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石頭以生命,不要小瞧一塊石頭

2020-12-09 文舉憑海臨風

喜歡石頭,有十幾年的時間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增長,我對這一愛好的認識由淺入深,不斷升華,分別經歷了五個層面,即自然層面,藝術層面,人文層面,歷史層面和生命層面。

開始撿石頭,只為居間裝飾,所以對選石的標準,只要覺得花紋好看就喜歡。

有一次我在合慶海邊撿到一些小石頭,它們美麗的花紋和清晰的紋理酷似一位以表現山巖肌理見長的畫家的畫,這不由讓我沉思,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畫,而忽略自然?為什麼我們在意畫家表現出的東西,而對所表現的東西視而不見?其實,自然的才是最美的。這塊小石頭本身不就是一幅畫嗎?一幅最自然、生動、真實的山水畫。所以,喜歡石頭,是喜歡它詩情畫意般的自然美。

某年去韓國濟州島時,對那裡的火山石印象頗深,也順便帶回幾塊。濟州島的火山石雖不漂亮,但斑駁厚重、極富歷史縱深感。那是一塊黑色的,周身遍布泡痕的石頭。遍布的泡痕仿佛在提醒著你,它有著不凡的身世,它經歷過太多歲月的變遷,見證過太多宇宙的變化。端詳著這樣一塊石頭,我感覺穿越了時光隧道,與歷史進行了面對面的對話。我知道,幾億年前,這塊石頭,曾經是一團巖漿,在地球內核裡,它不斷沸騰著,咆哮著,跳躍著,積蘊著巨大的能量,它是那麼地不安分,它是那麼地想見到天日,終於有一天,它實現了夢想,它從火山口噴薄而出,最後凝結成這樣一塊石頭,然後靜靜地躺在那裡。多少萬年過去了,有了人類,有了文明,又有了國家,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推進,終於有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火山口,撿到了這塊石頭,並帶回了家。看著安躺在我家書架上的這塊火山石,回顧它的生成史,我覺得與石頭相比,人其實很渺小,人生百年,在石頭億年的歷程中,不過滄海一粟,太微不足道。所以,我告誡自己,不要看不起一塊石頭,因為在自然造化中,它有著比人類多的多的資歷和閱歷。喜歡石頭,是喜歡它深邃、神秘的歷史美。

棲霞街是威海最後一片百年街區,有次偶然發現,一個老碾子被遺棄在街上的臭水溝裡,甚是可惜,於是果斷把它搬走保護起來。我想,雖然和其他的碾子並無不同,但它見證了百年老街上人們的生活和變化,有其獨特價值。

裡口山的董氏莊園始建於明代,歷史上曾經非常壯觀,後毀於一場大火。有個朋友建議可以去看看,沒準能撿到當年的殘石。某日,我下到附近村裡的水溝裡,不到五分鐘,就發現了一個有人為痕跡的石頭,之後又撿到一塊殘缺的石槽子。不知道是怎樣的緣分使我們發生了聯繫。拿中手中,自是喜不自禁。喜歡石頭,是喜歡它們飽含信息和符號的人文美。

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收藏,醉心於石雕藝術。那些經過古今匠人精心雕刻,重新塑造呈現的石刻,讓我如醉如痴。把它們擺在院子、室內,給人帶來的不僅是視覺的享受,還有心靈的同鳴。經常,我會和它們直視,雖然相視無語,但看著它們栩栩如生的線條和神態,我們仿佛穿遇時空,來了一場無約的邂逅。

那塊石獅獸,一半身子貼在石壁上,那樣的莊嚴肅穆,仿佛在告誡路人,這是

我的領地,絕不容侵犯。

那塊仰天吼,立於我的書桌前,每當我看書學習累了,望它一眼時,它都是那樣的驕傲,仿佛在說,不要懈怠,繼續努力!每當我內心煩躁,幾欲放棄時,它則鼓勵我,再努力一把,放棄畢竟是太容易。我開心時,它仰天長笑,痛苦時,它低鳴撫慰,孤獨時,不舍陪伴,鬆懈時,眼神鼓勵。。。。。。喜歡石頭,是喜歡它美妙靈性的藝術美。

