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本「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發布 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2021-01-08 上遊新聞

今(31)日上午,由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南大學、重慶市歷史學會、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社聯合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新書發布座談會」在重慶西南大學舉行。

叢書共六卷,歷經數年編撰,講述了戰時「首都」頻繁變遷背後的故事,以生動的故事和圖片再現了抗戰大遷徙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現場,來自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南大學、重慶市歷史學會、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西南大學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是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與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推出。自2013年開始策劃實施至今,歷經多次修改終告面世。從書共分為《國府西遷》《金融對壘》《工業重塑》《烽火兵工》《文化存續》《守望科學》六卷,皆由長期從事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研究的學者撰寫,力圖以學術視野,通俗性的文字,並輔以生動的圖片,全景式展現抗戰大遷徙過程中那些顛沛流離的生活,可歌可泣的事跡與不屈不撓的抗爭。

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工業重塑》作者趙國壯向記者介紹,此套叢書的出版是一次學術走向社會的重要突破。學術研究用通俗化語言及圖片表達,讓大眾近距離了解抗戰大遷徙的故事。

「叢書中故事及圖片都是經過嚴格考證及研究的成果。」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金融對壘》作者劉志英說,我們的專家團隊最長的研究時間已有30餘年,大部分都有近20年的研究經驗。

