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公園的蕭邦紀念雕像前,邂逅古典音樂的美妙旋律;在開放式大草坪上,系列主題展覽讓市民遊客縱覽蕭邦故鄉波蘭的風土人情,還有色香味俱全的「上海有腔調咖啡文化節」助陣;在黃金城道步行街,感受國際社區「親子音樂會」的藝術薰陶……11月29日,為期兩個月的「漫步長寧 聆聽經典」2020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落下帷幕,這個金秋時節,在上海長寧的街頭巷尾,隨時能與音樂、藝術不期而遇。
藝術之美的「n+1」種表達,讓高雅藝術走進市民生活
29日下午,作為本屆音樂節閉幕演出的「和平頌」世界經典名歌音樂會——薛範翻譯作品專場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成功舉辦。音樂會以「和平與愛」為主題,集結了《飛翔吧,和平鴿》《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友誼地久天長》等16首世界各地經典曲目,致敬音樂巨匠蕭邦「和平與愛」永恆主題的同時,也向2020年經歷疫情的每一位普通人致敬,傳遞著「無論國界,大愛無疆,共抗疫情」的心聲。
今年是「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同時也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本屆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延續了草地音樂會形式,邀請眾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長三角藝術院校師生、專業藝術機構帶來了12場古典音樂演出,免費向公眾開放。除了中山公園大草坪主會場,藝術家們還深入街區、創意園區舉辦沉浸式古典音樂會,打造了魔都鋼琴女傑草坪音樂會、「斯拉夫音樂狂想」「建築·古典」等各具風格的主題音樂會。
音樂節還創新加入了由波蘭駐滬總領館同步舉辦的蕭邦主題展和波蘭文化旅遊展覽,親子音樂會、咖啡文化節、主題衍生文創等內容,「n+1」種表達方式,讓高雅藝術走進更多市民生活。
今年是長寧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驗收之年。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長寧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推進國際精品城區建設,以文化賦能加深與社區、與居民的良性互動,並不斷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為老百姓帶來高質量文化生活體驗的同時,提升整個城區的氣質與溫度。
打造申城古典音樂新地標,海內外人文交流永不落幕
生於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於世界。蕭邦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音樂無國界,致敬經典,正是推動海內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
2007年3月3日,正值蕭邦誕辰197周年紀念日之際,波蘭外交部、波蘭駐滬總領館會同長寧區人民政府在中山公園舉行蕭邦紀念銅像捐贈暨落成儀式。2019年,在華沙瓦津基公園夏日鋼琴音樂節的啟發下,長寧區在中山公園舉辦了「浪漫四季·聆聽蕭邦」首屆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致力於海內外古典樂交流與推廣,打造申城古典樂新地標。
今年,波蘭駐滬總領館也成為音樂節指導單位,同步開啟的蕭邦主題展覽持續一個半月,向市民全面展示了蕭邦的藝術人生、波蘭風土人情,並推出了一系列音樂節主題文創紀念品,和精彩的演出相得益彰。副總領事皮奧特·萊斯琴斯基先生幾乎出席了每場演出現場,與志願者一同工作,並與市民遊客熱情互動。
與此同時,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背景下,依託長寧區牽頭成立的長三角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合作機制,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也吸引長三角地區音樂家、音樂院校、音樂團體等參加展演。在此次音樂節中,就有寧波交響樂團、江蘇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溫州大學音樂學院等眾多長三角「小夥伴」參與其中。
「兩年來,金秋時節在家門口的中山公園綠地欣賞古典音樂演出,已經成為我和家人的『保留節目』。」市民張先生說。
音樂節雖與大家暫別,但海內外的人文交流永不落幕。據悉,長寧區及音樂節組委會將進一步推動與華沙瓦津基公園以及波蘭音樂學院的合作與互鑑,給兩地人民帶來高品質的音樂享受。同時,為拓展音樂節影響力,後續還將開展青少年交響樂團交流演出、波蘭音樂學院體驗課等系列活動。
責編: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