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宋仁宗曹皇后都喜歡的「飛白書」是啥來頭?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20-04-20 15: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沈愛群

《清平樂》圖源網絡

由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清平樂》正在熱播。宋朝以文治國,無論是君主還是大臣,均好讀書,尤以書法、繪畫為樂。文學史上「唐宋八大家」宋朝佔了6個,書法出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四家」,繪畫除了範寬、李成,更有燕文貴、武宗元、許道寧、趙昌、易元吉、文同、郭熙等。

《清平樂》熱播,讓「宋粉」們追劇之餘,也看到了宋仁宗時代極其流行的一種書體「飛白書」。劇中,宋仁宗和曹皇后均愛極了這種書體,兩人不僅常常各自臨帖,有一次曹皇后要去仁宗處訴情意,也是命宮女帶上一幅自覺最滿意的「飛白書」和一壇自釀的墨曜酒。

宋仁宗的書法造詣,「飛白尤神妙」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任君主,在位時間41年。最近,宋史學者吳鉤的《宋仁宗:共治時代》出版問世,聚焦的也正是這位大宋皇帝。

在吳鉤的筆下,我們得以知道宋仁宗也是一位頗有才情的藝術家。《宋仁宗:共治時代》裡說,仁宗從小就喜歡繪畫,「在春宮,閒時畫馬為戲」。他還通曉音樂:「洞曉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賜教坊,或命教坊使撰進,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

其書法造詣也很厲害:「萬幾之暇,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神妙。凡飛白以點畫像物,而點最難工。」這裡的「飛白」,指的就是「飛白書」。

宋仁宗的「飛白書」藝術水準有多高?歐陽修在《宋仁宗御書飛白》中,用一個小故事講述了他對仁宗「飛白書」水平的敬佩:「治平四年夏五月,餘將赴亳,假道於汝陰,因得閱書於子履之室,而雲章爛然, 輝映日月。為之正冠肅容,再拜而後敢仰視,蓋仁宗皇帝之御飛白也。」

由於宋仁宗對「飛白書」的提倡和身體力行,仁宗時期許多文人也加入到「飛白」的創作大軍中。晏殊前後寫了四篇頌揚仁宗「飛白」的文章,歐陽修、蘇東坡也對仁宗的「飛白」競相稱譽。作為臣子對皇帝書法的讚揚,不管其中有多少馬屁成分,但至少也側面說明仁宗的書法水平極為高明,否則以公正著稱的歐陽修不會這麼公然稱讚。

歷史上,「飛白書」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飛白」,因筆畫中有的似鳥頭燕尾,又似鳥頭鳳尾,橫豎筆畫絲絲露白,飛筆斷白,燥潤相宜,似枯筆做成,故稱「飛白書」。

據傳,「飛白書」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蔡邕獨創。有一次,蔡邕在等待皇帝接見間隙,看到有幾個工匠正在用蘸著石灰水的掃帚刷牆。由於掃帚比較稀疏,蘸水後水分不是很充足,加之牆面不夠光滑,所以一掃帚刷下去,印在牆面上的水痕裡仍有些地方會露出未被打溼的牆皮。這讓蔡邕受到啟發,經過反覆思考和無數次嘗試,終於掌握了蘸墨多少、用力大小以及行筆速度等方面的尺度,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畫,使整幅字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靈動、變化和飄逸,別具韻味。

蔡邕獨創的飛白體,很快被推廣開來。長期以來,「飛白」被理解為一種書體。北宋的朱長文在其《續書斷》中評價道:「飛白之法,始於蔡邕,工於羲、獻、蕭子云。」「羲、獻」,即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蕭子云,為南朝梁書法家。之後,「飛白書」一直受到隋、唐、北宋帝王垂青。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並書的《晉祠銘》碑額,武則天親自撰文並書丹鐫刻的《升仙太子碑》碑額,皆採用了飛白書。至北宋時期,由於宋太宗、宋仁宗對此書體的極力喜愛,使「飛白書」的技藝在那時漸趨完善成熟,出現創作的最高峰。

