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僅撐了一個多月

2020-12-10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蘇聯和法國是二戰時期的兩大主要參戰國。作為二戰時的兩大頂級軍事強國,兩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大相逕庭。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雖然差點掛掉,但最終反敗為勝,贏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在英國的幫助下,仍然被德國輕鬆擊敗,僅僅一個多月就投降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蘇聯和法國都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只頂了一個多月?

第一,法國的國力沒有蘇聯強。雖然法國和蘇聯都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強國,但法國的實力比蘇聯人差了不少。一戰後,法國人逐漸走向衰落,而蘇聯人則異軍突起,二戰前兩國的差距已經拉開。在一戰中法國損失慘重,從著名的高利貸帝國打成了負債帝國,戰爭不僅掏空了法國的國庫,而且讓法國欠了一屁股債。由於法國在戰爭中損失了大量的青壯年,所以勞動力奇缺,加上經濟和工業遭到破壞,所以經濟發展緩慢,國家動蕩不安,到二戰前法國的工業產值僅僅佔到了世界的4.5%。而蘇聯由於特殊的體制,很快完成了工業化,並在大蕭條中藉助英美資本和技術實現了飛躍,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二戰前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佔到了世界的10%以上,巔峰時期達到了17.6%。戰爭打的是工業,拼的是國力,蘇聯工業和國力與德國不相上下,比法國人強了兩倍以上,法國人自然沒有蘇聯人撐得久。

第二,蘇聯的戰爭潛力更大。雖然法國和蘇聯都保持了非常龐大的軍事力量,法國還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但法國的軍事力量水分很大,而且戰爭潛力遠遠比不上蘇聯。以兵員數量為例,法國的人口僅僅4100萬,而蘇聯的人口高達1.6億,是法國的四倍。1940年,法國的常備軍數量為260萬人,蘇聯的常備軍數量為250萬,蘇聯的軍隊數量略少於法國,但法國的預備兵員不過300多萬,而蘇聯的預備役高達上千萬。1941年,隨著歐洲局勢的日益緊張,蘇聯當年就將軍隊擴充到560多萬。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更是動員了數千萬的國民參戰,其戰爭潛力遠不是法國可比的。此外,在自然資源、武器生產等方面,蘇聯人同樣佔有絕對優勢,戰爭潛力遠遠強於法國。

第三,蘇聯的戰略縱深更遼闊。蘇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高達2200多萬平方公裡,就是不抵抗讓德國人從歐洲往遠東走,也得走大半年。遼闊的戰略縱深有效的抵消了德國人閃電戰的優勢,為蘇聯人部署新的防線和開動戰爭機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法國戰略縱深小,而且地形平坦,加上交通四通八達,非常適合機械化作戰,德國的閃電戰一個照面就把法國人打趴下了。當德軍突破英法重兵布防的北方防線後,法國人已經沒有了戰略緩衝,已經輸掉了大部分籌碼,除了投降已經別無他法。如果法國有蘇聯人那麼強的工業,有蘇聯人那麼多人口和兵員,有蘇聯那麼遼闊的國土縱深,法國人也不會敗的那麼快,法國人也未必會投降。此外,蘇聯人得到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幫助,特別是美國人,向蘇聯人提供了海量的物資。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雖然蘇聯非常抗揍,但很可能也頂不住,說到底還是德國太強了。

