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究活成看自己討厭的自己樣子-很有共鳴的話題

2020-12-16 悟盡其用

我很想問問自己也很想問問大家,你還記得我們年少時候的夢想嗎?科學家、太空人或者仗劍險走天涯……它都實現了嗎?年少時我們總覺得自己此生註定不平凡,長大後才發現茫茫人海中,我們也不過是其中一員,年少時我們曾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不要活成父母那樣,長大後才發現,討厭父母的樣子我們身上已漸漸有了影子,

年少時總盼望著長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長大後才發現早已失去了年少時的勇氣,年少時憤世嫉俗非黑即白,長大後才發現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憑什麼,曾夢想仗劍險走天涯最後窮其一生只為了那套房子,為了所謂的體面……時刻在意別人的眼光小心翼翼,世俗規則,家長裡短,甚至買東西貨比三家,我們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可是這討厭的樣子本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各種的不幸,痛點、失望、無奈、焦慮,總有一天我們會認清生活的真相收起鋒芒小心翼翼接受它並熱愛它。

相關焦點

  • 我們終究無法免俗,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而今天微博熱搜話題是「王源曾希望父親戒菸」。可是仔細想想,有多少孩子曾勸父母別再做抽菸的爹娘,最後自己也做了一位抽菸的爹娘。我們終究無法免俗,成為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有人說王源錯了,以為抽菸紋身很酷,說真正的成熟是高度自律。
  • 《流金歲月》蔣南孫:終究,她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但是,自己不適合再出現在精言,所以讓楊柯想辦法去挖李昂。而楊柯也覺得自己不適合出現在精言,於是倆人商議,讓南孫去說服李昂。一是因為,之前有債主來找過南孫,說她老公住院了,需要錢救命,希望南孫可以儘快還錢。這一幕被楊柯看到了,楊柯大手一揮,給了對方20000。所以他知道南孫缺錢,想多賺錢。於是他們承諾,只要南孫說服李昂加入,就給她升職,薪資增加50%。
  • 魯迅《故鄉》裡的殘酷現實:我們終究要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主要有2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專攻"魯迅名言",有人說,魯迅是一個非常忙的人,前半輩子忙著說各種話。後半輩子忙著確認哪些話是自己說的。 在魯迅的記憶中,小時候的閏土見多識廣的,經常給他講那些自己不知道的稀奇事,給他看一些自己沒見過的稀有東西。
  • 人終究會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戴著某張面具,藏起另一張面具,只是我們在做最優選擇。有一天,你終究會變成你討厭的那個樣子。這句話聽起來,有種初心破裂、理想調零的感覺,仿佛在生活的重壓和錘擊下,風之子般優雅的少年無可奈何地油膩了。只不過,隨著我們不斷長大,慢慢能夠理解到,人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並不是什麼壞事情。兩層意思。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或許正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小孩子才看對錯,大人應該看利弊。
  • 進擊的巨人:巨人與繼承者最大疑惑,終究還是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其實整部作品劇情講述到現在,清楚的可以看到無論是瑪萊人民,還是艾爾迪亞人民,因為千年前的領土恩怨延伸到如今對彼此充滿仇恨,演變成現在的窘況也是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如馬加特司令臨終前所說的一樣,是自己的盲目認知導致了現在一切,誰都想要和平,但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 池子終究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曾經鮮衣怒馬,如今身歸何處
    8月21日,前著名脫口秀演員、如今微博認證的「喜劇表演者」池子,在個人社交平臺宣布與前東家「笑果文化」和平解約,並表示「條件雙方都能接受,之前有點鬧的不開心,有些事情是自己誤會了笑果文化,客觀上自己給公司和同事造成了傷害,說聲抱歉,讓大家見笑了。」
  • 最後,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文/七月長安每一個人,在心裡都有自己最美好的憧憬,朝著這份希冀,這份憧憬,不斷地努力前進。然而,世事不盡如人意,在坎坷的路途中,不得不與自己的憧憬,從此南轅北轍,最後,我們都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生活,為了能很好的活著,不得不放棄最美的憧憬,畢竟生活不是詩與遠方。
  • 讀紅樓:賈政,我終於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總之,按照世俗看男人的標準,沒有幾個好東西。起初看賈政,也覺得是作者起名字時用了諧音,說他「假正經」。你看只要他在書中一出現,再和諧的場面也瞬間變得尷尬無比。再看他講的老公喝老婆洗腳水的玩笑,要多惡俗有多惡俗,妥妥的假正經。不僅是我,很多紅迷都討厭他。
  •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3個樣子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3個樣子人到中年,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階段,成家立業,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未來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有的人甚至還是家裡的頂梁柱,時刻警醒自己不能倒下,也不能停下。
  • 「畢業三年,我終究還是把自己活成了狗……」
    「畢業三年,我終究還是把自己活成了狗……」這是來自於一個迷茫失措,一事無成的都市青年的內心獨白。我相信這樣的事不可能僅僅只發生在他身上,生活在高物質高欲望時代,我們無一倖免,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一戳心話題,值得我們深思。時間從不言語,卻總能給我們答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天嘻哈的我們開始變得優柔寡斷、變得傷春悲秋、變得不像自己。
