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看上去自相矛盾的話,一直不太理解。在知愚宅看來,喜劇就是喜劇,給大家帶來歡樂和思考;悲劇就是悲劇,給大家帶來悲憫和啟迪,怎麼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呢?
這次看了賀歲檔喜劇《囧媽》,或許是年齡成長到一定階段,對事物的理解自然會深刻,終於明白為何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為何笑著笑著就哭了。
明白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後,又去看了卓別林的喜劇,憨豆的喜劇以及周星馳的喜劇,這次是真的看懂了,都是在描寫小人物的辛酸和無奈,看似滑稽幽默的背後,是生活的重壓和無以逃脫的桎梏,真的是看著看著就哭了。
《囧媽》是一部喜劇,賀歲檔上映,《囧媽》的悲劇情節體現在很多方面,重點在媽媽盧小花和兒子徐伊萬身上,一起隨知愚宅來探討研究一下吧。
媽媽盧小花的悲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盧小花不幸的婚姻在新疆下鄉時,愛看電影的盧小花去看電影遲到了,負責電影放映的伊萬的爸爸在電影散場後,又單獨給她播放一遍,那時兩人看的電影是《伊萬的童年》。於是兩人相識並相戀,戀愛甜蜜的,戀愛也會遮住人的雙眼,那時兩人並未看到他們之間的差距,以為有愛情,婚姻自然有了一切。
婚後,兩人的差異日漸顯露出來,他們倆人的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生活理念也有很大差距。盧小花為了家庭,又在新疆多呆了八年,心中漸漸失衡;她想讓丈夫活成她心目中的樣子,導致丈夫在婚姻生活中很憋悶,經常借酒澆愁,而醉後又在家裡亂砸東西。為了伊萬,兩人一直維持著這樣不幸的婚姻,互相傷害著。
盧小花不睦的母子關係盧小花和兒子的關係一直不和睦,她對兒子是千般好,卻不管兒子能不能接受。在火車上的片斷就可反映日常,兒子已經很大人了,她還不停地往兒子嘴裡塞各種吃的,不管兒子需要不需要,餓不餓,就是大家常說的那種,有一種需要叫你媽認為你需要,有一種餓叫你媽認為你很餓。
盧小花很愛伊萬,可是她總想著控制著他,讓他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愛自由是人的天性,伊萬也不例外,所以伊萬總想逃離他媽媽這道愛的枷鎖。一個要控制,一個要反控制,母子關係很不和諧。
他們母子兩個彼此不理解,相互大喊大叫,大吵大鬧,兩人的對話就好像不在同一頻道上。兩人以愛的名義,相互傷害,都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卻不管對方是否願意接受。
盧小花缺乏安全感盧小花缺乏安全感,表現在不信任別人,疑心重。有警惕心是好的,但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如果過度就會產生負面效果。
兒子伊萬給她請的保姆,她是各種疑心,說保姆偷她錢,結果在自己內衣口袋找到了。又說人家偷拿她別的東西,總之是各種不信任,最後辭退了保姆。
在火車上遇到的俄羅斯姑娘娜塔莎,盧小花又是各種懷疑,手機找不到,她懷疑是娜塔莎偷了,一會伊萬找到了;錢包找不到,她又懷疑是娜塔莎偷了,結果是伊萬拿去了。
盧小花總是這樣,沒來由的地懷疑他人,這不但給別人造成困擾和傷害,其實真正痛苦的還有她本人。
徐伊萬的悲劇主要在兩個方面
伊萬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幸父母婚姻關係的不幸,給伊萬帶來很大的影響,他不能忘記媽媽盧小花到他爸爸的單位,絲毫不給他爸爸面子,在大喇叭裡大聲喊,大家不要和他來往,不要和他喝酒。這一幕給伊萬影響很大,他覺得他的母親是個不可理喻的女人,遇事不冷靜,不講道理。
伊萬也目睹過他爸爸喝醉酒後,耍酒瘋時可怕一幕。父母的婚姻並沒有給伊萬做出模範的樣子,反而在潛意識中,給他注入了父母婚姻中的影子。
伊萬自己婚姻的不幸原生家庭的影響,是不容易走出來的,尤其是還意識不到原生家庭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時。伊萬就是這樣,伊萬把原生家庭的影響帶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他不喜歡他媽媽以愛之名,控制他,他不喜歡媽媽希望他活成她心目中的樣子。
可是在自己的婚姻中,伊萬不知不覺中活成了他媽媽的樣子,如一句歌詞所唱,「多年以後,我就成了你」。伊萬也像他媽媽那樣,希望自己的妻子張路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在他這樣做的同時,他還不自知。
伊萬覺得我愛張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我愛他。這樣子和他的媽媽盧小花如出一轍,以愛的名義,給對方的卻是傷害,從而也導致了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幸。
結語
盧小花最大的悲劇在於,她不知道她悲劇的來源其實在於她自己。和丈夫關係不睦,和兒子關係不和睦,在於她總是希望讓對方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結果就是,不但她痛苦,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痛苦。導致家庭關係緊張,也導致了她在生活中沒有安全感。
到了70多歲,通過這次旅行,盧小花才真正成長,真正明白愛的要義就是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活。70多歲,才明白這個早就應該明白的道理,是喜是悲?
說喜,當然是喜,畢竟此生明白了這個道理;說悲,當然是悲,如果早明白這個道理,她的生活會幸福。所以看《囧媽》時笑著笑著就哭了。明白了比不明白強,但人生已走進暮年,才終於明白,又明白得實在太晚。
徐伊萬的悲劇,有一部分不是他造成的,比如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悲情是無奈的。但他自己婚姻的不幸卻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如果能及時反思反省,在婚姻中懂得尊重,懂得放手,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張路就可能不會想逃離這段婚姻。
可惜地是,伊萬並沒有及時反思,當張路想逃離他,逃離他們的婚姻時,他也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內心都渴望逃脫別人的束縛和枷鎖。伊萬一面想逃離媽媽的枷鎖,一面又成為張路的枷鎖,他不懂得反省,所以直接導致了婚姻的不幸。
在影片最後,他終於想明白,愛就是讓對方活成對方想活的樣子,而不是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對張路放手了。想不明白時,維持著痛苦的婚姻,想明白時,就要對愛的人放手,怎麼做都是遺憾,都是悲劇收場,所以看著看著,笑著笑著就哭了。
看了賀歲檔《囧媽》,終於明白為何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歡樂只是喜劇的表現形式,而悲傷才是它真正的內核,真正的感染力所在。為了逗趣觀眾,為了打動觀眾,要把小人物的悲傷無奈用歡樂的方式來表達,看懂了的人,就會笑著笑著就哭了。這也是很多人看喜劇時笑著笑著就哭了的真正原因吧。喜劇《囧媽》中的悲劇情節,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