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崑劇團發布2019年演出季
人民網上海3月6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崑劇團今天在滬正式公布2019年演出季概況。發布會現場,上昆今年重點劇目《浣紗記傳奇》片段精彩亮相. 谷好好感慨,「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意義上的新劇目創作,更是上海崑劇團引發的一場關於劇種發生、發源的研究討論,其學術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都將今後逐步顯現。」 上海崑劇團2019年演出季下半年的重點是新版《玉簪記》。在崑曲歷史上,《玉簪記》是生旦戲的代表劇目,也是上昆老藝術家嶽美緹、張靜嫻老師的看家戲。
-
上海戲曲院團開啟「夏練三伏」,四場跨劇種合演展現成果
夏季集訓,一直都是上海各大戲曲院團的傳統。今年8月5日開始,一年一度的夏季集訓再度拉開大幕。8月22日至25日,夏訓展演暨「戲·聚經典」演出季將在上海大劇院登場。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下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將把夏季集訓的成果以演出形式呈現。今年除了是首次聚焦青年演員,跨劇種合演也是難得一見。
-
上海崑劇團2019年演出季發布,守正創新走出大戲曲格局
圖說:上昆今年的重點劇目《浣紗記傳奇》 攝影:祖忠人以守正促創新,以創新強守正,今天下午,上海崑劇團在海上梨園發布了2019年演出季,上昆今年的重點劇目《浣紗記傳奇》也在現場做了精彩亮相。本周六,主創團隊打磨了12稿的新編崑劇《浣紗記傳奇》將亮相東方藝術中心,這部講述崑曲先賢梁辰魚如何創作崑曲《浣紗記》的故事明晚(6號)將在梁辰魚的故鄉崑山巴城進行試演,並在首演後進行第13稿的提升修改,作為唯一崑曲劇目亮相5月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故宮有匠人修文物,上昆也有五班三代的藝術家在搶救老戲。
-
「香港文化周」將亮相下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七臺劇目展現香港...
「香港文化周」將亮相下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七臺劇目展現香港藝術精粹 2018-10-21 10:41:00來源:央廣網
-
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精彩紛呈
音樂盛宴拉開了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的序幕。11月1日起,此次「香港文化周」連續24天在滬舉辦,共推出7臺演出和1個展覽,其中既有來自香港地區的原創作品,也有滬港兩地合作排演的新作。 能夠擔綱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的開幕音樂會,香港中樂團感到十分榮幸。
-
南北六大劇種在央視合演《白蛇傳》 粵劇率先登臺
該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著重於提純與創新,給人浪漫唯美的藝術享受,貼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 6月18日是端午佳節,由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欄目精心策劃,以融合創新思維為統領,籌劃編排的多劇種合演
-
上海崑劇團粵港澳大灣區巡演收官
隨著最後一夢《牡丹亭》昨晚在香江畔落幕,上海崑劇團《臨川四夢》粵港澳大灣區巡演圓滿完成。劇團走在廣東,3000個位置的中山紀念堂全部坐滿;來到香港,觀眾願意為上昆來看一遍又一遍……「這是崑曲最好的時光,臺下的觀眾就是最美的風景。」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感嘆。
-
長三角五大戲曲劇種端午合演《雷峰塔》
新華社杭州6月26日電(記者馮源)在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端午節時發生了重要一幕:白娘子飲雄黃酒後現出蛇形嚇死許仙,為救丈夫,白娘子冒險去「盜仙草」。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五大戲曲劇種端午節會聚杭州,為觀眾演出了一場精彩的《雷峰塔》。
-
上海崑劇團分赴香港、北京,兩地演出迸發戲曲院團大能量
原標題:上海崑劇團分赴香港、北京,兩地演出迸發戲曲院團大能量 3月15日晚,新落成的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迎來梅花獎藝術團的系列演出,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與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在這裡上演了《白蛇傳》和《牡丹亭》一武一文兩齣經典折子戲;3月15、16日,北京國家大劇院也同時迎來上昆的傳統戲《牆頭馬上》和《獅吼記》,為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崑曲藝術周」畫上圓滿句號。
-
香港八和會館首在川登臺 助推川港兩地文化交流
香港八和會館首在川登臺 助推川港兩地文化交流 2016-06-03 22:03:0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成都6月3日電 (記者 徐楊禕)3日晚,「川粵古今
-
「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浙江崑劇團《十五貫》將首次亮相上海
