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石碑,卻是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三種不同文字,揭秘古埃及史

2020-09-04 科學小木屋

這塊由玻璃包裹的巨大花崗巖石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也是這個國家最引人注目的考古佳作之一。它大約3英尺(91釐米)高,2英尺(61釐米)寬,重約1600磅(725公斤)。但是在這塊古老巖石表面卻雕刻著三種截然不同的文字,一種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一種是希臘文字,而最後一種則是埃及草書。

當然,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在沒有考古學背景的人們看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塊至今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的石碑是考古學家研究埃及最重要的線索之一。也許你可能會想,「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一下這塊石碑的來歷,英國人究竟是怎麼弄到這塊石碑的?

1798年,拿破崙有了入侵埃及的計劃。歷史上,埃及一直是歐洲人心目中與聖經相關的地方,當時有許多人對於曾經統治過這片土地的失落文明趨之若鶩。因此,當拿破崙準備入侵埃及的時候,他提前派遣了一隊「考古專家」和他一起調查這裡的失落文明。拿破崙首先在埃及的港口城市羅塞塔(Rosetta),現在被稱為拉希德(Rashid),開始了他所能入侵和徵服埃及之前的所有準備。

1799年7月15日,當法國士兵開始收集石頭來加固他們的防禦工事時,士兵們發現了一塊奇怪的花崗巖石碑並且上面刻有文字,由於士兵們知道他們的指揮官拿破崙帶來了「考古專家」,因此他們將這塊石碑上報給了拿破崙。拿破崙在看到這塊石碑上的銘文之後,將其稱之為皮埃爾·德·羅斯特(Pierre de Rosette),或者叫羅塞塔石(Rosetta Stone)。

雖然法國人最先發現了羅塞塔石碑,但最後卻被英國人拿走了。在拿破崙入侵埃及大約一年半後,由於戰敗的原因,他選擇了離開埃及,隨後法國也將埃及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奧斯曼帝國和英國軍隊。

在與法國交戰之後,英國人奪走了拿破崙幾乎所有的私人物品,他們將這些物品運送回倫敦進行仔細檢查,這其中就包括羅塞塔石碑。而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將其發現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雖然他們以前也曾見到過許多此類石頭的例子,但羅塞塔石碑這樣的石頭還是第一次見。一時間,羅塞塔石碑成為了考古學家們了解古埃及的橋梁。

如今,羅塞塔石碑不僅是一種用於了解古代埃及文字的珍貴文物,而且石碑上的希臘文字也向世人揭示了古代埃及的神秘歷史。這些重要的文字讓我們能夠深入研究過去,揭開這個早已逝去、被時間遺忘的文明。即使在今天,當我們發現一件事的線索時,我們習慣將其稱之為「羅塞塔石」。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因為一群法國士兵因為建造防禦工事,這塊傳奇石碑可能永遠也不會被我們發現。

而對於羅塞塔石碑上所記述的內容,大致為:公元前198年埃及的祭祀為13歲的法老託勒密五世刻寫的頌詞,託勒密五世繼位後重修神廟。為了感謝法老的恩德,古埃及的祭司們在他登基一周年時刻下了這方石碑。關於羅塞塔石碑你還知道哪些秘聞呢?歡迎評論區分享,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頻道。