現場,叢書各卷編者唐潤明研究員、劉志英教授、張守廣教授、趙國壯教授、郭川副教授、王兆輝副研究員分別發言,著重分享了編寫過程中的經歷,以及所負責各卷的主要內容。

劉東鳳代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社向重慶市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歷史文化學院資料室、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資料室贈送圖書。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付迪西 實習生 劉寧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六卷本「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發布 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今(31)日上午,由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南大學、重慶市歷史學會、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社聯合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新書發布座談會」在重慶西南大學舉行。叢書共六卷,歷經數年編撰,講述了戰時「首都」頻繁變遷背後的故事,以生動的故事和圖片再現了抗戰大遷徙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現場,來自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南大學、重慶市歷史學會、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西南大學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一批抗戰影片、戲劇、圖書將出爐
    26部原創舞臺作品、20部影視劇、北平抗戰實錄叢書、音樂會……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將出爐。圖為發布會現場。 曾鼐 攝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曾鼐)26部原創舞臺作品、20部影視劇、北平抗戰實錄叢書、音樂會……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將出爐,重溫那段抗戰歲月。
  • 波瀾壯闊 歷史傳承:《南渡北歸》於新年上市
    關於這段時期的記載和以之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實在不少,不過能夠全面涵蓋並展現這段歷史上有名的大遷徙,且收錄大師較為眾多且全面的,《南渡北歸》可謂是第一書。皇皇巨著160萬字,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用波瀾壯闊形容這部史詩巨著簡直一語中的。
  • 《自貢鹽業歷史檔案·契約卷》叢書出版
    《自貢鹽業歷史檔案·契約卷》叢書出版 「中國最古老的股票」收錄其中   歷時4年,3月20日,自貢市舉辦《自貢鹽業歷史檔案·契約卷》叢書發布會,該套叢書收錄了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至1953年的自貢市鹽業契約及相關文書檔案2500餘件,再現了自貢清中晚期及近代特有的鹽業契約檔案原貌,堪稱中國早期近代以來的兩百多年間,集中在一個地區、圍繞一個產業、時間跨度最長且連續性最為完整的契約原件。
  • 六卷本《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面世
    由50餘名臺灣學者合作編寫的六卷本《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今日面世,新書發表會於2015年7月7日上午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這是自1960年代臺灣「國史館」館長羅家倫提出編修抗戰史以來,該館首次發布多卷本抗戰史。 據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分為《和戰抉擇》、《軍事作戰》、《全民抗戰》、《戰時社會》、《對外關係》、《戰後中國》六個部分,敘述時間上起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說明從局部對抗走向全面戰爭乃至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合流的原因與經過,並延伸討論抗戰對戰後國內外局勢發展的影響。
  • 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勝利叢書」「解放戰爭系列」等精品讀物
    八卷本「勝利叢書」全景呈現人民軍隊1927年至1953年間的64場著名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風雨兼程、波瀾壯闊的革命徵程,積澱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如何讓這些歷史畫面與洋溢其間的理想信仰,穿越時空長廊走近當下讀者?上海人民出版社積極策劃編輯,以高度使命感集中推出一批新鮮出爐的精品主題出版物,引發廣泛關注。  其中,既有對宏大戰爭場面予以實錄的八卷本「勝利叢書」、六卷本「解放戰爭系列」,也有緬懷革命先輩的《莽莽崑崙:粟裕大將徵戰軼事》《兵媽媽》等。
  • 南京方志辦發布《建康實錄》點校本
    12月17日,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召開2020年度媒體座談會暨《建康實錄》新書發布會。記者了解到,《建康實錄》是記述在建康(南京)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史事的專著,為南京地區較早的地方名志。
  • 南京方志辦發布《建康實錄》點校本 譜寫「美麗古都」時代篇章
    12月17日,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召開2020年度媒體座談會暨《建康實錄》新書發布會。會上,南京市方志辦主任姜巧玲介紹2020年南京方志辦工作情況,並與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張學鋒教授共同發布推介最新點校出版的《建康實錄》。
  • 《當代中國語文教育家口述實錄》叢書編寫研討會在京舉行
    由廣西教育出版社主辦的《當代中國語文教育家口述實錄》叢書編寫研討會,於9月20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陸思成主持。本次研討會主要針對叢書的編寫方案進行討論和完善,確定訪談框架與編寫體例,並對叢書的編寫工作做出具體安排。研討會還邀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專業第一位中國碩士、《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顛覆者·周鴻禕自傳》等口述實錄暢銷書作者範海濤為承擔口述採訪任務的作者和出版社編輯進行口述史方面的培訓。
  • 20卷本《中國古代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出版
    本報訊(記者陳菁霞)近日,「《中國古代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20卷)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該叢書由何茲全教授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中國古代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被列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是北師大歷史學院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叢書分為《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中國近世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三部分,共二十卷。
  • 侯國佐李桂蓮入選《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
    12月25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貴州科學家精神」主題宣講暨《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發布會在貴州醫科大學舉行。作為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院油菜專家侯國佐、蔬菜專家李桂蓮傳記事跡入選《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同時入選的還有曾經在貴州省農科院前身--貴州省農業改進所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戴松恩院士和莊巧生院士傳記。
  • 抗戰期間重慶被炸直接傷亡3萬餘人
    新華社發重慶官方首次披露渝抗戰時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調查據新華社電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66年。重慶抗戰調研課題組前日首次發布了抗戰期間重慶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數字,再度引起了人們對那段歷史的回顧與關注。根據官方發布的數字,從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日軍飛機持續轟炸重慶達六年零十個月,32829人直接傷亡、6651人間接傷亡,財產損失約100億元「法幣」,平民居住區、學校、醫院、外國使領館等均遭到轟炸。僅1938年10月到1941年8月期間,就有3585架次日機空襲重慶城區,投彈9877枚。重慶及淪陷區來渝災民達172786人。
  • 抗戰文學再添奇葩
    為了銘記抗日戰爭的輝煌歷史 凝聚中華民族奮進的力量 矢志民族繁榮的偉大復興,中國言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國抗戰題材小說叢書」。全套叢書計有:《青春之歌》楊沫著、《神槐樹下》李克著、《盧溝橋抗戰》劉俊傑著、《寒凝大地》王克臣著、《彎彎的永定河》倪勤著、《察哈爾英雄》張潤蘭著、《太行人家》孟皋卿著、《遊擊英雄》駱燁著、《疆場》楊紅軍著。
  • 《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出版 還原東北抗聯歷史
    四本書合計250餘萬字,不僅描述了四位抗日民族英雄的革命鬥爭生涯,而且展示出東北抗日戰爭的歷史全貌,將東北抗日戰爭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重大事件,無一遺漏地從當事者的角度加以分析闡述,從而使東北抗聯三路大軍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歷程盡顯其中,將整個東北抗戰歷史脈絡清晰地展現給後人。  中國東北抗日遊擊戰爭基本上是以「南楊北趙東周西李」為軍事指揮展開的。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方志辦發布 《建康實錄》點校本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毛慶 餘夢嬌)12月17日,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召開2020年度媒體座談會暨《建康實錄》新書發布會。記者了解到,《建康實錄》是記述在建康(南京)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史事的專著,為南京地區較早的地方名志。
  • 長沙縣有了自己的歷史叢書啦!《長沙縣歷史文化叢書》今起出版發行!
    《長沙縣歷史文化叢書》歷經兩年時間現已完成全部編輯出版工作今日上午這套全方位反映與介紹長沙縣政治經濟和人文歷史的大型叢書《長沙縣歷史文化叢書》舉行了首發儀式劉丹青攝首發儀式上,湖南人民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套圖書出版情況;叢書作者代表資深文史專家熊治祁暢談創作感受,叢書編委會總顧問、原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譚仲池講話。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系列叢書《盧溝橋抗戰》舉行籤名售書
    為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中國言實出版社隆重出版抗戰文學叢書。這本《盧溝橋抗戰》,正歌頌了這群29軍官兵。軍中的張自忠、趙登禹、佟麟閣、何基灃等,都是響噹噹的抗日名將。自幼他就聽父親和村裡的許多鄉親講29軍抗戰的故事,寫就了《盧溝橋抗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筆觸,一起走進83年前的歷史風雲之中,通過了解盧溝橋抗戰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
  • 銘記歷史!德州發布首部本地「抗戰」史料書籍
    銘記歷史!德州發布首部本地「抗戰」史料書籍大眾日報記者 張雙雙2020-09-03 19:30:4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9月3日,德州市檔案館將《德州市檔案館藏抗戰檔案選編》(以下簡稱《選編》)正式捐贈給德州市圖書館,成為該館收藏的首部本地「抗戰」題材史料書籍
  • 國內首套全面反映抗戰大後方面貌著作年內完成 55位專家攜手編著
    重慶出版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8月14日18時45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實習生 薛宇飛)今(14)日,記者在重慶出版集團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出版座談會上了解到,由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將於今年全部完成,成為國內首套全面反映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面貌的巨著。
  • 抗戰時期故宮博物院文物大遷徙,哪些最珍貴的文物被運到了臺灣呢
    善(善本書)72 箱、佛(佛經)13 箱、殿(殿本書)228 箱、觀(觀海堂藏書)62 箱、內(實錄庫藏書)6 箱、滿(滿蒙文刻本)23 箱、志(方志)46 箱、絕(明刻本清殿本及官刻書)34 箱、大(大藏經)54 箱、甘(甘珠爾經)54 箱、龍(龍藏經)2 箱、圖(文淵閣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