葬560餘座,出土各類文物千餘件(組),其中在白楊河中遊和下遊地區均有重要發現。
  • 文物新疆|風吹一夜滿關山:阜康白楊河流域考古
    阜康白楊河流域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東南部,地處博格達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白楊河是阜康市第一大河流,全長約60千米,流經阜康市上戶溝鄉、滋泥泉子鄉,流域面積1272平方千米。近年,配合昌吉州阜康市基本建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楊河上遊至下遊溝口地區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區域全長約20千米,共發掘墓葬560餘座,出土各類文物千餘件(組),其中在白楊河中遊和下遊地區均有重要發現。
  • 新疆阜康白楊河流域首次發掘大規模古墓群
    來源:天山網阜康白楊河古墓群發掘現場。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排列有序的大規模石棺墓葬群,葬俗罕見的高等級大型墓葬……7月20日,記者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疆阜康白楊河中遊發現大面積分布的石棺墓群,這是新疆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棺墓群。此外,在下遊還發現十餘座戰國時期高等級大墓,推測可能是貴族墓地。
  • 「邊疆時空」新疆阜康白楊河流域首次發掘大規模古墓群
    排列有序的大規模石棺墓葬群,葬俗罕見的高等級大型墓葬……近日,記者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疆阜康白楊河中遊發現大面積分布的石棺墓群,這是新疆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棺墓群阜康白楊河流域位於新疆阜康市東南部,地處博格達峰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
  •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譯文胡人吹起羌笛響在戍樓之間,戍樓之上景象蕭條月光幽閒。借問悠悠的落梅樂曲有幾首?長風萬裡吹拂一夜灑滿關山。但這鄉思卻略無哀怨,而是隨著一夜風吹滲滿整個關山,以可見的壯偉景觀的實態體現出巨大的內在顯現力與藝術包容力。
  •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邊塞詩起源於先秦時代,在漢魏六朝時期就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到了唐朝則發展為最盛。唐朝時期的邊塞詩不但數量龐大,在質量上也無可挑剔,出現了一大批上乘之作,也出現了固定的邊塞詩作者群。
  • 一夜關山雪滿飛入詩軲轆體
    一夜關山雪滿飛入詩軲轆體李晶一夜關山雪滿飛 秦川八百馬車稀長安剛出西途遠 白骨隴頭多帶衣>天公發怒手輕揮 一夜關山雪滿飛單薄絲綢寒怎御 加霜腹叫又遭飢家有妻兒盼早歸 老娘秉燭密縫衣誰期絲路多災害 一夜關山雪滿飛接梅蘭絕句
  • 吾愛詩詞: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如果你了解高適,就會知道他是一個例外。高適出生於盛唐時期,以寫邊塞詩著名,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邊塞四詩人」。為什麼說他是個例外,從仕途上來說,高適的升遷是非常順利且快速的。
  • 新疆文物考古成果豐碩
    12月4至5日,在由國家文物局、新疆文旅廳(文物局)指導,新疆文博院主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和文博單位的代表與專家學者,就兩年來在新疆的文物考古主動發掘和為配合基本建設進行的考古發掘項目進行匯報與探討。
  • 塞上聽吹笛,詩人生思鄉之情: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塞上聽吹笛,詩人生思鄉之情: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作者:來點君戰爭是人類世界最醜惡的現象,沒有之一;因為由它所牽引出來的各種醜陋現象,可以把人類自身所具有的全部惡意都展露得淋漓盡致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字達夫,著名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與岑參合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邊塞四詩人」。其邊塞詩作筆力雄健、氣勢恢宏,能夠較好地反映盛唐時期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唐山灤河流域考古文化研究
