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被稱為內地歌壇半壁江山,背後是內地歌壇的落寞和舉步維艱

2020-12-14 阿燦的心情故事

汪峰,內地搖滾歌手的旗幟性人物,也超越了搖滾樂的範疇,成為近年內地主流樂壇極具代表性、備受推崇、有深厚粉絲基礎的歌手、音樂人,成就和影響力堪稱內地當紅歌手中翹楚。

坊間曾經流傳過一段話,引起熱議,不知是汪峰本人自詡,還是外界杜撰,以達到譁眾取寵、宣傳炒作,奪人眼球的目的,那就是「汪峰是內地歌壇的半壁江山」這句話,使得輿論沸沸揚揚,時至今日依然爭議不斷。

有人認為汪峰過於誇大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雖略有所成,稱自己是半壁江山依然屬於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表現,難以服眾。另外一種說法則肯定了汪峰的音樂才華和對內地樂壇的貢獻,任何對他的讚譽都不為過、內地歌壇半壁江山他名符其實。

我個人比較贊同第二種觀點,當然不是汪峰因為在歌壇的成就多麼出類拔萃,有對內地歌壇的發展以及內地流行音樂內涵提升和風格的突破有顛覆性的促進、推動和影響力,而是綜合考量各種因素,才得此結論。

1.

首先,汪峰是內地歌壇少有的唱作俱佳、音樂素養和造詣出眾的歌手,或者說用傑出的音樂人來定義他會比較合適。

與大部分歌手缺乏自我造血能力,過於依賴外部音樂創作體系供血來維繫自己的音樂生命不同,汪峰才華橫溢,有著充沛的創作能量,能夠自我產生新陳代謝功能自供自給,並且長時間內保持旺盛的創作力,不斷的推出口碑不俗並且市場反應良好、叫好叫座的作品。其經典眾多,長期以來在一線的位置屹立不倒,並且積累一定的群眾基礎,在歌迷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及口碑,內地歌手中能與之比擬的屈指可數。

另外,內地歌壇近些年來雖然漸成氣候,形成較為完善的音樂創作體系和氛圍,音樂水準不斷上升,但是相對港臺來說,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主流歌壇來說各方麵條件良好、仍拿得上檯面的歌手、音樂人廖廖無幾。汪峰雖然並不盡善盡美,存在著比如唱功中規中矩、穩定性一般,經常出現破音等情況, 音樂風格類似、缺乏多樣性等不足,但是從各方面考量,無論是歌曲數量、質量和傳唱度,作品產出的持續性,還是公眾口碑等等皆是內地歌手的翹楚,屬於矮子裡拔將軍的存在!

最後,汪峰的音樂有別於內地歌壇大部分流行歌曲內涵淺薄、有形無魂,情感流於表面的特點,情感更加細膩,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思所想,用藝術的手法挖掘展現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真實的一面,感情色彩與人文精神濃鬱,觸動聽眾心扉,引發強烈共鳴。

《春天裡》、《存在》、《北京北京》、《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再見青春》、《當我想你的時候》等歌曲都是他成長歲月經歷和心情的感悟和寫照,輪廓分明、情感真摯、感人肺腑,在很多同樣飽經風霜的聽眾心中仿佛也是他們的生活和情感經歷真實寫照,感觸無限,難以自抑,最後被爭相傳唱,影響廣泛,具有永恆的魅力。

鄧紫棋憑藉在《我是歌手》節目中深情演唱他的《存在》一鳴驚人,獲得無數人的喜愛也打開了內地市場,逐漸成長為備受歌迷喜愛和寄予厚望的歌壇小天后;旭日陽剛依靠翻唱他的《春天裡》登上春晚,聲名鵲起,演出邀約不斷,人生迎來質的飛躍。

2.

汪峰成為內地樂壇的遮羞布,被稱為半壁江山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內地流行音樂的死氣沉沉、發展滯後,缺乏活力和生機,整體水準差強人意,存在多種不足和弊端,讓人對其未來感到茫然,缺乏足夠的信心。也正因為此,外界對於內地歌壇關注度不足,無法提起熱情和興趣,被邊緣化也就有理可循,可以管中窺豹了。

內地歌壇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請容我仔細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內地流行音樂相對於港臺來說起步較晚,無論音樂創作和宣傳推廣、以及人才培養體系都不夠健全。因為先天的不足,儘管後期發展漸漸步入軌道,經過不斷努力、苦苦追趕,時至今日雖然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有漸漸轉向內地的趨勢,但是如果忽略港臺音樂人才流入,產生積極影響的因素,內地歌壇在整體底蘊和實力上與港臺尤其是臺灣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呈現出虛假繁榮、外強中乾的態勢。