有次去俄羅斯海參崴時,在阿莫爾灣撿到一些石頭,其中有一塊令我愛不釋手。這塊石頭不大,但很光滑細膩,特別是它的正面有個圖案,頗象一位匆匆的行路人,而背面的圖案又是一個「人」字。它好象在向世界宣示:在人世間,每個人都是一個匆匆的行者,一個趕路人,要走好自己的路,必須要做一個大寫的「人」!我又聯想到,我的英文名字叫「herald」,是使者,先驅者的意思,它的寓意與這塊石頭的寓意是如此的貼切,讓我不得不懷疑,這塊石頭難道是上天為我而備?我不由反思,為什麼我與這塊石頭如此有緣?為什麼我會得到這塊石頭?事實上,有太多太多的理由可以讓我失去這塊石頭,只不過無數個偶然全部化作了必然。我在回想,我為什麼在那個時間來到海參崴,為什麼又在那個下雨天跑到阿莫爾灣,為什麼又在數不清的石頭堆裡撿出了這塊石頭?一切都是一個謎,一個冥冥中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謎。這塊石頭因了這份不解之緣和心照不宣的默契,讓我體會到了它的神性和人性。所以,喜歡石頭,是喜歡它富於神性和人性的生命美。

其實我更明白,石頭是無生命的,而人是有生命的,當你把有生命的情感注入到無生命的石頭時,它就成了一份生命和情感的載體,它會變得如生命一般鮮活、可愛,有價值。至少,對於這位付出生命和情感的人來說,是有獨特價值的。其實,世間萬物,不皆如此嗎?書沒有生命,但通過書你可以穿越歷史,與古今中外的哲人進行思想的碰撞,它因此有了生命;歌沒有生命,但它可以憑藉舒緩激越的旋律,令你盪氣迴腸,打動心弦,它也有了生命。所以,我更覺得,尋找石頭的過程,就是給石頭賦予生命的過程。尋找的越多,發現的越多,聯想的越多,經歷的越多,你的內心世界就越博大,越豐富,越精彩。

