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各行各業的門檻都在提高,俗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中國的傳統文化及術數也再次迎來了春天。
兩個月前,2019年9月5日,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易學實戰應用大賽」的啟動儀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代表現場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稱「《易經》與預測學納入了2019年博士(全日制)招生計劃當中」,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易學界的巨大轟動,各路學者及愛好者奔走相告,這一喜訊對他們而言是「認可」,是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對易經及預測學的認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周易預測再也不會是某些人眼中的江湖迷信。
待周易預測學邁向正軌後,那些連周易基礎理論都沒掌握的「江湖騙子」們也就沒有了生存空間,或許將改變世人對大宗正派術數的偏見。的確,多年來,周易預測學一直被大多數人所詬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神棍」們招搖撞騙所導致的,甚至讓很多人開始排斥《易經》,疏離國學,疏離傳統文化,對它們僅存的印象就是「封建迷信」。
作為群經之首,作為中華文化根源的《易經》若被誤為封建迷信,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我們尊崇的孔子就是易經的鐵粉,易傳《十翼》正是孔子讀完易經後寫下的註解和感悟,孔子曾感嘆自己讀易經讀太晚了,成語「韋編三絕」就是出自孔子,說他在讀易經的時候,三次讀壞了竹簡。可見《易經》的內容是多麼的博大精深,耐人尋味,其實我們國家也一直在逐步地推動國學,推動傳統文化。
1977年5月7日,經黨中央批准,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基礎上正式組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如今社科院將《易經》與預測學納入博士招生計劃也並非偶然,從教育上國家一直在不斷地滲入傳統國學文化。
設有國學專業的幾所大學
1.清華大學,2009年11月1日成立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還開設了清華大學易經建築風水班。
2.北京大學,1922年便成立了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
3.東南大學,1924年成立的東南大學國學院。
4.廈門大學,1926年成立的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5.首都師範大學,2013年11月27日在京成立了首都師範大學國學傳播研究院(國學院)
6.武漢大學,武大國學院成立於2010年6月25日,早在2001年便在國內率先創辦了國學本科試驗班。
......
還有哪些大學設有國學院,待大家補充。
包括孔子學院,截至目前,中國已在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現有學員210萬餘人。孔子學院的義務除了推廣漢語,最重要的就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中華文明之美。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很多儒家學說《論語》、《孟子》,道家學說《老子》、《莊子》,兵家學說《孫子兵法》、《六韜》、《三略》等諸子百家的作品,實際上都是源自《易經》而拓展出來的學說。所以說,學習國學就要先從《易經》開始,包括學習周易預測學同樣如此,無論是梅花易數、六壬還是奇門遁甲,要想學好學精,就要先熟讀《易經》,先有理論,再談實戰。
《易經》陸續出現在高考試卷
其實《易經》已經多次亮相高考以及公務員考試中,哲學或國學、易學的在職研究生更是要考到《易經》,自2017年開始,《易經》的身影便出現在了高考的試卷中。
2017年出現在文科數學全國卷中的太極圖,文科作文談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看法,以及理科數學試卷中一道從《易經》演化而來的《算法統籌》的題。
2018年高考試卷中出現了《老子》有與無的相關考題。
2019年,今年的高考數學全國卷中,引入了《易經》六十四卦的內容;以及2019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的筆試中,《易經》的相關知識出現在了第十二道常識判斷題中。
被大材小用的著作
《易經》裡的學問涉及領域之多,包含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天文、地理等等,總體可以概括為象、數、理、佔,而大部分人都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卻忽略了象數理的存在,近而導致長期以來這本著作被世人所誤解,被大材小用,甚至被有些心懷不軌之人鑽了空子。
要知道佔卜的理論依據均來自前面的象數理,若這三門學問都沒有搞明白,還沒有學會跑就想要飛,那佔也很難發揮出它的作用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周易預測師精準度參差不一的原因所在,如果象數理掌握的較好,那麼預測的準確率自然也會越高,理論上來講,尤其是奇門預測,預測師的水平高的話,準確率應該在95%以上,小天國學的羅江普老師研究奇門易學20多年,對奇門預測頗有經驗,一直以實戰派大師著稱,預測的準確度小編是深有體會的,不得不說奇門遁甲不愧為「最高預測學」。
當然預測只是一方面,《易經》的學問及意義遠不於此,既然國家將其納入各種大型考試中,也再一次強調了《易經》不可撼動的文化地位,足以體現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望所有人正確理性地看待《易經》,看待預測學,也奉勸那些投機取巧的學者和那些投機倒把的術士們,「學以致用,勿學以濫用」。
對於「《易經》與預測學納入中國社科院博士招生計劃」這件事,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