  • 讀書筆記:《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直面普遍人的誠意之作,闡釋生活本來的樣子。書中的話題,涵蓋戀愛、婚姻、交友、家庭、事業等諸多方面。論述清晰透徹,讀起來生動有趣,是一本經得起驗證的女性之書。本書文字有溫度、有力量,分享有意思有意義的生活,一起思考和改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幸福。說什麼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會覺得很空,或許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只要自己變得更優秀,那就是自己想要的。
  • 《傲慢與偏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成自己想活成樣子的伊莉莎白!
    《傲慢與偏見》中的伊莉莎白很有個性,不在於她的美貌與財富,而在於她可以獨立思考。她不依附與任何人的思想,只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在一個人人都在想著怎麼給女兒找個鑽石王老五的社會裡,她卻堅持不結婚。《傲慢與偏見》是一本女性必讀書籍。
  • 生活總是那麼無情,讓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人生在世,活了幾十年,當初的夢想都成了笑話,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了一種奢望。當下最重要的是養活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於是就逐漸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人都一步步被逼出來的,不是你自己在成長,而是生活在逼著你成長,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突然長大了,不過你也不知道自己自己是怎麼長大的。人活著很累,累到想要放棄自己的夢想,但是又不甘心,因為一旦放棄之後,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將會永遠得不到,之前的付出就是徒勞。因為放不下心中的執念,就是想得到那件東西,得不到心裡就很不舒服。
  • 民進黨終於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了
    蘇貞昌點名批評「有些人享受了我們的『自由民主』和健保資源,身為公眾人物,還跑到對岸去唱不適當的歌。」陸委會則批評大陸邀請臺灣歌手參加晚會,旨在宣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並警告臺灣民眾不要「淪為對臺統戰樣板工具」。更一度威脅要「依法查處」相關藝人。民進黨終於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了。首先,既然民進黨以臺灣的「自由民主」為傲,臺灣藝人當然有去大陸市場發展的自由,包括演唱《我的祖國》的自由。
  • 第五人格:「最強求生者」終於加強,卻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在這樣尷尬的局面下鹿頭終於等來了加強的調整,不可謂驚豔但至少給了他更能夠適應當前版本的機會,只不過感慨的是他也終於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還要從技能的調整說起。有求生者入座的狂歡之椅附近12米範圍內無法布置陷阱,若已提前布置,將自動損毀。在增加「陷阱」的同時縮小了鹿頭鏈爪的判定範圍,而且縮短了使用鏈爪的前搖並適當增加了鏈爪飛出的速度。不過仇恨重壓新增效果,減少20%的板窗交互速度,不可疊加。
  • 武志紅:人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原標題:武志紅:人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成為你自己,這是簡單的哲學。但將它活出來,殊為不易。為了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武志紅最新撰寫了《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分享那些「找自己」的故事。
  • 《紅樓夢》裡的賈雨村,如何活成了連自己都討厭的樣子?
    在書中的一開頭,作者筆下的賈雨村,是一位刻苦勤奮、努力向上的讀書人,才華出眾,儀表堂堂,書中寫他「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僅從這段外貌描寫看,賈雨村是一位正直有抱負的讀書人。隨後不久,他還將提醒自己的門子充軍發配。這位門子,當年是賈雨村寄宿葫蘆廟時候的小沙彌,有舊情之誼,況且在自己判案時,也正是這名門子讓他得以保住了官位,誰知賈雨村過河拆橋,直接將對方給問罪流放了。
  • 揭秘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如何一步一步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而就在比曹植稍微早一點的東漢末年,曾經有一位被譽為"白馬長史"的公孫瓚。然而這位出身幽州遼西郡的人物最終卻沒能活出"幽并遊俠兒"的風採,最終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狼狽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公孫瓚的起落人生吧。燕趙出身、慷慨之士公孫一族在遼西郡可謂是望族,但公孫瓚的母親身份低微,因此他早年坎坷,成年後只能在太守府中做書佐一類的小吏。
  • 餘生,請活給自己看,也請只為自己活
    人生一輩子,走過生活的太多坎坷曲折,見過生活太多的磨難艱辛,逐漸明白,人生一輩子,要為自己活,活給自己看,也只為自己活。逐漸明白,這經歷過的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命運之中很多的機緣巧合罷了。不再害怕遺憾,終究明白,這世間自己遇到的一切,組成我們此生所有的回憶。
  • 心理學: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先從皮格馬利翁效應開始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很多人會發現,莫名其妙地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又或者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時候也許我們的心中就會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們要有所期待,讓自己不要放棄。既然說到期待,那麼我們先從和期待有關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開始說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