「飛白書」的「後來」

「飛白書」曾在書法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無論是陸機的《平復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還是懷素的《自敘帖》,都運用了大量的「飛白」。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傅山、近代的齊白石和林散之,也都非常擅長「飛白」。

然而我們也看到,自宋以後,「飛白」就漸漸式微了。但受其影響,「飛白書」的今生是:它仍以其他形式,存在於藝術創作中。

絲絲露白的「飛白」筆法,作為書法的一種特殊筆法,現在還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書體中,在轉換向背中,使書法的筆法逐漸豐富起來。

在繪畫中,「飛白」則成了國畫的一種特殊技法。有時在民間廟會上,會看到一些民間書畫藝人創作「鳥蟲書」或「花鳥字」,用的也是「飛白」技法。

1587367046000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宋仁宗與曹皇后,愛恨「飛白書」!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引發諸多歷史迷的線下探究,涉及到繪畫、音樂、官制等等一系列的各方各面。其中,關於「官家」宋仁宗趙禎與曹皇后的情感戲,讓很多人直呼「太甜」。官家到曹丹姝住處,正在練字的曹皇后自謙說:「總是寫不好。」
  • 《清平樂》中的「飛白書」究竟啥樣?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熱播劇《清平樂》中宋仁宗趙禎手把手教曹皇后練習「飛白書」的橋段令不少劇迷都高呼「甜透了」,這種沉寂數百年的書體也藉由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唐太宗李世民擅長飛白書,還經常創作飛白書作品賜給高級官員,甚至要以此移風易俗:十八年五月,太宗為飛白書,作鸞鳳蟠龍等字,筆勢驚絕,謂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朕今各賜君飛白扇二枚,庶動清風,以增美德。」(見《唐會要》卷三十五《書法》)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夫婦都擅長飛白書,他們也像唐太宗那樣經常以飛白書賞賜大臣。
  • 扒扒《清平樂》中,宋仁宗與曹皇后關於「飛白書」的愛恨情仇
    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大批劇迷都被其中的繪畫,音樂,布景所驚嘆,雲間最近也在追這部劇,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愛情故事讓人直呼「太甜」,猝不及防被撒了一把狗糧,而兩人關於飛白書更有一番愛恨情仇。而兩人關於飛白書的開端便是從曹皇后練字開始的,曹皇后出身於將門,但卻對於棍棒武學並不感興趣,反而熟讀四書五經,書法精妙,善飛白書,性情慈愛,節儉,處事謹慎又不失敢作敢為,這樣的曹皇后誰又能不愛呢?劇中,官家到了曹丹殊的住處,正在練字的曹皇后自謙說:「總是寫不好。」宋仁宗微笑道:「《女誡》不適合寫飛白。」於是提筆揮毫,寫下一幅字。
  • 清平樂之曹皇后善飛白書:為何宋仁宗會的她也會?原來是這樣
    電視劇裡曾經提到過,官家和曹皇后都會飛白書,官家還因為曹皇后的字寫不好,親自指點她。本來以為這是編劇的再創作,查了史書之後才發現,這個竟然是真事。《澠水燕談錄》中提到過,「仁宗天縱多能,尤精書學。凡宮殿門觀,多帝飛白題榜,勳賢神道,率賜篆螭首」,《書史會要》則評價他「特喜飛白體,埶遒勁,可入能品」。「能品」是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藝術作品中的精品。
