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2020-12-15 閃電新聞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在剛閉幕的全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上,濱州市教育局作了典型發言,全體與會人員還分組參觀了濱州市教學改革現場。那麼,近年來,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中是如何做的、成效如何,值得關注。

2020年規劃實施了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

為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我市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推出「教學創新」主題,升級「教學創新」行動,構建「學科育人」機制。

2008年,制定實施了《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

2016年出臺文件,以「基於教學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著力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突出質量核心、教學重點、問題導向、創新動力,深化「教學創新行動」,促進課程與教學全面升級。

2020年,規劃實施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探索構建以育人為統領、以素養為核心、以能力為先導的「學科育人有效機制」,推動五育並舉。

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超75%,小學段「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超80%

近年來,我市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成效顯著。

2018年起,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兩年多來,開展業務素質大培訓大提升,已投入培訓經費近千萬元,培訓教師逾10萬人次;開展了高效課堂建設推進年和深化年活動,構建「以學生發展為目標、問題設計為關鍵、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合作為核心、展示交流為特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比例達75%以上,小學段引導各學科探索「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覆蓋面達80%以上。

同時,推進「作業革命」。嚴格作業管控,建立「課外作業設計、遴選優化及優質作業共享」機制。發布義務教育課外作業負面清單,推行「學校無作業日」「學科零作業」等做法,以「作業革命」撬動「課堂革命」,落實「減負增效」目標。

今年10月份調查顯示,與2019年全省測評數據比較,「書面作業」符合規定時間的比例,小學由43.9%提升到84.1%,初中由52.3%提升到81.1%。學生睡眠時間明顯改善,學生體質顯著提高。

同時,配套跟進展示、評價和激勵措施。如2017年評出教學創新優秀成果56項、優秀學科組44個;2018年組織學科優質課展評、市級教學能手評選,引領高效課堂建設;2019年評選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模式93個、先進單位80個。

2020年實施了「名師」計劃,按城市1/60、農村1/40的比例設「名師」崗;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

改革中,突出協同支撐,我市注重打好築牢教學基礎的「組合拳」。

「縣管校聘」,為課堂教學改革添活力。2016年以來,我市作為全國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示範區,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等4項體制機制改革,到2019年初步落實教育機構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控」機制、縣域內中小學校崗位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中小學教師崗位競聘制度,相關改革案例入選全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實施「名師」計劃,按城市1/60、農村1/40的比例設「名師」崗,競聘到城區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1000元,競聘到農村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2000元。系列改革的推進,極大激發了教師的危機意識和奮鬥意識,更加專注於一線教學。

教育評價為課堂教學改革「定方向」。2016年來,我市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主抓主推教育評價工作。每年撥付專項資金100萬元引入第三方參與評價,成立專家顧問團、首批專家庫兩大「智囊團」,開展了6次教育質量監測,構建起融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我市有547個班級開展了基於智能終端的智慧課堂教學

教科研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支撐」。目前,結題或正在研究的高效課堂建設課題131項、教學細節問題行動研究課題129項、新教育實驗課題56項、名師工作室課題154項、教育質量評價課題93項、思政課教改課題60項、作業教改課題108項。

同時,研訓新平臺搭建完善,建立44個集教學、科研、培訓於一體的名師工作室,引入「學習共同體」項目,舉辦「課堂轉型」主題研修8場次,打造「代表課」160餘節。主題教研活動高頻次開展,舉辦高效課堂改革現場會推廣典型做法,各類「磨課」「曬課」「賽課」和「教學常規月」「教學開放日」「送教送研」活動不斷。

