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京崑劇團「一戲一書」慶回歸

2020-12-07 中國臺灣網

香港京崑劇團「一戲一書」慶回歸

2017年06月12日 07:14:44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6月11日電(記者蘇麗萍)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由滬港文化交流協會、香港特區京崑劇團、《二十世紀名人書法大成》編委會主辦的「一戲一書」慶回歸活動,將於6月14日在京舉行。屆時,香港京崑劇團將以北京京劇院為班底,在長安大戲院演出京劇《沙家浜》和《秦香蓮》。香港特區京崑劇團成立於2010年,該團團長、企業家張宇曾拜師馬長禮,此次出演刁德一,該團優秀張派青衣吳春華飾演「阿慶嫂」和「秦香蓮」,內地京劇名家孟廣祿、張建國、杜喆、翟墨等加盟助演。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焦點

  • 全國名家為上海崑劇團40歲「慶生」,推6臺團慶主題演出
    2018年,上海崑劇團迎來建團40周年。剛剛從臺北結束了轟動一時的五天大戲回到上海,1月9日,劇團就正式公布了自己在上海的建團40周年系列演出節目單。從2月23日(正月初八)至28日(正月十三),將有6臺團慶主題演出,包括了大型晚會、傳統大戲、經典文武折子戲以及反串戲等各種形式。
  • 昆粵合演《白蛇傳》明亮相 上海崑劇團與香港八和會館跨劇種合作
    原標題:昆粵合演《白蛇傳》明亮相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單元重要內容,明後兩天,上海崑劇團和香港八和會館推出的昆粵合演戲曲經典劇目《白蛇傳》將登陸市群眾藝術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和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新劍郎昨天做客「蘭苑韶光逐夢芳華」昆粵之美專題講座,解讀《白蛇傳》藝術亮點。
  • 香港賽馬會舉辦活動慶回歸
    人民網香港7月4日電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香港賽馬會日前在沙田馬場舉行「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活動。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外交部駐香港特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及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等出席活動,並為勝出馬匹的馬主、練馬師及騎師頒發獎盃。 據悉,今年「賽馬日」設有多項活動,吸引約2.6萬人觀看。其中,「香港回歸杯」由告東尼訓練、郭能策騎的「加州福星」勝出,「粵港杯」則由容天鵬訓練、李寶利策騎的「巡航飛彈」奪冠。
  • 上海崑劇團40周年 老藝術家拿出久違的經典
    時隔40年,上昆老藝術家76歲的計鎮華與79歲的劉異龍,23日在上海大劇院再演《十五貫》片段,揭開「霓裳雅韻·蘭庭芳菲」上海崑劇團建團40周年系列演出大幕。「咱們都老了,可是只要鑼鼓點一響,當年的那股勁又回來了。」計鎮華與劉異龍的回憶記錄著上海崑劇團輝煌。1986年,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成立,上海崑劇團應邀晉京匯報演出,引發空前反響。
  • 上海崑劇團分赴香港、北京,兩地演出迸發戲曲院團大能量
    原標題:上海崑劇團分赴香港、北京,兩地演出迸發戲曲院團大能量  3月15日晚,新落成的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迎來梅花獎藝術團的系列演出,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與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在這裡上演了《白蛇傳》和《牡丹亭》一武一文兩齣經典折子戲;3月15、16日,北京國家大劇院也同時迎來上昆的傳統戲《牆頭馬上》和《獅吼記》,為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崑曲藝術周」畫上圓滿句號。
  • 異彩紛呈慶回歸(來自香港的報導)
    入夜,從尖沙咀望港島,信和廣場「慶祝香港回歸」字樣格外醒目。信和集團旗下的臨海項目包括尖沙咀中心、中港城等,在外牆裝上總計12萬顆變色LED燈,組成多媒體幕牆燈飾,從6月26日起點亮,為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夜景增添喜慶。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區政府早已公布今年在香港、內地及海外共舉辦300項活動。
  • 香港慶回歸祖國21周年 昂船洲軍營開放市民參觀
    香港慶回歸祖國/3) "← →"翻頁 7月1日,香港舉行多項大型活動慶祝回歸祖國
  • 上海崑劇團一月演出預告
    上海崑劇團上海崑劇團是國家重點保護和扶持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成立於1978年,首任團長為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現任團長為青年崑劇表演藝術家谷好好。上海崑劇團以保護和傳承崑劇藝術為己任。自建團以來,搶救、整理、演出近300出精品傳統折子戲,近70部整本大戲。
  • 上海崑劇團和香港八和會館聯手《白蛇傳》,一部戲兩家唱,博採眾長
    上海崑劇團和香港八和會館聯手推出崑劇粵劇合演《白蛇傳》,是本次「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的亮點之一——除了創新,
