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2014年7月28日,農曆七月二日,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
蓮池大師(1535~1615),明代高僧,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名袾宏,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家姓沈,乃杭州仁和(杭州)人。十七歲舉諸生,以學行見稱。鄰家有一老嫗,日日稱念佛號,師問其故,老嫗對曰:「先夫持佛名,臨終無病而逝,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師為其語所感,於是寄心淨土,並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警。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喪母。嘉靖四十五年(1566)決意出家,遂投西山性天大師落髮,就昭慶寺無塵律師受具足戒。旋即北遊,參謁遍融大師,諭以勿貪名利、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後參笑巖德寶禪師,歸途聞樵樓鼓聲而大悟,乃作偈曰:「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裡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隆慶五年(1571),乞食雲棲,見山水幽絕而愛之,遂定居焉。雲棲山上多虎,環山四十裡內每年咬傷達數十人,師發悲願,誦經施食,虎患遂寧。師居山修念佛三昧,教化遠近,衲子云集,遂成一大叢林。
萬曆十二年(1584),編《往生集》,記傳古今往生者之事跡。二十年,開法於杭州淨慈寺,又興戒壇之制,行自誓受戒之法。於山中及城內外造放生池,作《戒殺放生文》,誡害物命。弘揚淨土,著《阿彌陀經疏鈔》等,融會事理,統攝三根,至於淵奧。四十三年六月底,師忽入城,別諸弟子及故舊曰:「吾將他往。」還山之後,設茶別眾,眾人不明其意。至七月一日晚,師入堂曰:「明日吾行矣。」次夕,師入丈室,示微疾,睽目而坐,城中諸弟子畢至,復開目云:「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眾留之,師又作《三可惜》《十可嘆》以警眾,面西念佛,端然而逝,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夏,塔全身於寺左嶺下。
蓮池大師著述等身,有《阿彌陀經疏鈔》四卷、《往生集》三卷、《淨土疑辯》一卷、《禪關策進》一卷、《梵網戒疏發隱》五卷、《沙彌要略》《具戒便蒙》各一卷、《緇門崇行錄》一卷、《水陸法會儀軌》六卷、《楞嚴摸象記》十卷、《竹窗隨筆》三卷、《雲棲遺稿》三卷、《山房雜錄》二卷等,後由弟子搜集各種著作三十餘種,編成《雲棲法匯》流通。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因其始祖慧遠大師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又稱蓮宗。淨土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之善導大師。歷代祖師並無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貢獻推戴而來。近代印光大師撰有《蓮宗十二祖贊》,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為蓮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蓮宗九祖傳略》大致相同,其後印光大師被其門下推為第十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