參考資料:《全球通史》、《二戰史》、《蘇德戰爭》、《第三共和國的崩潰:1940年法國淪陷之研究》

相關焦點

  •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擋住德國所向披靡的閃電戰
    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英國的幫助下,堅持了還不到四十天就舉旗投降,德國閃擊丹麥更是僅僅用了幾個小時。不過德國的閃電戰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德國的閃電戰在蘇聯遭遇了滑鐵盧,強大的德軍兵敗蘇聯,輸掉了二戰。那麼二戰時為何蘇聯能擋住德國所向披靡的閃電戰?首先,蘇聯實力很強,這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閃電戰的先決條件。如果換成泰國、希臘這種二流國家根本扛不住,一個罩面就掛了。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其實法國在二戰時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滅國史。二戰爆發後,德國向法國發起進攻,最講究防守的法國被閃電滅國。至此法國被德國佔領。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
  • 二戰時,如果日本選擇和納粹德國南北夾擊蘇聯,蘇聯真的扛得住嗎
    在戰場上,蘇聯紅軍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同德國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英美兩國對日宣戰,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二戰的進展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高潮,全世界除了幾個宣布永久中立的國家外,其他大多都形成了兩個陣營:同盟國和軸心國,而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以同盟國的勝利,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
  • 二戰德國為何入侵波蘭?波蘭又為何潰不成軍?
    西方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為開端的,短短一個月波蘭即被納粹德國擊潰,但是波蘭並不是弱鳥,二戰前號稱歐洲第五大強國,國土跟德國差不多大,那麼波蘭是如何被秒殺的呢
  • 二戰時,德國和美國的實力差距有多大
    很多人對德國人的戰敗一直耿耿於懷,認為美國人勝之不武,德國的實力不比美國遜色多少,如果單挑,德國未必會輸給美國。那麼二戰時德國和美國的實力相差多大?一般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的實力遠遠超過德國,實際上,二戰時德國的實力不比美國差多少。
  • 二戰時德國鼎盛時期到底有多麼強大?為何那麼多國家都打不過德國
    二戰時德國鼎盛時期到底有多麼強大?為何那麼多國家都打不過德國大家都知道。二戰是德國最先挑起來的,當時這個國家打敗了很多國家,當時對於很多國家,德國就是一場惡夢,不過最後被蘇聯打敗,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德國當時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 二戰法國號稱第一陸軍,為何毫無戰力,迅速就向德國投降
    二戰法國號稱第一陸軍,為何毫無戰力,迅速就向德國投降 德國歷史上和法國是一個國家法蘭克,後來分化成兩個國家,而且都是日耳曼人,再加上希特勒強調大日耳曼主義,法國人待遇不會太差。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是,統治者要麼擁有絕對的暴力能控制輿論,要麼能保證絕對的公平讓人們沒有怨言,德國兩者都有。
  • 一戰時德國被義大利坑了,二戰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沒得選擇了
    當時主要分為兩個陣營,同盟國和協約國。其中同盟國主要成員是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國,協約國主要是英國、法國、沙俄三國。不過戰爭爆發之後,作為同盟國成員的義大利先是觀望不動,後來直接倒向協約國。可以說德國被義大利坑的很徹底。不過戰爭結束二十年後,二戰時德國仍舊和義大利結盟。很多人想不通,德國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明明被坑了一次,為何不吸取教訓。
  • 二戰德軍打蘇聯為何傻乎乎穿著單衣?德國人:原因就3個字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納粹德國出動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3500輛坦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 為了準備這次突襲,希特勒從1940年就開始制定作戰計劃,取名「巴巴羅薩」。而蘇聯卻對此毫無防備,當史達林被人從睡夢中叫醒時,才知道邊境已經全部失守,德軍飛機正在轟炸各大城市。
  • 二戰後蘇聯為何不要巨額黃金?卻選德國的廢銅爛鐵,蘇聯戰暈了?
    二戰後蘇聯為何不要巨額黃金?卻選德國的廢銅爛鐵,蘇聯戰暈了? 二戰後蘇聯為何不要巨額黃金?卻選德國的廢銅爛鐵,蘇聯戰暈了? 二戰後蘇聯為何不要巨額黃金?卻選德國的廢銅爛鐵,蘇聯戰暈了?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哪個更強?德國表示:美蘇英你挑一個吧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當時的日本和德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德國的實力遠遠超過日本。德國表示:小樣,和我比拳頭?美蘇英三家你隨便挑!二戰主要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場,主角分別是德國和日本。毫無疑問,歐洲是二戰的主戰場,美英蘇三大強國把大部分軍隊和物資都投入到了歐洲戰場。可以說,德國其實就是一挑三。即使如此,美蘇英三國合夥圍毆德國,也花了數年才把德國放倒,德國的實力可想而知。
