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商量「圓桌」擺到百姓家門口

2020-12-1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出現了一件新鮮事:為方便群眾,該縣將部分單位的內部停車場和公廁向社會開放,在規定時間內,人民群眾進機關大院停車、如廁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方便。這一便民舉措的實施,源自新安縣政協開展的「有事好商量城市建設管理和文明創建」專題協商活動。

&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來,新安縣政協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建設作為政協協商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的實踐舉措,從百姓關心的小事入手,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將其打造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使協商民主在基層開花結果。

&nbsp&nbsp&nbsp&nbsp「貧困群眾有了致富項目,但農產品銷售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是縣政協近日在青要山鎮舉辦的「脫貧攻堅專題議事」活動中,一位企業家代表提出的問題。現場除了政協領導、政協委員、扶貧辦的有關負責同志,還有商務、市場監管、督查、電商企業的代表。問題剛一提出,這些職能部門便結合單位實際提出了具體意見,為農產品銷售出思路、想辦法。

&nbsp&nbsp&nbsp&nbsp現場對話結束並不是問題解決的終點,接下來,縣政協還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事後督查,相關職能部門定期上報工作進度和完成情況,確保每條協商意見建議都能落到實處。

&nbsp&nbsp&nbsp&nbsp平臺建立以來,縣政協把活動辦到了社區、學校、田間地頭,一件件事關群眾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問題通過「有事好商量」得到解決。「縣政協把協商『圓桌』擺到了老百姓家門口,聚焦教育、醫療、就業、出行等問題,讓百姓積極了解、支持、參與黨委政府的工作。」縣政協主席樊棟梁說。

&nbsp&nbsp&nbsp&nbsp「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做到黨委政府的工作推進到哪裡,有事好商量就跟進到哪裡,正能量就匯聚到哪裡。

&nbsp&nbsp&nbsp&nbsp正村鎮石泉村是黃河南岸的小山村,高低不平,土地瘠薄。在「有事好商量」議事活動中,政協委員、農業專家、旅遊人士提出該村要變劣勢為優勢,圍繞「大河田園」溝域經濟示範區,發展農家樂和生態旅遊。依託這個項目,如今村裡興起了鄉村旅遊,不少村民翻修房子,辦起農家賓館或民宿,也有人開起了農家飯店和商店,村裡面貌得到極大改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nbsp&nbsp&nbsp&nbsp「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建立以來,該縣已開展協商議事活動62次,形成有高度、有溫度的建議172條,助力解決了一些黨政所想、委員所期、群眾所盼的民生和發展難題,激發了職能部門的激情和群眾的熱情,搭建了委員履職盡責的新舞臺,實現了政協協商議事與民意的「無縫連結」。

