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墩子的抽象寫意水墨作品呈現於中國藝術的創新界面。那一幅幅主體抽象、風格草狂、形象誇張、個性彰顯的新派畫作,突破了傳統水墨畫藝術的範式和表現手法,拓展了藝術欣賞的視野。今年4月,石墩子的畫展「與鴨共舞」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展出後,在澳洲華人藝術家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澳籍美術評論家Frank Hope認為,「石墩子的鴨舞不能解釋生命,但能表達生命」,其繪畫作品「更多地融合了抽象主義成分」「用的是自己的語言」。石墩子的繪畫語言是一種抽象擬人的哲學語言。國內一些藝術評論家認為,抽象繪畫是現代藝術中一種突出的現象,這種抽象藝術具有哲學層面上的意義。「它完全打破了藝術原來強調主題寫實再現的局限,把藝術基本要素進行抽象的組合,創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藩籬」。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石墩子一直努力嘗試尋求現代抽象藝術與中國畫藝術的結合點以及對象主體——能充分表現主體潛意識的、擬人化的中介物。在一次太湖寫生時,望著成群的鴨子悠閒自得、搖搖擺擺地撲向水面時,他頓悟到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中介物—— 一種能喻示現代人追求的慢生活節奏。他的抽象繪畫既是對鴨子線條、結構的抽象,更是擬人化形象的抽象、飽含人情味的靈動抽象。具體而言,石墩子的抽象寫意藝術是承繼了大寫意藝術傳統,又借鑑了西方抽象藝術中的物象抽象理論,以中西融合而形成的水墨畫抽象藝術。這樣的結合是對中國畫創新大膽、虛幻又現實的選擇,可以說是一種中國水墨畫的抽象藝術形態。石墩子的繪畫語言是一種以小博大的寫意語言。其早年畢業於蘇州工藝美院,師從著名花鳥畫家張繼馨先生,又得益於中國美術教育家顏文樑先生指點,且身處吳門,深受吳越文化及吳門畫派之影響。他嫻熟於吳門畫派的傳統技法,尤其是寫意藝術。他強調取角以概全、以小博大,用筆不求工細而重於神態、神韻的表現以及情趣的抒發,忽略藝術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求內在精神表現,讓「象」具有形簡意豐的表意功能。其鴨畫如此,其他花鳥畫也如此。如《密中蘊含》從藤蔓之洞隙見雙鴨之親密;《成熟》從寥寥之蓮蓬間見群鴨之情會;《蔭圃聞聲》以形示聲,而《閒心》《欲望》則為花鳥之寫意。這些水墨畫作是實景實物的取捨,但作以抽象、虛似、誇張,超越物象、形象,旨意深沉,可謂抽象中寓寫意、寫意上用抽象。有評論稱其為「抽象寫意藝術」,乃不為過也。
石墩子的水墨鴨畫最成功之處在於打破了唐宋以降水墨鴨畫重景輕鴨的布局,將鴨從隱形或邊緣的處境中「解放出來」,寄予獨立主題而置於主角地位,賦予其擬人的主體意識。主題性是石墩子水墨鴨畫的最大特點。他所言的主題性,並不是一般的主題先行,而是在其抽象寫意的虛似、誇張中所反映出來的人性主題和時代主題,一種用墨色和線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來形成的主題。正如其自述:「墨色是彩色的抽象,是生命的符號,是思想的載體,是心靈的秘境,是物象的本真。」他的鴨畫,雖筆墨寥寥,卻沉寓深刻。他把每一個基點、每一條墨線都看作是有生命的、有意識的,都是其主題構成的元素,如其作品《自由對話》《適度》《天高》《似蝶》等等。石墩子的繪畫語言是一種點線面融合的技法語言。他的水墨鴨畫與傳統鴨畫在技法上有根本的區別。以前畫鴨用筆用墨都採用墨塊來表現各種動態和神態,而石墩子用中國畫點線面的表現手法、以擬人的情感融於鴨子的各種形態、神態、動態加以表達。在石墩子的鴨畫中線條是多變的、重疊的、粗細不勻的,其表現效果則是靈動的、分層的、有主次的……他的線條是不規則的,但卻是表現抽象寫意藝術的有效工具。如作品《十全十美》中,鴨的線條近乎工筆畫,但蓮蓬的線條卻是粗略而抽象的。他使用最多的是線條的重疊與交錯,如《弄潮兒》,無數的漩渦中,似乎有鴨,又似乎無鴨,以此表現弄潮的艱險。Frank Hope認為,在石墩子的作品裡,「那些鴨可能沒有透視、沒有明暗,但這些都不重要。他的畫中有生動的線和豐富的點,這些元素就像構成音樂節奏的音符」。
石墩子的繪畫語言是一種情趣盎然的個性語言,他的水墨鴨充滿了個性色彩。他畫的是鴨形,琢磨的是鴨「心」。他認為,鴨與人同樣有心理問題,畫鴨者首先要懂鴨。為入鴨之心靈,其「二十年觀鴨,十年讀鴨」,概括出鴨之「十」性,即憨厚、詼諧、親善、悠然、歡悅、靜趣、靈動、怒懟、互為、群合。這十性,其實也是人類個性的各個側面。在一定程度上說,石墩子的鴨畫個性張揚,是中國水墨畫個性化的探索。畫的個性化是人的個性化之使然和表現,石墩子本身是一個很有個性色彩的人物,他擁有藝術家和企業家兩種身份,體驗了兩種不同的生活境況,所以,他比一般的藝術家有更開闊的視野。在他的畫作裡,既有藝術家情懷的自然流露,又有大眾情趣的本色追求,但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其個性化的基調是「快樂」。在他的生活譜系中,最活躍的、最開放的、最能激發其創作熱情的勇氣,是「快樂」的個性元素。他的畫作,總是用快樂來表現生命,用快樂追溯過往和預示未來。「我要將最高雅的中國畫藝術,給人以快樂」,石墩子如是說。(附圖為石墩子作品)
石墩子(王國勝),1960年出生於蘇州。師從吳門畫派張繼馨,又師吳湖帆入室弟子徐紹青,曾受到顏文樑先生指點。現為澳大利亞美術家協會會員、澳大利亞中國書畫學會理事、澳大利亞中國水墨畫研究會副主席、蘇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掃描訂閱2021年《中國書畫報》200元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