  • 二戰時期,蘇聯軍事到底多強?搞得德國元氣大傷!
    蘇聯是一個傳統的軍事強國,是歐亞大陸上可以說是很強大的一個國家,尤其是體現在軍事方面,在二戰中,蘇聯可謂是撐起了歐洲站場的半邊天。當初的蘇德戰爭,更是震驚了全世界。二戰爆發後,德國的野心昭然若揭。蘇聯當時也意識到戰火硝煙將近的氣息,於是加強軍事力量,積極做好戰前準備,為了能夠增加軍事力量,還進行了戰爭動員,當時不管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蘇聯方面都是重組準備,兵力都超過了500萬,擁有兩萬多架飛機,還有一萬多輛坦克和上萬門火炮。而且在當時蘇聯擁有發達的重工業,完整的工業體系,尤其是在軍工業方面。
  •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差距有多大,如果單挑誰能贏
    我們僅以工業和經濟為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4%,德國在吞併大半個歐洲以後,其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0%左右。而日本的工業產值在二戰中巔峰時期的佔比也不超過4%,可以想像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二戰期間,德國(不含佔領區)生產鋼鐵18770萬噸、電力4140億千瓦時、石油4620萬噸、煤炭345500萬噸。
  • 二戰前德國為何能在短短的數年內崛起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文/寂寞的紅酒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也是二戰的主要發起者。作為二戰的頭號法西斯國家,德國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作戰目標。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攻擊德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擊敗德國。德國戰敗後,美蘇英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因為德國太難對付了,危險係數遠遠高於日本。號稱軸心國二號國家的日本在德國投降後,盟軍還沒來得及發力,日本就投降了。可以說,二戰主要靠德國人撐著,德國倒下後,法西斯同盟基本就沒戲了。德國能撐那麼久,能單挑美蘇英三大強國,其最大的依仗就是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二戰初期德軍幾乎無人能敵,德國絕對是當時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 二戰時羅馬尼亞與德國不相鄰,如何綁到德國戰車上的?
    1941年6月22日,德軍550萬軍隊對蘇聯展開突襲,蘇德戰爭正式爆發。關於描寫該場戰爭經過和結果的資料早已是汗牛充棟,在此我們不重複和贅述。值得後人注意的是這場戰爭不是蘇聯與德國的單獨較量,在它們背後還有諸如義大利、羅馬尼亞、英國和美國這樣的支持者和協助者。
  • 二戰前德國吞併奧地利,英國能忍受,蘇聯為何暴跳如雷?
    奧地利也是一個內陸國家,但奧地利比捷克斯洛伐克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距離亞得裡亞海特別近,只差幾十公裡就可以吹海風了。而且,奧地利西北是德國,西南是義大利,正西是瑞士,瑞士以西是法國,東南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巴爾幹半島。蘇聯呢,其海岸線都是各大洋的邊緣海(不算當時戰略意義不大的北冰洋)。
  • 德國為何敢掀起二戰?綏靖只是誘導因素,想不到英國、法國也犯錯
    然而,歷史學家和軍事學家在研究二戰時,一直無法沒辦法,完整找到德國發動二戰的深層次原因,德國一個1870年才統一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被割地和賠款,才過了僅僅20多年
  • 二戰中大英帝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體實力不輸德國
    實際上,當時的大英帝國比人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大英帝國是以英國本土為核心形成的一個強大完整的殖民帝國。這個遼闊的帝國佔到了全球總面積和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國人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資源和最遼闊的市場,而這些正是德意日等新興強國急缺的,也是德意日的軟肋。如果德意日有英國這樣的資本,他們也不會發動世界大戰。大蕭條時,英國曾用帝國特惠制差點整死美國,英國的實力可想而知。
  •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何看到蘇聯人就膽戰心驚?學者:不害怕都不行
    二戰時,德軍先在歐洲戰場橫行過後,又轉戰到亞洲戰場企圖攻陷莫斯科一舉吞併蘇聯。可是蘇聯領導人誓死不從,發動焦土戰爭,把全國勞力資源全部投入進來把德軍的強勢消磨殆盡,最終德軍逐漸從勝勢轉入敗勢。到了二戰後期,德國遭到了蘇軍的慘重報復,導致後來的德國人談到俄國就會驚慌失色,其主要是因為蘇軍做了以下的這些事情。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均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所以自然不會輕易輸給德國。德軍在希特勒的激進思想影響下,不斷對外侵略,本身就受到國際的強烈譴責。
  • 二戰時德國種族歧視有多嚴重,對戰俘懸殊很大,蘇聯戰俘待遇最差
    說起二戰時的德國,可以說對人類帶來巨大的傷害。德國當時不僅發動的戰爭,而且還進行了種族滅絕。我們熟知的就是德國在整個佔領地區大肆屠殺猶太人,整個二戰期間,屠殺了600多萬猶太人。德國之所以屠殺猶太人是因為希特勒宣傳的種族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