流行音樂的核心在於音樂創作和產出,正如前面所述由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華夏大地,文藝圈也迎來復甦,流行音樂開始生根發芽。但因為長期的與外界缺乏交流,以及體制、氛圍的限制,內地歌壇思維保守閉塞、固步自封,人才凋零,儘管也湧現不少被廣為傳唱的歌曲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音樂人,但是歌曲經典程度、數量、口碑以及歌手、音樂人的實力、影響力,皆差強人意,比之港臺來說難以望及項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因為各種因素所限,大多數內地音樂人創作被局限在一個框架裡面,束手束腳,無法自由發揮,缺乏想像力和突破創新的勇氣和靈氣。所創作的作品一部分偏向於主旋律缺乏流行性和感染力,受眾群狹小,無法雅俗共賞,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共鳴;一部分內容淺薄,感情色彩不夠濃鬱,層次感不足,深度與內涵欠缺,風格單一,詞曲皆無可圈可點之處,模仿跟風港臺音樂的痕跡太多,卻只學到皮毛,而沒有領悟到精髓,無法帶給聽眾更多的心靈的震撼,癥結在於沒有樹立自己的風格和創作思路的意識和決心,也要歸結於實力和天賦的束縛。

內地人口眾多,市場廣闊,音樂製作水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匹配,很多歌曲無法在聽眾激起波瀾,繼而產生歷久彌新的魅力,推出不久可能獲得一定的關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石沉大海被人遺忘。

除了《渴望》、《一無所有》、《同桌的你》等少數歌曲能夠不被歲月長河淹沒,依然被人銘記、傳唱,帶來無限的感動之外,其它大部分歌曲皆被時光蒙上面紗,黯淡無光,寂寂無聞。鮮少有像港臺《月亮代表我的心》、《童年》、《海闊天空》、《鹿港小鎮》、《龍的傳人》、《橄欖樹》、《滄海一聲笑》、《明天會更好》這樣震古爍今或讓人感觸無限或發人深省被載入史冊的傳世之作。

3.

內地音樂人歌手相對來說在華人社會有巨大影響力,被廣泛認可和追捧的幾乎沒有,很多被官方和人為打造的所謂歌王歌后,名不副實,泡沫化的程度很嚴重,歌迷的認可度和影響力並不夠,只有崔健、汪峰、王菲勉強能夠達到門檻。另外王菲也是得益於港臺音樂體系和氛圍培養和薰陶 ,才如魚得水,鋒芒畢露,取得成為華語樂壇流行天后、創造一系列傲人成績,這般輝煌成就的。

晚會歌手、體制歌手、一首歌歌手盛行的內地歌壇欠缺羅大佑周杰倫這樣左右音樂發展歷程、賦予流行音樂新的脈絡和靈魂的劃時代巨星,也沒有黃家駒、王傑有人格魅力,粉絲無數、影響深遠的歌手,放眼望去依靠內地音樂體系發展的音樂人、歌手中幾乎無人能與之比擬,即使所謂半壁江山的汪峰也達不到,各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內地流行音樂發展滯後,整體水準差強人意,歸根究底,除了土壤和氛圍的欠缺,無法給予足夠的養份,促進其茁壯成長,最關鍵的還是音樂創作能力的不足和從業人員急功近利、不思進取的心態所致。

因為大部分創作者天賦不足,音樂素養差,對音樂的理解和領悟力只停留在表面,未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所以所創作的歌曲有形無魂,情感流於表面,經不起反覆的品味和咀嚼,詞曲均無出挑之處,各方面都乏善可陳。因為急功近利,所以音樂人、歌手以及整個音樂體系都心態浮躁,無法安之若素,將全部心思投入到對音樂的精雕細琢上面,所以所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千篇一律,質量自然也得不到保證,大多是粗製濫造之作,也導致了旋律平淡、歌詞簡單粗俗,音樂性欠缺的口水歌的泛濫成災。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傳播渠道的改變,內地網絡歌曲開始盛行,一批紅火一時卻沒深度、沒內涵,禁不起時間推敲,熱度消退之後很快被人遺忘的歌曲的不斷湧現,將流行音樂的格調不斷拉低,也讓人對內地歌壇音樂創作水準和專業素養、態度徹底失去信心。

