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昇《我儂詞》:生死相依,是最長情的告白

2020-11-27 騰訊網

文|江徐

管道昇,元代著名書法家、畫家,還會寫詩作詞,與東晉的衛鑠並稱為「書壇二夫人」。

趙孟頫,元代大書法家,博學多才,能詩擅畫,憑其多方面的才華被譽為「元人冠冕」。

這對一對情趣相投的神仙眷侶,用各自才學共同譜寫出怎樣的愛情佳話?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她在怎樣的情形下,說出此種堅決的話語?

1.

一個是才女與剩女,一個是「元人冠冕」

世上成名成才的古人有兩種,一種通過後天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而成才,一種依靠天賦秉異、極高的悟性而成名。

管道昇大概就屬於後者。

她從小天資過人,聰穎慧敏,舞文弄墨的高雅之事不學就會。富有如此靈氣,加上家庭給予的教養,她最終成為多才多藝的大才女 ,書法、繪畫、詩詞,無不精通。

也許太優秀,也許不肯遷就,她的婚姻大事一直拖到近三十歲。在古代,這是典型的剩女了。

慶幸的是,她等來了意中人。他叫趙孟頫。

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和管道昇一樣,同屬浙江吳興人。他是宋太祖十一世孫,也可以說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說起來家世淵厚,其實到他這一輩,繁華與熱鬧已成為過去的傳說。

這是其次,關鍵在於他是個大才子。與管道昇相比,趙孟頫的才識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擅詩文、書法、繪畫、金石鑑賞、經濟律呂,尤其以楷書著稱於世。

因為多才多藝,他被稱為元人冠冕。在朋友眼裡,他神情閒遠,猶如神仙中人。

女人對男人的愛慕帶有崇拜,管道昇人生中最大的幸運,是遇到一個志同道合、互相傾慕的丈夫。

2.

生活中的溫馨伴侶,書畫上的良師益友

不難想像,管道昇與趙孟頫的日常生活是怎樣一番詩意畫面。

共同的藝術追求,賦予他倆太多共同話題。一起品詩做詞,一起臨摹古帖,一起欣賞宋人的山水佳作。

當他倆品玩金石文物的時候,會聊起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佳偶,追想二人在青州期間賭書潑茶的千古佳話。對比之下,管道昇與趙孟頫感覺兩人情形與前輩何等相像。於是,心領神會,相視一笑。

管道昇打理家務之餘執筆沾墨,寫上數行字。趙孟頫站在一旁,靜靜看著,有時,他會頷首微笑,也有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生活中,她是他的溫馨伴侶。

書畫上,他是她的良師益友。

管道昇尤其喜歡畫竹,而且不拘一格,擅於創新 ,筆鋒如飛燕。勤奮練習加上丈夫指教,管道昇書畫水平日漸提升。

管道昇《竹石圖》

「侍吾松雪十餘秋,傍觀下筆,始得一二。」她明明才情斐然,卻表現極為謙虛。她在一幅修竹圖上寫了一段文字,說,墨竹本是君子的愛好,我雖然是女流之輩,卻也非常喜歡。沒有師承於誰,所以很難達到一定境界。只不過是服侍丈夫十多年,站在旁邊看得多了,也就學到一點皮毛而已。

她在另一幅墨竹圖上寫:「操弄筆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竊見吾松雪精此墨竹,為日已久,亦頗會意。」她說,操弄筆墨原不屬於女工,但是生來喜歡寫寫畫畫,情不自禁,又看見丈夫精通此道,她天天在一旁看著,耳濡目染,也就識得其中意趣。

悟性高的人就是這樣,感興趣的事情,不用花費功夫去學,自然就能領會。

趙孟頫,自號松雪道人,她口口聲聲稱丈夫為「吾松雪」,夫妻之間的恩愛、她對他的崇拜,溢於言表。

秋高氣爽的夜晚,他倆坐在桂樹下,舉杯對飲,人至微醺,她會唱漁歌,隨著歌聲,周圍空氣中宛若飄來仙風道氣,令人心曠神怡。

對於這樣一位蘭心蕙質的妻子,趙孟頫同樣對她傾心。在他眼裡,詩詞繪畫這些藝術,妻子天然就會。他在寫給友人的書信中情不自禁曬恩愛:「山妻對飲唱漁歌,唱罷漁歌道氣多。風定雲收中夜靜,滿天明月浸寒波。」驕傲的語氣,幸福的口吻。

