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後一首詩

2020-11-08 梅閣論劍

毛澤東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每年的12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日,此時西方正慶祝他們的聖誕節,而作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不應該盲目推崇西方的聖誕節,而要慶祝比聖誕節更重要的節日---毛主席的誕辰!因為沒有毛主席哪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哪有現在強大的中國,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看到毛主席最後一首詩裡所表達的語重心長及殷切希望。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寫的最後一首詩令人潸然淚下。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
  • 毛主席的最後一首詩,令人潸然淚下!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而紅牆裡,國際國內,還有那麼多的大事要事,不願看到的正在發生的事亟待處理。「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奈何,奈何?落寞與惆悵,擔心與無奈,今天讀來,讓人落淚,也讓人不敢忘憂!
  • 毛主席寫給周總理的最後一首詩,令人潸然淚下
    1975年,毛主席寫給周總理的絕筆詩,令人潸然淚下《江山靠誰守 · 訴衷情》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業未竟,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高齡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林彪的叛逃也給了他極大打擊,而那時,周總理也身患癌症,臥榻在床。毛主席是詩詞大家,不論寫詩還是寫詞都會有感而發、由事而發。細細揣摩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表達的情感真摯,讀來有一張風木含悲的感覺,直至讓人潸然淚下。
  • 讀毛主席寫的最後一首詩,感悟偉人的語重心長與殷殷期望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訴衷情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在詩中,毛主席問自己,也問周總理,「忍將夙願,付與東流?」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
  • 毛主席最 「可怕」 的一首詩!令人嘆服!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 毛主席最「可怕」的一首詩!令人嘆服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
  • 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
  • 行草作品~毛主席詩一首
    行草作品毛主席詩一首作品規格26×34釐米自評:畫不如書,書不如歌,歌不如文,文不如詞,詞不如曲,曲不如詩。
  • 毛主席即興為柳亞子寫下一首吟答詩,大氣磅礴,發人深省
    ,毛主席也欣賞柳亞子的風骨,兩人以詩會友,陸續作了多篇唱和詩。,打算辭官歸隱,毛主席閱罷,即興寫下一首《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以寬其心,大氣磅礴,發人深省: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從湖南一師畢業後,毛主席去了北大求學,在那裡做了一段時間的圖書管理員,到1949年北平解放後進城,已經過去了三十一年了,故地重遊時,又在書案上讀到了柳亞子的辭別詩《感事呈毛主席一首》。
  • 毛主席送給郭沫若一首詩,卻點了秦始皇和孔夫子的名
    文|慄強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對於我們這些接受了新時代教育的年輕人來說,隨口一張就能背出幾句主席家喻戶曉的詩作來。什麼?說筆者吹牛,這就背給你聽——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怎麼樣,信了吧?
  • 毛主席的最後一首詩,催人淚下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新中國成立後標誌著新民主主義的勝利,人民開始當家作主,毛主席這會兒感到我們只是完成了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後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可是自己已經老了,接下來的任務又該交給誰去完成呢?
  • 你知道毛主席最早傳播到海外的一首詩,是哪一首嗎?
    主席曾對陳毅元帥說過:「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言外之意,主席認為自己的「詞」還不錯,「詩」不行。但我們看一下被主席認為不好的「詩」如何呢? 《七律·長徵》: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 毛主席曾親自手書這位元帥的一首詩,送給兒子兒媳
    其實呀,葉帥的詩雖不像陳毅元帥的詩那樣編入課本,流傳很廣,但是也不乏名句啊。比如我們形容劉伯承元帥,總離不開這一句「遍體彈痕餘隻眼」。可你知道這一句詩是誰寫的嗎?正是葉劍英。1942年,恰逢劉伯承五十大壽,葉劍英賀詩一首,「遍體彈痕餘隻眼,壽君高唱凱歌旋」。
  •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
  • 胸襟開闊,放眼全球,毛主席最大氣的一首詩《七絕.試仿陸放翁》
    毛主席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他不僅胸懷祖國,更是放眼世界,受到全世人民的敬仰。他寫於1958年12月的《七絕.試仿陸放翁》這首詩,就是他這種世界情懷的具體體現。批註的最後,毛主席寫道:從那時到今天,三十一年了,大陸上的餮蚊滅得差不多了,當然,革命尚未全成,同志仍需努力。港臺一帶,餮蚊尚多,西方世界,餮蚊成陣。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萬愚公,用他們自已的移山辦法,把蚊陣一掃而空,豈不偉一哉!試仿陸放翁曰:人類今嫻上太空,但悲不見五洲同。愚公盡掃餮蚊日,公祭毋忘告馬翁。
  • 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字雖不多,但讀來滄桑心碎丨可讀
    毛澤東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 《訴衷情》。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 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字雖不多,但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毛澤東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    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 毛主席詩詞賞析02|今天是一首主席沒寫過的詩
    十三歲時,毛主席的父親讓他輟學回家幫忙。但毛主席一直沒有放下對知識的渴求,非常希望能夠繼續上學,因此和父親有了一些矛盾。1910年的時候,毛主席父親打算讓他到湘潭縣城的一家米店當學徒,但毛主席卻想到一所新式學堂讀書,開始兩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最後在各位親戚和毛主席老師的周旋力勸下,毛主席父親最終同意了毛主席去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學習。
  • 這是毛主席最後一首詞!憂國憂民,讀後讓人潸然淚下
    這是毛主席最後一首詞!憂國憂民,讀後讓人潸然淚下!&34;,歷朝歷代的詩詞大作家之間其實大多是沒有可比性的,每一首詩詞的創造都是符合當下心境而寫,好的作品自然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毛主席最後一首詞毛主席生平寫的詩詞還是很多的,抒發以天下為己任遠大志向的《沁園春·長沙》;歌頌數以萬計紅軍不畏困難、英勇奮鬥的《西江月·井岡山》;展示慷慨激昂革命豪情的《採桑子·重陽》;還有氣勢磅礴的《沁園春·雪》等等,作為&34;,毛主席所寫的詩詞不多,但每一篇都非常&34;。
  • 毛主席寫的這首詞,是一首讚頌人民的詞
    在重慶談判期間,不少文人墨客都知道毛主席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們都希望毛主席能創作一首詩。可是重慶談判期間,政治形勢十分複雜,毛主席實在沒有心情作詩。著名詩人柳亞子表示,沒有新詩,舊作亦可。於是,毛主席就把他在1936年創作的《沁園春·雪》寫了出來。這首詞氣勢磅礴,文採斐然。柳亞子讀過這首詞後,對這首詞大為讚賞。並說這首詞是千古絕唱,認為「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註:「幼安」指的是辛棄疾)也就是說,柳亞子認為即使是蘇東坡,辛棄疾也寫不出這樣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