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為寶雞叫屈,認為寶雞的兩個古名:鳳翔、陳倉,哪個都有歷史厚重感,怎麼偏偏叫「寶雞」這個看上去略萌的地名。可以這麼講:無論長安是不是國都,歷代朝廷都要以守住寶雞為要務。尤其是天下分裂,有勢力在蜀中建立王朝之時。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3區9縣,總面積1.81萬平方公裡。2018年末常住人口377.1萬人。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當然,寶雞市自古至今也是人才輩出之地,尤其在中國近現代,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雞市近現代史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李達
李達(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原名李德三,陝西省眉縣人。早年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後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工農紅軍連長、師參謀長、軍參謀處處長、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湘贛蘇區反「圍剿」,參與創建湘鄂川黔蘇區和長徵。抗美援朝期間,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1954年 11月,李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197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93年7月12日,李達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第二位:苟君厲
苟君厲、曾用名苟隴陵。筆名:龍凌、艾君等。籍貫陝西隴縣。曾主持並承擔過多項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課題及區域發展規劃設計。現任中央黨校《中國思想政治工作年鑑》編輯部主任,中央黨校中國求索網(中央黨校求索音像出版社)製片人、專欄總監製,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平衡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新華社國家城市國策委員會委員會,中華孔子學會副理事長兼儒商文化研究委員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國際儒學聯合會教育與普及委員會委員,《中國儒商》雜誌總編輯。曾任中華論壇雜誌社社長,中央黨校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等職務。國際儒學聯合會普及委員會苟君厲委員。
第三位:杏林子
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原名劉俠,中國當代女作家。出生於陝西寶雞。生前曾任臺灣登工組組長;臺北市南機場社區發展實驗中心輔導;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創辦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障聯盟創會理事長。12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動。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選自其《杏林子作品精選》的散文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選入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教科書第17課。杏林子在62歲時,被患有精神病的看護工維娜虐待,頭部受重傷,因搶救無效死亡。杏林子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作家,雖然她已逝去十多年,但她依然活在讀者的心中。
第四位:楊樹鵬
楊樹鵬,1970年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內地男導演。2006年,執導並編寫了抗戰片《烽火》的劇本,該片為楊樹鵬參與製作的第一部電影。2009年,擔任古裝動作喜劇片《我的唐朝兄弟》的導演,楊樹鵬憑藉該片獲得了第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新人獎。2012年,熱血匪幫傳奇電影《匹夫》上映,楊樹鵬擔任該片的總導演,並憑藉該片獲得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優秀導演獎的榮譽。2016年,執導犯罪題材動作片《少年》。2017年底,執導的警匪網劇《幻境獵手》正在泰國拍攝。
第五位:袁振西
袁振西,1962年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祖籍江蘇睢寧,現居北京,新長安畫派畫家,致力於學術前沿課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陝西省美術館特聘畫家,北京唐風美術館特約畫家,《中國畫家》、《神州風情》、《美術家周刊報》編委學術主持。 作品曾被《美術》、《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天地》、《中國畫家》、《鑑藏》、《書畫典藏》、《中國畫研究》等幾十家專業媒體專題報導。近二十幾幅作品發表於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名家小品集·5》、《當代中國名家四條屏畫選》,《出版大型畫集五部,著名美術理論家夏碩琦先生稱其為「墨趣意象型」山水畫畫家。
第六位:牟新生
牟新生,1943年12月出生,漢族,陝西扶風人,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法律專業畢業,海關總署署長、黨組書記(正部級),海關總監。副總警監警銜,海關總監關銜。1967年參加工作,先後在新疆塔城地區公安處、北京市公安局石化區分局、公安部工作,1983年以來先後任公安部三局副局長、政治部副主任(正局)、公安部副部長、黨委委員,1998年任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成員,1999年任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副書記,2000年兼任公安部副部長,2001年任海關總署署長、黨組書記,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