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2020-12-04 遼寧臺觀世界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

什麼是斷舍離?

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如果能用斷舍離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做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我們就能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更好的抉擇,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根據需求做出選擇

斷舍離,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

隨著年紀的增長,你會發現一個事實:我們每一天都在做出選擇。

遇到岔路時,向左或者向右,是選擇;遇到喜歡的,只能二選一,是選擇;家裡的東西太多,丟或者不丟,是選擇。

山下英子在書裡說道:我們身處在一個物質過度泛濫的時代,在社會,家庭,自我這幾個關係責任上,而造成了自己捨不得丟棄物品的現象。

就像我們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因為滿減,我們會去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來湊數。又或者我們在逛街時,聽到某家店說買東西有優惠或者買一送一活動,這個時候我們就更加的不會排斥了,大多數都會買,好像不買就是吃虧一樣。但是這個過程我們有沒有認真地想過,我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這個東西對我非常重要,並且有幫助嗎?所以,我們要搞清楚物品與我們的關係。當我們發現一些東西對我們自身沒有作用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清除。

要有決斷力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很多東西是我們不需要的,但就是因為喜歡或者其他原因,在舍與不舍之間猶豫。山下老師說,「那些囤積的,未利用的人、事、物就等同於沒有被實踐的知識,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地走近『知識』。」

不管是物,還是人,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家居清理,不管是我們接受外來的新事物,還是自己的內心,只有讓它『空』起來,才能節省出空間讓『新』走進來。

很多人因為害怕、惋惜或者不甘,不肯捨棄,所以舊的物品、壞的情緒、不好的三觀、曾經的際遇等等,就一直在自己的世界裡延續,讓自己停留在過去,依戀過往。

有勇氣捨去,才能拿得起新的生活。只有不斷減少虛假,才能讓自己事事有所作為。

不管是堆積在家中的雜物,還是沉積在心上的「垃圾」,人生變幻莫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清潔力」,敢於「斷舍離」,扔掉該扔掉的,讓生活簡單從容,讓心簡單從容。如果你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那就看看《斷舍離》這本書吧。