    灤河流域考古文化 原創 魯傑灤河古稱濡水,發源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北的巴顏圖爾古山流入張家口市沾源縣境內與五女河相匯後稱閃電河:流入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附近稱上都河;流入多倫縣 灤河流域是中國文明起源地之一,自遠古開始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歷史上眾多民族在這裡交匯融合,留下了久遠而重要的考古文化。我們通過對灤河流域不同歷史遺存的發整理、分析及研究,對這一地區的考古文化做一簡要探討,時間跨度自史前時期始至元代止。
  • 【阜康吉祥物】阜康旅遊文創產品系列報導—吉祥物形象設計(一)
    ,並且將阜康作為旅遊休閒城市的熱情好客圖形化與擬人化,用現代化、年輕化的設計形式展現阜康絢麗多彩、運動健康、休閒愜意的城市新形象。【設計內涵】 將阜康天山天池神話傳說中的主人公"王母娘娘"作為城市吉祥物可融合阜康與天山天池的關係,增強遊客對阜康的認知,並且藉助旅遊勝地的名氣與眾人熟知的神話人物推進阜康全域旅遊。利用生動可愛的人物造型展現阜康的熱情好客與風土人情,打造阜康市的文化旅遊品牌。
  • 塞上聽吹笛,詩人生思鄉之情: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字達夫,著名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與岑參合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邊塞四詩人」。其邊塞詩作筆力雄健、氣勢恢宏,能夠較好地反映盛唐時期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高適曾多次到過邊關,去遼陽,入河西,對邊塞生活有著較深的體驗。
  • 新疆白楊河煤礦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隨著白楊河煤礦的建設,魯泰控股集團將為濟寧市、昌吉州經濟發展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出新的貢獻。他表示,白楊河煤礦項目正式開工是呼圖壁縣煤炭行業發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要事和喜事,對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全面復工復產、提升區域經濟實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實拍白楊河大峽谷,樹木蔥蘢,溪流潺潺,卻鮮為人知
    來克拉瑪依,除了看魔鬼城之外,還有個地方一定要來打卡,那就是白楊河大峽谷,它位於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境內,217國道跨越河谷。 從白楊河水庫至烏爾禾的河段近東西走向,長24千米,一般寬400米左右,最窄約200米,最寬約600米,兩側河岸陡峭,高約20~30。
  • 晉江流域探秘考古遺址 觸摸沉睡的遠古文明
    晉江流域已探知的遠古遺址有近200處,包括庵山遺址、音樓山遺址、蟻山遺址等,多年來,泉州考古工作者孜孜不倦地進行調查探秘考古遺址 觸摸沉睡的遠古文明時過境遷,遺址裡曾經蔚為壯觀的眾多探方如今已被填平,上面附滿了雜草,缺乏泥土色的地面讓人很難感受到這裡曾是一個巨大的考古現場。但就是在這塊山區中,十餘年前發現了福建省規模最大的以青銅器時代為主的濱海沙丘類型聚落遺址,同時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該時期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沙丘遺址。
  • 詩詞賦,一夜西風吹淚眼,數聲羌笛愁無限
    一夜西風吹淚眼,數聲羌笛愁無限。百尺闌幹人倚遍,滿目天涯,幾度傷離亂。別後相逢猶未慣,舊時情緒多難斷。《蝶戀花》雨後軒窗看竹戶,風捲簾鉤,睡起無人語。獨倚闌幹春晝午,一聲羌笛吹簫鼓。數點梅花開玉宇,綠滿池塘,紅杏枝頭樹。
  • 唐代詩人李益詩選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水宿聞雁早雁忽為雙,驚秋風水窗。夜長人自起,星月滿空江。此時秋月滿關山,何處關山無此曲。其二鴻雁新從北地來,聞聲一半卻飛回。金河戍客腸應斷,更在秋風百尺臺。宮怨露溼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
  • 澧水流域舊石器遺址考古調查取得新收穫
    澧水流域是湖南舊石器遺址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在過去的三十餘年考古工作中共發現了130多處遺址,且時代以中更新世階段為多,但是大多數地點及石製品是上世紀80~90年代調查採集,已完成的文物三普工作亦沒有新的專題性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