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珠海市東與深圳市、中國香港隔海相望,距中國香港36海裡,南與中國澳門陸地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臺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距廣州市140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02.3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435.89億元人民幣。珠海1979年建市,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2020年2月,被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當然珠海市在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尤其在中國近現代,也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珠海市近現代史較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唐廷樞
唐廷樞(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初名唐傑,字建時,號景星,又號鏡心,廣東廣州府香山縣唐家村(今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人。唐廷樞是中國第一位近代企業家,著名的民族實業家和慈善家,中國近代化的先驅,中國近代工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清代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徐潤、鄭觀應、席正甫並稱為晚清「四大買辦」。1863年,唐廷樞任怡和洋行總買辦。1873年應李鴻章之召,入上海輪船招商局任總辦,主持全局大計。1875年任上海洋務局會辦。1876年任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一生中興辦的企業達47家,在中國近代經濟史上創造了許多個「中國第一」。他以創辦和經營近代企業的方式,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
第二位:唐紹儀
唐紹儀(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今珠海唐家灣鎮唐家村)人,清末民初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山東大學校長,還是復旦大學的創辦人。 清末為南北議和北方代表,民國時出任第一任內閣總理。民國二十年(1931年),出任中山縣縣長。唐紹儀為中國主權、外交權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前期大都從事重大外交活動,對晚清外交影響至大。他後期轉向共和陣營,促成中華民國的誕生,並出任總理,維護共和體制。卸任後,他積極反對帝制,支持孫中山的護法鬥爭,主張實行政黨政治、合議制和聯省自治,謀求和平統一中國。
第三位:蘇兆徵
蘇兆徵(1885—1929),原名蘇吉,廣東香山縣淇澳島淇澳村人(今珠海市淇澳島人)。他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和著名領袖,中華全國總工會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1908年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積極參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動。1921年與林偉民等在香港建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1925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震驚中外的香港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此後蘇兆徵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1927年推舉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主席。1928年當選為執行委員。1929年2月在上海病逝。2009年,蘇兆徵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第四位:徐潤
徐潤(1838-1911),又名以璋,字潤立,號雨之,別號愚齋。廣東廣州府香山縣北嶺鄉人(今廣東珠海北嶺村),近代中國著名的買辦、商人、民族實業家。他和唐廷樞、鄭觀應、席正甫並稱為晚清「四大買辦」。徐潤15歲時隨叔父徐榮村到上海,進入英商寶順洋行當學徒。他極其勤奮好學,又有悟性,所以深得洋行上下看重,19歲已獲準入上堂幫帳,24歲升任主帳。不久,接任副買辦之職。1868年,徐潤脫離寶順洋行後,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寶源祥茶棧。徐潤是近代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商、最大的房地產商、最早的股份制企業創始人;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第一家機器印刷廠 ,他還參與創建與經營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家機械化的大型煤礦--開平礦務局。
第五位:古元
古元(1919--1996),字帝源,生於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廣東人,擅水粉、水彩、版畫。1938年赴延安,先後在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42年在重慶舉辦的全國木刻展覽會,徐悲鴻先生撰文稱讚古元作品。1951年創作新年畫《毛主席和農民談話》,獲中央文化部頒發的新年畫二等獎。曾參加革命博物館的歷史畫創作。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協會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
第六位:唐滌生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唐家人(今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鎮)。民國24年(1935)返鄉入讀總理紀念學校(今中山紀念中學),唐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推選為罷課與護校運動會主席,曾一度被捕入獄。抗日戰爭爆發後,唐滌生與一批熱血青年組織抗日宣傳隊,他以珠江口漁民抗日殺敵為題材,編寫了話劇《漁火》,公演後獲得好評。民國27年(1938)秋,粵劇名伶唐雪卿返鄉探親時,見其堂弟唐滌生天賦甚高,遂邀其加入「覺先聲」劇團。抗戰勝利後,唐滌生在香港粵劇界已享有聲譽,其創作的《釣魚郎》一曲,經梁醒波演唱而紅極一時。他撰寫的劇本《落霞孤鶩》《紫釵記》《帝女花》《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等以其曲折動人的內容與優美的詞曲,經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等精湛的演出後,譽滿香江。後人編有《唐滌生戲劇生涯》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