從早些年《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豬之歌》等歌曲的風靡一時到如今的《我們不一樣》、《學貓叫》、《畫畫的baby》等歌曲藉助短視頻平臺的傳播成為坊間廣為流傳的熱門曲目,以及一些音樂素養一般,創作的歌曲低俗、難登大雅之堂、缺乏生命力的音樂人被一些人盲目追捧、崇拜,展現出來的不僅是內地整體音樂水平的停滯不前,也暴露出內地歌壇尤其是創作上的很多不足和弊端,還困在死胡同裡,無法走上正常的軌道。

另外有點成績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推出一兩首熱度的歌曲就驕傲自滿停滯不前,喪失趁熱打鐵,再造精品的動力和野心(很多一線歌手如劉歡、那英、孫楠、韓紅、田震包括汪峰在內已很長時間沒有推出新的作品),反覆吃老本,消費情懷,將職業操守、素養和音樂追求拋之腦後也是內地很多從業人員飽受詬病,流行音樂發展緩慢的癥結所在。

內地歌壇弊病甚多,已滲入骨髓,積重難返,也讓很多歌迷失望透頂、難以提起興致,急需迎來一陣春雨,將其從內到外徹底洗滌,並促使其下定決心、大破大立,迎來大刀闊斧的改進和變革,以其改頭換面,迎來重生,以全新、生機勃勃的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給歌迷帶來驚喜,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肯定。

4.

當然爛船也有三分釘,死氣沉沉、奄奄一息的內地樂壇並非一無是處,乏善可陳,黑暗之中依然有微弱的光亮給人帶來希望和信心。

近年來內地歌壇也在進步,不斷嘗試掙脫各種束縛,在宣傳包裝、音樂創作的模式和機制、音樂風格的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尋求突破和改變,這點我們要感到欣慰,予以肯定。

除了上述的口水歌,近年內地歌壇也誕生了一些質量不錯的歌曲也給人帶來驚喜,看到了其谷底反彈的希望。如《凌晨三點》、《消愁》、《往後餘生》、《走馬》、《寫給黃淮》、《無人之島》、《生而為人》等等歌曲,從歌詞到旋律以及歌曲的深度和內涵都呈現出一定的水準,突破俗不可耐、水準低劣的口水歌的範疇,被廣為傳唱、備受讚譽的同時也讓人隱隱感受到華語流行音樂巔峰水平的風採,儘管並不完美,仍有提升空間,但至少能夠觸動人心,讓聽者反覆咀嚼,也證明了內地音樂人有創作經典的能力和天賦,只是需要各方麵條件的完善,水到渠成。

內地樂壇也湧現出一批才華橫溢、各具特色,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生代歌手如毛不易、梁博、郭頂、陳粒、趙雷、華晨宇等等,他們的人和他們的歌聲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對流行音樂有發自內心的熱愛,並全心投入,讓我們看到真誠、熱情和希望,也因此對他們,對內地樂壇的未來寄予厚望。

汪峰內地歌壇半壁江山的論調,不管爭議如何,不管是否被公眾認可,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內地樂壇的碌碌無為,舉步維艱的窘迫處境。作為一位喜歡流行音樂,與華語流行音樂包括內地流行音樂一起成長,對其有獨特情感的我真的是恨鐵不成鋼。衷心希望內地流行音樂能夠臥薪嘗膽,奮發圖強,茁壯成長,脫胎換骨,綻放耀眼的光芒,在港臺流行音樂漸漸落寞的當下,扛起華語樂壇的大旗,人才輩出,經典歌曲層出不窮,改變以往很多人對它的主觀印象,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關注,對它有新的定義和認知。