相關焦點

  • 如何賦一塊普通石頭予靈性
    是的,兩柜子的石頭,我眼沒看花,確實是石頭,全是樊老自己撿的石頭。他從一堆石頭中摸出一塊小的,告訴我說這是他的處女石(撿來養的第一塊石頭)。這是木頭化石,這塊像個兔子…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故事,都有很形象的描繪。那塊像兔子的石頭,就被樊老用膠水粘了個底座,擺放在他的辦公桌上。
  • 世界上不可思議的四塊石頭,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國有一塊!
    石頭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平時修房子、修路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好看的鵝卵石也能起到裝飾的作用。今天要介紹的世界上最神奇的四塊石頭,都有著屬於它們的神奇之處,簡直就是大自然的奇蹟。
  • 命終生天,是由於一塊石頭的布施
    命終生天,是由於一塊石頭的布施按:佛教常說六波羅蜜,其一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又分三種,法施、財施和無畏施,無論哪種布施都有相應功德福報。那麼就財施說,布施所得福報又與什麼有關,是布施財物的多少,還是布施者願心的大小?下面這則故事出自《經律異相》,原始出處是《福報經》。大家看完這個故事,或許會有答案。
  • 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
    「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曾幾何時,耳旁響起這麼一句話,一開始還有些生氣,但時間長了我似乎也已經適應了,她似乎也變得和我一樣愛上了賞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玩石頭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的不理解,也難免會遭到異樣的眼神,但是玩石頭的樂趣只有玩石頭的人自己知道,如果有人問我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那麼我會告訴他。
  • 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
    「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曾幾何時,耳旁響起這麼一句話,一開始還有些生氣,但時間長了我似乎也已經適應了,她似乎也變得和我一樣愛上了賞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玩石頭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的不理解,也難免會遭到異樣的眼神,但是玩石頭的樂趣只有玩石頭的人自己知道,如果有人問我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那麼我會告訴他。玩的不是石頭,而是文化傳承在旁人看來,玩石頭就是荒廢時光,不思上進,但卻不知玩石頭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是一種文化洗禮。
  • 為何有人不要命,也要前往羅布泊?只因一塊價值200萬的石頭
    據說羅布泊就是一個存在於陸地上的「魔鬼三角區」,人一旦進入就會迷失方向,最後只能一直在此轉悠,付出生命。古代時期羅布泊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因此這片區域裡滿是森森白骨,預示著這片區域的危險程度。古往今來人們一直都知道羅布泊的危險,但卻依然有人不要命的前往,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其實是因為一塊價值200萬的石頭。
  • 方金枝:把張家界的石頭賦予了生命和靈性
    張家界新聞網7月31日訊 (文/圖 黃嶽雲) 石雕是人類最早的雕刻,是寫在石頭上的歷史,它是藉助花崗巖、大理石、青石等天然石料為原材料,經過機械加工、切割後,採用圓雕、透雕、浮雕、沉雕、鏤雕、影雕、微雕等技法精雕細琢成一件件有生命和靈性的石雕工藝品。
  • 老老實實地畫一塊石頭
    老老實實的畫一塊石頭今天給同學們上課。課題是《如何解決寫生前的問題》。前幾天我在朋友圈裡發現一塊局部懸崖石頭的照片,很符合畫理。於是就列印大照片,給大家邊畫邊講,就當一次不出門的寫生吧。當前老老實實的腳踏實地的按照步驟畫一塊石頭,畫一棵樹是必然得,不能急於求成囫圇吞棗,就是幾十年的老畫家也未必畫出一塊完美的石頭,在最簡單的筆墨塑造中精彩到位。因為不少人忽略芥子園的筆法。
  • 一塊石頭的人生啟示
    在我的書櫥裡,珍藏著一塊石頭,它曾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    軍校畢業後,我被分配到成都軍區測繪大隊,從事軍事地圖的製作,工作重複枯燥,成天都是和符號、圖紙打交道。雄心勃勃的我並不安心本職工作,一直在偷偷複習考研。    兩年之後,我滿懷信心準備報考,卻因只有大專學歷被拒之門外。
  • 一本講述一塊「非同一般」的石頭的繪本故事《一塊有魔法的石頭》