《斷舍離》自2013年引進國內,目前銷量已突破200萬冊。有人從書中找到安寧,有人從書中認清自己,有人從書中得到了解脫……

希望你也可以通過此書,踐行一下斷舍離的精神,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如果能用斷舍離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做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我們就能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更好的抉擇,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 山下英子:斷舍離是人生的新陳代謝
    掀起全球「斷舍離」熱潮的作者,曾是全職主婦的山下英子,短髮幹練,總是一身素雅套裝,說起話來雲淡風輕,卻一直在跟鍋碗瓢盆的家務較勁。山下英子曾說,「斷舍離」是她一生傷痛的歷練、大徹大悟後的結晶。山下英子甚至覺得就那樣死去了。那時山下英子並不理解,問題不在於家、不在婆婆,而在於她當時太依附別人而活,只在乎別人的眼光。她毅然決定,寧可背著不孝的罵名,也要與丈夫搬離婆家。之後,一連串痛苦襲來,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患癌過世。沒多久,她的外甥女也因為壓力而選擇輕生。
  • 山下英子《斷舍離》的進階書《自在力》
    我常常在頭條看到一些人描述自己假期想旅遊卻受到家務羈絆而不得留在家裡的;想離開現在的不靠譜的伴侶卻又下不了決心決斷的;想辭職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卻不敢輕言放棄的;在頭條收益不多眼看就要破千粉卻突然被關小黑屋而焦慮不安的……今天的好書推薦就跟條友們推薦山下英子的《自在力》一書,相信讀完
  • 山下英子:生活中如何做到「斷舍離」?
    山下英子,「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現居住地:日本關於山下英子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於是,當機立斷,將這一箱子書斷舍離掉,自己也慢慢試著不再排斥現實的婚姻。山下英子說,她很喜歡中國讀者提出的「減法生活、自在人生」的口號,而豆瓣裡一篇著名的書評更精確地概括出山下的思想: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1提問:究竟什麼是「斷舍離」?山下英子:表面看,這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 山下英子:人生困惑,先從斷舍離開始
    就像下面這段話:人心之煩,煩在計較;人生之苦,苦在執著;人生之難,難在放下。朋友給我打電話,哭訴她的婚姻生活,我便把這話說給她聽。而後她反駁道,用這些空洞的東西熬的雞湯她咽不下。我笑道,還有實際操作類,建議讀讀《斷舍離》。
  • 專訪山下英子:生活中如何做到「斷舍離」?
    斷舍離微信公眾平臺致力於斷舍離文化推廣和斷舍離實踐的分享,是目前國內斷舍離踐行者的重要交流平臺。山下英子,「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現居住地:日本關於山下英子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
  • 山下英子《斷舍離》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山下英子《斷舍離》一、導語《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山下英子通過參透瑜伽「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並由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 山下英子:中國的傳統文化啟發了我對斷舍離的思考
    帶著這樣的問題,整理生活遊學團的小夥伴們與《斷舍離》的作者、日本著名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領悟「斷舍離」的真諦。通過這次遊學,我們了解到更多關於山下英子的人生故事,從而更能深刻地理解「斷舍離」。
  • 山下英子「斷舍離」
    ,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人生整理術。▲ 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學生時代邂逅瑜伽的行法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並由此歸納出「斷舍離」,提倡將其運用到日常的「整理」中,提出了不問年齡、性別、職業的、任何人都可以實踐的自我探尋法。在全國各地舉辦研討會和講座,此外還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開展豐富的活動。以暢銷書籍《斷舍離》為首,在全球20幾個國家出版發行了斷舍離系列書籍,成為著名的暢銷書作家。
  • 專訪山下英子:所謂斷舍離,其實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自我探索之旅
    山下英子說,她很喜歡中國讀者提出的「減法生活、自在人生」的口號,而豆瓣裡一篇著名的書評更精確地概括出山下的思想: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問:究竟什麼是「斷舍離」?答:表面看,這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 山下英子斷舍離:751斷舍離法則,讓你的生活更加整潔美好
    百無聊賴中聽到李宗盛的一首歌《給自己的歌》: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其實,是時候解放自己了,用一場徹底的「斷舍離」來拯救不斷陷入泥沼的自己。「斷舍離」一詞首次出現於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同名書籍《斷舍離》當中,作者是著名的雜物管理諮詢專家。
  • 山下英子《斷舍離》:通過家居整理之法,講述人生整理之道
    第一次聽到「斷舍離」,以為是一個佛學的名詞。大概和「愛別離」、「求不得」一樣,屬於「人生七苦」那一掛。後來看到書才知道,這是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它已經在日本盛行多年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原著2009年出版,
  • 與山下英子感受《斷舍離》「出」的美學,螺旋上升式促進改變人生
    山下老師所說的斷舍離更進一步,它強調的是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與人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陳數與山下老師的緣分,被霍金的「世界上最讓人感動的,是遙遠的相似性」完美地詮釋了。陳數與山老師的相識,讓她的探索和堅持更加清晰、明朗。她認為的「斷、舍、離」:斷的是物品,脫離的是執念。「斷舍離」是對自己人生的整理。
  •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使「自律女王」陳數,在艱難時光裡獲得重生
    山下英子所寫。《斷舍離》和山下英子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是點福利時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斷舍離》逃避現實的學員子女士山下英子的一位學員朋子女士:朋子小姐在30年前嫁給丈夫時,是逼不得已,在剛結婚時就覺得和丈夫相處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為了孩子,仍然和丈夫繼續著這段婚姻
  • 山下英子《斷舍離》教會人們一個真理:想幸福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
    山下英子老師創作的《斷舍離》一書,在拜讀過之後才會明白,得與舍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生數十載,別求的太多,留點餘地給來世,下一世。一,山下英子創作人山下英子老師在百度百科的介紹並不算多,知道她也是因為偶爾買得斷舍離一書,在看書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這個女人的偉大之處。
  • 陳數助陣山下英子《斷舍離》讀書會 分享:減法生活是內心的充沛
    昨日(1月10日),「自律女王」陳數友情助陣山下英子《斷舍離》的北京讀書分享會。曾為《斷舍離》中國再版傾情作序的陳數,已經將「斷舍離」哲學踐行了五年,此番以讀者身份與山下英子暢聊心中對於「減法生活」的探討,引發現場觀眾掌聲不斷。據悉,陳數與山下英子結緣於個人微綜藝《SHU理生活》。
  • 山下英子:什麼是「斷舍離」
    內容簡介:  身邊的雜物越堆越多,卻怎麼都丟不掉,因為「捨不得」、「好可惜」;  不斷地買新東西,怎麼都停不了手,因為「萬一沒有……」、「總有一天會用到」;  想把屋子收拾乾淨卻遲遲不肯行動,因為收拾「很麻煩」、「費時間」;  ……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作者山下英子通過參透瑜伽
  • 山下英子《斷舍離》經典語錄,改善你的生活,減少欲望,豐富內心
    最近,網上很流行"斷舍離"的生活方式,那麼,什麼是斷舍離呢?斷舍離是通過立足當下和新陳代謝原則,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構想居所具體布局,然後通過雜物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構築令自我愉悅的生活狀態。
  • 山下英子《斷舍離》:認清自己,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斷舍離》山下英子有人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去理理髮,因為感覺理完髮後的自己和從前不一樣了;有人說,煩悶的時候,整理下房間,看著整潔的房間覺得心情瞬間舒暢了;這些簡單的清理雜物是我們生活中的斷舍離,因為清理了一些不舒服的東西,暫時獲得了心理上的某種滿足
  • 山下英子《斷舍離》:餘生,往事清零,愛恨隨意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這本書裡,講述了一個如何生活得更加輕鬆的方法。斷,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即捨棄多餘的廢物;離,即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其實「斷舍離」這個概念,不應該僅僅放到家務之上,人生同樣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不僅僅是在教會我們整理家居,更是在教會人應該如何去整理自己的內心,讓人學會把造成內心煩惱的東西丟出去,還回自己內心的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