好的婚姻,兩個人應該互相欣賞、讚美,在各自追求中互相激勵,共同成長,帶出更好的自己。

3.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

秋風漸起時,天氣轉涼,管道昇給嬸嬸寫信:「道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

除了問候安康、講述人情往來,還在信上交代了饋贈之物,都是煙火塵俗之中的瑣碎之事,細微又美好。

白天的時候,管道昇大概與趙孟頫提及準備寫信回家的想法,之後被家務所累,沒有來得及完成。

趙孟頫體恤妻子,想幫分擔一些事情,也明了她心裡的惦念,於是提筆為她寫信,替她問候長輩。

這封信一開始是用的管道昇的口吻,一邊寫著,一邊想著,趙孟頫全然忘了這回事,竟然在信尾署上自己名字,待到反應過來,又連忙修改。那一刻,他自己都是不覺莞爾。

趙孟頫《秋深帖》

留存下來的《秋深帖》,自有它藝術欣賞價值,末尾帶有修改痕跡的「道昇」二字,更是別有意趣。

這份弄拙成巧,讓人從中依稀窺見這對人間佳偶之間的相敬如賓,歲月靜好。他倆情趣高雅,又愛畫竹,庭院中應該栽有翠竹的。正如蘇軾所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有一段時日,趙孟頫在外地任職,管道昇思君心切,她畫了一幅墨竹,寄去讓他指點。隨畫一同寄去的還有一首小詩:

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來。

玉貌一衰難再好,不如花落又花開。

情誼再篤深,丈夫離家太久,妻子總會要牽腸掛肚,胡思亂想起來。尤其自己容顏消逝,自信也隨之消失淡。

詩文中有妻子對丈夫的惦念,也有女人對自己容顏衰弛的哀嘆。花謝了,來年還會再開,人老了,卻不能返回青春。年逾四十,玉貌不再,我們還會恩愛如初麼?

管道昇以女人特有的敏銳覺察出丈夫在情感上的改變。事實上,趙孟頫的確有了納妾之心。

他做了首小曲表明心願,還舉例說誰誰有桃葉、桃根,又是誰誰有朝雲、暮雲,名士都個三妻四妾也是正常,娘子你「只管佔住玉堂春」。

聽聞此言,管道昇沒有哭鬧,也沒有聽之任之,她寫了一首《我儂詞》,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願想: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

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情深意切的伴侶,一路相攜的佳偶,琴瑟和鳴的知己,有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品賞不盡的有趣事情,感覺這輩子都不夠,恨不得下輩子還要在一起,生死相依,世世相伴。這樣的妙人,怎能辜負?

趙孟頫讀到這首詞,心有所感,再也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4.

告別官場南歸,佳人逝於舟中

趙孟頫入仕後深得忽必烈賞識,平步青雲,最終做到翰林學士。

管道昇婦憑夫榮,被封為魏國夫人,一時風光無限,可享榮華富貴。

只是,管道昇不像塵世的庸脂俗粉,一味貪圖享樂。她渴望歸去,與愛人酌酒膾魚,吟風弄月,靜靜欣賞堂前的幾株梅花,這才是想要的生活。「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趙孟頫後來官至一品,聲望越大,自由越少,人生有越多的身不由己。他和妻子一樣,志在林泉,渴望歸隱,乘一葉扁舟,笑傲江湖。「山似翠,舊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這是他遐想中的餘生。

公元1318年,經過多次請求,趙孟頫得準南歸。

眼波渺渺,終於還鄉。遺憾的是,在歸途中,年近花甲的管道昇病逝在南歸的江舟中。

趙孟頫哀痛不已,他覺得自己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心中那份痛苦,又豈止像失去左膀右臂……

正值酷暑,護柩南下,回想三十年的婚姻,趙孟頫覺得就像夢幻一場。

他不明白自己和妻子是何緣分,今生今世能做三十年的夫妻。也不清楚這緣分有和差別,使她先走一步,剩下他棲棲然無所依。

趙孟頫為妻子撰寫墓志銘,其中有這樣的贊語:

「有才略,聰明過人。亦能書,為詞章,作墨竹,筆意清絕。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

那一刻,他是否回想起,當年與她月下對飲又唱漁歌的情景,是否想起品詩論詞操弄筆墨的時光,又是否想起那句淳樸又坦誠的願望:「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相關焦點