教育信息化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智慧」。建成濱州教育雲平臺,構建教學資源眾籌共建共享體系,搭建智慧學習環境,推動教與學創新應用,探索「網際網路+教學」新模式。目前,我市有547個班級開展了基於智能終端的智慧課堂教學,提升了高效課堂建設的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總體來看,近年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聚焦發力教學改革,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在教育內涵品質提升方面成效顯著。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耕課堂主陣地,唱響質量提升主旋律,力爭高效課堂建設再出新成果,基礎教育改革再有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更加優質均衡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 實施「智慧課堂」建設創新推動教育進步
    為助力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教育事業發展,瓊海市海桂學校主動擔當,開拓創新,自去年9月起投入建設「智慧課堂」,以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為教育改革插上騰飛翅膀。據悉,海桂學校創立於2003年,如今已經成為海南教育的一張名片。「海桂學校越辦越好,得益於創校16年來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靈魂。」
  • 打造「惟愛課堂」 提升教育品質
    ,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教科節活動中,學校圍繞打造「惟愛課堂」,提升教育品質的主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科教學活動,為傳承、創新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助推全體師生的共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夏老的教育思想,在此次教科節期間,學校專門開展「打造幸福課堂,推動質量提升」典型案例、「我與新課改革」主題徵文評比,還組織「平屋」教科研俱樂部的成員和「惟愛」名師們來到白馬湖畔的平屋,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通過學夏老師魂、談夏老教學、品夏老著作,感受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情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實施「智慧課堂」建設 創新推動教育進步
    為助力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教育事業發展,瓊海市海桂學校主動擔當,開拓創新,自去年9月起投入建設「智慧課堂」,以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為教育改革插上騰飛翅膀。  據悉,海桂學校創立於2003年,如今已經成為海南教育的一張名片。「海桂學校越辦越好,得益於創校16年來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靈魂。」
  • 濱州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情境教學中追根溯源 微視頻互動中高效提升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四)濱州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情境教學中追根溯源 微視頻互動中高效提升學術顧問:時玉義主持人:孫慶廠、張繼梅團隊成員:王玉振、李文秀、孫海峰
  • ...36個教師節|濱州市聚焦重點改革攻堅任務 下好教育發展「先手棋」
    近年來,全市教育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深入實施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突破。尤其聚焦「五院十校N基地」建設,盤活科教融合「一盤棋」;爭創一流,打造職業教育「新高地」;立德樹人,唱響質量提升「主旋律」;加大投入,衝出優質均衡「加速度」;主動服務,凝聚群眾滿意「一條心」。
  • 深化綜合改革 聚焦內涵建設 努力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政策、資源、管理等方面統籌謀劃,促進學科深度融合,出臺關於推動高校服務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等交叉學科建設。注重平臺建設高水平平臺是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礎。只有把平臺建設到位,研究生教育內涵發展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 駐馬店市推進初中課堂教學改革
    近日,來自各縣區的教研室主任和近百名初中校長齊聚駐馬店遂平縣陽豐鎮初級中學,圍繞聚焦高效課堂、求解課改困惑、建設優質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議題召開會議,共商全市初中教育發展大計。  與會人員觀看了陽豐鎮初級中學籃球社團活動、百靈鳥合唱團等八項社團活動。
  • 提升教育內涵 福田有6個關鍵詞
    晶報訊(記者 王華俊 通訊員 顏慧敏/文 記者 金羽澤/圖)「籤約後,我們將聯手福田區,為福田教育提供菜單式定製服務,今年將在6大板塊全面深化福田教育內涵提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田慧生現場表示。
  • 濱州職業學院:三教改革,精益求精,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30日訊 「教育是教人們掌握如何運用知識的藝術。」濱州職院的老師們深深懂得,高職教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宗旨,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好學、樂學中學好,提高實際技能水平呢?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濱州職院以「三教改革」為切入點,精益求精,全面加強專業假設,成效顯著。雲教學模式助推課堂教學現代化建設。以打造「金課」為目標,通過創新雲教學模式,開發智能教學資源,建設雲教學數據管理平臺「三步走」,實現了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診斷方式的變革,課堂教學現代化取得明顯成效。
