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如何?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從西北到東北,從畜牧業到生產製造業,各地上市公司均已做好抗擊寒潮準備,生產經營情況如常,甚至還有企業在寒潮中獲得了「商機」。
畜牧企業「寒」中有熱
禾豐牧業是一家位於東北遼寧地區的飼料生產、畜牧養殖企業。記者從公司了解到,目前公司的飼料生產情況一切正常。在白羽雞及生豬養殖等板塊,公司針對寒潮早已做好了準備,供熱物資充足到位,確保不受寒潮的影響。
為了應對寒潮,畜牧養殖企業還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據牧原股份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利用自主發明的熱交換系統,實現了不用煤就可保證豬舍內保持25度左右的供熱溫度,「這套設備即便在零下30、40度的東北地區,也能實現室內溫度達標,既節約了資源,又實現了清潔生產,保證了環保。」
主營禽類養殖的華英農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寒潮確實給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壓力,「一方面,降溫會引起鴨體抵抗力下降,令疾病發生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種鴨和商品鴨因為天氣寒冷,需要攝入更多的飼料,養殖成本也相應增加。」
為降低寒潮的影響,華英農業已制定預案,建立了預防寒潮領導小組,從疫病防控、飼料營養、人員和畜禽防凍安全等方面開展綜合防控工作。目前,公司已通過適當添加稻草、木屑等,或採用保溫燈等供熱設施進行升溫。
壓力之外,亦有機遇。據了解,因氣溫急劇下降,市場上羽絨製品銷售火爆,擁有羽絨業務的華英農業也被冠上了「抗寒概念」。上述負責人介紹,隨著下遊需求旺盛,含絨量90%白鴨絨的價格漲勢明顯。「去年7月份,含絨量90%白鴨絨的價格在每噸20萬元左右,此後緩慢上漲,近期受氣溫下降的影響,每噸價格維持在30萬元左右。」
製造企業「冷」中送溫
與畜牧業相同,生產製造企業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抗擊寒潮。寧夏某化工行業上市公司表示,天氣寒冷確實對施工項目有所影響,但影響可控。公司正積極應對,給施工方提前支付一些工程款,督促、監督施工方做好施工人員的防寒工作及補貼發放,盡力降低寒冷天氣帶來的影響。
同樣是位於寧夏的東方鉭業表示,雖然寧夏最近天氣比往年冷,但公司都是室內作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影響不大。公司冬季的防寒用品如棉衣、手套每年都在正常發放。
位於西安的奧拓醫療表示,目前還沒有什麼影響。公司提供上下班班車服務,保障了員工的出行安全。寧夏風電企業嘉澤新能目前也在盡全力做好員工的防寒、防凍的應對工作。
水泥生產企業則利用冬季錯峰停產進行檢修。甘肅的水泥企業祁連山表示,公司當前正在進行錯峰停產。針對寒冷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公司在近期下發通知,要求做好防凍,確保冬季檢修質量及設備安全過冬,防止設備因停窯、停磨等原因出現凍害、變形等事故。
供熱企業「忙」中不亂
對於北方地區來說,冬季供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各供熱企業運行平穩。
記者採訪了遼寧地區的供熱上市公司,包括惠天熱電、聯美控股等,均表示目前供熱區域氣溫都還在預期範圍內,今冬的供熱都在按照計劃平穩運行。如果寒潮來襲出現極寒天氣,將會按照地方政府的部署啟動供熱預案,確保冬季供熱達標。
煤炭運輸是冬季供熱的重要環節。作為煤炭運輸龍頭,大秦鐵路「冬煤保供」再發力。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大秦鐵路上從裝滿一列2萬噸煤炭列車僅需3小時的筒倉裝車系統,到柳村南站卸載240噸煤炭僅需2分30秒的翻車機,都展現出現代化鐵路運輸的高效率,進而提高煤炭運力運量,每天運量保持在120萬噸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長8%。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加強檢修確保安全。極寒天氣中,軌道線路容易產生凍脹變形,對列車運行安全造成威脅。為保證列車運輸安全,沿線檢修工作人員加強了對重點區段的檢修力度,增加檢查頻率,對程度大、變化快的凍害地段隨變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