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救援
◎全媒體記者王錫剛
11月14日,在首批四川省應急救援隊伍集中授旗儀式上,遂寧化工應急救援隊(大英)作為遂寧市唯一一支專業救援力量,成為省級危化專業10支應急救援隊之一。
在遂寧,除了官方救援力量還有不少民間救援隊,在遇到險情時,他們常常與綜合性消防隊伍一起參與搶險救援。近日,記者走進我市第一支民間公益救援隊——射洪三川救援隊,探訪他們的那些救援故事。
「7·11」洪峰過境全體隊員堅守救災一線
2018年7月11日,因上遊各區域普降暴雨,導致涪江水位持續上漲,射洪沿江各鄉鎮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當收到信息預計7月11日18:00時至23:00涪江射洪段下洩流量將達到19000立方米每秒時,射洪三川救援隊立即通知全員一級備勤。
當天下午,由於洪峰較大,金華鎮黑水浩橋被一砂石船撞塌,導致黑水浩村成為「孤島」,400多位村民被困,情勢十分危急。
三川救援隊外聯組組長王兵配合縣應急辦立即部署,隊員陳建宏、張豪帶上無人機緊急出動,奔赴現場。
隨著洪水越來越大,射洪涪江沿岸多處路段出現過水、漫水及路面垮塌、山體滑坡等現象,陳建宏、張豪不顧個人安危,用偵查無人機拍攝受災現場視頻,供相關部門了解情況,以便制定救援方案。
天色漸晚,望著越來越洶湧的洪水,村民無不憂心忡忡。同時,由於受洪峰影響,黑水浩村已斷電、斷水多時,村民早已飢腸轆轆。
在統一部署下,三川救援隊開始用無人機給受困村民拋投食物、水、對講機和救生衣等,面對這些「從天而降」的物資,村民激動萬分,更增添了他們在面對洪水時的信心和勇氣。
晚上7點,由於水位上漲導致洪水倒灌,三川救援隊接到求助電話,立即出動備勤人員攜帶救援裝備,轉移被困群眾。
12日下午2點左右,通過協調,作為射洪應急救援空中保障力量的一架直升機趕到救援現場,開始往返「孤島」救人,經過20餘小時的努力,島上被困居民全部被解救出島。
「的哥」救人失蹤數小時撈起英雄遺體
2019年2月15日深夜,籠罩在春節氣氛裡的射洪城區,雖然燈火仍亮,車輛已漸漸稀少。凌晨0時40分,射洪洪達計程車公司夜班司機尹德洪,行經涪江六橋時,看見前方橋面停著一輛轎車。奇怪的是,一名年輕女子打開車門走上人行道,突然翻越大橋的護欄,跳入了涪江。尹德洪沒有遲疑,緊接著縱身躍進了漆黑寒冷的涪江水裡……
隨後,三川救援隊接射洪消防大隊通報:凌晨2點,在射洪涪江六橋水域,計程車駕駛員尹德洪因救落水女子溺水失蹤。
一場牽動著社會各界的救援行動就此展開。
三川救援隊立即加入到救援之中,隊員們來不及更換隊服便帶著皮划艇等設備趕赴現場,協助應急、消防、海事等部門維持現場秩序,開展救援工作。
但是,由於江水太深,水下地形又十分複雜,搜救隊經過數小時的打撈都無功而返,大家都顯得十分沮喪。這時,時任三川救援隊隊長劉濤突然想到,成都9958永安救援隊有聲吶設備,可用於打撈救援探測,便立即與對方取得了聯繫。
下午1點,劉濤帶著9958永安救援隊隊員及聲吶設備到達現場。簡單交流後,聲吶設備裝備上船,下水開始探測搜索,2艘皮划艇用「老仔勾」同時進行打撈。大家都在期待救人英雄早點歸來。
兩個小時後,聲吶設備觀察員張鵬激動地通過對講機匯報,探測到尹德洪的影像回聲。撓鉤迅速沉下水,將尹德洪帶回了岸邊。但遺憾的是,經過醫護人員確認,尹德洪已無生命體徵。
參與救援120餘次身影遍布各受災現場
深夜,射洪一位八旬老人走失的消息在朋友圈緊急傳遞,三川救援隊收到消息後全體出動,帶著照明裝備迅速集合,經過數小時的搜尋,老人終於被找到;射洪廣興鎮自來水取水口受洪水影響,被淤泥封死,造成全鎮停水,三川救援隊帶著各種工具和設備,經過整個通宵的努力,終於將淤泥清除乾淨……
射洪三川救援隊是經射洪民政局登記的一支由社會公益人士組成的民間救援組織,現有正式隊員45名、志願者近200名,年齡從18歲到60歲不等,包括醫生、個體戶、公司職員等各界人士。主要為射洪地區及周邊的群眾性戶外運動提供公益救援服務,積極參加自然災難、城市搶險等其他社會公益救援服務,為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提供安全教育宣傳培訓及演練,為各種大型活動及賽事進行救援保障服務。
從2016年3月成立以來,射洪及其周邊一旦發生險情,總會出現三川救援隊的身影,他們抱著「敬畏生命不求回報」的初心,共參與救援120餘次。
「最初成立時,我們對救援技術和知識都似懂非懂,設備也不是很齊全。」射洪三川救援隊隊長張浩說,這幾年,他們採用多種方式苦練「內功」,20餘位隊員取得了急救員證。如今,該隊已成為一支素質非常過硬的民間公益救援力量。
「參與了這麼多次救援,我們逐漸意識到『救』很重要,『防』更是如此。」張浩說,下一步,他們希望能夠走進學校和社區,普及安全教育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