  • 《清平樂》帶火「飛白書」,這個奇葩書法字體咋回事?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帶火了一種書法字體——飛白書。《清平樂》電視劇中,涉及很多文藝知識,比如繪畫、音樂、書法等。在真實的歷史之中,劇中主人公宋仁宗朝的確很文藝,而且這位皇帝真地擅長飛白書。宋仁宗在根本上是個文藝青年,他琴棋書畫皆通,特別是書法,擅長飛白書體,筆勢飄舉絲絲露白,靈動呼之欲出。在他當朝的時候,恰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開端,在他身邊出來蘇軾、蔡襄這樣的「宋四家」式的書家,更有歐陽修、文彥博這樣擅長書法的大臣,看來想不喜歡書法都不行。
  • 清平樂:曹丹姝飛白書洩情意,趙禎借話本吐真心
    《清平樂》播到如今,帝後感情還是不緊不慢,急煞咱們這些吃瓜群眾。趙禎和曹丹姝明明彼此有情,卻倆人都套在皇帝和皇后的枷鎖裡,始終不能掏心窩子說話。這讓我想起一句話:裝在套子裡的人。01.希望你是皇后,更希望你是妻子愛一個人才對她有期望。
  • 《清平樂》裡宋仁宗寫的是啥書體,你想看飛白體到底長啥樣嗎
    大家都在看的電視劇《清平樂》裡,有很多宋仁宗寫書法的鏡頭,懂書法的人一看便知是飛白書,但鏡頭太快了,大家都沒看清楚飛白書長啥樣?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書法小常識,並為你展示飛白書。在書法的表現形式中,有一種特別的書體——飛白,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用墨筆法,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 《清平樂》中帝後所寫書法 是不是真的飛白體 看晏殊如是說
    電視劇《清平樂》又讓一項文化瑰寶火了一把,那就是宋仁宗和曹皇后都很擅長的一種書法——飛白體。其實飛白體不是一種字體,它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對於這種筆法也沒有一種固定的定義,網上查到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不然就是照搬前人文縐縐的語句,書法愛好者們可能一看就明白,但大多數網友還是不甚明白。
  • 《清平樂》宋仁宗曹皇后5年後終於圓房了!
    清平樂宋仁宗愛不愛曹皇后趙禎與曹皇后婚後第一次見面成了大型「真香」現場,趙禎被曹丹姝吸引,對她有所改觀,曹丹姝並不像他人說的那般醜陋,反而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蕙質蘭心,平易近人,趙禎後悔新婚夜冷落了曹皇后,想方設法去彌補,可惜曹皇后被趙禎傷了心,只要宋仁宗不主動,那她就做好皇后該做的事,幫助皇帝管理好後宮,而趙禎是九五之尊,怎麼可能主動呢?
  • 「飛白書」到底是什麼書體?專家:沒有內涵,美術字而已
    電視劇《清平樂》中,官家寫錯「飛白書」,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書體?五一假期期間無事,宅在家裡看電視劇《清平樂》,一部最近比較熱播的電視劇,描述了宋代宋仁宗趙禎時期朝堂以及後宮的故事,連續看了幾集,感覺這部電視劇的製作還是比較用心的,演員的演技、服裝、道具、故事情節都很到位,也能讓觀眾了解一些關於宋朝的歷史文化知識,在清一色的「清宮劇」之外,也讓觀者可以換換口味,值得一看。
  • 清平樂宋仁宗最愛的女人是誰 清平樂曹皇后最後有懷上龍種嗎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中,網友們在看劇的時候對一些劇情和人物了解並不是很清楚,小編現在就和大家聊一聊。那麼劇中宋仁宗最愛的人是誰?宋仁宗曹皇后最後有沒有孩子?讓娛樂塘主來告訴你們吧。清平樂宋仁宗最愛的人宋仁宗愛的是他的皇后。
  • 「冷門」飛白書?
    晏殊曾作《飛白書賦》稱讚宋仁宗的飛白書。何為「飛白書」,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解釋其為:「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絲絲露白,通透飄揚」,可謂是對飛白書極盡貼切的形容了。因為最近大火的《清平樂》帝後執筆練習的場景,有人說「冷門」的飛白書蹭了熱搜,其實不然,飛白書早已活躍千餘年。