相關焦點

  • 平凡石碑,卻是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三種不同文字,揭秘古埃及史
    這塊由玻璃包裹的巨大花崗巖石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也是這個國家最引人注目的考古佳作之一。它大約3英尺(91釐米)高,2英尺(61釐米)寬,重約1600磅(725公斤)。但是在這塊古老巖石表面卻雕刻著三種截然不同的文字,一種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一種是希臘文字,而最後一種則是埃及草書。當然,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在沒有考古學背景的人們看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塊至今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的石碑是考古學家研究埃及最重要的線索之一。也許你可能會想,「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塊平凡的石碑,卻解開了古埃及之謎
    但奇特的是,被喚作「鎮館之寶」的卻是一個刻滿字、毫無美感的石碑,莫不是經驗老道的大英帝國還有看走眼的時候?石碑自上而下密密麻麻刻著三種不同的文字,除了最下方的希臘文,兩外兩種都是些看不懂的字符,除此以外再無花紋。
  • 博空間|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 —— 古埃及展廳(海外01)
    埃及館貫穿於大英博物館西翼的,這塊「貌不驚人」的黑色玄武巖石碑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為正是這塊石碑成為破譯古埃及文明的「鑰匙」,讓湮滅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重新被世人所認識。它大約來自公元前196年,以三種文字刻著幾乎相同的文本。這三種文字分別為「聖書體」、「世俗體」和「古希臘文」。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揭秘古埃及密碼,這才是真正的象形字!
    發祥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文明距今已逾八千年,而其所用象形文字曾失傳千餘年。直至1799年,「古埃及文字密碼」羅塞塔石碑才被一個法軍上尉發現。 問題來了,被法軍發現的羅塞塔石碑,為何會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三寶之一呢?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符號二:文字,他是穿越時空的語言符號|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
    這一講,請跟我去大英博物館走一遭,那裡有一件藏品,羅塞塔石碑。透過這塊石碑,你可以了解文字符號的巨大魔力。羅塞塔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同一時期秦始皇正在努力統一中國的文字,這兩件事都和文字有關,距離今天有2200多年。
  • 埃及要求大英博物館借回古埃及羅塞塔石碑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唐娜報導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埃及方面表示,在從法國羅浮宮成功追回失竊文物後,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正趁熱打鐵,向英國提出希望大英博物館能把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借給埃及。羅浮宮決定歸還埃及的文物是來自古埃及第九王朝時期一處法老陵墓中的壁畫殘件。
  • 百物展逛不夠 跟著小編認識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英國國家博物館(俗稱: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起對公眾開放。三種文字的國王詔書——羅塞塔碑  4號展廳中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Stone)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時任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的詔書。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此畫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畫,即所謂「別成家數」。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真實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繪了當時汴京東南城角這一典型的區域。畫面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如一氣呵成。畫中所攝取的景物,大至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小到舟車裡的人物,攤販上的陳設貨物,市招上的文字,絲毫不失。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竟是一塊兒穿越千年,會說話的石頭
    大英博物館中四分之三的藏品,都是英國從各國進行文化掠奪而來的,例如,埃及文物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有10萬多件來自古埃及的各種文物,代表著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臘和羅馬文物館、東方文物館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臘、古羅馬和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
  • 偉大的文字-羅塞塔石碑
    當我們走進大英博物館古埃及館的大廳,經常看到被很多人圍著的一塊黑色石頭,在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它是少數被放置在玻璃櫃中展示的文物
  • 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其中一鎮館之寶來自圓明園
    英國曾經是歷史上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已經過去,但當時的鼎盛給英國留下很多可以回想的輝煌,英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很多都是歷史罕見的寶物。這些歷史的戰利品躺在博物館中見證者歷史中曾經的輝煌。珍寶眾多的博物館中還有一些鎮館之寶是歷史之最。
  • 羅塞塔三種文字石碑:有助解讀古埃及象形文
    原標題:羅塞塔三種文字石碑:有助解讀古埃及象形文   神秘的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上刻有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聖書體、俗體文世俗體和古希臘文。在1799年7月15日(也有說法是19日),他在當地發現了一塊刻有雙語法令的石頭,也就是人們所知的羅塞塔石碑。   儘管這塊石頭上的文字只是雙語,但卻刻著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聖書體、俗體文世俗體和古希臘文。一個多 世紀之前,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了這片土地,他要求人們必須使用古希臘文。   石碑上的文字是古埃及法老託勒密五世所頒布的詔書。
  • 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鎮館五寶全部來自別國
    在許多旅遊攻略中都有關於「大英博物館著名藏品」的介紹,例如埃及羅塞塔石碑、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刻、波特蘭花瓶、拉美西斯二世頭像、弗蘭克斯首飾盒等等一長串「必看」名單,但由於博物館空間巨大,絕大多數人無法依照「攻略」全部看遍。
  • 帶你一起遊英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極為豐富,究竟哪一件才算鎮館之寶,說法眾多。但更多人認同的,是一塊其貌不揚的石碑———羅塞塔石碑。   這塊羅塞塔石碑誕生於公元前196年,是由埃及託勒密王朝的一群祭司製作的。石碑上德的內容分別埃及象形文、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雕刻出來。
  • 閒談||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國的藏品則是佔據了絕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羅馬遺蹟、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於世。大英博物館的館藏藝術品眾多,種類涵蓋廣泛,今天小編就與各位看官閒聊其中幾件矚目的藝術作品!
  • 古埃及石碑上的秘密,竟被漢語成功破解
    由於這塊石碑在羅塞塔被發現,所以被命名為「羅塞塔石碑」。現如今這塊石碑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之中,並被認定為是鎮館之寶。之所以說「羅塞塔石碑」是鎮館之寶,是因為在這塊石碑之上不僅刻有古埃及文字,同時還刻有用古希臘文字翻譯的同步內容,這就對於人們研究古埃及文字幫助非常大。
  • 帶你去看G20各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今天,《走遍世界博物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G20各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走起!; 國寶簡介:這顆重達86克拉的巨大鑽石,以其罕見的重量和無與倫比的精美成為土耳其託普卡比皇宮博物館最耀眼的鎮館之寶。。
  • 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這是C叔聊歷史的第 31 篇文章古埃及象形文字今天來聊聊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這也是C叔英國遊的第一篇文章這塊石碑其實就是一塊殘缺的花崗巖,因為是在一個叫羅塞塔的地方被發現,所以就叫羅塞塔石碑。
  • 世界最知名的文物羅塞塔石碑,破解古埃及文明的鑰匙
    羅塞塔石碑現在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埃及館進門處1799年7月15日,拿破崙的軍隊準備在尼羅河三角洲不久後埃及遠徵軍被英國人消滅,羅塞塔石碑落到了英國人之手。英國人將羅塞塔石碑運到了大英博物館,召集了一批著名的學者來研究這塊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