  • 古鎮泗涇數字報-才女管道昇和《我儂詞》
    費元珍是松江人,是中國四大楷書家之一趙孟頫妻子管道昇的外孫女,這樣算來,陶宗儀便是趙孟頫的外孫女婿。  管道昇是元代著名的女畫家、詩詞家,字仲姫,華亭(今青浦小蒸)人。明代朱謀堙《畫史會要》卷三引《太平清話》云:「管夫人出泖西小蒸,今其路尚名管道」。小蒸,元時屬華亭所轄,因人文薈萃、景色秀麗而美其名曰「貞溪」。管道昇自幼聰穎,好習書畫,又篤信佛法。
  • 管道昇:與趙孟頫「天下第一伉儷」「古代第一女畫家」
    《梅家100之十八---管道昇》文∥梅園水仙(初稿)趙孟頫有「元人冠冕」之稱,但他一生不曾畫梅,大有玄機。(有文另述)管道昇為元代第一才女,被乾隆皇帝譽為丹青聖手,女中楷模。管道昇篤信佛法,為元代著名書畫家,詩詞名家。幾乎所有的書畫、詩稿及信札中,管道昇皆親暱稱夫君趙孟頫為「松雪」。而趙孟頫則誇讚賢內助管道昇:「不學詩而能詩,不學畫而能畫,得於天然者」。元代才女管道昇,為中國古代第一位書畫留名(題寫名款)的女畫家。
  • 神仙眷侶:趙孟頫與管道昇
    今天向大家介紹中國歷史上另一對堪稱神仙眷侶的模範夫妻:趙孟頫與管道昇。再恩愛的夫妻,也有七年之癢的時候,趙孟頫與管道昇這對神仙眷侶也不例外。趙孟頫曾動過納妾的念頭。趙孟頫寫道王學士(王獻之)有桃葉、桃根,蘇學士(蘇軾)有暮雪、朝雲言外之意,我老趙學士也想有。
  •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管道升一首《我儂詞》勸趙孟頫回心轉意
    管道升的《我儂詞》,大概是關於婚姻愛情很有意思也很別致的一個典故了。記得還在高中時,有同學課上朗誦了這首詞,換來個滿堂大笑,惹了個小臉羞紅,可見這首詩淺顯易懂,深入人心。向妻子軟言勸道,「你看,人家王獻之和蘇軾都能娶妾,我娶兩個也沒什麼問題,你現在年紀都已經四旬了,不用擔心家中的地位,你照樣是家中的正房!」相信寫完這首詞的趙孟頫是忐忑而理直氣壯的,也可以想像,看到這首詞的管道升的心酸而又滿腹委屈的,面對共同歷經幾十年風雨的丈夫,面對同患難卻難以同富貴的丈夫,管道升寫下了這首《我儂詞》。
  • 我愛古詩詞——《我儂詞》
    我儂詞 【元】管道昇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 《秋深帖》你儂我儂 忒煞情多
    《秋深帖》,就署名來看為管道昇所書,管道昇就是書法大家趙孟頫的妻子。此帖全篇釋文:道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這封家書因為帶有明顯的趙氏筆法特點而流傳,而趙孟頫為妻子管道昇代筆的故事也隨之成為書壇佳話。  趙孟頫是公認的「楷書四大家」之一,博學多才,能詩善文,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 管道升與趙孟頫的愛情,一曲《我儂詞》,成為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何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管道升在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聲色俱厲,二不逆來順受,面對丈夫表露納妾心思的這首小調,而是回敬了一首詞,希望以真情打動丈夫並表達自己反對的態度,這首詞就是著名的——《我儂詞》。
  • 管道升與趙孟的愛情,一曲《我儂詞》,成為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只是,作為文人,趙孟不好意思向夫人管道升提起納妾之事,而是通過寫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納妾的想法。明代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記載:趙松雪(孟)欲置妾,小詞調管夫人云:「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何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 「情多處,熱似火」,淺聊畫竹名家管道昇及其代表作《墨竹圖》
    滾滾藝術長河,尋找一位女性畫家猶如大海撈針,然而,在我看到「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的管道昇後,不禁贊她為古今女性的驕傲之一。管道昇 畫像1262年,管道昇生於湖州吳興。她自幼聰慧,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她與「丹青藝術元朝第一」趙孟的姻緣,不僅成為千古佳話,而且兩人珠聯壁合、相得益彰,成就了美術歷史上的一對著名畫家。管道昇擅畫墨竹,始創晴竹新篁,勁挺有骨兼具秀麗之姿,「筆意清絕,頗有韻味。」書法多受趙孟影響,形似趙體,「溫潤典雅,秀麗流暢。」