    兜兜山上有一塊黑色的石頭,這塊石頭是有魔法的,會像芝麻開門一樣,說一聲芝麻開門,就會有寶物在裡面嗎?這個有點異想天開,不過這塊石頭肯定也是非同一般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一塊有魔法的石頭》吧!一、作者簡介蘇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任職於蘇州大學。
  • 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有什麼用嗎?
    農民種植西瓜,為什麼要在西瓜上壓一塊石頭?有什麼用嗎?首先可以確定的就是,西瓜上面放置石頭種植是確實存在的,但是至於其具體作用,大家還是眾說紛紛並沒有一個確實的論證,我歸納了一些,具體有以下幾種作用。有利於西瓜生長和增加光合作用大多數觀點都認為,在西瓜上面放置石頭,石頭的重力會壓制西瓜的向上生長,從而加大西瓜的縱向生長,這樣就有利於西瓜越長越大,再者就是說這些石頭都是該地區獨有的產物,能夠改善西瓜的變得更加甜美,提高西瓜的質量指數,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石頭能增加西瓜的光合作用,能夠更好的傳導熱量,畢竟受日照時間越長,西瓜的味道就越甜。
  • 老人撿到一塊石頭,石頭頂部卻長滿「白髮」,專家:立馬報警
    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而且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物種未被發現,有些生物長相奇特,甚至讓人有些難以置信,就像我們今天講的一樣,老人撿到一塊石頭,石頭頂部長滿「白髮」,專家:立馬報警,可能大家會比較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石頭,才能生長出蒼蒼白髮?
  • 石頭畫變廢為寶 普通一塊石頭,經過手工製作,立即升值上百倍
    石頭畫是創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狀,質地,紋理,進行藝術構思,憑藉深厚的繪畫功力,進行創作。通過把畫和石頭本身特質的結合,保留石頭自然的美,升華和提深石頭自然之美。通過精巧設計和繪畫,給予石頭新的生命,讓一種普通平常的玩石"鮮活起來"。
  • 一塊奇異的石頭
    近日翻出一塊過去搜藏的小石頭,細細看看,覺得石頭的圖紋不簡單,可又不知怎麼鑑定,想到網上高人多,請幫忙看看這塊小石頭有什麼價值沒有。這是一塊小圓石,有清晰的圖案
  • 一塊石頭串起了四大名著!
    一塊石頭串起了四大名著中國古代文人有極深的愛石情結,以石為主題的書畫作品數不勝數,愛石的痴人更是不可枚舉,例如米顛拜石,鄭板橋畫石,宋徽宗「花石綱」,詩人白居易還曾寫了一篇太湖石收藏、鑑賞理論的散文《太湖石記》......有趣的是,四大名著中均有石頭的影子:首先,最具有愛石情結的是《
  • 如何從一塊石頭的外表鑑別是否是隕石?
    我們在戶外經常會看到一些各種各樣的石頭,如果你有緣看到一塊隕石但不認識隕石,可能是你的損失。那麼,如何從一塊石頭的外表鑑別是否是隕石?下面四川混沌鴻濛簡單介紹一下,以後看見有這樣的石頭千萬別不要,有可能是珍稀隕石哦。
  • 一塊石頭?五個億?瘋了吧
    一塊石頭?五個億?瘋了吧!冷靜下來再看這幅畫,內容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直白,描繪了從十個不同角度看同一塊靈璧石的樣子。就這?就這!古代賞石文化話雖如此,但是米萬鍾為什麼對同一塊石頭有那麼多話要說,每一面都附上一大段文字,還邀請眾多文人好友來圍觀點讚?
  • 通靈玉,是石頭還是玉?曹雪芹為啥用一塊石頭承載自己血淚之作?
    《紅樓夢》本名《石頭記》,曹雪芹用一塊石頭來承載自己的血淚之作。《紅樓夢》,是每一個受過中華文化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名字,這部小說在成書之初和相當的時間裡,它的名字都叫做《石頭記》。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成書於曹雪芹的晚年,基本可以證明,曹雪芹終其一生他對這部書的命名一直都是用的《石頭記》。小說一開篇通過一段神話故事交代了個中緣由:說女蝸鍊石補天,剩了一塊沒有用,被棄在了青埂峰上,這塊石頭因為被女蝸練過,通了靈性,覺得自己有補天之才卻不得補天,天天發牢騷。
  • 一塊石頭的蛻變,記美女畫家蓋紅豔和她的石頭畫作品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幸福原創畫吧裡的一位石頭畫畫家蓋紅豔,她用畫筆把普通的石頭通過精妙的構思和高超的技藝變成了藝術品。蓋紅豔,80後,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扎蘭屯市,石頭畫手藝人。擁有百度百科文化名片,手繪作品和新聞報導經各大門戶網站轉載。
  • 他撿來的黑石頭,會是下一塊「瘋狂的石頭」?
    4年前的一場大水後,他在溪流邊發現了一塊怪石頭吳連(化名)住在杭州臨安湍口鎮,今年52歲,他有三個愛好:石頭、草藥、野生靈芝。家人也很隨著他,只要他喜歡的,家人都不反對。2013年夏天,大水過後,吳連幹完活準備回家。這是一條只能通一輛汽車的山路,路下是幾米甚至幾十米高的坡。灣深水響,溪流的最寬處超過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