相關焦點

  • 天津市和平區:十九大楹聯貼到百姓家門口
    天津市和平區:十九大楹聯貼到百姓家門口 2017-11-02 17:40:00來源:央廣網
  • 隆回金石橋鎮:百姓家門口「板凳接訪」獲稱讚
    去年以來,該鎮紀委針對群眾普遍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題,採取下村流動接訪形式,在農民家門口擺上一張桌子,坐在板凳上認真傾聽民聲,了解群眾訴求,並將群眾反映問題逐一詳細登記,分類整理,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全鎮累計下村接訪40餘次,收到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90多件,基本上做到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問題基本上在基層解決。
  • 陵水椰林鎮將志願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海南文明網訊 11月10日,陵水椰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椰林鎮桃萬市場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集市活動,真正把惠民、便民、利民的志願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陵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通過開展志願服務集市活動,能夠讓轄區內的居民像逛集市一樣享受到志願服務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能夠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活動真正地普惠廣大人民群眾。
  • 學她家直接擺個圓桌,空間感超好!
    說到餐廳面積小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在裝修新家時,都為此感到頭疼。 畢竟餐廳的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布局不合理的話,不僅在生活使用上不舒適,視覺上也不太美觀。那麼針對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案例,在戶型上也存在這個問題。
  • 擺個圓桌,不必多說
    圓桌在中國寓意團圓,在西方寓意平等。圓桌既是東西方文明的融合,也是中國大氣度、大國風範的體現。在中國,圓桌也稱百靈臺,相傳因為寶物都有靈氣,古代帝王、皇帝在後院休息欣賞各地進貢的寶物時,都坐此款家具。中國家庭的餐廳也愛用圓桌,因為它不僅符合中國人大家庭「圍坐」的飲食習慣,也蘊含著「團圓」之意。
  • 《今晚報》刊發:百姓家門口 法官解民憂——和平法院在全區六個...
    《今晚報》刊發:百姓家門口 法官解民憂——和平法院在全區六個街道成立社區法苑 2020-12-02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大戶人家門口為什麼擺兩隻石獅子?擺老虎不行嗎,原因不簡單
    後來,張騫派使者到西域把獅子介紹到中國,從而進入了中國人民的民間生活。在民間,獅子頗受禮遇,還被尊為「瑞獸」,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地位。唐代形成了以石獅為神獸的守宮習俗。唐朝時期,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都叫做坊,例如樂坊、工坊等。這些地方當時是朝廷給劃分的,劃給人民的地區被圍欄限制所包圍。在入口柱和出口柱下,使用大石頭來防止大風和地震。
  • 大同市二醫院:百姓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 通訊員趙鑫)為讓大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精湛、優質的診療服務,近日,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前期緊張籌備工作和精心安排,特邀請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蘇凱一行來到大同市二醫院胸外科(外四科)會診、查房、手術
  • 有事好商量、眾人事情眾人商量 無錫金家裡「商量」出美麗家園
    更重要的是,金家裡改造建設項目擺脫了我們過去熟悉的「政府端菜、百姓吃飯」模式,而是從立項、設計到改造、管理的每個環節,都通過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這個平臺,請基層幹部、政協委員和村民們一起「商量著辦」,從而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使改造建設過程和和氣氣、平穩順利,可以說是一個「商量」出來的美麗家園。
  • 中國人愛用圓桌吃飯?用圓桌除了是傳統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說法?
    中國人的餐桌從古至今為什麼崇尚用圓桌?餐桌用圓形還是方形好?其實在古代時候也是有方桌的,不過那時候的方桌更多時候是用來祭祀,而不是用來吃飯。在祭祀的供桌上吃飯對於迷信的古代人來說是大不敬的。到了現代人們受西方的影響,採用方桌頗有一種時尚的味道,方塊狀的形態更能體現疏離、莊重的感覺。
  • 往門口扔垃圾勸不聽,城管拉個垃圾箱擺門口,老闆:影響生意
    在城市中到處都是垃圾桶,但是有些不文明的人,連幾步的路都不想走,手中有垃圾就隨意丟地上,這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不僅對城市面容造成影響,還會增加環衛工的工作量,偏偏對此類的懲罰也不嚴重,基本上該不文明的還是不文明,在福建就有一位不文明的鞋店老闆,每次都把垃圾掃到門口,城管屢次上門勸不聽
  • 城市書房 百姓家門口的「精神糧倉」
    來源:河北日報近日,河北各地多家「城市書房」開門迎客的新聞刷爆網絡。作為打造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這些城市書房不僅契合當下年輕人閱讀生活的需求,也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精神糧倉」帶來的閱讀之樂。於讀者而言,城市書房潛移默化地滋養著人們心底的「詩和遠方」。
  • 清明當晚河北一家門口被擺花圈、撒紙錢
    不僅勝芳的親人門口被放花圈、撒紙錢,就連霸州南關的親人家門口,近日也被貼上了紙。這事兒,竟然全聯繫到霸州東關當事人吳先生的身上,因為勝芳、南關遭遇怪事的這兩家,都是他的親戚。清明當晚,家門口竟被人放花圈、撒紙錢,牆上還被寫「收錢」大字,誰這麼缺德?
  • 家裡擺方桌好還是圓桌好,詳細教程教你挑到適合你家戶型的餐桌
    西式長桌鋪上潔白的桌布,擺上美麗的桌花,簡潔愜意,浪漫優雅,給人無限的暢想。於是有不少人基於對西式長桌的憧憬,也給餐廳布置了長桌(方桌)。可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才發現各種不便,最直接的麻煩就是桌子太長夾不到菜。
  • 日本傳統店鋪的門口為什麼都要擺一隻「招財貓」的塑像?
    在如今日本乃至日式飯店商鋪的門口,人們經常能看見一隻將爪子舉過耳朵的「喵星人」,這就是著名的「招財貓」。那麼日本傳統店鋪的門口如今為什麼都要擺一隻「招財貓」的塑像呢?大約在東漢時期,如今的家貓正式進入中國社會。
  • 尋找一張直徑1米的圓桌
    業主小任兩口子之所以對圓桌情有獨鍾,完全緣於這麼一段往事:第一次裝修時,小任選的是西餐桌,桌寬0.9米,長約1.6米,擺在近10平方米的餐廳裡,十分合適。但使用之後,小任發現,在大多數時間兩人用餐的情況下,他們只用到了1/3的餐桌空間。而在極少數時間多人用餐的情況下,坐在桌子兩頭的人卻根本夾不到菜。
  •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圖書館:做百姓家門口的「精神牧場」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電(記者魏婧宇)退休職工趙喜樂,習慣隔幾天到圖書館看看最近的報紙雜誌;大學生汪洋,正在準備考研的他每天在圖書館自習到深夜;小學生程浩童一到周末,就要到圖書館看他最喜歡的天文類圖書。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他們,卻有一個共同身份——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圖書館的「老讀者」。
  • 家庭裝修,餐廳選長桌還是選圓桌?
    餐桌選擇也是這樣,你得看屋內環境和使用情境來決定是用圓桌還是長桌。說說我對餐桌選擇的一些看法吧。餐桌的選擇原則一、風格論1.中式風格選圓桌。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就餐傳統,講究和美嘛,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在一起坐而分食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 廣州市民家門口擺風水祭祀品,影響鄰居賣房成被告
    文、圖/羊城派記者 董柳通訊員 雲法宣 劉婭廣州市白雲區一市民在家門口擺風水祭祀品,同樓層的鄰居在出售房子時,多次被上門的購房者抱怨鄰居的風水擺件過於礙眼,令人感到不適潘某在其居住的門口靠走廊一側的較顯眼位置擺放了牌位、香爐、蟾蜍、香燭、杯子以及植物等供奉土地神的風水物品共7件。身為鄰居的陳某、姚某則認為,私有物品不可侵佔公共區域。
  • 中國沒有獅子,中國人為何喜歡在門口擺一對石獅子?
    最開始,獅子的形象大多出現在宮殿、廟宇、衙門和高級官員、貴族的大門口,到明清時期已經是隨處可見了,形象也是多種多樣。既然這是一種中國沒有的動物,為什麼人們還會這麼喜歡呢?平民百姓,只能用廉價的石材,官宦人家、皇親國戚,當然要更講究一點,會用貴重的金屬來製作,除了少數鐵獅子以外,更多更常見的是銅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