  •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管道升一首《我儂詞》,挽回趙孟頫的心意
    管道升,天生聰慧,才資過人,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後與同樣博學多才,能詩善文的趙孟頫認識並成婚。管道升與趙孟頫的結合,風採比起李清照和趙明誠有過之而無不及。日久天長的婚姻生活,管道升褪去了昔日芳華,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讓趙孟頫一見傾心的小姑娘了。眼前這個婦人,已經入難入趙孟頫的眼了。趙孟頫官至士大夫,此時的他多麼想有一個美麗大方的女子來和他相配,而不是家裡那個已經色衰的管道升。
  • 廈門音樂廣播 | 我愛古詩詞——《我儂詞》
    》,我是宋穎。我儂詞【元】管道昇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 管道升之《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道升《我儂詞》 每一對牽手到終老的伴侶都會覺得,愛情到最後其實就是親情。就算是左手牽右手,就算是已沒有了太多熱情與溫度,但卻是筋骨相連,生命相通。他傷你會疼,他疼你會痛。
  • 趙孟頫和管道昇:一生至愛,將才子佳人的理想活成現實
    管道昇,字仲姬,她的先祖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宰相管仲。管道昇小時候就聰明過人,能詩能畫,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人。趙孟頫稱讚她「天資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幸福,相匹配的家世、相匹配的才學,趙孟頫和管道昇絕對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 你儂我儂,趙孟頫、管道升《秋深帖》裡話深情
    important}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納妾風波吵出情詩《我儂詞  你儂我儂  其實,趙孟頫心中本就七上八下,難捨髮妻,見了這至情至性泣血的《我儂詞從那天起,趙孟頫和管道升把這兩張字箋工整地謄寫下來,貼在案旁,時時引為笑語,二人之間再無間隙。大概管道升也未必料想到,幾百年間,這首至情至性的小詞,被世人廣為傳頌,趙孟頫管道升之間的故事也隨之留在了歷史的記憶裡。
  • 管夫人用一首《我儂詞》,阻止了要「出軌」的丈夫
    少女時天才,為妻時靈透,為母時智慧,管道生,來世間走一遭,可能是讓我們這些凡人看看真實的「仙女」是什麼樣的!​《我儂詞》:爾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 管道升——用一首《我儂詞》打消了丈夫納妾的念頭
    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與妻子管道升的伉儷情深也是千古絕唱。圖文無關管道升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使她成了一個與趙孟各有千秋、相得益彰的才女。
  • 管道升的《我儂詞》,用妻子的委婉傾訴,化解了一場婚姻危機
    其中管道升的《我儂詞》極為出名,她用詩詞巧妙回應丈夫納妾的提議,並讓丈夫打消了念頭安心回歸家庭。算得上是古代女性中絕無僅有的案例。然而歷史上《我儂詞》為何會出現,我想這都離不開人物本身的經歷與當時的時代背景。
  • 綿裡藏針《我儂詞》,立意精妙笑古今。
    我便多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是的,趙先生做了一首詞送給自己夫人來表明自己想要納妾的想法。看看,文人就是文人,不好意思直接給夫人說自己想納妾,就寫首詞來說,順便還把王羲之和蘇東坡給拉下水,給自己背書,著實可樂。那麼,趙夫人該怎麼辦呢?
  • 管道升:一首《我儂詞》,擊碎老公的非分之想,成千古名篇
    但是,見到妻子管道升,他卻一時語塞,開不了口。當初甜言蜜語,海誓山盟,現在自薦納妾,畢竟心虛,當然開不了口。管道升也能揣摩出他的心思,故意藏在心裡,不點破,希望他自己能把這胡思亂想扼殺在萌芽狀態。趙孟頫還沒有嘗試,又豈能退縮。開不了口,她不是詞人嗎,我就寫詞一首,看她的反應。支持更好,不支持也罷,總不至於吃了我。
  • 如何演唱應尚能的《我儂詞》
    管道昇與趙孟頫文 | 何靜20世紀初,隨著西方音樂思潮的「西學東漸」,中國作曲家們智慧地將中國古典詩詞與西方作曲技法相結合,創作了大量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我國第一批海外留學回國傳播美聲唱法的男中音歌唱家、作曲家應尚能(1902-1974)創作的《我儂詞》(1940年),正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