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出現了一件新鮮事:為方便群眾,該縣將部分單位的內部停車場和公廁向社會開放,在規定時間內,人民群眾進機關大院停車、如廁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方便。這一便民舉措的實施,源自新安縣政協開展的「有事好商量城市建設管理和文明創建」專題協商活動。
    今年以來,新安縣政協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建設作為政協協商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的實踐舉措,從百姓關心的小事入手,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將其打造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使協商民主在基層開花結果。
    「貧困群眾有了致富項目,但農產品銷售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是縣政協近日在青要山鎮舉辦的「脫貧攻堅專題議事」活動中,一位企業家代表提出的問題。現場除了政協領導、政協委員、扶貧辦的有關負責同志,還有商務、市場監管、督查、電商企業的代表。問題剛一提出,這些職能部門便結合單位實際提出了具體意見,為農產品銷售出思路、想辦法。
    現場對話結束並不是問題解決的終點,接下來,縣政協還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事後督查,相關職能部門定期上報工作進度和完成情況,確保每條協商意見建議都能落到實處。
    平臺建立以來,縣政協把活動辦到了社區、學校、田間地頭,一件件事關群眾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問題通過「有事好商量」得到解決。「縣政協把協商『圓桌』擺到了老百姓家門口,聚焦教育、醫療、就業、出行等問題,讓百姓積極了解、支持、參與黨委政府的工作。」縣政協主席樊棟梁說。
    「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做到黨委政府的工作推進到哪裡,有事好商量就跟進到哪裡,正能量就匯聚到哪裡。
    正村鎮石泉村是黃河南岸的小山村,高低不平,土地瘠薄。在「有事好商量」議事活動中,政協委員、農業專家、旅遊人士提出該村要變劣勢為優勢,圍繞「大河田園」溝域經濟示範區,發展農家樂和生態旅遊。依託這個項目,如今村裡興起了鄉村旅遊,不少村民翻修房子,辦起農家賓館或民宿,也有人開起了農家飯店和商店,村裡面貌得到極大改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建立以來,該縣已開展協商議事活動62次,形成有高度、有溫度的建議172條,助力解決了一些黨政所想、委員所期、群眾所盼的民生和發展難題,激發了職能部門的激情和群眾的熱情,搭建了委員履職盡責的新舞臺,實現了政協協商議事與民意的「無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