相關焦點

  • 憂心忡忡盤點內地歌壇 流行樂四大皆空到幾時? - 娛樂頻道
    憂心忡忡盤點內地歌壇 流行樂四大皆空到幾時?它以重在反思和面對問題的姿態出現,12月10日,論壇首度開講就毫不客氣地向「貧血」的2002內地流行樂壇開刀。  ■汪峰:名利之中別迷失  內地歌壇不景氣,除了盜版造成的惡劣市場環境,汪峰以創作者的身份首先自我檢討:「我也曾在公司裡為了『這首歌為什麼不是第一名』之類的問題爭過,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娛樂圈的名利使人有時難免會迷失自己,但是作為創作者我希望你能永遠記得自己最初做音樂的目的,除了音樂,我們應該擔起更多責任。」
  • 內地歌壇地位最高的10位歌手,孫楠墊底,第1名無人不服!
    中國內地流行歌曲早在上世紀20-40年代就風靡上海,因為歷史和國情原因,在建國初期國內不容許有過分甜蜜、細膩風格的歌曲存在。此後的流行音樂在內地一直處於被壓抑的狀態,改革開放前內地幾乎聽不到流行歌曲。改革開放之後這種想像逐漸消失。直到1984年國家正式認可通俗歌曲,1986年流行歌曲終於被允許登上國家舞臺。
  • 內地音樂人黔驢技窮?
    本報訊(記者夏琦)第七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即將舉行,昨天下午,音樂風雲榜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宋柯、畢曉世、黃偉菁、許曉峰、張亞東等音樂製作人、樂評人、唱片公司高管參加,探討內地音樂出路,而音樂風雲榜則提供了一組關於2006年內地原創歌壇的數據,顯示內地歌手發片量比前年減少了一半。
  • 內地搖滾樂半壁江山的汪峰,為什麼頻頻在《歌手》翻唱小眾歌曲?
    峰被稱作是內地搖滾樂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是名利雙收的歌手。現在還擁有非常完美的家庭,年過四十的汪峰又煥發著新的生命力。在剛剛參加《歌手》的時候汪峰就說過,他早已經過了沽名釣譽的年紀,不需要再通過什麼節目什麼平臺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來為自己博知名度。通過《歌手》這個節目,作者對汪峰產生了很強烈的敬意。至今為止,7期節目已過,汪峰在選歌上非常大膽,因為選擇了很多小眾的、獨立音樂人的作品。
  • 歌壇神話幕後推手 陳淑芬赴內地打造音樂劇人才
    「一腳踢」進了娛樂圈  人們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會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同樣,一個成功的明星背後,自然也會有一個偉大的經紀人,而陳淑芬則無疑是最配得上這個稱號的人。  1973年,剛剛從香港商科學校畢業的陳淑芬認識了她的丈夫——華星娛樂公司的經理陳柳泉,當時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她,順理成章地進了男友的公司幫忙打理業務。
  • 粗口歌入侵內地歌壇
    儘管歌中夾雜粗口在海外及港臺地區已經不足為奇,但是在內地藝人中尚屬首次。 粗口事件始末 此次「粗口事件」的主角無級生組合成軍於2003年,並於2005年正式籤約唱片公司。目前已經在粵港地區出版發行了他們的首張EP《畢業生》,該組合成員兩個男生的平均年齡剛剛20歲。
  • 盛極而衰的歌壇:口水歌肆虐、神曲批量生產,聽眾變得越來越膚淺
    流行音樂發展到今天,有過多次轉變,曾經被大眾喜愛,也曾舉步維艱。甚至有人認為流行音樂難登大雅之堂,但它之於普羅大眾的意義在於消遣和放鬆,所以有著與生俱來的不可替代性,同時也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最開始的鄧麗君,劉文正,到後來的羅大佑、崔健,再到90年代歌壇的空前大繁榮。
  • 四大天王之後的香港歌壇,為何再無天王巨星
    其實,香港歌壇在80年代到90年代之所以歌王不斷,紅遍整個華語歌壇,根本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流行唱法給改革開放之初的大陸帶來了新鮮感。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歌壇的唱法基本上集中於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兩種方式,而且多是革命歌曲,張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國心》給內地歌壇帶來了震撼,原來歌曲還可以這麼唱?
  • 中國內地十大歌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個?
    現在的內地歌手可謂是人才輩出,那麼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我個人認為的中國內地十大歌手都有哪些呢? 劉歡 劉歡屬於前輩級別的人物,中國內地歌唱家,音樂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非常有特點豐富的舞臺影響,他在中國歌壇的地位始終未曾動搖是一個奇蹟。
