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枝:把張家界的石頭賦予了生命和靈性

2020-12-06 掌上張家界

張家界新聞網7月31日訊 (文/圖 黃嶽雲) 石雕是人類最早的雕刻,是寫在石頭上的歷史,它是藉助花崗巖、大理石、青石等天然石料為原材料,經過機械加工、切割後,採用圓雕、透雕、浮雕、沉雕、鏤雕、影雕、微雕等技法精雕細琢成一件件有生命和靈性的石雕工藝品。

用張家界市特有的金檀墨玉石雕刻而成的茶盤7月29日,在慈利縣榮達石材有限責任公司,筆者見識了石雕工人們的精湛技藝。未曾進門,「吱吱吱」一陣陣電鋸聲率先入耳,走進公司環視四周,只見3臺石材切割機正在將重達幾十噸的石材荒料進行切割,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一個30多不到的小夥石雕工藝師右手握著銼刀,嫻熟利落地在一塊茶盤大小的青石上雕鏤著,不時有石粉落下,他輕輕吹去,後又拿起石頭,仔細端詳了一會兒,換個角度,繼續雕刻, 不一會兒,一幅活靈活現的貔貅圖形便清晰的呈現在筆者眼前。 石雕工藝師小黃告訴筆者:石雕的主要工具有刻刀、剁子、錘子、斧頭、楔、磨頭以及現代電動工具。光看工具我們和建築工地的泥瓦工差不多,實際上我們幹的是技術含量很高、工藝很細緻的活。「我手頭正弄著的是石雕茶盤,是根據石頭的天然特性,設計加工精雕細琢而成。因為石頭具有硬度大,密度強,顏色天然,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不褪色,磨光後不會吸茶色等優點。所以用石頭雕刻製作而成的石雕茶盤,茶壺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實乃賦石頭之靈性,兼水土並容,讓茶葉回歸自然,用石雕茶具品,賞心悅目,修身養性。」石雕工藝師小黃介紹道。

石雕工藝師正在雕刻貔貅圖形公司董事長方金枝告訴筆者,石雕所用的石頭品質很重要,石為基,靈感為翅,石雕師賦予作品生命。同泥塑類創作不同,石雕創作只有減法,沒有加法。石雕創作大多先有石頭,後有設計。 「你剛看到的石雕茶盤,就是這些毛料雕成的。」說起石雕藝術,方金枝滔滔不絕,「石雕常採用青石和花崗石。雕刻前,石匠要對擺放的石頭進行考察,核對畫像,制定雕刻提綱。製作工序分為選料、設計、鑿粗坯、雕細部和打光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仔細核對尺寸,不能有半點差錯。

在金檀玉墨石鏤雕成的石雕茶壺、茶盤塗上張家界獨有的土漆就形成一件絕配石雕茶具 「我是福建人,2006年開始進入石材開發和加工行列,通過幾年的打拼,公司打造的高端石材產品相繼走出了國門,也領略到了石材藝術品的魅力以及市場前景,2012年之所以把公司搬到張家界這裡來,主要是看中了這裡的金檀墨玉石的品質和土漆,因金檀墨玉石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富硒、氧化鎂等微量元素,而金檀玉墨石與土漆是石雕雕茶壺、茶盤等石雕茶具品最佳絕配材料。」董事長方金枝一邊欣賞自製的石壺一邊介紹說:「近年來,具有實用和觀賞、收藏價值的石雕茶具品猶如一朵新開的奇葩在發出誘人的馨香,石壺是以天然生成的石頭為原材料,在良工巧匠的雕琢下將原本感覺是一塊冷冰冰、且無任何欣賞價值的石頭改造成一種有靈氣和生命的精美藝術品,也以其逼真、自然的寫實風格,形神兼備的藝術造型在石雕藝術領域也佔有著一席重要的地位。」基於此,2018年公司被作為招商引資項目落戶慈利縣。2019年經過重新布局,公司將張家界王家坪作為金檀墨玉石開採基地,在慈利縣則建了一個佔地面積9000多平米的高端石材加工基地,並增加了一條石材工藝生產線,專門加工石雕茶具用品。

將採運回來的金檀玉墨石進行切割身為石雕工藝師、方金枝的老婆鄭小青用行話說,石壺造型藝術是給人第一視覺的直接感覺,印入眼帘的視覺效果。壺腹、壺鋬、壺流、壺蓋四大體積的大小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美觀、自然、得體的視覺感受。比如壺流(嘴)要成弧形狀,要有動感,倒水時,水流要長而暢。壺腹要穩重,壺鋬手感要好等。 在我國茶文化發展史中,以天然原石制壺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石壺藝術目前已形成三大風格:一是以紫砂茶壺藝術為源本,採用機械加工為主、手工雕刻為輔的仿紫砂造型的石壺,主要是傳統雕刻藝術風格;二是以傳統雕刻藝術為源,發展形成了現代寫實雕刻藝術風格;三是以自然的觀賞石造型為源本,進行適當加工,保留原石原味,有現代抽象寓意的自然造型藝術風格。僅二年時間,公司就銷售了石雕茶具用品5萬多件,並出口到美國、歐洲、越南等國家。