  • 香港慶回歸活動漸入佳境(紫荊綻放·真情二十)
    入夜從尖沙咀望港島,信和廣場的「慶祝香港回歸」字樣格外醒目。信和集團旗下的臨海項目包括尖沙咀中心、中港城等,在外牆裝上總計12萬顆變色LED燈,組成多媒體幕牆燈飾,從6月26日起點亮,為美麗的維港夜景增添喜慶。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特區政府早已公布今年在香港、內地及海外共舉辦300項活動。在民間,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宣布在港舉辦530多項活動,逾3000個團體參與。
  • 湖南省崑劇團新編歷史劇《湘妃夢》在京演出
    6月13日,湖南省崑劇團新編歷史劇《湘妃夢》在京演出。《湘妃夢》劇情圍繞娥皇和女英的故事展開,在情節和音樂上具有濃鬱的湖南地方特色。北京歷史文化名地恭王府內,《湘妃夢》獲得眾多票友支持。紅網北京6月13日訊(通訊員 蔣莉 匡鵬飛 時刻新聞記者 彭雙林)6月13日,在北京歷史文化名地恭王府,湖南省崑劇團新編歷史崑劇《湘妃夢》演出獲得圓滿成功。此次演出是文化部舉辦的「第十屆非遺演出季」活動的重頭戲之一,湖南省崑劇團和全國最具代表性非遺團體一道,為觀眾獻上了一次文化的視聽與心靈享受。
  • 臺灣京崑劇團廈門演繹《蔡文姬》 盼兩岸共傳崑劇之美
    臺灣京崑劇團廈門演繹《蔡文姬》 盼兩岸共傳崑劇之美 2018-03  將於17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演出的《蔡文姬》,是臺灣著名學者曾永義攜臺灣京崑劇團結合經典改編的新劇。繼去年10月在大陸完成該劇首演後,這是已有54年歷史的京崑劇團,第二次攜該劇來大陸演出。  臺灣京崑劇團是臺灣地區迄今歷史最悠久的京崑劇團,兼擅京劇和崑劇。成長於此的曾憲壽很為傳統的傳承而自豪。  他告訴記者,其實臺灣地區戲曲傳承還是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
  • 香港各區懸掛國旗區旗 維港兩岸慶回歸氛圍濃鬱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劉辰瑤)7月1日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香港各區許多街市、建築掛出了國旗及特區區旗,維港兩岸部分標誌性大廈的戶外大屏幕也循環播放慶回歸視頻和節慶標語。在香港街頭,人們可以感受到喜慶的節日氛圍。
  • 臺灣首個崑劇團將演繹西施《浣紗記》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五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第一個崑劇團「水磨曲集」要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色誘吳王夫差,捨身為國的故事《浣紗記》小全本首度搬上崑曲舞臺。該劇是崑曲史上首部有完整譜曲的曲本,也是慶祝二十年團慶新排首演的壓軸好戲。  據《中國時報》報導,《浣紗記》是第一個崑腔劇本,由明代劇作家梁辰魚所作,全劇四十五折,大多佚失於舞臺。
  • 【預告】上海崑劇團6月演出信息
    上海崑劇團上海崑劇團是國家重點保護和扶持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成立於1978年,首任團長為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現任團長為青年崑劇表演藝術家谷好好。上海崑劇團以保護和傳承崑劇藝術為己任。自建團以來,搶救、整理、演出近300出精品傳統折子戲,近70部整本大戲。
  • 香港,老鳳祥國際化拓展 夢開始的地方——慶香港回歸20周年 老鳳祥落戶香港五周年
    香港回歸20周年前夕,「東方之珠」掀起了歡慶的熱潮!作為民族首飾品牌的領軍企業——老鳳祥,響應中央對香港保持三個「堅定不移」的決心,堅定「看好香港,看好香港的明天」。老鳳祥與香港同行攜手為繁榮香港的珠寶首飾市場和時尚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結下了不解之緣,讓我們回到歷史的長河中來回顧這些珍貴的時刻。
  • 京昆一家親!浙江崑劇團和浙江京劇團又要合併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浙江崑劇團和浙江京劇團又要合併了。雖然兩團還沒有正式公布消息,但7月22日,浙江崑劇團官微推送了一條題為《京昆一家親,共商共議促發展》的內容,透露了點端倪。這天下午,浙江京昆藝術中心黨委進一步貫徹省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精神,在班子成員之間展開了談心談話。
  • 敲喜鑼、坐花轎… 香港重演客家傳統婚禮慶回歸
    敲喜鑼、坐花轎… 香港重演客家傳統婚禮慶回歸
  • 新一代的紅花綠葉:談上海青年京崑劇團李炳淑、楊春霞、孫花滿等
    而不知上海京崑劇團的李炳淑和楊春霞,並不在楊秋玲之下。再說,還有河北邯鄲春風劇團的胡小鳳(十六歲)。」 上海京崑劇團,原是今年七月間組團的,但是,兩年前,上海市戲曲青年演員匯報演出中,扮演佘太君的老旦孫花滿(他們稱她為小老旦),已經獲得了獎狀,那時她還是上海戲曲學校的三年生。
  • 上海崑劇團啟動《臨川四夢》世界巡演
    人民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曹玲娟)經過長達一年的籌備,上海崑劇團把《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完整呈現,將在廣州、深圳、香港、北京、濟南、昆明、上海以及捷克布拉格、美國紐約等地陸續獻演。這是上昆今天在滬宣布的。 《臨川四夢》是《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劇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