  • 汪峰罕見曬26年前「鮑家街43號」舊照,獲網友贊當之無愧歌壇王者
    汪峰曬出的這張舊照,仿佛時光又回到了26年前,那個時候的」鮑家街43號「在歌壇不算很有名,但是作為主唱的汪峰在對待音樂的態度上,一直都堅持原唱,唱自己對生活、對生命、對感情的態度,在這點上,汪峰還是挺優秀的。雖然當年」鮑家街43號「並沒有大紅大紫。
  • 搞笑的汪峰和尷尬的張韶涵,神似第三季《我是歌手》的韓紅和孫楠
    湖南衛視《歌手2018》最後一輪排位賽已經進行了第一場,3位首發歌手結石姐、汪峰、張韶涵如果停過這一輪,就可以直接進入到總決賽!這時的汪峰是很自信的,因為他在預投票環節是第一名;按照以前的套路,最終的成績不會低於前二。
  • 回顧90年代內地歌壇曾紅極一時的「一首歌」歌手
    那時,不光港臺音樂如火如荼,內地樂壇同樣風生水起。那是一個內地樂壇唯一可抗衡港臺樂壇的年代。但內地樂壇與港臺那邊不同的是,他們是幾個天王巨星唱主角,其他只能偶爾陪襯;而內地卻是百花齊放,很多籍籍無名的小歌手一夜之間憑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你方唱罷我登臺,風水輪流轉,這樣一來,就誕生了很多似乎一輩子就一首歌的歌手。
  • 四大天王合體選秀重振香港歌壇?劉德華英明一世,這次未免太天真
    對比粵語歌壇的盛世與現狀,大概就能明白劉德華對於粵語歌「英雄遲暮」般的焦慮與落寞。老一代歌神許冠傑、歌聖羅文、歌隱林子祥等人拉開粵語歌壇的大幕,譚詠麟和張國榮的「譚張爭霸」讓粵語歌壇更上一層樓。90年代,伴隨著四大天王的橫空出世,香港歌壇迎來黃金盛世。
  • 曾紅遍全國的2大歌壇巨星,一個下落不明一個死因不明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歌壇湧現出了一大批超級歌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張行、吳滌清、呂念祖、張薔、潘勁東、高楓等歌手,而今天,八卦了啦小編要介紹特別的兩位昔日歌壇巨星。之所以說他們特別,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異於常人,他們是誰呢?
  • 39歲臺灣甜美童星卓依婷近照曝光,離開歌壇20年家庭幸福女兒可愛
    2011年,卓依婷和朋友去歌廳唱歌,他老公當時正好也在場,對卓依婷一見鍾情,隨即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在2013年領證修成正果,兩人都低調,並沒有向外界公布,後來很自然的就有了女兒。3歲開始拜師學習日本的歌唱方法和舞蹈,5歲登臺舞臺表演,成為一名童星。7歲發行個人專輯,10歲領銜主演臺灣數百集電視劇,12歲發行首張個人原創專輯,14歲當選臺灣年度十大軍中情人,15歲進軍內地歌壇,一路開掛。
  • 她被稱為「東方雲雀」,卻在華語歌壇消失,曾經的她到底有多火?
    在80年代的華語樂壇中,蔡幸娟擁有「東方雲雀」的美譽,但是進入新千禧年之後,她在華語歌壇中幾乎音信全無。為何一位擁有歌唱天后資質的她,卻在華語歌壇消失呢?曾經的她到底有多火?接下來,小編就來詳細扒一扒。1.一帆風順踏入歌壇
  • 香港歌壇最落寞的人:他們被四大天王牢牢壓制,李克勤最是幸運!
    香港四大天王獨步歌壇,牢牢掌握了香港流行歌壇的制霸權利。譚張爭霸結束後,歌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手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香港歌壇面對真空期,急需一批有實力有魅力的歌手帶領樂壇繼續發展。張學友、劉德華搶先一步,開始作為新人在樂壇嶄露頭角,緊接著黎明、郭富城迅速爆紅。
  • 刀郎為什麼要退出歌壇?刀郎退出歌壇的最後一首歌是哪首
    然而這位給大家帶來了這麼多好聽的音樂作品的歌手,卻選擇了退出歌壇,這讓很多網友感到不解。那麼,刀郎為什麼要退出歌壇?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揭秘一下吧!1刀郎為什麼退出歌壇據說,刀郎之所以選擇退出歌壇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受到了歌壇一些人的輕視。
  • 汪峰《歌手2》首期獲第四名,但他是節目被翻唱歌曲最多內地歌手
    「半壁江山」的汪峰參加《歌手2》首期奪得第四名,不敵超人氣的Gai、張天和婕茜,看來內地搖滾領軍人物之一的汪峰要想突出重圍,還得在改編和選歌上下功夫,據稱為了參加《歌手》這節目,汪峰挑選出近500首最流行的歌曲,並選出45首備戰歌曲,聽說還有英文歌曲,看來汪峰是豁出去了,不拿出點顏色來看
  • 人們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影視和歌壇的黃金時代,這是為啥?
    一個地區能夠在影視,歌壇等方面得以繁榮壯大,這與當時的地區經濟是密切相關的,香港也是如此!這裡我想分三個方面來具體闡述這個問題:首先是經濟方面,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與國際大都市,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