2017年10月20、21日兩晚,浙江崑劇團將攜「看家戲」《十五貫》亮相上海天蟾逸夫舞臺。此次演出匯集了浙江崑劇團「世、盛、秀、萬、代」五代陣容,還邀請到上海崑劇團崑劇表演藝術家計鎮華共同助陣。作為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要參演劇目,這次演出也是浙江昆團首次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演出。《十五貫》是一出特殊的戲,在歷史上被稱為「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
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精彩紛呈 滬港聯手端出文化大餐
11月1日起,此次「香港文化周」連續24天在滬舉辦,共推出7臺演出和1個展覽,其中既有來自香港地區的原創作品,也有滬港兩地合作排演的新作。能夠擔綱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的開幕音樂會,香港中樂團感到十分榮幸。閻惠昌說:「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樂團在藝術節的演出,讓上海觀眾對香港文化特別是香港中樂團努力讓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緊貼時代脈搏所取得的成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
長三角五大戲曲劇種端午將在杭合演《雷峰塔》
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6月18日電(記者 馮源)雷峰塔是杭州西湖的標誌性建築物,它既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所在地,又是《白蛇傳》的劇情發生地。記者從浙江京昆中心(崑劇團)獲悉,在今年端午節,長三角五大戲曲劇種將在杭州劇院合演《雷峰塔》。
-
上昆「長三角崑曲聯合展演」 推經典《十五貫》
這也是上海崑劇團連續兩屆力推青年人才在梅花獎大賽上亮相,我們堅持「以戲推人,以戲養人」,期待吳雙可以再為上海摘得一朵梅花。 5月18日「長三角崑曲聯合展演」的演出劇目亮點是明星版三地合演經典劇目《十五貫》、5月19日崑曲中青年藝術家經典折子戲專場、5月20日上海崑劇團武戲專場,以及5月23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班昭》。
-
又見「神婺俠侶」|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白蛇傳
每次他們來上海演出,總會捲起一股觀劇熱浪。此番在天蟾的《京婺合演》,也是繼與上海崑劇團同臺之後的又一次有意思的跨劇種交流。其中,更有《徐策跑城》和《白蛇傳》是真正的同劇目合演。同臺合演既是盛會也是擂臺。相比較之下,常年在市場考驗下生存的浙江婺劇團明顯具有一般戲曲院團所沒有的精氣神。臺上的一招一式節奏更快,串連更嫻熟,技術更高超,即便是龍套也個個身懷絕技。
-
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明年舉辦,7臺劇目將來滬
在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期間,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攜手香港各大劇團來到上海,宣布明年將在上海國際藝術節舞臺上舉辦「香港文化周」,提前「劇透」了明年將來滬的7臺劇目
-
上海崑劇團《牡丹亭》《雷峰塔》亮相吉林 驚豔東北觀眾
(上海崑劇團供圖)上海崑劇團於28日、29日兩晚,在首屆吉林傳統戲劇節上演出 《牡丹亭》 《雷峰塔》一文一武兩齣傳統劇目。年初受的腿傷還沒痊癒的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許久沒在上海舞臺露面,這一次來到東北演出卻親自上陣,出演了《雷峰塔》裡的重頭戲 《水鬥》一折。
-
上海崑劇團2019年演出季重點劇目《浣紗記傳奇》亮相
中新社上海3月5日電 (記者 姜煜)上海崑劇團(簡稱,上昆)5日發布2019年演出季劇目,重頭戲《浣紗記傳奇》精彩亮相。上昆今年演出季在劇目建設上總體原則是「守正創新」,讓古老的崑曲煥發出更加燦爛的新生命力。
-
上海崑劇團夏訓「三頻共振」,谷好好寄語「明天的角兒」:戲曲人的青春就在汗水和淚水的磨鍊中
「這是在『報復性』練功,」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走下《水鬥》的排練場,喘著氣對記者說:「『練功』只有兩個字,但要堅持一輩子。做戲曲是場苦旅,但戲曲人的青春就是在地毯上度過,在汗水和淚水中磨鍊。」
-
上海戲曲院團夏訓展演閉幕——不負韶華,汗水化作舞臺上的驚豔亮相
一折《楊門女將·探谷》博得滿堂喝彩,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六家院團舉辦的 「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昨晚在上海大劇院順利閉幕。六家院團新秀薈萃,輪番亮相:越劇《追魚·拔鱗》、崑曲《拜月亭·踏傘》和淮劇《神話中國·精衛填海》等經典名段,綜合展示戲曲藝術中的唱念做打;評彈《浦江頌》、滬劇《卜算子·詠梅》的優美旋律,讓觀眾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搖曳多姿;上海京劇院的年輕人通過《白蛇傳·盜仙草》展示戲曲的絕妙武功。戲曲院團還亮出了豐厚的「家底」,滬劇《新李三娘》、京劇《紅娘》、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選段一一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