  • 《清平樂》:茂則藏飛白,丹姝贈素心,秋和一握最動人
    在《清平樂》的最新劇集中,仁宗(王凱飾)對他一直信任和依賴的內侍張茂則(葉祖新飾)突然心生嫌隙,不僅削了他的權而且對他的態度也頗為冷淡,這讓一直以來特別喜歡茂則的觀眾感到疑惑,茂則做錯了什麼,才會讓仁宗對他如此不滿呢? 俗話說,這世間有兩樣東西最藏不住,一個是咳嗽,另一個是愛情。
  • 《清平樂》即將收官,口碑兩極分化,王凱解讀宋仁宗曹皇后關係
    沒嘗試過的角色都會考慮演《清平樂》的一大話題就是劇中的帝後情感,兩人彆扭了十五年才圓房,這在近年的古裝劇中非常獨特。談到宋仁宗和曹皇后足足讓觀眾等了50集才「發糖」,王凱解釋說,其實帝後之間的問題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缺少溝通。「一開始沒有把誤會隔閡解釋清楚。
  • 清平樂:為了美化雙標的宋仁宗曹皇后,曹評變成了渣男?
    《清平樂》真是一部讓人糾結的劇。看布景道具,是一部頗為還原北宋風情的好劇,劇中的大臣們雖然說話都文縐縐的,但抑揚頓挫的也頗為享受,想想演員動輒就是長篇大論,臺詞功力是真的厲害,無論是喻恩泰的晏殊,還是劉鈞的範仲淹,每每都令人驚豔不已。但另一方面,劇情又實在是看得人窩心。
  • 《清平樂》宋朝女子頭飾大賞:張貴妃的頭冠為何如此搶鏡?
    》裡的頭飾來給大家講一講:看似誇張的頭飾真的存在嗎?她在海報宣傳照上戴的這一頂頭冠,可謂是整部劇裡最複雜、最能體現北宋風格的頭冠。曹皇后佩戴的這頂頭冠就是一頂禮冠。據史料的記載可知,花樹、博鬢、鳳凰、翠鳥、遊龍和珠旒等都是后妃禮冠上的主要裝飾物。
  • 清平樂電視劇結局是什麼?宋仁宗喜歡曹皇后嗎?宋仁宗傳位給誰?
    清平樂這部劇鋪墊得恰到好處,歷史感十足,宋朝文人志士朝堂爭辯如同一幅畫卷慢慢展開,兩集就把皇帝面臨的局勢寫得很清楚,他和太后相互制衡,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大局裡的每一個人。這部劇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一對,那麼兩人的愛情故事是什麼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
  • 【非遺】飛白書
    「飛白書」亦稱草篆。這種書法出自漢朝大書法家蔡邕,因筆畫中有的似鳥頭燕尾,又似鳥頭鳳尾,橫豎筆畫絲絲露白,飛筆斷白,燥潤相宜,似枯筆做成,故稱「飛白書」。  「飛白書」是古漢文化中八大書法之一,「飛白書」是圍繞漢字書法結構造形的基礎上,按筆劃配襯鳥蝶、花草、龍鳳形等吉祥物的飛白字體。飛白書分為有形飛白書和無形飛白書,。
  • 熱播劇《清平樂》裡,那些從古畫裡走出來的「大宋衣冠」!(上)
    看過汴京瓦肆勾欄裡的「胸口碎大石」沒有?文人也好,好漢也罷,大家在這個朝代,都十分地「接地氣」。自唐以來,由韓愈、柳宗元搞起的「古文運動」,到宋代,才算真正走明白。於是,中國散文,由宋代才開出一朵朵,好大的花。
  • 《清平樂》中宋仁宗的這筆字,當代書法家沒有幾個能寫的了
    而《清平樂》主角仁宗皇帝趙禎,作為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與後代子孫趙佶的「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相比,他卻得到了「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評價,被讚譽「仁宗盛治」。他真的是諸事不能,什麼也不會嗎?不,至少他的書法成就是有目可睹的。他最擅長的書體,也是他想廢又廢不掉的曹皇后最擅長的,既不是我們熟悉的楷書隸書,也不是我們熟知的行書草書,而是叫飛白書。這飛白書的來歷就頗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