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園樣式可以分為池泉庭園、枯山水庭園和茶庭三類,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象徵式庭園,系日本園林之精華。所謂枯山水,顧名思義就是不使用一滴水來表現山水的日式庭園。在白砂地面上描繪直線和曲線的砂紋、強有力的石組、苔蘚編織綠色的濃淡,簡單的描繪把枯山水庭園的藝術象徵美推向了極致。在沒有水的庭院裡感受到水流,看到故事和心境,這便是枯山水的樂趣所在。

二 枯山水造園藝術 「枯山水」這個詞最早記載在日本平安時代後期橘俊綱編著的造園書籍《作庭記》中,早期枯山水是選在沒有水的地方,用石組來表現自然景色的。至室町時期,隨著源自中國的佛教宗派禪宗給美術和文化帶來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熟,形成了日本獨有的藝術性極高的外部空間表現手法枯山水庭園,造型有力、精神性高。後期枯山水庭園使原來的自然景觀縮景建造技法凝縮構成在更狹小的空間裡,蘊含佛教禪宗的精神和修行長壽的作用,同時在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影響下,庭園被賦予更多地藝術表現性。枯山水庭園用石頭和白砂來表現流動的瀑布、流水及水波這些自然界固有的景觀,不局限於表現技法的約束,形成了立體的空間藝術,是日本禪宗理念和佛教意象根本姿態的深度體現。 隨著歲月滄桑變遷,現在留存的枯山水庭園中既有平庭,也有緩坡的庭院;既有石組構成的庭院,也有在一片白砂地上砂錐的庭院,其構成元素簡單、色彩枯素單調、造園手法獨特。 1 立石與砂紋,造園基本要素 枯山水庭園通過精心設計,巧妙運用簡單的自然材料,使單純的山水錶現變得更加富有象徵性和抽象性。石頭和白砂在空間裡相互協調、相互呼應的枯山水世界,不管是石頭還是白砂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值得鑑賞的地方。 枯山水庭園的造園基本要素就是石組,也稱立石頭,在表現自然山水的空間裡,把各種各樣的石頭進行組合,通過調和石組來構築出千山萬嶽的景象,是構成日本庭園美的精華之處。日本造園師認為石頭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永恆的,把充滿大地能量的石頭立在庭院中,並給它新的存活空間是造園師的工作。立石頭的時候要把石頭的「根」埋的深些,確保石頭體最寬的位置和地表在同一高度上,使石頭站立的姿態就像紮根在大地上似的讓人產生安定感。 砂是枯山水的另一主要造園材料,其最佳顏色是淺灰白色或淺灰色,為主石和植物的深色調提供一種淺色背景。在白砂上描繪的線條叫砂紋,耙砂師用木耙或竹耙來消除自己的足跡並勾勒線條。白砂象徵平靜的水面,不同的砂紋可以表現各種流水和水波,這是一種動靜結合的布景手法。經過仔細耙制,這些砂礫可形成各式紋路:有表現平靜水面的漣紋、表現海洋巨浪的青海紋、還有形象生動的出水紋等,具有很強的喻意和裝飾性。枯山水庭園在描寫河流和大海等自然風景的同時,精心設計的砂紋也象徵著人一天心情的波動和人生的起伏。這使得枯山水藝術越來越被人們接受與欣賞。

2 留白藝術,營造廣闊境地 如果要在方寸之地用石、樹修築出宛如千山萬嶽、海洋天水的枯山水境界,首先要預想到地面的留白,枯山水留白的地面在整個庭院的構成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試著想像京都龍安寺庭院的景觀,就會明白砂地上的留白髮揮了很大的作用,留白的地面襯託出了配石、配樹之美。這種留白藝術的表現手法體現了對禪宗的熱愛,與虛實相間的空間構成手法和中國畫留白藝術是相似的。 將大自然的風景在庭院中表現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虛構。盆景中的假山,更是一種虛構,而觀賞假中的「假」,空中的「空」,這行為本身也是既「假」又「空」的,因此,必須要回到主觀本身,才能在「假」中看到精華。枯山水庭園之所以被稱作假山,正是因為,它為了表現具有自然美的景觀使用了假的山水,而不是真的山水。空的藝術,看不到,聽不見,所以就給它定義為不能表現的,但是我們能在看不見中看到,在聽不到中聽到這些隱喻的東西。枯山水本是什麼都看不到的,但是從白沙堆中能看見象徵海洋的水,聽到海浪的聲音,這就是隱藏其中的表現力。 枯山水追求的就是從空到空間所要表達的藝術,白砂的空間越廣闊就越能表現出枯山水的宏偉,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 三 枯山水造園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和發展 由於時代背景與枯山水產生之初不一樣,隨著現代城市景觀發展的現實情況以及創新設計思維的運用,作為外部空間表現手法的枯山水造園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在中國,枯山水庭園常出現在私家庭院、住宅區、主題酒店和博物館等場所,以無襯有,以小見大,造園手法運用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