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孤獨是一種感受,獨處是一種能力
說到孤獨,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孤獨的人一定是形單影隻的。但實際上,孤獨跟是否是一個人沒有必然的關係。
有些人,身處鬧市,卻依然孤獨;有些人,獨自一人,卻安然自得。
引起我們認知偏差的,主要是誤解了孤獨和獨處的含義。
孤獨是一顆心沒有得到理解後的主觀感受,如果一個人身處在熱鬧的環境中,卻沒有得到一種心靈上的聯結,那他就會感到孤獨;而獨處是一種生活態度和能力,是「此時此刻只有我一人」的客觀狀態。
戀愛中的兩個人,即使面對面在一起,有時也是無法避免孤獨的。《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是劉若英2015年發行的一首歌,在你懷裡孤獨,也恰恰說明了孤獨是一種常態,是人一生都無法避免的。
02孤獨源於愛
從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們每一個人的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偶然地來到世上,又必然地離去,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境遇,才有了愛的價值,愛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
孤獨是因為渴望愛,一個人有多孤獨,就有多渴望有人愛,我們尋找另一半,就是想通過愛來撫慰兩個彼此孤獨的人。
童話作家冰波在《孤獨的小螃蟹》中講述了小螃蟹的鄰居小青蟹尋找新的住所,獨留小螃蟹在住所裡,他感到了孤獨,後來通過幫獅子剪頭髮、救助掉進泥坑裡的小夥伴、為大家奏樂提供娛樂等一連串的助人為樂的事件,小螃蟹學會了讓自己快樂,並且戰勝了孤獨,最後小青蟹也回到了他的身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戰勝孤獨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愛別人。
孤獨是愛最好的饋贈,它讓我們在孤獨的日子裡細細體味內心那五味雜陳的情緒,也由此生發出取悅自己,好好愛自己的意願,我們在撫慰自己孤獨內心地時候,也看到了無數如我們一般在孤獨的世界裡慢慢徐行的他們,我在看到他們、了解他們的過程中也看到了自己。
也許某一刻,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碰撞出愛的火花,開啟了一段在愛與孤獨的較量中的相依相偎。
03愛也需要獨處
孤獨猶如影子一直存在於我們生命中。我們無法擺脫孤獨,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獨處。
獨處也可能會孤獨,只是這種主動性的選擇,可以通過做一些事消解。獨處的魅力往往在於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愛默生曾說:「世上最艱巨的任務是什麼?思考。」思考從哪裡來?從獨處來,沒有獨處就不會有深刻的思考,兩者密不可分。
為什麼思考?思考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更容易理解別人,可以更好地與他人建立美好的友誼和愛情。說到底,獨處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愛。
如果一個人沒有獨處的能力,一味地參與到閒聊、討論、旅遊等活動中,他的靈魂肯定是枯竭的。一個人,唯有自己置身在古今浩瀚的巨著和大自然的懷抱中,才能深刻的感悟到自己和世界的真實關係,從內心中獲得新的力量,營造一個富足的世界。
只有在獨處的過程中,一個人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與事,把自己從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以及自己與外部環境的關係,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麼。
優秀的人,都是喜歡獨處的,因為獨處的時候,人才是真正為自己而活的,也是更懂得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