相關焦點

  • 方金枝:把張家界的石頭賦予了生命和靈性
    (文/圖 黃嶽雲)石雕是人類最早的雕刻,是寫在石頭上的歷史,它是藉助花崗巖、大理石、青石等天然石料為原材料,經過機械加工、切割後,採用圓雕、浮雕、透雕、浮雕、沉雕、鏤雕、影雕、微雕等技法精雕細琢成一件件有生命和靈性的石雕工藝品。
  • 賦予文字新的能量和靈性
    蘇忠的散文詩,以恬淡的心、靈動的筆,與自我對話,為山水立心,為時代畫像,完成自己與世界關係的省思和審美抵達。閱讀這些詩性豐盈的作品,讓人不由得慢下來,暫時忘卻世事的蕪雜,內心變得純淨,重新打量生活,觀照生命的盼望,感受萬物生生不息的樂趣,獲得身心的滿足與升華。
  • 《天空中坐滿了石頭》,靈性的凌仕江,靈性的西藏(上)
    在拉薩,羊和她失散了,羊誤闖天葬臺,讓死者靈魂不能升天,死者家屬和紅衣喇嘛要處死這隻羊,德西梅朵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羊的生命。德西梅朵的犧牲喚醒了眾人心中的一種情感,羊的力量讓他們放了德西梅朵,讓她和羊相聚。羊與這個叫德西梅朵的老婦人生死相依的感情就像高原的格桑花一樣美麗。拉薩的太陽為德西梅朵而升起。
  • 萬物皆有靈性,石頭有靈性嗎?
    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靈性,也包括沒有生命的山石河流。比如,在一個荒郊野外的大石頭邊發生過一起兇殺案,過了幾十年,某位高僧大德路過,是會感應到這裡曾發生過不好的事情,石頭雖然沒有靈性,但是怨念積蓄在那裡,他也就有了靈性。
  • 賦石頭以生命,不要小瞧一塊石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增長,我對這一愛好的認識由淺入深,不斷升華,分別經歷了五個層面,即自然層面,藝術層面,人文層面,歷史層面和生命層面。 開始撿石頭,只為居間裝飾,所以對選石的標準,只要覺得花紋好看就喜歡。
  • 詩畫張家界丨北京詩人北塔:張家界一次次地激發我的想像和靈感
    編者按: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憧憬,就像詩和遠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詩和遠方,在詩的引領下奔赴遠方,看見奇峰秀水,張家界便是邂逅詩和遠方的地方。仙境張家界·詩約全世界。9月5日,2020年第四屆中國·張家界國際旅遊詩歌節之「我為美麗寫首詩」全國精美旅遊短詩大賽正式啟動,點燃大眾詩歌創作熱情。
  • 張家界的山呵張家界的水,叫所有美的形容詞黯然失色!
    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吳家峪門票站→金鞭溪→大氧吧→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吳家峪門票站再出發我們就選擇了山下,我們的行程安排的很寬鬆,自然醒出門,玩累了回去休息。就算緊著把景點遊全,遊覽效率也是很低的。
  • 張家界奇形怪狀的石頭、驚心動魄的索道,給人深刻的印象
    張家界吳仁傑去年,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一起去張家界旅遊了。那裡有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像烏龜,有的像觀音菩薩,還有的像雨後的春筍,密密麻麻地直立在山中。山中還有很多的野猴子,在路的兩邊四處亂竄。我們看見了一隻母猴抱著一隻小猴子,媽媽就拋了一塊餅乾出去。猴媽媽拿到了那塊餅乾,然後一大群猴子都來搶餅乾吃。
  • 張家界金檀墨玉石之西施壺
    張家界榮達工藝一水一沸一爐香,張家界榮達工藝張家界盛產金檀墨玉石,所產石頭具有硬度堅、質地密、顏色佳、紋理天然等特點;所製成的茶壺美觀堅固,保溫性極其突出。張家界榮達工藝把石壺雕刻工藝與金檀墨玉石完美結合,賦予了張家界金檀墨玉石新的生命力。
  • 張家界金檀墨玉石之西施壺
    張家界榮達工藝一水一沸一爐香,張家界榮達工藝一水一沸一爐香,一衝一泡一日涼。張家界盛產金檀墨玉石,所產石頭具有硬度堅、質地密、顏色佳、紋理天然等特點;所製成的茶壺美觀堅固,保溫性極其突出。張家界榮達工藝把石壺雕刻工藝與金檀墨玉石完美結合,賦予了張家界金檀墨玉石新的生命力。
  • 湖南張家界有一塊石頭,「長」得超像魯迅先生!簡直惟妙惟肖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我國地大物博,有許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其中有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怪巖,也能讓人回味無窮。在湖南張家界,就有一塊天然奇石,「長」得超像魯迅先生。
  • 一個個石頭都好像有靈性一樣,樣子美極了,大自然很好看
