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攝氏度出頭的氣溫,冷風勁吹,小雨淅瀝,也擋不住上海市民攜家帶口在戶外聽音樂會的熱情。
5月19日-20日,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如約在上海辰山植物園舉行,連續兩天,4場音樂會在大小舞臺依次上演。
連續舉辦了七年,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沒有遭遇「七年之癢」,與上海市民之間的情感聯結反而越來越緊密。音樂節開始前10天,兩日萬餘張門票便告售罄,比往年都要快得多。為了提升觀眾的現場體驗,音樂節今年還推出了「經典947咖啡快閃店」「5·20愛的照相館」,用簡單的儀式感,為生活增添一份幸福感。
先聽「萊茵之聲」,再聽「愛的禮讚」
本文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音樂節第一天的大舞臺上,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與合唱團以170人的陣容,以「萊茵之聲」為主題,帶來了德國三大音樂巨匠——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的傳世之作。
為了讓普通觀眾也能走近古典音樂,音樂會上的曲目首首經典、個個好聽,均是「耳熟」之作。
青年鋼琴家張昊辰常年遊走於國際各大音樂節,在國內戶外音樂會首秀,他與樂團合作了一曲貝多芬《合唱幻想曲》。此曲被譽為《歡樂頌》的「先聲之作」,開創了鋼琴、人聲與樂隊融合的先河,給鋼琴家很大的發揮空間。
勃拉姆斯《第一匈牙利舞曲》也是觀眾熟悉的,勃拉姆斯創作此曲時35歲左右,原本是一首雙鋼琴四手聯彈,後來他本人又改編了一個管弦樂版。為了對比參照,音樂會緊接著又選了巴赫35歲那年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共六首),演出了其中第三首。
32歲對貝多芬來說是個坎,耳朵失聰、失戀,雙重打擊讓貝多芬差點扛不住,到底是一死了之還是奮爭到底?糾結的同時,貝多芬寫下了不少佳作,包括這場音樂會上演的《第二浪漫曲》。
演繹此曲的小提琴家楊天媧也挺傳奇。13歲那年,她就灌錄了帕格尼尼隨想曲全集(24首),至今仍保持著最小年齡的世界紀錄。這些年,她發行過近20張唱片,兩奪德國古典回聲大獎,目前生活在德國。
越往後曲目要求越高。當晚的音樂會以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壓陣,出於成本考慮,主辦方在邀海外名團時,一般會請當地合唱團加盟,為了那份原汁原味,辰山草地音樂節今年下足了血本,從西德廣播合唱團、西南德廣播合唱團請來兩支合唱團坐鎮「歡樂頌」,也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音樂節第二天適逢「5·20」,為了應景,大舞臺的演出以「愛的禮讚」為主題,請來陳燮陽執棒上海愛樂樂團、女高音許蕾、小提琴家周穎,為觀眾獻上埃爾加《愛的禮讚》、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朱麗葉》、孟德爾頌《婚禮進行曲》等為愛而歌的音樂禮讚。
如果把大舞臺演出比作重磅「主菜」,小舞臺演出可以說是可口的「甜點」。今年的小舞臺,上海Groove Papa律都打擊樂團帶來了一臺打擊樂表演,巴西桑巴融合打擊樂,熱情又奔放。
快閃咖啡店
首推「咖啡快閃店」,打造「愛的照相館」
連續舉辦了七年,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沒有遭遇「七年之癢」,與上海市民之間的情感聯結反而越來越緊密。音樂節開始前10天,兩日萬餘張門票便告售罄,比往年都要快得多。為了提升觀眾的現場體驗,音樂節今年在服務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推出「經典947咖啡快閃店」,以音樂節今年獻演的8位作曲家為靈感,特別調配8款專屬飲品——返璞歸真的巴赫、把愛藏在泡沫裡的貝多芬、假裝買醉的柴可夫斯基、幸福的轉圈圈的莫扎特……這些飲品只在經典947咖啡快閃店以及音樂節現場售賣,掃一掃杯子上的二維碼,觀眾還能聽到專屬歌單。這是一杯「聽得見古典音樂」的咖啡。
再比如,推出「5·20愛的照相館」,購買了5月20日門票的觀眾,都有機會在「愛的照相館」留下有愛瞬間,用簡單的儀式感,為生活增添一份幸福感。自創辦以來,音樂節始終提倡綠色出行,倡導市民儘量搭乘公共運輸前往音樂節現場。今年,音樂節與上海地鐵「Metro大都會」APP達成了合作,由Metro大都會送出5000份價值15元的免費乘車福利,為綠色出行觀眾的行程「買單」。同時,音樂節還在辰山植物園與地鐵9號線洞涇站之間安排免費公交短駁車,接送觀眾抵達與離場,低碳出行更便捷。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應對突發雨水天氣,音樂節每年都會根據觀眾人數,準備數量充足的雨衣,免費發放給現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