  • 領航品質發展,掌門教育獲「2020美好生活創造者年度匠心品質企業」
    論壇以「聚力·重構·新生」為主題,聚焦六大消費領域,匯聚眾多知名學者、商界領軍人物及媒體代表,共同探討大消費產業未來的發展和新趨勢。在教育領域,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教育受邀亮相,並憑藉過硬的技術創新能力、極佳的教學體驗以及良好的用戶口碑,榮膺「2020美好生活創造者年度匠心品質企業」,展現出極強的用戶滿意度和強勁的發展勢能。
  • 聚焦核心素養 創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立德樹人的具體化和細化,明確學生學習課程後要達到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是我們英語教育教學的指導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關鍵字】小學英語學科 聚焦 核心素養 語言能力 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也要跟隨時代不斷進步不斷創新。英語學科教學以德育為魂、能力為重,注重學生語言運用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學生鑑賞優秀文化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聚焦課程改革,創新素質教育
    通州區芙蓉小學堅持「培育具有民族底蘊、國際視野芙蓉學子」的辦學目標,充分挖掘厚重的古運河文化,著眼於城市副中心對教育的高端定位,聚焦課程改革,創新素質教育的方式方法,追隨國家改革開放的腳步,不斷思考未來教育的走向,為推動通州區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不斷探索。
  • 創新課堂教學 激發生命活力-2019年長寧區課堂工程總結表彰暨2020...
    月24日下午,「創新課堂教學 激發生命活力」2019年長寧區課堂工程總結表彰暨2020年啟動會在區少年宮順利召開。圍繞長寧2019年課堂工程建設工作,她總結了三個特點:全神貫注抓重點,全力以赴抓根本,全心全力抓質量。對於如何提升「課堂工程」的質量,也提了三點意見:順其天性,激發學生生命力;和而不同,增強學校創造力;聚合共生,彰顯教育發展力。
  • 濱州職院:打造黃河三角洲職教新高地
    創新職稱評聘辦法,推行職稱分類評審,教師系列初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下放至二級學院自主評價,輔導員系列單列指標、單獨評價。行政後勤部門的不少優秀人員主動要求到教學科研一線,教科研力量不斷壯大。聚焦課堂主渠道,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
  • 國家級教學成果孵化項目啟動暨西安市品質課程巡展活動在灞橋舉辦
    聚焦課程課堂 助力「名校+」內涵發展 | 國家級教學成果孵化項目啟動暨西安市品質課程巡展活動在灞橋成功舉辦5月25日,由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西安市灞橋區教育局、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小學「名校 」教育聯合體承辦的西安市品質課程巡展活動啟動儀式暨國家級教學成果孵化項目啟動活動在紡織城小學富力分校舉行
  • 高效的課堂,促進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真是長知識了
    高效課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構建對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學音樂教學的高效課堂構建作為研究的重點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們在音樂教學的實施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喜怒哀樂,在這些教學內容中,思想品德也得到了有效的升華。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的體驗引導,可以更好的促進小學音樂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同時對小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 安徽師範大學:創新課堂教學 做好育人文章
    近千人的大課堂裡,時而靜寂無聲,時而潸然淚下,時而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安徽師範大學在主題教育期間開展的一系列特色活動之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徽師範大學圍繞主題主線,聚焦立德樹人,創新課堂教學,貫通式推進四項重點措施,構建了一個個生動的教育場景,切實做到學教結合、學思結合、學研結合、學改結合、學轉結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 學堂在線不斷創新教育技術 助力國家精品慕課建設與應用
    本次大會以「識變 應變 求變」為主題,聚焦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深刻變革,實現中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變軌超車」。 匯聚名校優質資源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年來,學堂在線以「創新教育 改變世界」為使命,努力探索基於新技術的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推進在線教育深入發展,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網際網路+」同步課堂分享!龍灣描摹「未來教育」模樣
    在「雲端」一起觀摩教研,一起互動探討,這樣的「網際網路+」同步課堂,正是龍灣區初中教育全面優質均衡發展三大引擎矩陣中「戰略籌劃+」矩陣的一個截面。近年來,龍灣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強頂層設計,相繼出臺《龍灣區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龍灣區品質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起草《溫州東部「未來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初中強校」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