    這裡的景色很漂亮,一個個石頭都好像有靈性一樣,這些景色仿佛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特別多的。抽空出去走一走也是相當不錯的,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都是有生命的。而大自然賦予的這些生命,雖然有的等級比較低,但是它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價值的。
  • 奇石收藏,聆聽靈性的石頭講述歲月滄桑(之一)
    也始終認為石頭是有靈性且與收藏者有緣分,本人雖不是專業收藏者,卻願與石頭對話,聆聽那些洞穿歲月的遠古聲音,與奇石愛好者一道分享心得、感悟人生……巖漿的燒烤、陰冷的黑暗、遙遙無期的等待……想想它們經歷的一切,人的生命又顯得何等的渺小。如今,它們重見天光,與我們相遇,這難道不是一種緣分嗎?
  • 預言:「巖石上的龍蛇」巖畫大師們簡直就是給石頭賦予了生命!
    預言:「巖石上的龍蛇」巖畫大師們簡直就是給石頭賦予了生命!「我記得的是1982年,那時你們應該都還沒出生吧,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劉堯漢教授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宋兆麟、張延平等專家到這裡作了為期23天的清理、考古、測繪、拍攝和捶拓工作,當時就充分肯定了該南詔大理時期石刻巖畫的重要歷史價值。」沙馬古西說。「首屈一指的專家、將近一個月的考察研究?
  • 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 精美旅遊詩歌大賽獲獎名單
    《苦竹寨》,作者甄鈺源;《天子山》,作者白公智;《天門洞》,作者姚紅巖;《天下淨地》,作者劉合軍;《張家界簡史》,作者李文山;《張家界,一枚懸垂的印章點題了神跡和臻美》,作者陸承;《寶峰湖》,作者李志高。
  • 如何賦一塊普通石頭予靈性
    是的,兩柜子的石頭,我眼沒看花,確實是石頭,全是樊老自己撿的石頭。他從一堆石頭中摸出一塊小的,告訴我說這是他的處女石(撿來養的第一塊石頭)。這是木頭化石,這塊像個兔子…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故事,都有很形象的描繪。那塊像兔子的石頭,就被樊老用膠水粘了個底座,擺放在他的辦公桌上。
  • 英國的國王和清朝的一品大臣都被這石頭騙了,但它充滿著各色靈性
    現如今,這塊石頭還保存在英國白金漢宮之中。尖晶石顏色豐富多彩,有無色、粉紅色、紅色、紫紅色、淺紫色、藍紫色、藍色、黃色、褐色等,據說尖晶石還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寶石,每一種顏色都有著神奇的治癒功效。橙色尖晶石靈性作用:橙色尖晶石能開啟並調整臍輪,激發創造力,提升直覺,平衡情感。
  • 賦予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今天閱讀的是《精力管理手冊》,作者:張萌,第五章:為意志力充電:重塑思維的渠道-將個人利益置後將個人利益置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賦予自己的生命以新的價值與意義。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尋找生命的意義,如何擁有利他之心?一、養成習慣,每天至少幫助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你周圍的同事或者朋友,也可以是你的家人。我們要常常問生活對我們有什麼期望,而不是總對生活提太多要求。二、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
  • 奇石收藏,聆聽靈性的石頭講述歲月滄桑(之三)
    冷恆: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我一直相信,靈性的石頭是會唱歌說話的。北方沙漠戈壁的風凌石唱的是一首滄桑歲月的歌,像《時間都去哪兒了》,那是歷經磨難傷痕滿身後淡定的淺吟低唱;江南的雨花石是一曲軟語小調,像《夢裡水鄉》,唱的是油紙傘下漫步小橋流水的細膩溫婉;而我們內蒙古出產的錢幣石(眼石)則像一首粗獷豪放的蒙古長調,在草原的炙熱巖漿和雨石風鞭裡野性地歌唱著。
  • 《靈性的實相》:探索生命的真相
    是的…我們能夠達到 ,這一切只有透過對法界能量和自性知識的了解才能達到,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法界能量 。有了這些體驗並且把體驗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得了生命的真知卓見這份真知卓見開啟了千萬道生命的妙門揭示了感知的新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